第9章 領導的修煉
關燈
小
中
大
人,所以在“做”上,還算有空間可讓;但在“說”上,尤其是“想”上,要讓空間可就難上加難。
道理不是不懂,但一不留神,不知不覺就把空間占了。
後來我發現,自己沒耐心聽、忍不住說,源頭都是管不住自己的“想”。
無論發生什麼事,一看、一聽,就有想法,而且覺得自己的想法挺不錯,不說出來太可惜,别人的空間自然就被我給占了。
後來痛定思痛,我強迫自己把起心動念轉為“成全别人”“成就團隊”,不再證明“我厲害”。
如此才慢慢看到,我想得對沒用,因為做的人不是我,必須是他想出來的,才有可能由他做出來。
否則必将累死了自己,也耽誤了别人。
如今的我,練習在看和聽時盡可能不想,一想就叫停。
和人說話時,隻看、隻聽而不想,由此打開自己的“覺性”,設法進入“空性”。
我發現當自己相對處于覺性甚至空性狀态時,人際空間會自然擴大,氛圍也更加自在。
每當這種時候,我常能感知對方的覺性升起,自信心增強,行動力十足,結果往往彼此都更滿意。
正如老子所說:“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第十七章》)這樣的公司,必然人才濟濟,但前提是居上位者能修空性,否則絕無可能! 用願意換願意 參加過基督教婚禮的人都知道,牧師會問新郎和新娘這段話:“從今以後,環境無論是好是壞,是富貴還是貧窮,是健康還是疾病,是成功還是失敗,我都會支持你、愛護你,一直到我離世的那一天。
”然後新郎和新娘都要說“我願意”,牧師才宣布兩人結為夫妻。
這誓詞真的很苛刻,要人無論環境有多惡劣,無論貧窮、疾病還是失敗,都不離不棄。
我想這是因為教會深谙人性,知道婚姻這條路會遇到多少考驗,除非不斷地說“我願意”,否則不可能走下去,所以才要求新人發下如此重誓。
而事實證明,即使發了這樣的誓言,很多人還是過不了關。
這誓詞保留至今,隻能算是一種正式的提醒吧! 企業經營也是條艱難的道路,一路走來,必然會經曆各種預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但我從沒見過任何企業在新人入職時,會要求他們發下如此重誓: 我×××,願意遵照公司的規定,成為追求共同願景的一員。
從今以後,環境無論是好、是壞,是成功、是失敗,是賺錢、是賠錢,是受重用、是被“冷凍”,是被支持、是被誤解,我都會盡己所能,支持公司到底,不抱怨、不怠惰、不見異思遷,一直到……(當然不敢說離世的那一天,就先說個十年?五年?) 如果有公司要你發這樣的誓言,你願意嗎?我相信大多數人是不願意的,憑什麼啊?如果你是公司的老闆,你敢要求員工發這樣的誓言嗎?我相信大多數老闆也是不敢的。
這裡帶出了一個有意義的問題:人是怎麼願意的? 答案其實很簡單:願意,要用願意來換! 願意不能用頭腦。
頭腦裡住着一幫烏合之衆,每逢有一夥人說願意,就有另一夥人說不願意,兩方各有正當理由,不斷進行拉鋸戰。
所以在願意這件事上,頭腦不靠譜。
願意隻能用“心”。
心是一股生命的能量,一旦啟動,就會生生不息地流動,産生一個共振的磁場。
一個有“願力”的人,他的心有強大的共振磁場,會轉動周圍的人,讓他們的“願心”一同啟動。
一個環境中,願意的人越多,磁場共振越強,轉動不願意的力量就越大。
了解了這件事,你應該清楚明白,一個組織中的居上位者其實隻有一件事,就是不斷修煉自己的願力,用自己的願意換所有同事的願意,這就叫作“心能轉境”。
如果有一天,你敢讓公司的新員工發誓,而他們也願意發下如結婚新人般的誓言,恭喜你,你是一個有願力的人! 帶出“願意”的團隊 我常說,企業的最高效能就是“願意修”。
很多人就問我,要從哪裡開始修呢?我的回答是:“修願意!” “願意修”“修願意”不是繞口令,而是真真切切的大實話! 試想,如果你帶領的團隊,人人都很願意,不懂的願意問,不會的願意學,做不好願意認,認了後願意改,分内的事願意做,同事有難願意幫,分外的事願意擔,這樣的團隊,還需要管嗎,還讓人操心嗎,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嗎?恐怕三更半夜想到都會偷笑吧! 領導一個“願意”的團隊,簡直就是活在天堂裡。
反過來說,如果你帶領的團隊,大家都很不願意,不懂的不願意問,不會的不願意學,做不好的不願意認,同事有難卻袖手旁觀,公司有事卻漠不關心,這樣的團隊,天王老子也管不動。
如果還沒出大事,隻能說時候未到。
置身于這樣的團隊中,真是活在人間煉獄啊! “修願意”不僅是企業實現最高效能的方法,也是人生幸福的大道! 一個不願意的人,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每天拿着自己的一把尺,算自己的一本賬,每次算的結果,都是自己吃虧、别人占便宜。
一個整天覺得自己吃虧的人,一定笑不出來,苦不堪言。
一個不願意的人,在内心深處,一定也跟自己較勁,把生命的能量緊緊包裹起來,像個窮怕了的人,整天擔心朝不保夕。
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不愛,哪有可能歡喜自在? 一個不願意的人,會因為計較而不斷錯過人生,錯過上天給的每一份禮物;一個不願意的人,連自己都不放過,最後活成連自己都不愛的樣子,難道不是活在地獄裡? 一個願意的人,是用“願力”在活;一個不願意的人,是用“業力”在活。
“業力”是輪回,“願力”是解脫。
所以,“修願意”是離苦得樂的一扇門,門裡是地獄,門外是天堂。
個人如此,企業更是如此。
要讓你的團隊成為一個“願意”的團隊,隻有一個方法:你要帶頭說“我願意”,除此之外,别無他法。
道理不是不懂,但一不留神,不知不覺就把空間占了。
後來我發現,自己沒耐心聽、忍不住說,源頭都是管不住自己的“想”。
無論發生什麼事,一看、一聽,就有想法,而且覺得自己的想法挺不錯,不說出來太可惜,别人的空間自然就被我給占了。
後來痛定思痛,我強迫自己把起心動念轉為“成全别人”“成就團隊”,不再證明“我厲害”。
如此才慢慢看到,我想得對沒用,因為做的人不是我,必須是他想出來的,才有可能由他做出來。
否則必将累死了自己,也耽誤了别人。
如今的我,練習在看和聽時盡可能不想,一想就叫停。
和人說話時,隻看、隻聽而不想,由此打開自己的“覺性”,設法進入“空性”。
我發現當自己相對處于覺性甚至空性狀态時,人際空間會自然擴大,氛圍也更加自在。
每當這種時候,我常能感知對方的覺性升起,自信心增強,行動力十足,結果往往彼此都更滿意。
正如老子所說:“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道德經·第十七章》)這樣的公司,必然人才濟濟,但前提是居上位者能修空性,否則絕無可能! 用願意換願意 參加過基督教婚禮的人都知道,牧師會問新郎和新娘這段話:“從今以後,環境無論是好是壞,是富貴還是貧窮,是健康還是疾病,是成功還是失敗,我都會支持你、愛護你,一直到我離世的那一天。
”然後新郎和新娘都要說“我願意”,牧師才宣布兩人結為夫妻。
這誓詞真的很苛刻,要人無論環境有多惡劣,無論貧窮、疾病還是失敗,都不離不棄。
我想這是因為教會深谙人性,知道婚姻這條路會遇到多少考驗,除非不斷地說“我願意”,否則不可能走下去,所以才要求新人發下如此重誓。
而事實證明,即使發了這樣的誓言,很多人還是過不了關。
這誓詞保留至今,隻能算是一種正式的提醒吧! 企業經營也是條艱難的道路,一路走來,必然會經曆各種預想不到的困難和挑戰,但我從沒見過任何企業在新人入職時,會要求他們發下如此重誓: 我×××,願意遵照公司的規定,成為追求共同願景的一員。
從今以後,環境無論是好、是壞,是成功、是失敗,是賺錢、是賠錢,是受重用、是被“冷凍”,是被支持、是被誤解,我都會盡己所能,支持公司到底,不抱怨、不怠惰、不見異思遷,一直到……(當然不敢說離世的那一天,就先說個十年?五年?) 如果有公司要你發這樣的誓言,你願意嗎?我相信大多數人是不願意的,憑什麼啊?如果你是公司的老闆,你敢要求員工發這樣的誓言嗎?我相信大多數老闆也是不敢的。
這裡帶出了一個有意義的問題:人是怎麼願意的? 答案其實很簡單:願意,要用願意來換! 願意不能用頭腦。
頭腦裡住着一幫烏合之衆,每逢有一夥人說願意,就有另一夥人說不願意,兩方各有正當理由,不斷進行拉鋸戰。
所以在願意這件事上,頭腦不靠譜。
願意隻能用“心”。
心是一股生命的能量,一旦啟動,就會生生不息地流動,産生一個共振的磁場。
一個有“願力”的人,他的心有強大的共振磁場,會轉動周圍的人,讓他們的“願心”一同啟動。
一個環境中,願意的人越多,磁場共振越強,轉動不願意的力量就越大。
了解了這件事,你應該清楚明白,一個組織中的居上位者其實隻有一件事,就是不斷修煉自己的願力,用自己的願意換所有同事的願意,這就叫作“心能轉境”。
如果有一天,你敢讓公司的新員工發誓,而他們也願意發下如結婚新人般的誓言,恭喜你,你是一個有願力的人! 帶出“願意”的團隊 我常說,企業的最高效能就是“願意修”。
很多人就問我,要從哪裡開始修呢?我的回答是:“修願意!” “願意修”“修願意”不是繞口令,而是真真切切的大實話! 試想,如果你帶領的團隊,人人都很願意,不懂的願意問,不會的願意學,做不好願意認,認了後願意改,分内的事願意做,同事有難願意幫,分外的事願意擔,這樣的團隊,還需要管嗎,還讓人操心嗎,還有什麼事做不成嗎?恐怕三更半夜想到都會偷笑吧! 領導一個“願意”的團隊,簡直就是活在天堂裡。
反過來說,如果你帶領的團隊,大家都很不願意,不懂的不願意問,不會的不願意學,做不好的不願意認,同事有難卻袖手旁觀,公司有事卻漠不關心,這樣的團隊,天王老子也管不動。
如果還沒出大事,隻能說時候未到。
置身于這樣的團隊中,真是活在人間煉獄啊! “修願意”不僅是企業實現最高效能的方法,也是人生幸福的大道! 一個不願意的人,是一個斤斤計較的人,每天拿着自己的一把尺,算自己的一本賬,每次算的結果,都是自己吃虧、别人占便宜。
一個整天覺得自己吃虧的人,一定笑不出來,苦不堪言。
一個不願意的人,在内心深處,一定也跟自己較勁,把生命的能量緊緊包裹起來,像個窮怕了的人,整天擔心朝不保夕。
這樣的人,連自己都不愛,哪有可能歡喜自在? 一個不願意的人,會因為計較而不斷錯過人生,錯過上天給的每一份禮物;一個不願意的人,連自己都不放過,最後活成連自己都不愛的樣子,難道不是活在地獄裡? 一個願意的人,是用“願力”在活;一個不願意的人,是用“業力”在活。
“業力”是輪回,“願力”是解脫。
所以,“修願意”是離苦得樂的一扇門,門裡是地獄,門外是天堂。
個人如此,企業更是如此。
要讓你的團隊成為一個“願意”的團隊,隻有一個方法:你要帶頭說“我願意”,除此之外,别無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