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者
關燈
小
中
大
一天,城市中不該動的一樣東西動了動。
當時有六七個人親曆其境,以為是地震,他們勉強站住腳,可腰部以上的身體控制不住地搖晃,為尋找平衡,手臂在空中亂揮。
晃動持續了幾秒鐘。
這六七個人逐漸把手臂收回身側,看向四周。
以藍天為背景,遠近高樓排列分明,陽光照出條條濃重的陰影,并用同一個角度将它們抛射出去。
看下方,一條馬路垂直于另一條馬路,馬路中間車流滾滾,兩旁有一些行走的小人。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傳出叫人驚慌的信号。
隻有這幾個人發覺異常。
這幾個人當時正走在一座過街天橋上。
它是一座外觀樸素的天橋,沒有多餘花樣,主體是一條平直的空中步道,兩端各伸出兩條樓梯,一共是四條樓梯,像四條腿,斜插進由相互垂直的馬路劃分出來的四個象限中。
要不是站在上面的他們集體得了癔症,那就是剛才天橋真的晃動了。
他們趕快走起來,盡早離開為妙。
其中一個人步步戒備地走下樓梯,由于他生性敏感,發現腳踩在不平整的地面上。
他每天經過路口,對周圍環境了解細緻,知道每當走下天橋再走幾步路,地上有一處透水磚沒鋪好,雨天踩上去底下會噴出小股積水來。
現在他第一步就踩在那上面,因此怔住了。
天橋是真的晃過一下,而且在晃動中,它用自己的樓梯腿向旁跨越了一步。
反過來說才對,它向旁跨越了一步,引起了剛才的晃動。
安裝在馬路邊上的交通監控系統捕捉到了那一幕—— 一開始,這座天橋和其他天橋同樣可靠地跨在十字路口。
但在那時,突然出現一個征兆,類似有的人說話前會清清喉嚨或者眨一下眼睛,這座天橋從身上的哪裡流露出一種非具體的神态來,緊接征兆之後,四條布滿樓梯的腿分别動了動,以前是人來使用,現在換成它自己使用自己,它好像還沒決定使用的先後次序,所以擡起一條又放回原地,試着擡起另一條,然後試試第三條、第四條。
倒回去,慢速再放一遍。
交通部辦公室裡,圍住一台電腦看視頻的人都笑出了聲,它很像一隻踟蹰的節肢動物。
他們再往下看—— 天橋想好了如何安排四條腿的行動步驟,一,二,三,四,它依序擡起和放下它們,于是移動了。
不能算太成功,橋身直往一處倒,上面還有幾個搖搖欲墜的人呢,它趕快在另一個地方用勁,終于掌握了平衡。
然後它回到了一動不動的狀态,仿佛在回味剛才,仿佛在總結經驗。
這就是天橋邁出的第一步,約有兩米遠。
這件事既然發生了,先被交給交通部的幾個科室,交通管理科、建築工程科、搶險科,共同處理。
但是各科室表态如下:天橋不是交通工具,也不是行人,不屬于自己管理的對象;不論橋身還是樓梯都是完好的,沒處可修;此時它不危險,要在它恰好發生危險時前去搶救。
因此可以用減号把幾個科室相連,得出它們協作的效果。
交通部僅在四個樓梯口挂上四塊同樣的牌子,禁止行人使用它。
牌子上寫:故障!小心! 天橋突如其來地第二次邁開腳步,時間是幾天後的淩晨。
那時,夜星高懸天空,路上行人很少,車流形成幾條稀疏的虛線,天橋帶着四塊警告牌出發了。
起初幾步仍走得不大靈,不過它按照一定的原則走路,也就是每次隻将一條腿擡到空中,等落地站穩,再擡一腿,并沿馬路直線行進,這樣它可以專注于處理少量難題。
走到下一個路口時,它已經走得順當多了。
再走一段路,它又進步一點。
幾個小時後,晨曦破開雲層,斜刺入人間,醒來的人們像抵達一個新的夢境,目睹以前文靜的龐然大物在路上緩步行走。
天橋每次走出建築物制造的陰影地帶,就以身披霞光的威風面貌示人,四腿叉開,兩腿在左,兩腿在右,周身的金屬欄杆閃閃發光,中間的軀幹高高地拱在馬路上方,容納汽車和行人從底下安全通過。
等它進入下一片陰影,人們的注意力被它沉悶的腳步聲吸引,腳步聲的下面,地面輕輕震動,腳步聲的上面,還挂着四串零碎的撞擊聲,那是固定警告牌的鍊子弄出來的。
然後它再一次出現在陽光下,四腿此起彼落,步态又比之前更輕松。
到了這時,一般的情況它都能應付了,碰到新情況,它則停下來思索。
它掌握了轉彎,還有倒退,假如遇到障礙它就倒退,在路口轉彎再覓新路,不過由于它前後兩面是一樣的,倒也說不上它什麼時候算是前進,什麼時候是在倒退。
其中一次,它與另一座過街天橋狹路相逢。
對方和它的樣子稍有兩樣,體現在斜腿與地面形成的角度上,在樓梯的級數上,在橋身顔色和建築風格上,在防護欄杆的疏密程度上,當然,也體現在姿态上——和它一樣高大的對方巋然不動,迎它走近。
天橋走過來了,之前遇到這種情況,它都選擇撤離,但這次走到無法更靠近時,它拿不定主意了,原地踏着小碎步。
最終它抓住勇氣和靈感,決定行動了。
它往前方極力伸展兩條前腿,像貓科動物伸懶腰一般,陡然降低了自己前半個身
當時有六七個人親曆其境,以為是地震,他們勉強站住腳,可腰部以上的身體控制不住地搖晃,為尋找平衡,手臂在空中亂揮。
晃動持續了幾秒鐘。
這六七個人逐漸把手臂收回身側,看向四周。
以藍天為背景,遠近高樓排列分明,陽光照出條條濃重的陰影,并用同一個角度将它們抛射出去。
看下方,一條馬路垂直于另一條馬路,馬路中間車流滾滾,兩旁有一些行走的小人。
沒有任何一個地方傳出叫人驚慌的信号。
隻有這幾個人發覺異常。
這幾個人當時正走在一座過街天橋上。
它是一座外觀樸素的天橋,沒有多餘花樣,主體是一條平直的空中步道,兩端各伸出兩條樓梯,一共是四條樓梯,像四條腿,斜插進由相互垂直的馬路劃分出來的四個象限中。
要不是站在上面的他們集體得了癔症,那就是剛才天橋真的晃動了。
他們趕快走起來,盡早離開為妙。
其中一個人步步戒備地走下樓梯,由于他生性敏感,發現腳踩在不平整的地面上。
他每天經過路口,對周圍環境了解細緻,知道每當走下天橋再走幾步路,地上有一處透水磚沒鋪好,雨天踩上去底下會噴出小股積水來。
現在他第一步就踩在那上面,因此怔住了。
天橋是真的晃過一下,而且在晃動中,它用自己的樓梯腿向旁跨越了一步。
反過來說才對,它向旁跨越了一步,引起了剛才的晃動。
安裝在馬路邊上的交通監控系統捕捉到了那一幕—— 一開始,這座天橋和其他天橋同樣可靠地跨在十字路口。
但在那時,突然出現一個征兆,類似有的人說話前會清清喉嚨或者眨一下眼睛,這座天橋從身上的哪裡流露出一種非具體的神态來,緊接征兆之後,四條布滿樓梯的腿分别動了動,以前是人來使用,現在換成它自己使用自己,它好像還沒決定使用的先後次序,所以擡起一條又放回原地,試着擡起另一條,然後試試第三條、第四條。
倒回去,慢速再放一遍。
交通部辦公室裡,圍住一台電腦看視頻的人都笑出了聲,它很像一隻踟蹰的節肢動物。
他們再往下看—— 天橋想好了如何安排四條腿的行動步驟,一,二,三,四,它依序擡起和放下它們,于是移動了。
不能算太成功,橋身直往一處倒,上面還有幾個搖搖欲墜的人呢,它趕快在另一個地方用勁,終于掌握了平衡。
然後它回到了一動不動的狀态,仿佛在回味剛才,仿佛在總結經驗。
這就是天橋邁出的第一步,約有兩米遠。
這件事既然發生了,先被交給交通部的幾個科室,交通管理科、建築工程科、搶險科,共同處理。
但是各科室表态如下:天橋不是交通工具,也不是行人,不屬于自己管理的對象;不論橋身還是樓梯都是完好的,沒處可修;此時它不危險,要在它恰好發生危險時前去搶救。
因此可以用減号把幾個科室相連,得出它們協作的效果。
交通部僅在四個樓梯口挂上四塊同樣的牌子,禁止行人使用它。
牌子上寫:故障!小心! 天橋突如其來地第二次邁開腳步,時間是幾天後的淩晨。
那時,夜星高懸天空,路上行人很少,車流形成幾條稀疏的虛線,天橋帶着四塊警告牌出發了。
起初幾步仍走得不大靈,不過它按照一定的原則走路,也就是每次隻将一條腿擡到空中,等落地站穩,再擡一腿,并沿馬路直線行進,這樣它可以專注于處理少量難題。
走到下一個路口時,它已經走得順當多了。
再走一段路,它又進步一點。
幾個小時後,晨曦破開雲層,斜刺入人間,醒來的人們像抵達一個新的夢境,目睹以前文靜的龐然大物在路上緩步行走。
天橋每次走出建築物制造的陰影地帶,就以身披霞光的威風面貌示人,四腿叉開,兩腿在左,兩腿在右,周身的金屬欄杆閃閃發光,中間的軀幹高高地拱在馬路上方,容納汽車和行人從底下安全通過。
等它進入下一片陰影,人們的注意力被它沉悶的腳步聲吸引,腳步聲的下面,地面輕輕震動,腳步聲的上面,還挂着四串零碎的撞擊聲,那是固定警告牌的鍊子弄出來的。
然後它再一次出現在陽光下,四腿此起彼落,步态又比之前更輕松。
到了這時,一般的情況它都能應付了,碰到新情況,它則停下來思索。
它掌握了轉彎,還有倒退,假如遇到障礙它就倒退,在路口轉彎再覓新路,不過由于它前後兩面是一樣的,倒也說不上它什麼時候算是前進,什麼時候是在倒退。
其中一次,它與另一座過街天橋狹路相逢。
對方和它的樣子稍有兩樣,體現在斜腿與地面形成的角度上,在樓梯的級數上,在橋身顔色和建築風格上,在防護欄杆的疏密程度上,當然,也體現在姿态上——和它一樣高大的對方巋然不動,迎它走近。
天橋走過來了,之前遇到這種情況,它都選擇撤離,但這次走到無法更靠近時,它拿不定主意了,原地踏着小碎步。
最終它抓住勇氣和靈感,決定行動了。
它往前方極力伸展兩條前腿,像貓科動物伸懶腰一般,陡然降低了自己前半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