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污垢

關燈
山雪融化,印第安公主在山的正面顯現,她的頭擦着天空。

    那場車禍一個月後的一個星期天,全家人聚在起居室裡。

    爸爸開始講解《聖經》時,泰勒清了清嗓子,他說他要離開了。

     “我要去……去上大……大學。

    ”他說,面容僵硬。

    他費力地吐出這些話時,脖子上一根血管鼓起,一會兒顯現,一會兒消失,像一條掙紮扭動的大蛇。

     每個人都看着爸爸。

    他面無表情。

    沉默比吼叫更可怕。

     泰勒将是我的哥哥們中第三個離開家的。

    我大哥托尼開拖拉機運碎石和廢品,正在為娶妻努力攢錢。

    二哥肖恩幾個月前和爸爸吵了一架,離開了家。

    此後我就沒見過他了,但母親每隔幾周會接到他匆忙打來的電話,他在電話裡告訴她他很好,正在做焊接或開拖拉機。

    如果泰勒也走了,爸爸就湊不夠一個小工隊了,也就沒法去給人家蓋谷倉或幹草棚了。

    他将不得不重操拆解廢料的老本行。

     “什麼是大學?”我問。

     “大學就是給那些太過蠢笨、在第一輪學不會的人額外開設的學校。

    ”爸爸說道。

    泰勒盯着地闆,臉孔緊繃。

    接着他垂下肩膀,面容舒展,擡起了頭。

    在我看來,他的自我似已出離。

    他的目光柔和又可愛,我完全無法從那眼神中認出他。

     他在聽爸爸發表長篇大論。

    “大學教授有兩種,”爸爸說,“一種知道自己在說謊,另一種認為自己在說真話。

    ”爸爸咧嘴一笑,“不知道哪種更糟糕,想想看吧,一種是光明會的金牌代理人,至少知道自己拿的是魔鬼的工資,另一種甚是傲慢,自認為比上帝更有智慧。

    ”他依然咧着嘴笑。

    形勢并不嚴峻;他隻需給兒子講一些道理。

     母親說爸爸是在浪費時間,一旦泰勒下定決心,沒人能說服他回轉心意。

    “你這是在用掃帚掃山上的灰。

    ”[意指“不可能的任務,白費口舌”。

    ]說着,她站了起來,先花幾分鐘穩住身體,然後艱難地下樓。

     她得了偏頭痛。

    她幾乎總是偏頭痛。

    她仍然在地下室裡度日,直到太陽落山後才上樓,之後也很少能待過一個小時,因為嘈雜和勞累的雙重折磨讓她頭痛欲裂。

    我看着她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走下樓梯,彎着腰,雙手緊抓欄杆,仿佛是個盲人,不得不摸索着前行。

    她等着雙腳都穩穩地站在一個台階上,然後再去夠下一級。

    她臉上的浮腫差不多消失了,幾乎恢複了原來的模樣,隻是黑眼圈仍在,從黑色逐漸褪成深紫色,現在變成一種紫丁香和葡萄幹的混合色。

     一個小時後,爸爸不再咧嘴笑了。

    泰勒沒有再提他上大學的願望,但也沒答應留下來。

    他隻是出神地坐在那裡,安然承受。

    “一個男人不可能靠書本和廢紙為生,”爸爸說,“你以後會成為一家之主。

    你靠書本怎麼養活老婆孩子呢?” 泰勒歪着頭,表示他在聽,但什麼也沒說。

     “我的兒子,竟然排着隊等着被無神論者和光明會間諜洗腦……” “學……學校是教……教堂開的,”泰勒打斷他的話,“能壞……壞到哪裡去呢?” 爸爸霍地張開嘴,一股氣流沖出。

    “你不覺得光明會已然滲入了教堂嗎?”他聲如洪鐘,有力吐出的每一個字都在回響,“你難道不知道他們第一個去的地方就是學校嗎?在學校他們可以培養出整整一代僞摩門教徒。

    我對你的培養可比那強多了!” 我永遠忘不了父親這一刻的樣子,強勢又絕望。

    他身體前傾,咬着牙,眼睛眯成一條縫,在兒子的臉上搜尋表示贊同的迹象、共同信念的痕迹,但沒有找到。

     泰勒是怎麼決定離開這座山的,這是個離奇的故事,充滿缺口和曲折。

    故事從泰勒本人開始,他性情古怪,這是事實。

    這種情況發生在很多家庭裡:某個孩子格格不入,跟不上節奏,合不上拍子。

    在我們家,泰勒就是那個孩子。

    我們其餘人跳吉格舞,而他跳的是華爾茲;他對我們生活中喧鬧的音樂充耳不聞,我們也聽不見他甯靜的複調。

     泰勒喜靜,愛看書,喜歡分類、标記、整理。

    一次,母親在他的衣櫥裡發現了整整一架子按照年份堆放的火柴盒。

    泰勒說裡面裝着他過去五年攢下的鉛筆屑,是他收集來為我們的“上山應急包”作火引用的。

    家裡其他地方亂作一團:卧室地闆上堆滿了待洗衣物,上面滿是來自廢料場的油污;廚房裡,每張桌子上、每個櫥櫃裡都放着布滿灰塵的藥酊罐,隻在幹更髒的活時才把罐子收到一邊,比如給一頭死鹿剝皮,或者擦拭步槍上的防腐油。

    但在雜亂的中心,泰勒擁有積攢了五年、按年份分類的鉛筆屑。

     我的哥哥們就像一群狼。

    他們頻繁地試探對方,一旦有哪個小點兒的突然長大,夢想着向上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