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高效能人生
關燈
小
中
大
才是關鍵。
擁有那一分聰明的人,總是在做對的事,而且總是把事做對,因此才能把九十九分努力全部用在得力處。
如此日積月累,相加相乘,成績将不容小觑。
此外,有那一分聰明的人,能悟透“我願”,放下“我執”,因此對所為之事皆能“樂而為之”。
這樣的人,身體力行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欲罷不能。
所謂九十九分努力,其實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吃力。
一分聰明既然如此重要,那是“生而知之”還是“學而知之”? 答案是:都是,也不都是。
因為它是每個人天生都擁有的,但是不學,就用不到,等于沒有。
講到此處,大家一定知道我說的其實不是聰明,而是智慧。
人生的成就和幸福,幾乎與智慧可以畫等号,但大多數人卻忙着學别的,不學這個。
人世間的颠倒,莫此為甚。
所謂智慧,其實就是關乎人生成就和幸福的學問,隻要學到了,哪怕隻有一分,都能勝過那剩下的九十九分,當然值得列為優先選項,并且花九十九分氣力來學。
智慧如何學?高人的答案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手指路。
上焉者,當然是四項都做,但如我等凡俗之輩,人過中年,隻能用竅門,專注在“高手指路”上了。
高手指路,較通俗的說法叫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大家每天該花最多時間做的事,就是找到你自己所需要的“巨人”,然後把自己弄得身輕如燕,想方設法站上巨人的肩膀。
根據我的理解,凡是巨人,都很喜歡讓别人站在他的肩膀上,而且巨人的肩膀通常都很寬大,上面能站很多人。
至于誰能站上去,就靠緣分了。
緣分也不玄,有願望、不執着,就是前提。
言盡于此,也就兩句話:人生智慧必須學,而且必須向高手學。
如果你還沒有這麼做,就說明你的人生為什麼如此這般了。
一百萬分的人生 稻盛和夫是我最佩服的當代企業家,我在企業裡主管工作時,常讓大家照他的“人生公式”,給自己理想的人生打分數。
稻盛先生認為,人生最終的結果是由三項因素相乘而來,分别是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
其中,熱情和能力可以打零分至一百分;思維方式最重要,因此分數是從負一百分到正一百分。
根據此公式,每一個人的人生可以從負一百萬分到正一百萬分。
我請工作坊的夥伴假設稻盛先生的人生是一百萬分,請大家給自己打分數。
大部分夥伴都很認真務實,給自己的平均分數通常落在三十萬分到六十萬分之間。
但有一次,當着老闆和衆高層主管的面,一位中層主管給自己打了一百萬分。
他為什麼如此自信?大家當然很好奇。
這位同學如是說:這三項因素是相互影響的,影響最大的是思維方式,它會帶動熱情,而熱情又會提升能力。
所以如果思維方式一百分,假以時日,熱情和能力也将趨近一百分,三者相乘,結果自然是一百萬分。
他在打分數時,感受到自己願意不斷修正,相信自己的思維方式可以提升到一百分,不想委屈自己,所以就打了一百萬分。
誠哉斯言! 稻盛先生也常說自己條件不好,而且“資質平庸”,因此沒能考入好大學,沒能進到好公司,但他卻活成了人人稱頌的“經營之聖”。
的确,除了思維方式特别正确,實在無法解釋他為什麼能擁有這樣的人生。
因為思維方式正确,稻盛先生能每天都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因此得到了不亞于任何人的成就。
也就是說,隻要生而為人,擁有正确的思維,就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話雖如此,但這位同學自認能活出百萬分人生,仍讓其他夥伴難以置信。
我于是引用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中“論聖人”的說法論述一番。
陽明先生說,聖人和凡夫的差别在于“心”的不同。
就好比金子,成色十足就是真金,成色不足則不算真金。
真金就是聖人,與幾斤幾兩無關。
這麼說來,每個人身處不同時代,各有不同際遇,但隻要思維方式不打折扣,熱情和努力不間斷,人人都可活出稻盛先生的百萬分人生。
即使成就有大有小,亦無高下。
但大多數人即使明白這個道理,也未必能像這位同學這樣想、這樣說。
因為人的思維總是畫地自限,日久形成牢不可破的模式,不但不敢大聲說出來,甚至連想都不敢想了。
你敢給自己未來的人生打一百萬分嗎?哪怕隻在未來的某一天在某領域實現,你願意給自己一次機會嗎?
擁有那一分聰明的人,總是在做對的事,而且總是把事做對,因此才能把九十九分努力全部用在得力處。
如此日積月累,相加相乘,成績将不容小觑。
此外,有那一分聰明的人,能悟透“我願”,放下“我執”,因此對所為之事皆能“樂而為之”。
這樣的人,身體力行都像打了雞血一樣,欲罷不能。
所謂九十九分努力,其實對他們來說一點也不吃力。
一分聰明既然如此重要,那是“生而知之”還是“學而知之”? 答案是:都是,也不都是。
因為它是每個人天生都擁有的,但是不學,就用不到,等于沒有。
講到此處,大家一定知道我說的其實不是聰明,而是智慧。
人生的成就和幸福,幾乎與智慧可以畫等号,但大多數人卻忙着學别的,不學這個。
人世間的颠倒,莫此為甚。
所謂智慧,其實就是關乎人生成就和幸福的學問,隻要學到了,哪怕隻有一分,都能勝過那剩下的九十九分,當然值得列為優先選項,并且花九十九分氣力來學。
智慧如何學?高人的答案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行萬裡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高手指路。
上焉者,當然是四項都做,但如我等凡俗之輩,人過中年,隻能用竅門,專注在“高手指路”上了。
高手指路,較通俗的說法叫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大家每天該花最多時間做的事,就是找到你自己所需要的“巨人”,然後把自己弄得身輕如燕,想方設法站上巨人的肩膀。
根據我的理解,凡是巨人,都很喜歡讓别人站在他的肩膀上,而且巨人的肩膀通常都很寬大,上面能站很多人。
至于誰能站上去,就靠緣分了。
緣分也不玄,有願望、不執着,就是前提。
言盡于此,也就兩句話:人生智慧必須學,而且必須向高手學。
如果你還沒有這麼做,就說明你的人生為什麼如此這般了。
一百萬分的人生 稻盛和夫是我最佩服的當代企業家,我在企業裡主管工作時,常讓大家照他的“人生公式”,給自己理想的人生打分數。
稻盛先生認為,人生最終的結果是由三項因素相乘而來,分别是思維方式、熱情和能力。
其中,熱情和能力可以打零分至一百分;思維方式最重要,因此分數是從負一百分到正一百分。
根據此公式,每一個人的人生可以從負一百萬分到正一百萬分。
我請工作坊的夥伴假設稻盛先生的人生是一百萬分,請大家給自己打分數。
大部分夥伴都很認真務實,給自己的平均分數通常落在三十萬分到六十萬分之間。
但有一次,當着老闆和衆高層主管的面,一位中層主管給自己打了一百萬分。
他為什麼如此自信?大家當然很好奇。
這位同學如是說:這三項因素是相互影響的,影響最大的是思維方式,它會帶動熱情,而熱情又會提升能力。
所以如果思維方式一百分,假以時日,熱情和能力也将趨近一百分,三者相乘,結果自然是一百萬分。
他在打分數時,感受到自己願意不斷修正,相信自己的思維方式可以提升到一百分,不想委屈自己,所以就打了一百萬分。
誠哉斯言! 稻盛先生也常說自己條件不好,而且“資質平庸”,因此沒能考入好大學,沒能進到好公司,但他卻活成了人人稱頌的“經營之聖”。
的确,除了思維方式特别正确,實在無法解釋他為什麼能擁有這樣的人生。
因為思維方式正确,稻盛先生能每天都付出“不亞于任何人的努力”,因此得到了不亞于任何人的成就。
也就是說,隻要生而為人,擁有正确的思維,就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話雖如此,但這位同學自認能活出百萬分人生,仍讓其他夥伴難以置信。
我于是引用陽明先生在《傳習錄》中“論聖人”的說法論述一番。
陽明先生說,聖人和凡夫的差别在于“心”的不同。
就好比金子,成色十足就是真金,成色不足則不算真金。
真金就是聖人,與幾斤幾兩無關。
這麼說來,每個人身處不同時代,各有不同際遇,但隻要思維方式不打折扣,熱情和努力不間斷,人人都可活出稻盛先生的百萬分人生。
即使成就有大有小,亦無高下。
但大多數人即使明白這個道理,也未必能像這位同學這樣想、這樣說。
因為人的思維總是畫地自限,日久形成牢不可破的模式,不但不敢大聲說出來,甚至連想都不敢想了。
你敢給自己未來的人生打一百萬分嗎?哪怕隻在未來的某一天在某領域實現,你願意給自己一次機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