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的騎士

關燈
我的銀行賬戶裡有一千美元。

    光是想想就覺得奇怪,更别提說出來了。

    一千美元,額外的,而且是我不迫切需要的。

    我花了幾星期才接受這個事實,這時我才開始體會到金錢的最大優勢:考慮金錢以外的事情的能力。

     教授們突然清晰地進入視野,好像在獲得助學金之前,我一直透過模糊的鏡頭看着他們。

    我開始看懂課本了,并發現自己讀了更多的書,遠超必讀書目的要求。

     正是在此狀态下,我第一次聽說“雙相情感障礙”這個術語。

    在基礎心理學的課堂上,教授從頭頂的屏幕上大聲讀出該病的症狀:抑郁、狂躁、偏執、欣快、誇大妄想、被害妄想。

    我坐在那裡饒有興趣地聽着。

     我的父親就是這樣,我在筆記上寫道,教授描述的正是他的症狀。

     下課鈴響前的幾分鐘,一個學生問,精神障礙在分離主義運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我想到一些著名的沖突,比如得克薩斯州的韋科事件,以及愛達荷州的魯比山事件。

    ”他說。

     愛達荷州并沒有很多出名的東西,所以我想我應該聽說過“魯比山”。

    他說這是一場沖突。

    我在記憶中努力搜尋,試圖憶起自己是否聽過這個詞。

    這個名稱似曾相識。

    接着我的腦海裡出現了一些畫面,微弱且扭曲,好像信号從源頭中斷了一樣。

    我閉上眼睛,畫面變得生動起來。

    我身在我們的房子裡,蜷縮在桦木櫥櫃的後面。

    母親跪在我身邊,呼吸緩慢,滿是疲憊。

    她舔了舔嘴唇,說她口渴了,我還沒來得及阻止她,她就起身伸手去夠水龍頭。

    我感受到槍炮的震動,聽到自己的喊叫。

    砰的一聲,有什麼東西重重地倒在地闆上。

    我将她的胳膊移到一邊,抱起嬰兒。

     下課鈴聲響了。

    座席空了。

    我去了機房,在鍵盤前猶豫了片刻——預感到自己可能會對将要了解的信息感到後悔——然後在浏覽器輸入“魯比山”。

    根據維基百科,魯比山是蘭迪·韋弗與包括美國聯邦執法局和聯邦調查局在内的多家聯邦機構緻命對峙的地點。

     蘭迪·韋弗這個名字很耳熟,讀到它時,我聽見這個名字從父親的嘴邊滑落。

    接着,這個在我的想象裡存在了十三年的故事又開始在腦海中重演:一個男孩被槍殺,然後是他父親,之後是他母親。

    政府為了掩蓋所作所為,殺害了他們全家,包括父母和孩子。

     我略過背景故事,滾動到第一次開槍事件。

    聯邦特工包圍了韋弗家的小木屋。

    這次僅僅是監視任務,韋弗一家人并不知情,直到一條狗開始吠叫。

    蘭迪十四歲的兒子薩米以為狗覺察到有野生動物出沒,于是沖進了樹林。

    特工們擊中了狗,持槍的薩米開了火。

    由此引發的沖突造成一名聯邦特工和薩米兩人死亡。

    薩米當時正在撤退,朝山上的小木屋跑去,背部被子彈擊中。

     我繼續閱讀。

    第二天,蘭迪·韋弗試圖去查看兒子的屍體,也被擊中背部。

    屍體被放在棚子裡,蘭迪打開門闩時,一名狙擊手瞄準了他的脊椎,但沒打中。

    他的妻子薇姬朝門口走去幫助丈夫,狙擊手再次開火。

    子彈擊中了她的頭部,她當場死亡,懷裡還抱着十個月大的女兒。

    這一家人和母親的屍體一起在小木屋裡躲了九天,直到最後談判代表結束了這場對峙,蘭迪·韋弗被捕。

     最後這句話我讀了好幾遍,才恍然大悟。

    難道蘭迪·韋弗還活着?爸爸知道嗎? 我繼續讀下去。

    全國人民為此義憤填膺。

    幾乎各大報紙都刊登了文章,抨擊政府對生命的無情漠視。

    司法部啟動了調查,參議院也舉行了聽證會。

    雙方都建議對交戰規則進行改革,特别是在使用緻命武力方面。

     韋弗一家提出賠償兩億美元的非正常死亡訴訟,但最後政府給薇姬的三個女兒每人一百萬美元,他們達成了庭外和解。

    蘭迪·韋弗獲得了十萬美元賠償,除兩項與出庭有關的指控外,其他所有指控均被撤銷。

    蘭迪·韋弗受到各大新聞機構采訪,甚至與女兒合作出了一本書。

    現在他靠在槍支展覽上演講為生。

     如果這是一套掩蓋之辭,那編得可夠糟糕的。

    畢竟有媒體報道,還有官方調查和監督。

    這些不都是民主的舉措嗎? 有一件事我自始至終不明白:為什麼聯邦特工一開始包圍了蘭迪·韋弗的小木屋?為什麼蘭迪會成為攻擊目标?我記得爸爸說過我們也可能成為目标。

    爸爸一直說,總有一天,拒絕被政府洗腦的人、不讓孩子上學的人,政府會上門找他們算賬。

    十三年來,我一直以為政府盯上蘭迪的原因是:要強迫他的孩子們上學。

     我返回頁面頂部,重新閱讀整個條目,但這次沒有跳過背景故事。

    根據所有消息來源,包括蘭迪·韋弗自己,沖突始于他将兩支槍管鋸短的霰彈槍賣給一個他在雅利安國民組織[AryanNations,美國極右翼白人至上主義、反猶太主義的宗教組織,創立于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有嚴重的種族歧視。

    ]集會上認識的卧底。

    這句話我讀了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