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洞的呼吸
關燈
小
中
大
幾個箱子來。
上周他拿來的三個箱子已經打好包,貼好标簽,放進車庫了。
她看到他望着堆成摞的箱子,皺起眉頭。
看起來他像是在問自己,打包這麼多箱子到底有什麼意義,但他自然永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像他也無法回答為什麼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就一定要扔掉,哪怕它們聞起來并沒有任何異樣,他也無法回答為什麼一定要在晾衣架上把衣服拉開、攤平,明明之後還需要再專門熨燙。
他不會關注到這些細節,所以隻好由她來負責,保證面面俱到。
他在看那些箱子的時候皺起了眉頭,或許他隻是在思考有關菜園或是車子的事。
她站在他的身後,等着他。
洛拉已經習慣等待了。
但是,看到他彎下腰閱讀标簽,她不由警覺起來。
不是因為她在箱子或者标簽上寫了什麼,而是因為他突然對這些箱子産生了興趣。
他轉身看着她。
她想着應該說些什麼。
她想到浴室裡還有一個打好包的箱子,她可以讓他把箱子拿到車庫去。
她可以讓他去超市,購物清單已經寫好了,就放在電視機上。
她可以讓他做很多事,但她始終沒想好該說哪一件。
這時候他開口了: “他們找不到那個男孩了。
” 她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直暗自期盼有一天會發生這樣的事。
有那麼一會兒,她甚至覺得有點愧疚。
“昨晚他也沒回家。
現在都已經到中午了。
” 她想到了發生在熟食店的搶劫案,想到敲擊栅欄的聲音,想到那把扳手、那些巧克力飲料,還有那把凳子。
那是他們的凳子,那男孩在菜園和他聊天時就坐在這張凳子上。
但她說的卻是: “你就沒有什麼想放進箱子打包的東西嗎?” 他轉頭看了看那些箱子,又重新看向她。
“比如什麼?” “我阿姨去世後,我母親花了一年來打包她的東西。
人可不能把這種事推給别人去做。
” 他看向菜園,她想到這可能就是他擁有的一切了,不禁有點同情。
像他這樣的男人擁有的東西很可能連一個箱子都填不滿。
“你覺得他會不會出什麼事了?”他說,依然看着菜園的方向,“有時候,在這個時間,他會從這裡經過。
” 她緊緊地握起了拳頭,又趕緊松開,想掩飾自己的沖動。
她手掌的那個傷口在隐隐作痛。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他終于說了。
他終于主動提到那個男孩,用一種如此心不在焉的方式,害得她根本沒法妥善應對。
“他和那個男孩。
”他的叙述是那麼的含蓄,“他們找不到那個男孩了”。
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常常在菜園裡和那個男孩碰面。
他表現得好像她早就知道了這件事一樣。
之前,他就是不把這個事實說出來,但現在,他卻突然把一切都攤到了台面上。
那個男孩的整個身體曾經隻屬于他,他一直隐瞞着他的存在,直到現在。
她深深地吸了口氣,放任呼氣時發出的聲音在他們周圍回蕩。
她拿起之前放在箱子上的膠帶,朝廚房走去。
她正努力地積攢着力氣,以應對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
他在房間和走廊裡做事,她則埋頭在書房整理最後一個箱子。
他發出的聲音和平常不太一樣,她聽得出來,他在做的不是平時常做的那些事。
她有點擔心,想探頭看看他到底在幹什麼。
他對家裡的事情并不是那麼了解,時常需要她的指點,但他剛才說了關于那個男孩的事,她現在理應和他保持距離。
他應該明白,他剛才的行為很不像話。
因此她沒有動彈,聽任他忙忙碌碌,甚至在他出門時也沒跟他說話。
這天下午他都在菜園裡忙碌,直到傍晚時分才回來。
她看到他拿着凳子和工具回來了,此時她已經訂好了晚飯,為了避免跟他打照面,她便徑自去了起居室。
她打開電視,坐在扶手椅上看起了新聞報道,與此同時,他走進車庫,把手上的東西放在那兒。
她睡了一會兒,之後他進來了。
她聽到車庫和廚房的門開開關關的聲音。
她能感覺到他就站在她背後,在離她兩米遠的地方停住了。
她一邊繼續看電視,一邊等待他說些什麼。
她很确定他有話想說。
她想象着他正搜腸刮肚,組織着道歉的措辭。
她給他時間。
她正想從口袋裡把清單拿出來看一眼,卻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她不禁屏住呼吸。
那是有人摔在木地闆上的聲音。
由幾聲撞擊聲組成的一記悶響。
她回過頭,看到他倒在地闆上。
他的身體怪異地彎折着,呈現出一個極不自然的角度,仿佛身體内部的什麼突然停止了運轉,甚至沒給身體留下倒地的時間。
過了一會兒,她看到一條細細的血沿着地闆蔓延開來。
* 洛拉打電話通知了熟食店的女人。
那女人叫來了一輛救護車,救護車的司機又在随行醫生的要求下打電話報了警。
他們把屍體裝在一個灰色的袋子裡帶走了。
她想要陪着他,跟着救護車走,但兩個警察堅持讓她留了下來。
他們讓她坐在扶手椅上,其中一個警察開始問她問題,邊問邊記錄,另一個警察去了廚房,想為她泡一杯茶。
洛拉沉默地聽着警察的問題,還有時不時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開水壺在火上沸騰的聲音,食品櫃的門打開和關上的聲音。
她疲憊地坐着,半閉着雙眼。
她在想一些事。
巧克力飲料就在鹽和調味料的後面。
他可能還沒從菜園回來,他骨頭摔斷的聲音可能隻是午覺時的一場夢,他此刻可能還站在她背後,等待着。
有好幾次她差點就睡着了,對她來說,眼前這個反複叫她名字的警察根本不重要,另一個在廚房裡的警察也是。
但她又一次聽到了他骨頭碎裂的聲音,就在她的背後,于是,胸口劇烈的疼痛将她喚醒,強迫她再一次開始呼吸。
她忿忿不平地意識到,她依然活着。
他死在了她眼皮子底下,死得這麼輕而易舉,丢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這座房子裡,隻有那些箱子給她做伴。
在她為他做了一切之後,他就這樣永遠地抛棄了她。
他跟她提了關于那男孩的事,剩下的秘密都跟着他一起進了墳墓。
現在,她甚至都不知道該死給誰看了。
她空洞、尖厲、刺耳的呼吸聲在起居室中回響,吓得那警察不敢再說話,隻是關切地望着她。
另一個警察也站在一邊,手裡端着茶。
他們倆都堅持認為她不能獨自留在屋子裡。
洛拉意識到自己得回到現實,想辦法把這兩個男人請出家門。
她小心翼翼地呼吸着,試圖把一切都隐藏起來,避免再發出那種噪聲。
她撒謊說他們請了一位女傭,她第二天一早就會來的。
她說她現在需要睡一會兒。
于是,警察走了。
她走進廚房,找出那把她洗碗時他會拿來放在水槽旁的凳子。
這是唯一一件她能憑自己的力氣挪動的東西了。
她拿着凳子走進起居室,把凳子放在牆邊,就在他倒下的地方附近。
她坐下來,等待着。
警察已經把放在這裡的家具都挪到了一邊,地上的血迹也已經清理幹淨了。
她面前的這塊地闆濕漉漉、空落落的,像冰塊一樣閃閃發亮。
* 天色漸晚時,她的背開始痛,一陣強烈的麻癢感在她的雙腿蔓延。
她把手從口袋裡拿出來,打開手中的清單。
清單上寫着: 把所有物品分門别類。
捐獻非生活必需品。
打包重要物品。
專注于死亡本身。
不理會他的幹預。
她明白,有些事情已經變了。
她不知道現在該做什麼樣的決定。
即便如此,她仍在呼吸着,仍有源源不絕的氧氣進入她的肺。
她試着坐直,确認自己仍能支配自己的身體。
清單上有三十七個字,她需要慎重地對待每個字。
然後,她拿出筆,劃掉了最後一行。
* 夜裡,她走進房間,準備睡覺。
正要睡下時,她聽到門鈴響了。
盡管她的腦子轉得很慢,但她還是意識到,有什麼危險而特别的事情正在發生。
她爬起來,扶着床沿下了床,走回客廳。
她沒有開燈。
這時,她聽到門外傳來一聲敲擊聲,這讓她又一次回想起骨頭碎裂的聲音。
過度的疲憊使她有點頭昏腦漲,但她也因此沒那麼害怕了。
她從大門的貓眼向外看去。
栅欄外,有個暗影在對講機邊等待着。
是那個男孩。
他用左手扶着自己的右臂,他的右臂好像在痛,或者受傷了。
男孩又按了一次門鈴。
洛拉拿起對講機聽筒,深吸了一口氣。
“請開門,”男孩說,“請開門!” 他看着身體右側的牆角,看起來是被吓到了。
“鑽孔機在哪兒?”洛拉問,“你以為他沒發現鑽孔機不見了嗎?” 男孩又一次看向了牆角。
“我能進車庫嗎?”他發出了一聲呻吟,但洛拉覺得那是裝出來的,“我能跟他說話嗎?” 洛拉挂上聽筒,以最快的速度朝車庫走去。
因緊張而分泌的腎上腺素使她的身體能夠快速地根據情況做出反應。
她用鑰匙鎖住了通向後花園的門,随後又鎖上了所有的窗戶。
接着,她走回房間,把房間裡所有的窗戶也都鎖了起來。
門鈴又響了一次。
再一次。
最後一次。
然後就再無聲息了。
*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的人給她打了個電話。
是個負責行政管理的年輕人,他接到命令,要确認她一切安好。
他意識到是自己把她吵醒的,便在電話中向她道歉。
年輕人說,她丈夫的屍體現在在停屍房,今天下午就會被送到殡儀館。
他說,如果她需要的話,可以聯系專門負責喪葬事宜的機構,在周六上午為他舉辦一場悼念儀式,他們可以幫忙直接把屍體送到那裡。
洛拉挂了電話,走進廚房。
她打開冰箱,又把它關上了。
她想起彼得森醫生的節目該開始了,便走到客廳坐了下來,但她已經沒有力氣打開電視了。
* 他留下了一個箱子。
洛拉在車庫裡發現了它。
箱子就在地上,在面向菜園的門前,正對着其他箱子——她的箱子。
它比其他的箱子都小。
它很輕,裡面裝的應該不是他收藏的《國家地理》雜志,裡面裝的應該也不是一把扳手或者一盒巧克力粉,如果是的話,箱子應該再輕一些。
她把箱子拿到起居室,放在桌上,就放在她的清單邊。
箱子的正面貼着一個标簽,就是她平時用來給箱子分類時貼的那種。
他的名字就寫在第一道橫格線上,她大聲地念了出來。
* 幾乎沒有什麼是能夠保留下來的。
她從房間裡看到,菜園裡隻剩下一些番茄和檸檬。
門前花園裡的芝麻、風鈴草和杜鵑花也都凋謝了。
門口栅欄旁的信箱裡塞滿了信件,但現在再也沒人會把它們拿進來了。
她喝光了家裡的酸奶,吃光了餅幹、金槍魚罐頭和一袋袋的面條。
寫字台的第一個抽屜上貼着一張紙,寫着“錢放在這裡”。
他的床頭櫃上還有一張一模一樣的——“錢放在這裡”。
一周以來,她一直從寫字台的抽屜裡拿錢,為了付錢給那個負責喪葬事宜的男人——他處理了所有該處理的事務,因此,她足不出戶就辦完了喪事,還要付錢給熟食店的男孩,在他給她送雞肉來的時候。
寫字台抽屜裡的錢用得已經差不多了,于是,她用粗頭記号筆劃掉了寫在那張紙上的字。
門口堆了幾袋垃圾,因為清潔工沒法越過栅欄進來把它們拿走。
還好天氣很冷,垃圾不會太快腐壞。
總有些緊急的事情要處理,這使得她很難重新集中精神,想清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從而做出決定。
她已經在清單上加了一行。
“他死了。
”她問自己,是不是應該把這條列在另一張清單上。
但重要的是搞清楚哪些事需要時刻牢記,哪些事不需要,在這個意義上,列在清單上的每一個條目都有它們的價值。
想到他已經死了,她才能忍受家裡的凋敝。
有時,在她埋頭幹事的時候,在她花費數小時給東西分門别類、貼上标簽的時候,或者,在她看了太久電視的時候,她仍會習慣性地擡起頭,聽聽他的動靜,判斷此刻他正在家中的哪個位置,猜測他正在幹什麼。
一天晚上,她正坐在電視機前,突然聽到從浴室傳來的陣陣聲響。
聽起來像是石頭砸在窗玻璃上的聲音。
這是不是就是她上次聽到的那個聲音?出于某些原因,這聲音讓她想起了那棵把她家花園和鄰居家女人的花園分開的女貞樹,還有那道溝渠。
聲音仍在持續着,在一段時間内,聲音一直不停地響着。
洛拉差點要被這個聲音害得分了心,但某種新的預感讓她想起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事。
她感覺到這種預感讓自己的身體進入了緊張狀态。
她調低電視的聲音,用一隻手扶住自己的膝蓋,另一隻手撐住扶手椅的靠背,艱難地将自己的重心向前移,站起身來。
站起來後,她走進車庫,開了燈。
懸在天花闆上的兩盞大燈照亮了車庫裡的箱子。
車子停在車庫外,他最後一次開車回家後,它就一直在外面,現在,除了箱子,車庫裡幾乎什麼都沒有。
她看着所有的箱子,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完成的打包工程竟是如此浩大。
她想起剛才從起居室一路走來時經過的家具,意識到那些家具幾乎都已經空了。
她看了看自己身後的工作台。
之前,這個工作台裡塞滿了釘子、繩子、電線和各種工具。
而現在裡面也已經空空如也了。
她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整理了這些東西,也知道自己是如何整理的,但有那麼一瞬間,她覺得這些東西可能是另一個人打包的,不禁吓了一跳。
這時她想起,之前有那麼幾次她想收拾車庫,但走到那裡卻發現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
她想起,有一次她打開浴室的櫃子,卻吃驚地發現裡面已經空了。
她還想起了那些堆在門口的垃圾,還有衰敗的菜園。
她的呼吸又開始急促起來,她試圖集中精神、保持冷靜。
她發現在所有箱子中,有一個明顯與其他箱子不同,比其他的都要小一些。
她從來不會用這種方式貼膠帶,她在貼膠帶時總會沿着硬紙箱的邊線,以防止過重的箱子散架。
她走近那個箱子。
箱子上貼着一個标簽,就是她在打包時用的那種标簽,上面寫着他的名字。
于是她又想起來了。
想起他已經死了,想起這個箱子是他打包的。
這時,她又看到一張紙條,貼在更靠下的地方,是她的字迹,寫着“不要打開”。
但她不記得自己到底有沒有開過這個箱子,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一種警告。
也許她記不起來的事還有更多。
看來除了那張清單外,她還得多列幾個清單,把她不該忘記的事情都記下來。
她走回廚房去拿她的記事本,記事本就在它該在的地方,謝天謝地。
就在她準備走回車庫時,她忽然停住了腳步。
冰箱上貼着一張紙。
那是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一頁,上面寫着“我叫洛拉,這是我的家”。
那是她的字迹。
她聽到一個刺耳的、幽靈般的聲響在她體内顫動着。
随後她才意識到,那是她自己的呼吸聲。
她緊緊地抓着竈台的邊沿,緩緩地挪到了她洗碗時用的那張凳子旁,面對着窗戶。
她能看到停在車庫外的車子,還能看到花園裡的樹。
她在想,一秒鐘以前,這棵樹是不是還沒有這麼大。
她在想,那個男孩是不是就躲在樹後,想趁着她疏忽大意溜進屋子。
面對危險,她意識到自己還要繼續這種生活,她得自己做完所有的家務,打掃屋子、采購、倒垃圾。
她必須獨自面對這世上的一切,與此同時,他卻在隔壁的房間裡睡覺。
* 什麼事才是重要的?她很餓,但她很快就把饑餓抛諸腦後了。
她走進車庫,又走回起居室,坐在他的扶手椅上。
她從地上撿起兩本《國家地理》雜志,問自己雜志怎麼會在地上。
她聽到有人敲門——外面有人,這人可能之前也來敲過。
她拿着雜志去開門,這樣一會兒她才不會忘記去開門前她正在做什麼。
是隔壁的女人。
看着她的樣子,洛拉再一次在心裡感慨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重的黑眼圈。
女人問她一切是否都好。
洛拉需要想一想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她又想起之前幾天她是怎麼過的。
她想起了那個男孩。
想起他會和那個男孩共度一整個下午。
她想起了發生在熟食店的搶劫案,想起在那之後男孩就失蹤了。
她也想起了那些箱子,想起多年以來她一直期待着死亡,但她現在依然活着,甚至在他離世以後,她還獨自活着。
“您需要幫忙嗎?”女人問。
洛拉微微彎下腰,捂住了胸口。
但她立馬又擡起了眼。
“我病了,”她說,“很快就要死了。
” “看出來了。
”女人說。
兩人都沉默
上周他拿來的三個箱子已經打好包,貼好标簽,放進車庫了。
她看到他望着堆成摞的箱子,皺起眉頭。
看起來他像是在問自己,打包這麼多箱子到底有什麼意義,但他自然永遠無法回答這個問題,就像他也無法回答為什麼過了保質期的食品就一定要扔掉,哪怕它們聞起來并沒有任何異樣,他也無法回答為什麼一定要在晾衣架上把衣服拉開、攤平,明明之後還需要再專門熨燙。
他不會關注到這些細節,所以隻好由她來負責,保證面面俱到。
他在看那些箱子的時候皺起了眉頭,或許他隻是在思考有關菜園或是車子的事。
她站在他的身後,等着他。
洛拉已經習慣等待了。
但是,看到他彎下腰閱讀标簽,她不由警覺起來。
不是因為她在箱子或者标簽上寫了什麼,而是因為他突然對這些箱子産生了興趣。
他轉身看着她。
她想着應該說些什麼。
她想到浴室裡還有一個打好包的箱子,她可以讓他把箱子拿到車庫去。
她可以讓他去超市,購物清單已經寫好了,就放在電視機上。
她可以讓他做很多事,但她始終沒想好該說哪一件。
這時候他開口了: “他們找不到那個男孩了。
” 她意識到自己其實一直暗自期盼有一天會發生這樣的事。
有那麼一會兒,她甚至覺得有點愧疚。
“昨晚他也沒回家。
現在都已經到中午了。
” 她想到了發生在熟食店的搶劫案,想到敲擊栅欄的聲音,想到那把扳手、那些巧克力飲料,還有那把凳子。
那是他們的凳子,那男孩在菜園和他聊天時就坐在這張凳子上。
但她說的卻是: “你就沒有什麼想放進箱子打包的東西嗎?” 他轉頭看了看那些箱子,又重新看向她。
“比如什麼?” “我阿姨去世後,我母親花了一年來打包她的東西。
人可不能把這種事推給别人去做。
” 他看向菜園,她想到這可能就是他擁有的一切了,不禁有點同情。
像他這樣的男人擁有的東西很可能連一個箱子都填不滿。
“你覺得他會不會出什麼事了?”他說,依然看着菜園的方向,“有時候,在這個時間,他會從這裡經過。
” 她緊緊地握起了拳頭,又趕緊松開,想掩飾自己的沖動。
她手掌的那個傷口在隐隐作痛。
事情就這樣發生了:他終于說了。
他終于主動提到那個男孩,用一種如此心不在焉的方式,害得她根本沒法妥善應對。
“他和那個男孩。
”他的叙述是那麼的含蓄,“他們找不到那個男孩了”。
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常常在菜園裡和那個男孩碰面。
他表現得好像她早就知道了這件事一樣。
之前,他就是不把這個事實說出來,但現在,他卻突然把一切都攤到了台面上。
那個男孩的整個身體曾經隻屬于他,他一直隐瞞着他的存在,直到現在。
她深深地吸了口氣,放任呼氣時發出的聲音在他們周圍回蕩。
她拿起之前放在箱子上的膠帶,朝廚房走去。
她正努力地積攢着力氣,以應對接下來可能會發生的事。
他在房間和走廊裡做事,她則埋頭在書房整理最後一個箱子。
他發出的聲音和平常不太一樣,她聽得出來,他在做的不是平時常做的那些事。
她有點擔心,想探頭看看他到底在幹什麼。
他對家裡的事情并不是那麼了解,時常需要她的指點,但他剛才說了關于那個男孩的事,她現在理應和他保持距離。
他應該明白,他剛才的行為很不像話。
因此她沒有動彈,聽任他忙忙碌碌,甚至在他出門時也沒跟他說話。
這天下午他都在菜園裡忙碌,直到傍晚時分才回來。
她看到他拿着凳子和工具回來了,此時她已經訂好了晚飯,為了避免跟他打照面,她便徑自去了起居室。
她打開電視,坐在扶手椅上看起了新聞報道,與此同時,他走進車庫,把手上的東西放在那兒。
她睡了一會兒,之後他進來了。
她聽到車庫和廚房的門開開關關的聲音。
她能感覺到他就站在她背後,在離她兩米遠的地方停住了。
她一邊繼續看電視,一邊等待他說些什麼。
她很确定他有話想說。
她想象着他正搜腸刮肚,組織着道歉的措辭。
她給他時間。
她正想從口袋裡把清單拿出來看一眼,卻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她不禁屏住呼吸。
那是有人摔在木地闆上的聲音。
由幾聲撞擊聲組成的一記悶響。
她回過頭,看到他倒在地闆上。
他的身體怪異地彎折着,呈現出一個極不自然的角度,仿佛身體内部的什麼突然停止了運轉,甚至沒給身體留下倒地的時間。
過了一會兒,她看到一條細細的血沿着地闆蔓延開來。
* 洛拉打電話通知了熟食店的女人。
那女人叫來了一輛救護車,救護車的司機又在随行醫生的要求下打電話報了警。
他們把屍體裝在一個灰色的袋子裡帶走了。
她想要陪着他,跟着救護車走,但兩個警察堅持讓她留了下來。
他們讓她坐在扶手椅上,其中一個警察開始問她問題,邊問邊記錄,另一個警察去了廚房,想為她泡一杯茶。
洛拉沉默地聽着警察的問題,還有時不時從廚房傳來的聲響——開水壺在火上沸騰的聲音,食品櫃的門打開和關上的聲音。
她疲憊地坐着,半閉着雙眼。
她在想一些事。
巧克力飲料就在鹽和調味料的後面。
他可能還沒從菜園回來,他骨頭摔斷的聲音可能隻是午覺時的一場夢,他此刻可能還站在她背後,等待着。
有好幾次她差點就睡着了,對她來說,眼前這個反複叫她名字的警察根本不重要,另一個在廚房裡的警察也是。
但她又一次聽到了他骨頭碎裂的聲音,就在她的背後,于是,胸口劇烈的疼痛将她喚醒,強迫她再一次開始呼吸。
她忿忿不平地意識到,她依然活着。
他死在了她眼皮子底下,死得這麼輕而易舉,丢下她一個人孤零零地在這座房子裡,隻有那些箱子給她做伴。
在她為他做了一切之後,他就這樣永遠地抛棄了她。
他跟她提了關于那男孩的事,剩下的秘密都跟着他一起進了墳墓。
現在,她甚至都不知道該死給誰看了。
她空洞、尖厲、刺耳的呼吸聲在起居室中回響,吓得那警察不敢再說話,隻是關切地望着她。
另一個警察也站在一邊,手裡端着茶。
他們倆都堅持認為她不能獨自留在屋子裡。
洛拉意識到自己得回到現實,想辦法把這兩個男人請出家門。
她小心翼翼地呼吸着,試圖把一切都隐藏起來,避免再發出那種噪聲。
她撒謊說他們請了一位女傭,她第二天一早就會來的。
她說她現在需要睡一會兒。
于是,警察走了。
她走進廚房,找出那把她洗碗時他會拿來放在水槽旁的凳子。
這是唯一一件她能憑自己的力氣挪動的東西了。
她拿着凳子走進起居室,把凳子放在牆邊,就在他倒下的地方附近。
她坐下來,等待着。
警察已經把放在這裡的家具都挪到了一邊,地上的血迹也已經清理幹淨了。
她面前的這塊地闆濕漉漉、空落落的,像冰塊一樣閃閃發亮。
* 天色漸晚時,她的背開始痛,一陣強烈的麻癢感在她的雙腿蔓延。
她把手從口袋裡拿出來,打開手中的清單。
清單上寫着: 把所有物品分門别類。
捐獻非生活必需品。
打包重要物品。
專注于死亡本身。
不理會他的幹預。
她明白,有些事情已經變了。
她不知道現在該做什麼樣的決定。
即便如此,她仍在呼吸着,仍有源源不絕的氧氣進入她的肺。
她試着坐直,确認自己仍能支配自己的身體。
清單上有三十七個字,她需要慎重地對待每個字。
然後,她拿出筆,劃掉了最後一行。
* 夜裡,她走進房間,準備睡覺。
正要睡下時,她聽到門鈴響了。
盡管她的腦子轉得很慢,但她還是意識到,有什麼危險而特别的事情正在發生。
她爬起來,扶着床沿下了床,走回客廳。
她沒有開燈。
這時,她聽到門外傳來一聲敲擊聲,這讓她又一次回想起骨頭碎裂的聲音。
過度的疲憊使她有點頭昏腦漲,但她也因此沒那麼害怕了。
她從大門的貓眼向外看去。
栅欄外,有個暗影在對講機邊等待着。
是那個男孩。
他用左手扶着自己的右臂,他的右臂好像在痛,或者受傷了。
男孩又按了一次門鈴。
洛拉拿起對講機聽筒,深吸了一口氣。
“請開門,”男孩說,“請開門!” 他看着身體右側的牆角,看起來是被吓到了。
“鑽孔機在哪兒?”洛拉問,“你以為他沒發現鑽孔機不見了嗎?” 男孩又一次看向了牆角。
“我能進車庫嗎?”他發出了一聲呻吟,但洛拉覺得那是裝出來的,“我能跟他說話嗎?” 洛拉挂上聽筒,以最快的速度朝車庫走去。
因緊張而分泌的腎上腺素使她的身體能夠快速地根據情況做出反應。
她用鑰匙鎖住了通向後花園的門,随後又鎖上了所有的窗戶。
接着,她走回房間,把房間裡所有的窗戶也都鎖了起來。
門鈴又響了一次。
再一次。
最後一次。
然後就再無聲息了。
* 第二天早上,警察局的人給她打了個電話。
是個負責行政管理的年輕人,他接到命令,要确認她一切安好。
他意識到是自己把她吵醒的,便在電話中向她道歉。
年輕人說,她丈夫的屍體現在在停屍房,今天下午就會被送到殡儀館。
他說,如果她需要的話,可以聯系專門負責喪葬事宜的機構,在周六上午為他舉辦一場悼念儀式,他們可以幫忙直接把屍體送到那裡。
洛拉挂了電話,走進廚房。
她打開冰箱,又把它關上了。
她想起彼得森醫生的節目該開始了,便走到客廳坐了下來,但她已經沒有力氣打開電視了。
* 他留下了一個箱子。
洛拉在車庫裡發現了它。
箱子就在地上,在面向菜園的門前,正對着其他箱子——她的箱子。
它比其他的箱子都小。
它很輕,裡面裝的應該不是他收藏的《國家地理》雜志,裡面裝的應該也不是一把扳手或者一盒巧克力粉,如果是的話,箱子應該再輕一些。
她把箱子拿到起居室,放在桌上,就放在她的清單邊。
箱子的正面貼着一個标簽,就是她平時用來給箱子分類時貼的那種。
他的名字就寫在第一道橫格線上,她大聲地念了出來。
* 幾乎沒有什麼是能夠保留下來的。
她從房間裡看到,菜園裡隻剩下一些番茄和檸檬。
門前花園裡的芝麻、風鈴草和杜鵑花也都凋謝了。
門口栅欄旁的信箱裡塞滿了信件,但現在再也沒人會把它們拿進來了。
她喝光了家裡的酸奶,吃光了餅幹、金槍魚罐頭和一袋袋的面條。
寫字台的第一個抽屜上貼着一張紙,寫着“錢放在這裡”。
他的床頭櫃上還有一張一模一樣的——“錢放在這裡”。
一周以來,她一直從寫字台的抽屜裡拿錢,為了付錢給那個負責喪葬事宜的男人——他處理了所有該處理的事務,因此,她足不出戶就辦完了喪事,還要付錢給熟食店的男孩,在他給她送雞肉來的時候。
寫字台抽屜裡的錢用得已經差不多了,于是,她用粗頭記号筆劃掉了寫在那張紙上的字。
門口堆了幾袋垃圾,因為清潔工沒法越過栅欄進來把它們拿走。
還好天氣很冷,垃圾不會太快腐壞。
總有些緊急的事情要處理,這使得她很難重新集中精神,想清什麼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從而做出決定。
她已經在清單上加了一行。
“他死了。
”她問自己,是不是應該把這條列在另一張清單上。
但重要的是搞清楚哪些事需要時刻牢記,哪些事不需要,在這個意義上,列在清單上的每一個條目都有它們的價值。
想到他已經死了,她才能忍受家裡的凋敝。
有時,在她埋頭幹事的時候,在她花費數小時給東西分門别類、貼上标簽的時候,或者,在她看了太久電視的時候,她仍會習慣性地擡起頭,聽聽他的動靜,判斷此刻他正在家中的哪個位置,猜測他正在幹什麼。
一天晚上,她正坐在電視機前,突然聽到從浴室傳來的陣陣聲響。
聽起來像是石頭砸在窗玻璃上的聲音。
這是不是就是她上次聽到的那個聲音?出于某些原因,這聲音讓她想起了那棵把她家花園和鄰居家女人的花園分開的女貞樹,還有那道溝渠。
聲音仍在持續着,在一段時間内,聲音一直不停地響着。
洛拉差點要被這個聲音害得分了心,但某種新的預感讓她想起到底什麼才是重要的事。
她感覺到這種預感讓自己的身體進入了緊張狀态。
她調低電視的聲音,用一隻手扶住自己的膝蓋,另一隻手撐住扶手椅的靠背,艱難地将自己的重心向前移,站起身來。
站起來後,她走進車庫,開了燈。
懸在天花闆上的兩盞大燈照亮了車庫裡的箱子。
車子停在車庫外,他最後一次開車回家後,它就一直在外面,現在,除了箱子,車庫裡幾乎什麼都沒有。
她看着所有的箱子,似乎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完成的打包工程竟是如此浩大。
她想起剛才從起居室一路走來時經過的家具,意識到那些家具幾乎都已經空了。
她看了看自己身後的工作台。
之前,這個工作台裡塞滿了釘子、繩子、電線和各種工具。
而現在裡面也已經空空如也了。
她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整理了這些東西,也知道自己是如何整理的,但有那麼一瞬間,她覺得這些東西可能是另一個人打包的,不禁吓了一跳。
這時她想起,之前有那麼幾次她想收拾車庫,但走到那裡卻發現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
她想起,有一次她打開浴室的櫃子,卻吃驚地發現裡面已經空了。
她還想起了那些堆在門口的垃圾,還有衰敗的菜園。
她的呼吸又開始急促起來,她試圖集中精神、保持冷靜。
她發現在所有箱子中,有一個明顯與其他箱子不同,比其他的都要小一些。
她從來不會用這種方式貼膠帶,她在貼膠帶時總會沿着硬紙箱的邊線,以防止過重的箱子散架。
她走近那個箱子。
箱子上貼着一個标簽,就是她在打包時用的那種标簽,上面寫着他的名字。
于是她又想起來了。
想起他已經死了,想起這個箱子是他打包的。
這時,她又看到一張紙條,貼在更靠下的地方,是她的字迹,寫着“不要打開”。
但她不記得自己到底有沒有開過這個箱子,也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一種警告。
也許她記不起來的事還有更多。
看來除了那張清單外,她還得多列幾個清單,把她不該忘記的事情都記下來。
她走回廚房去拿她的記事本,記事本就在它該在的地方,謝天謝地。
就在她準備走回車庫時,她忽然停住了腳步。
冰箱上貼着一張紙。
那是從筆記本上撕下來的一頁,上面寫着“我叫洛拉,這是我的家”。
那是她的字迹。
她聽到一個刺耳的、幽靈般的聲響在她體内顫動着。
随後她才意識到,那是她自己的呼吸聲。
她緊緊地抓着竈台的邊沿,緩緩地挪到了她洗碗時用的那張凳子旁,面對着窗戶。
她能看到停在車庫外的車子,還能看到花園裡的樹。
她在想,一秒鐘以前,這棵樹是不是還沒有這麼大。
她在想,那個男孩是不是就躲在樹後,想趁着她疏忽大意溜進屋子。
面對危險,她意識到自己還要繼續這種生活,她得自己做完所有的家務,打掃屋子、采購、倒垃圾。
她必須獨自面對這世上的一切,與此同時,他卻在隔壁的房間裡睡覺。
* 什麼事才是重要的?她很餓,但她很快就把饑餓抛諸腦後了。
她走進車庫,又走回起居室,坐在他的扶手椅上。
她從地上撿起兩本《國家地理》雜志,問自己雜志怎麼會在地上。
她聽到有人敲門——外面有人,這人可能之前也來敲過。
她拿着雜志去開門,這樣一會兒她才不會忘記去開門前她正在做什麼。
是隔壁的女人。
看着她的樣子,洛拉再一次在心裡感慨一個人怎麼會有這麼重的黑眼圈。
女人問她一切是否都好。
洛拉需要想一想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她又想起之前幾天她是怎麼過的。
她想起了那個男孩。
想起他會和那個男孩共度一整個下午。
她想起了發生在熟食店的搶劫案,想起在那之後男孩就失蹤了。
她也想起了那些箱子,想起多年以來她一直期待着死亡,但她現在依然活着,甚至在他離世以後,她還獨自活着。
“您需要幫忙嗎?”女人問。
洛拉微微彎下腰,捂住了胸口。
但她立馬又擡起了眼。
“我病了,”她說,“很快就要死了。
” “看出來了。
”女人說。
兩人都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