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以不一樣

關燈
“管理”他們了;否則必然大費周章,事倍功半。

     在社會上的影響力亦然。

    如果你周圍的人都想和你在一起,想和你一樣,影響是自然發生的,不必刻意經營。

     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聖者,諸如孔老夫子、釋迦牟尼、耶稣,經過了兩千多年,還有數以億計的人想和他們在一起,想和他們一樣。

    這些人生不逢時,隻好從經典中揣摩他們曾經活出的“樣子”,想方設法與其活成一樣。

    所以人生的意義,真的不是“想”出來的,隻能“活”出來。

    人生除了活好,真的沒有别的事。

     一個活好的人,可以通過遇見的每個人、發生的每件事,讓自己越活越好,所以發生的都是好事,遇到的都是好人,怎麼可能有“分别心”呢?因為越活越好,所以人生當下的每一刻都是最好的時光,最後必能含笑而去。

    除了活好,人生哪有别的事?忙别的事,都是庸人自擾。

     講了那麼多,你難免會問我“活好了沒”,我的回答是:“還在學!”還在學“怎麼活才會好”,活到老,學到老,也真的隻有這件事。

     放下評判心 久聞大師葛吉夫創作的“神聖舞蹈”,是“活在當下”的經典修煉。

    之前有機會參加一個體驗工作坊,頗有收獲。

    這種訓練的主要特色,是通過複雜且不協調的舞蹈動作,使學習者處于身心壓力下,通過誘發各種情緒,在混亂狀況中,超越身體、心智和情緒的各自為政,濫用誤用,從中體驗“活在當下”。

     這種教導,讓我想起曾經跟随的一位老師。

    她帶領弟子的方式,就是不斷下達永遠無法完成的任務,讓大家一直處于做不到、做不好、做不完的狀态中,無所遁形,沒有退路。

    然後從中觀察弟子心性的死角,施以嚴厲棒喝,看每個人如何在其中找尋各自的超越之道。

    真可謂“生活版”的舞蹈修煉! 我體驗到,自己一旦處于尴尬失能狀态,内在情緒立即升起,頭腦評判同步浮現,這種評判不是在評判别人,就是在批評自己。

    負面情緒和頭腦評判一旦出現,人就完全疏離于當下,陷入手足無措、進退失據的窘境中,效能低到無以複加。

     其中有兩個一閃而過的念頭,我自己也吓了一大跳。

     其一,由于我是最年長的學員,又是少數初體驗者之一,可想而知,我的表現當然是班級最後。

    但我每每看到别的學員做錯時,内心居然會閃過“真蠢”的念頭。

    這種在高壓慌亂情境中無意識閃過的念頭,十分細微,但相當真實,也幼稚到極緻——自己明明是全班最蠢的人,居然嫌别人蠢,這真的是我嗎? 其二,由于我跟不上進度,記不住動作,隻好跟着前面的優等生依樣畫葫蘆,免得被老師揪出來。

    但模仿的對象偶爾出錯時,我腦中居然閃過“搞什麼鬼”的念頭。

    想想看,自己完全不會,模仿别人,居然還怨别人偶爾出錯,這是什麼态度?這真的是我嗎? 覺察到自己如此幼稚、低級的下意識反應,真的很難接受。

    枉費活了一大把年紀,還号稱正在精進學習,竟然如此不堪,于是又自我評判起來。

    可想而知,表現因此就更差了。

     在這樣一次又一次的覺察中,我完全看到“評判心”是如何的礙事,無論是評判别人還是批評自己。

    而在無路可走的窘境中,我終于漸漸放下,進入臣服的狀态。

    當完全接受自己,也接受别人,臣服于當下時,我終于放下煩惱、抛開得失,開始“享受”過程了;雖然一切仍不完美,但當下已圓滿無礙。

     原來,放下評判,臣服于發生的事,就是活在當下! “叫停”的機制 一位老友跟我分享,前一陣子他和老婆有點小摩擦,他對老婆說:“你剛才那麼說,我真的很受傷,現在我很生氣,我沒辦法不生氣。

    請你給我五分鐘,讓我靜一下,隻要五分鐘,我就回來,保證不再生氣。

    ”我朋友能夠這樣說話,真是令人佩服! 這讓我想起,很多運動賽事都有“叫停”機制。

    當教練看到自己的選手狀況不好,再這樣下去就要輸了,一定會叫停,把選手叫過來,調整好狀态再上場比賽。

    這樣的設計,可讓有實力的隊伍不緻因一時失常而失去機會。

     其實,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