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污垢
關燈
小
中
大
便會爆發混戰。
在我小時候,這些打鬥通常以母親對着打碎的台燈或花瓶尖叫而告終,但随着我漸漸長大,家裡能打碎的東西越來越少。
母親說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有過一台電視機,直到肖恩把泰勒的頭按了進去。
兄弟們扭打起來時,泰勒就聽音樂。
他擁有我所見過的唯一的音箱,音箱旁邊放着一大堆CD,上面寫着諸如“莫紮特”和“肖邦”之類的奇怪的詞。
在他大約十六歲時,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看他的CD,被他撞上了。
我想跑開,我以為他會因我進他的房間而狠狠揍我一頓,但他卻拉過我的手,把我領到那堆東西旁。
“你……你最……最喜歡哪一張?”他說。
我指了指一張黑色CD,封面上有許多身穿白衣的男男女女。
泰勒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我。
“這……這是唱……唱詩班音樂。
”他說。
他把碟片塞進黑盒子,然後坐在書桌前開始看書。
我蹲在他腳邊的地闆上,用指甲在地毯上亂畫。
音樂響起:一陣琴弦的撥動,接着淺吟低唱,如絲綢般輕柔,卻不知何故穿透心靈。
我熟悉這首贊美詩——我們在教堂唱過,混亂的聲音帶着虔誠彙聚成大合唱——但這個不同。
同樣充滿虔誠,但裡面也有别的東西,與學習、紀律和協作有關。
一些我還不懂的東西。
歌曲結束了,我呆呆地坐在那裡,接下來聽了一首又一首,直到CD播完。
沒有了音樂,房間裡顯得死氣沉沉。
我問泰勒我們能不能再聽一遍。
一個小時後,音樂停了,我又請求他再放一遍。
天色已晚,屋裡很安靜,泰勒從桌旁站起身,按下播放鍵,說這是最後一次了。
“我……我們可以明天再聽……聽。
”他說。
音樂成了我們倆的共同語言。
因為口吃,泰勒總是沉默不語,舌頭也越發笨重。
正因如此,我和他幾乎從沒說過話,我根本不了解這個哥哥。
現在,每天晚上他從廢料場回來時,我都在等他。
等他洗完澡,搓去身上的污垢,他會到書桌旁坐下,說:“我……我們今……今晚聽……聽點什麼呢?”然後我會選一張CD,而他則開始看書。
我躺在他腳邊的地闆上,盯着他的襪子,側耳傾聽。
我和我的那些哥哥們一樣吵鬧,但和泰勒在一起時,我變了。
也許是音樂的魅力,也許是他的魅力。
不知為何,他讓我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了自己。
我努力提醒自己不要大喊大叫。
我盡力避免和理查德打架,尤其避免發生這種情況:最後兩人滾在地上,他撕扯着我的頭發,我用指甲抓破他的臉。
我早該知道有一天泰勒會離開。
托尼和肖恩走了,他們屬于這座山,而泰勒從不屬于這裡。
泰勒一直喜歡父親所說的“書本知識”,而除理查德外,我們其他人對此毫不關心。
泰勒小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母親對教育持理想主義态度。
她曾說把我們留在家裡,是為了讓我們獲得比其他孩子更好的教育。
但隻有母親這麼說,因為爸爸認為我們應該學習更多實用技能。
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兩人常常為此而戰:母親每天早上都讓我們學習,她一轉身,爸爸就把男孩們趕進廢料場幹活。
但母親最終會輸掉這場戰鬥。
一切要從她五個兒子中的第四個,盧克說起。
盧克對山上的事很有一套——他對動物很在行,似乎能與它們交流——但他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學習認字非常吃力。
母親花了五年時間,每天早上陪他坐在餐桌邊,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同一個音,但到盧克十二歲時,他也隻能在全家人習讀經文時勉強讀出《聖經》中的一句話。
母親不理解。
她毫不費力地教會了托尼和肖恩認字,其他人也都輕松地學會了。
我四歲時托尼就教我認字,我想那是為了和肖恩打賭。
等盧克會寫自己的名字,讀一些簡短的詞語,母親便開始教他數學。
我的數學知識都是在早餐後洗碗時學到的,聽母親一遍又一遍地解釋什麼是分數,怎麼運用負數。
盧克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一年後母親便放棄了。
她不再說什麼讓我們獲得更好的教育,而是開始附和爸爸的意見。
一天早上,她對我說:“最重要的是,你們這些孩子都能認字了。
其他的都是廢話,洗腦而已。
”爸爸越來越早地趕着男孩們去幹活,到我八歲、泰勒十六歲時,我們就都徹底不學習了。
然而,母親并沒有完全倒向爸爸的那套理論,她偶爾仍懷有以前的熱忱。
在那樣的日子裡,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早餐時,母親會宣布今天我們要“上學”。
她在地下室放了一個書架,上面堆滿了有關草藥學的書和一些舊平裝書。
其中有幾冊數學課本供大家共用;一本美國曆史書,除了理查德,我從未見其他人讀過。
還有一本科學書,肯定是幼
在我小時候,這些打鬥通常以母親對着打碎的台燈或花瓶尖叫而告終,但随着我漸漸長大,家裡能打碎的東西越來越少。
母親說我很小的時候家裡有過一台電視機,直到肖恩把泰勒的頭按了進去。
兄弟們扭打起來時,泰勒就聽音樂。
他擁有我所見過的唯一的音箱,音箱旁邊放着一大堆CD,上面寫着諸如“莫紮特”和“肖邦”之類的奇怪的詞。
在他大約十六歲時,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正在看他的CD,被他撞上了。
我想跑開,我以為他會因我進他的房間而狠狠揍我一頓,但他卻拉過我的手,把我領到那堆東西旁。
“你……你最……最喜歡哪一張?”他說。
我指了指一張黑色CD,封面上有許多身穿白衣的男男女女。
泰勒用疑惑的目光打量着我。
“這……這是唱……唱詩班音樂。
”他說。
他把碟片塞進黑盒子,然後坐在書桌前開始看書。
我蹲在他腳邊的地闆上,用指甲在地毯上亂畫。
音樂響起:一陣琴弦的撥動,接着淺吟低唱,如絲綢般輕柔,卻不知何故穿透心靈。
我熟悉這首贊美詩——我們在教堂唱過,混亂的聲音帶着虔誠彙聚成大合唱——但這個不同。
同樣充滿虔誠,但裡面也有别的東西,與學習、紀律和協作有關。
一些我還不懂的東西。
歌曲結束了,我呆呆地坐在那裡,接下來聽了一首又一首,直到CD播完。
沒有了音樂,房間裡顯得死氣沉沉。
我問泰勒我們能不能再聽一遍。
一個小時後,音樂停了,我又請求他再放一遍。
天色已晚,屋裡很安靜,泰勒從桌旁站起身,按下播放鍵,說這是最後一次了。
“我……我們可以明天再聽……聽。
”他說。
音樂成了我們倆的共同語言。
因為口吃,泰勒總是沉默不語,舌頭也越發笨重。
正因如此,我和他幾乎從沒說過話,我根本不了解這個哥哥。
現在,每天晚上他從廢料場回來時,我都在等他。
等他洗完澡,搓去身上的污垢,他會到書桌旁坐下,說:“我……我們今……今晚聽……聽點什麼呢?”然後我會選一張CD,而他則開始看書。
我躺在他腳邊的地闆上,盯着他的襪子,側耳傾聽。
我和我的那些哥哥們一樣吵鬧,但和泰勒在一起時,我變了。
也許是音樂的魅力,也許是他的魅力。
不知為何,他讓我透過他的眼睛看到了自己。
我努力提醒自己不要大喊大叫。
我盡力避免和理查德打架,尤其避免發生這種情況:最後兩人滾在地上,他撕扯着我的頭發,我用指甲抓破他的臉。
我早該知道有一天泰勒會離開。
托尼和肖恩走了,他們屬于這座山,而泰勒從不屬于這裡。
泰勒一直喜歡父親所說的“書本知識”,而除理查德外,我們其他人對此毫不關心。
泰勒小的時候,曾有一段時間,母親對教育持理想主義态度。
她曾說把我們留在家裡,是為了讓我們獲得比其他孩子更好的教育。
但隻有母親這麼說,因為爸爸認為我們應該學習更多實用技能。
我很小的時候,他們兩人常常為此而戰:母親每天早上都讓我們學習,她一轉身,爸爸就把男孩們趕進廢料場幹活。
但母親最終會輸掉這場戰鬥。
一切要從她五個兒子中的第四個,盧克說起。
盧克對山上的事很有一套——他對動物很在行,似乎能與它們交流——但他有嚴重的學習障礙,學習認字非常吃力。
母親花了五年時間,每天早上陪他坐在餐桌邊,一遍又一遍地解釋同一個音,但到盧克十二歲時,他也隻能在全家人習讀經文時勉強讀出《聖經》中的一句話。
母親不理解。
她毫不費力地教會了托尼和肖恩認字,其他人也都輕松地學會了。
我四歲時托尼就教我認字,我想那是為了和肖恩打賭。
等盧克會寫自己的名字,讀一些簡短的詞語,母親便開始教他數學。
我的數學知識都是在早餐後洗碗時學到的,聽母親一遍又一遍地解釋什麼是分數,怎麼運用負數。
盧克沒有取得任何進展,一年後母親便放棄了。
她不再說什麼讓我們獲得更好的教育,而是開始附和爸爸的意見。
一天早上,她對我說:“最重要的是,你們這些孩子都能認字了。
其他的都是廢話,洗腦而已。
”爸爸越來越早地趕着男孩們去幹活,到我八歲、泰勒十六歲時,我們就都徹底不學習了。
然而,母親并沒有完全倒向爸爸的那套理論,她偶爾仍懷有以前的熱忱。
在那樣的日子裡,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吃早餐時,母親會宣布今天我們要“上學”。
她在地下室放了一個書架,上面堆滿了有關草藥學的書和一些舊平裝書。
其中有幾冊數學課本供大家共用;一本美國曆史書,除了理查德,我從未見其他人讀過。
還有一本科學書,肯定是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