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轉動的心念

關燈
把這些“不願意”一個個找出來,修成“願意”,實為人生一大樂事。

    
揪出“不願意” 前陣子在某教育機構做義工,每天都是早起晚睡,夙夜匪懈。

    熟悉我的朋友都很驚訝,因為我從來就不是一個這麼勤奮的人。

     還記得十年前,有朋友問我在忙什麼,我就耍嘴皮子回答:“偶爾陪伯樂共進晚餐,早起就恕不奉陪了。

    ”伯樂是識千裡馬的貴人,可以讓人飛黃騰達。

    我這麼說是很驕傲的表态,自己不用求人,也無須勉強自己。

    但說實在話,那時候活得不是很有精神。

     但如今,那個為自己不願早起的我,居然為别人開始早起了。

    個中滋味,當然一言難盡。

    如果問我最大的收獲是什麼,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是學到了“願意”這兩個字。

     一個為自己都不願意的人,要願意為别人,當然是件不容易的事。

    所以我剛開始做義工時,真是時時遇見自己的不願意,拉拉扯扯,沒完沒了。

    所幸,在義工的環境中,有太多比我願意千百倍的人,讓我半是慚愧、半是要強,輸人不輸陣,也就被帶着一關關地跨越過自己的不願意。

    到最後,有時連自己都被自己的願意感動了。

     老實說,看到自己有那麼多不願意,剛開始真吓了一大跳。

    因為,已經有太長時間,沒有人能勉強我,我也不再勉強自己了,所以根本沒機會看見自己的不願意。

    或者換個說法,凡是我所不願意發生的事,要不就是不再發生,要不就是一發生就被我躲過,根本就不會與它迎面撞個正着。

     如今終于可以好好和自己的不願意面對面,彼此重新認識一下了。

    認識之後才發現每個不願意的背後,都有很深的習性;每個習性背後,都有頑固的執着。

    而這些習性和執着,在發生的當下則轉化為頭腦的妄想、身體的疲憊、情緒的煩躁等諸多症狀,表面上千奇百怪,背後隻有三個字:不願意! 那些不願意,雖然總是狡猾地聲東擊西,放煙幕彈,想盡辦法躲在暗處,但也有一樣好處,就是一旦被逮個正着,就立刻現出原形,消逝無蹤,它所制造的諸多症狀也随之消失。

     有機會如此密集地面對自己的不願意,我如今也算半個搜捕“不願意”的專家了。

    幾乎毫無例外,在每個妄想、疲憊和煩躁的背後,都能找到躲在暗處的“不願意”。

    把這些“不願意”一個個找出來,修煉成“願意”,實為人生一大樂事。

     我也發現了一個訣竅:要修煉願意,為别人容易,為自己難;大家一起容易,自己單獨難。

    若能有一群人都願意我為人人、人人為我,那麼不難修煉出個“萬事願意”來。

    所謂“願力”,就是這麼修煉出來的。

     修“願意” 一位創業投資高手最近對我說,創業最終的成敗,大部分取決于最初的起心動念。

    如果僅“動念”而未“起心”,隻能稱為“理想”,不能算是“願望”。

    他說,多數人的理想力道不足,撐不到最後的成功,所以他隻投資有強烈願望的創業者。

     這位朋友對“理想”和“願望”的分類很有意思,我完全明白他在說什麼。

    事實上,我還曾撰文闡述“大願”和“無我”的關聯,認為隻有發大願者,才能真正無我。

    願若大到連“我”都給“無”了,哪是頭腦發熱蹦出來的“理想”能與之相提并論呢?問題是,“大願”要如何發?若發了如何才能稱為“大願”? 我扪心自問,“大願”好像與自己一生浮沉沒什麼關聯。

    從小到大,都是個性、能耐和環境這三個因素在我的一生中舞來舞去。

    有時候環境形勢強,個性隻好委屈些,湊點熱鬧,謀個出路;有時候個性煥發,跳火坑也不怕,率性而為,直到受夠教訓或玩到沒意思了才收斂;有時候自覺能耐大,雖千萬人吾往矣,但最終遇到了環境和個性的局限,為德不卒。

    在沉沉浮浮之際,也算發過大願,但事後卻發現,那些願一點也不真實,完全沒有力量,離“大願”差十萬八千裡都不止。

     所以我很羨慕那些發大願的偉人。

    不是常有人說“乘願而來”嗎?但最近的一些所見所聞,讓我有了不同的體會。

    我有機會近身觀察一些“大願行者”,發現作用于他們身上的并不是“大願”,而是“願意”。

    他們并不需要随時提醒自己“大願”之所系,而是時時刻刻用“願意”去面對發生的每一件事。

    他們隻是打開真心,保持覺察,自然就“願意”了。

    漢字“願”的本義就是“原本之心”,早已道盡了一切。

     我這才發現,大家可能是“倒果為因”了。

    原來是有一些人在修煉自己,終于成就了人所不能。

    後來别人說他們的故事,就說有人發了大願。

    大願原來不是發出來的,而是用真心、用願意彼此加持,最後成其大。

     有了這些發現,我才明白自己錯過的不是沒發大願,而是沒用“願意”去化自己的“個性”。

    如今年過半百,再發大願已時不我與,但每天日常修煉幾個“願意”還是可以的。

    也奉勸諸位,家裡若有青少年,别忙着叫他寫“我的志願”,帶着他從日常生活中修修“願意”吧。

    說不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