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園單位
關燈
小
中
大
辦公室裡做相同的工作。
要說他的特點嘛,沒有特點,樣子也很普通,工作風格也很普通。
說到這裡,代表又把普通換成之前用的近義詞,是個好人。
前任有一個妻子,家庭也沒的說。
有一個女兒,父女關系也沒的說。
前任一直就是如此,好相處,不用提防,是社會溫良人士。
這兩年他開始變了,他喜歡中午長時間散步,回來時心情好轉,樂觀開朗幾個小時,随即又消沉下去。
漸漸地,他需要一天多次去花園,領導和同事默許他,他憑多年來的誠懇老實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寬容的對待。
如果人們在辦公室找不到他,可以去花園裡找找看,在那裡解決問題。
他工作以來,天天勤于散步,也許是最了解花園中毛細血管般的小路的人之一,他可以把整個花園走透,所以同事們發現,他能否被找到其實是由他本人的意願決定的。
一段時間之後,他比較難被找到了,同事看到他的影子閃現在小徑上、樹木背後,拿着文件追着叫喊他的名字,他可能不理。
得派出腿腳快、心思機靈的人去堵截,才可能成功。
而當他現身辦公室裡的時候,仍是一個有求必應的老好人。
前面說他樣子普通可能是草率的,他長得唯唯諾諾,脖子比較短,喜歡點頭,仿佛總在答應别人的要求,那就是他的特征。
他在辦公室裡會點着頭,對剛才的情況道歉:是自己走神了,沒有聽見。
然而,下次一走進花園,他又變成奇怪的樣子,一個越來越叛逆的老職員,躲避工作,和同事玩着可笑的追逃遊戲。
妻女來找他回家,同事們這才知道他常常夜不歸宿,顯然他對家庭的感情和人們想象的不同,他也在躲避家庭。
看來日與夜,他都隻為花園癡迷,但即使同事加上妻女湊成一支搜索小隊,找到他的可能性也越變越小。
見多識廣的領導最後說,随他去吧,在人很多的單位裡總有一兩個怪人不是嗎,因為單位就是社會的縮影不是嗎?領導還說,現在拿他沒辦法,過不了幾年他退休就好了,說着把工作分了分,勻給其他人,承諾盡快招聘新人來頂他。
代表接着說,幾個月前的一晚,對面小樓裡有位同事極其偶然地在加班,隔空見到這裡也亮着燈,隻見他靠窗坐着,側影似乎顯示他在追趕工作進度,或是在整理辦公桌,那位同事事後說一時覺得安心,以為他迷途知返了,但當同事從自己的工作中再次擡頭,舉目一望,燈火仍舊通明,人卻不在窗子裡了。
這就是他留給别人較為清晰的最後印象。
從此大家沒再和他正面相遇,但相信他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就在花園深處打轉。
回想今天中午,廠商代表大概說了以上内容。
代表半透明的臉從空氣中隐去了,他面前又隻見如海的花園。
他往故事的兩頭再想,為那晚補出一些畫面。
完整情形大概如此吧: 等到下班的同事們紛紛離去,前任從暮色中的花園裡走出來,回到辦公室,暴露在窗口的側影使人誤以為其回歸了工作。
但前任可能是來稍事休息的,或者回來是為了做一個最終判斷。
不久之後,前任站上窗台,不假思索地往空中一跳,先往上,然後呈抛物線墜落,他不年輕的身體盡可能繃直,花白的頭朝下方,雙臂伸過頭頂用力夾住耳朵,雙手并攏,像跳水一般躍入了小樓前方的葉海。
前任沒再從黑黢黢的樹的海洋中浮起來,而是手腳連番劃動,潛泳到了誰也看不見的安全地帶。
到這裡酒意稍稍消散。
他去睡了。
不過後半夜,他又醒來一次,房間裡的空調關上熱,打開則嫌吵,他穿着T恤短褲,重新走出房間,踏出宿舍樓,一直走到草葉子鑽進拖鞋。
他在花園邊緣站了幾分鐘。
自然風融合了多種事物的聲音,一種鳥、幾種蟲、樹葉、草、貓、某處沒關好的窗。
此外還有一種聲音,他認為是一個人念念有詞,仔細去聽,說的不是日常的話,像外語,像外星語,在黑暗中飄忽不定。
重遇舊上司是在集團大會上。
各家公司派出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
最後一項議程結束,人們離開座位,但仍停留在會場,舊上司戴一條飽和度很高的藍領帶,和周圍人積極交際,人群中一眼可見,多像一隻胸口有豔色羽毛的自信雄鳥,向各方向啁啾。
他第一個念頭是回避,但他馬上怪自己:心虛什麼?集團開會的地點選在一個旅遊業和金融業發達的城市,既不是他原公司所在地,也不是現公司所在地,這裡是第三地。
他想到,時間上,不再是上下級關系的那時候了,地理上,也不是誰的主場,此時此地自己和舊上司是完全平等的人。
他在會場顯眼的地方晃動,用視線餘光捕捉舊上司胸口的藍色。
藍色在左邊,在右邊,被遮住了,離得遠了,又能瞄到了。
在這個過程中,他像一個久别重逢後檢驗出自己餘情未了的人。
然後就如同出車禍一樣,舊上司帶着那團藍色猛然撞到了跟前。
“你很忙啊。
”舊上司上下掃視他,奚落他。
“不,這些人一個都不認識。
”他也把鄙夷挂上臉,打圈一指那些舊上司剛從其中周旋出來的人,“我自己管自己,還沒和誰說過話。
” “那你為什麼不和人家談談,把這當成工作内容嘛。
” “看不出來任何意義。
” 他們都小幅度地轉身,旁觀來自同一集團的人,所有人都在捉對社交,有些人能從中撈取好處,其餘人純粹在浪費時間,而其中最不聰明的人受到迷惑反以為是在度過充實的片刻。
然後兩人又看向對方,雖然他們都否定對方,卻也覺得對方比起周圍人要親切一點,起碼可以誠實對待,七八個月沒見了,外表上細微的變化很值得看看。
不幸,他沒看出舊上司過得不好,年長自己幾歲的舊上司臉上皮肉繃緊,過大的下颌骨刻寫出一貫的力量。
接下來,他們相互為對方開路,說了一些“抱歉”“讓一讓”的話,一起擠着擠着,從熱鬧的位置退到會場的邊邊,站在靠近門的地方。
他們談了談各自公司的情況。
舊上司說他新招了兩個年輕人,着重誇獎新人精力多、有競争意識、給他驚喜,并且談到未來幾年的行業趨勢、個人的職業打算。
他評價花園單位環境不錯,組織結構是扁平狀的,沒有多餘的指手畫腳的人,大家照樣把活幹好了,大家還注重健康關心胰島素。
當然,也聊了聊沖突性不太強的話題,說到收官在即的超級聯賽,說到時政新聞。
這時候,大會會務組的工作人員現身,上台碰了碰話筒,大家都停下來聽。
工作人員通知大家,幾輛巴士等候在場館外不同的地方,将分頭送各位去火車站、機場或回酒店。
所有人幾乎都是前一晚到達的,現在正事辦完,就要各奔東西了。
舊上司突如其來地呼喚了一聲他的名字,這是很罕見的,引他凝望過去。
“你要去哪裡?”然而舊上司隻是詢問。
“火車站。
”他說。
舊上司的笑意中稍帶譏
要說他的特點嘛,沒有特點,樣子也很普通,工作風格也很普通。
說到這裡,代表又把普通換成之前用的近義詞,是個好人。
前任有一個妻子,家庭也沒的說。
有一個女兒,父女關系也沒的說。
前任一直就是如此,好相處,不用提防,是社會溫良人士。
這兩年他開始變了,他喜歡中午長時間散步,回來時心情好轉,樂觀開朗幾個小時,随即又消沉下去。
漸漸地,他需要一天多次去花園,領導和同事默許他,他憑多年來的誠懇老實為自己争取到了一些寬容的對待。
如果人們在辦公室找不到他,可以去花園裡找找看,在那裡解決問題。
他工作以來,天天勤于散步,也許是最了解花園中毛細血管般的小路的人之一,他可以把整個花園走透,所以同事們發現,他能否被找到其實是由他本人的意願決定的。
一段時間之後,他比較難被找到了,同事看到他的影子閃現在小徑上、樹木背後,拿着文件追着叫喊他的名字,他可能不理。
得派出腿腳快、心思機靈的人去堵截,才可能成功。
而當他現身辦公室裡的時候,仍是一個有求必應的老好人。
前面說他樣子普通可能是草率的,他長得唯唯諾諾,脖子比較短,喜歡點頭,仿佛總在答應别人的要求,那就是他的特征。
他在辦公室裡會點着頭,對剛才的情況道歉:是自己走神了,沒有聽見。
然而,下次一走進花園,他又變成奇怪的樣子,一個越來越叛逆的老職員,躲避工作,和同事玩着可笑的追逃遊戲。
妻女來找他回家,同事們這才知道他常常夜不歸宿,顯然他對家庭的感情和人們想象的不同,他也在躲避家庭。
看來日與夜,他都隻為花園癡迷,但即使同事加上妻女湊成一支搜索小隊,找到他的可能性也越變越小。
見多識廣的領導最後說,随他去吧,在人很多的單位裡總有一兩個怪人不是嗎,因為單位就是社會的縮影不是嗎?領導還說,現在拿他沒辦法,過不了幾年他退休就好了,說着把工作分了分,勻給其他人,承諾盡快招聘新人來頂他。
代表接着說,幾個月前的一晚,對面小樓裡有位同事極其偶然地在加班,隔空見到這裡也亮着燈,隻見他靠窗坐着,側影似乎顯示他在追趕工作進度,或是在整理辦公桌,那位同事事後說一時覺得安心,以為他迷途知返了,但當同事從自己的工作中再次擡頭,舉目一望,燈火仍舊通明,人卻不在窗子裡了。
這就是他留給别人較為清晰的最後印象。
從此大家沒再和他正面相遇,但相信他不管白天還是黑夜,就在花園深處打轉。
回想今天中午,廠商代表大概說了以上内容。
代表半透明的臉從空氣中隐去了,他面前又隻見如海的花園。
他往故事的兩頭再想,為那晚補出一些畫面。
完整情形大概如此吧: 等到下班的同事們紛紛離去,前任從暮色中的花園裡走出來,回到辦公室,暴露在窗口的側影使人誤以為其回歸了工作。
但前任可能是來稍事休息的,或者回來是為了做一個最終判斷。
不久之後,前任站上窗台,不假思索地往空中一跳,先往上,然後呈抛物線墜落,他不年輕的身體盡可能繃直,花白的頭朝下方,雙臂伸過頭頂用力夾住耳朵,雙手并攏,像跳水一般躍入了小樓前方的葉海。
前任沒再從黑黢黢的樹的海洋中浮起來,而是手腳連番劃動,潛泳到了誰也看不見的安全地帶。
到這裡酒意稍稍消散。
他去睡了。
不過後半夜,他又醒來一次,房間裡的空調關上熱,打開則嫌吵,他穿着T恤短褲,重新走出房間,踏出宿舍樓,一直走到草葉子鑽進拖鞋。
他在花園邊緣站了幾分鐘。
自然風融合了多種事物的聲音,一種鳥、幾種蟲、樹葉、草、貓、某處沒關好的窗。
此外還有一種聲音,他認為是一個人念念有詞,仔細去聽,說的不是日常的話,像外語,像外星語,在黑暗中飄忽不定。
重遇舊上司是在集團大會上。
各家公司派出相關人員出席了會議。
最後一項議程結束,人們離開座位,但仍停留在會場,舊上司戴一條飽和度很高的藍領帶,和周圍人積極交際,人群中一眼可見,多像一隻胸口有豔色羽毛的自信雄鳥,向各方向啁啾。
他第一個念頭是回避,但他馬上怪自己:心虛什麼?集團開會的地點選在一個旅遊業和金融業發達的城市,既不是他原公司所在地,也不是現公司所在地,這裡是第三地。
他想到,時間上,不再是上下級關系的那時候了,地理上,也不是誰的主場,此時此地自己和舊上司是完全平等的人。
他在會場顯眼的地方晃動,用視線餘光捕捉舊上司胸口的藍色。
藍色在左邊,在右邊,被遮住了,離得遠了,又能瞄到了。
在這個過程中,他像一個久别重逢後檢驗出自己餘情未了的人。
然後就如同出車禍一樣,舊上司帶着那團藍色猛然撞到了跟前。
“你很忙啊。
”舊上司上下掃視他,奚落他。
“不,這些人一個都不認識。
”他也把鄙夷挂上臉,打圈一指那些舊上司剛從其中周旋出來的人,“我自己管自己,還沒和誰說過話。
” “那你為什麼不和人家談談,把這當成工作内容嘛。
” “看不出來任何意義。
” 他們都小幅度地轉身,旁觀來自同一集團的人,所有人都在捉對社交,有些人能從中撈取好處,其餘人純粹在浪費時間,而其中最不聰明的人受到迷惑反以為是在度過充實的片刻。
然後兩人又看向對方,雖然他們都否定對方,卻也覺得對方比起周圍人要親切一點,起碼可以誠實對待,七八個月沒見了,外表上細微的變化很值得看看。
不幸,他沒看出舊上司過得不好,年長自己幾歲的舊上司臉上皮肉繃緊,過大的下颌骨刻寫出一貫的力量。
接下來,他們相互為對方開路,說了一些“抱歉”“讓一讓”的話,一起擠着擠着,從熱鬧的位置退到會場的邊邊,站在靠近門的地方。
他們談了談各自公司的情況。
舊上司說他新招了兩個年輕人,着重誇獎新人精力多、有競争意識、給他驚喜,并且談到未來幾年的行業趨勢、個人的職業打算。
他評價花園單位環境不錯,組織結構是扁平狀的,沒有多餘的指手畫腳的人,大家照樣把活幹好了,大家還注重健康關心胰島素。
當然,也聊了聊沖突性不太強的話題,說到收官在即的超級聯賽,說到時政新聞。
這時候,大會會務組的工作人員現身,上台碰了碰話筒,大家都停下來聽。
工作人員通知大家,幾輛巴士等候在場館外不同的地方,将分頭送各位去火車站、機場或回酒店。
所有人幾乎都是前一晚到達的,現在正事辦完,就要各奔東西了。
舊上司突如其來地呼喚了一聲他的名字,這是很罕見的,引他凝望過去。
“你要去哪裡?”然而舊上司隻是詢問。
“火車站。
”他說。
舊上司的笑意中稍帶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