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們
關燈
小
中
大
他愛子女的熱情。
他是可以原諒楊太太的,假若她沒說孩子們不好。
他既然是看不起他的孩子,便沒有可原諒的了,而且勾上他的厭惡來——她嫁給那麼個窮教書的,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趕到明太太報告楊家要來信要求道歉,他更從心裡覺得讨厭了;他讨厭這種沒事兒就動筆的窮酸們。
在洋人手下作事,他曉得簽字與用打字機打的契約是有用的;他想不到窮教書的人們寫信有什麼用。
是的,楊家再把信送來,他決定不收。
他心中那個黑點使他希望看看楊太太的字迹;字是讨厭的,可是看誰寫的。
明太太早防備到這裡,她說那封信是楊先生寫的。
明先生沒那麼大工夫去看楊先生的臭信。
他相信中國頂大的官兒寫的信,也不如洋人簽個字有用。
明太太派孩子到門口去等着,楊家送信來不收。
她自己也沒閑着,時時向楊家那邊望一望。
她得意自己的成功,沒話找話,甚至于向丈夫建議,把楊家住的房買過來。
明先生雖然知道手中沒有買房的富餘,可是答應着,因為這個建議聽着有勁,過瘾,無論那所房是楊家的,還是楊家租住的,明家要買,它就得出賣,沒有問題。
明先生愛聽孩子們說“趕明兒咱們買那個”。
“買”是最大勝利。
他想買房,買地,買汽車,買金物件……每一想到買,他便覺到自己的偉大。
楊先生不主張再把那封信送回去,雖然他以為明家不收他的信是故意污辱他。
他甚至于想到和明先生在街上打一通兒架,可是隻能這麼想想,他的身分不允許他動野蠻的。
他隻能告訴太太,明家都是混蛋,不便和混蛋們開仗;這給他一些安慰。
楊太太雖然不出氣,可也想不起好方法;她開始覺得作個文明人是吃虧的事,而對丈夫發了許多悲觀的議論,這些議論使他消了不少的氣。
夫婦們正這樣碎叨唠着出氣,老媽子拿進一封信來。
楊先生接過一看,門牌寫對了,可是給明先生的。
他忽然想到扣下這封信,可是馬上覺得那不是好人應幹的事。
他告訴老媽子把信送到鄰家去。
明太太早在那兒埋伏着呢。
看見老媽子往這邊來了,唯恐孩子們還不可靠,她自己出了馬。
“拿回去吧,我們不看這個!”“給明先生的!”老媽子說。
“是呀,我們先生沒那麼大工夫看你們的信!”明太太非常的堅決。
“是送錯了的,不是我們的!”老媽子把信遞過去。
“送錯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馬上有了主意:“叫你們先生給收着吧。
當是我看不出來呢,不用打算詐我!”拍的一聲,門關上了。
老媽子把信拿回來,楊先生倒為了難:他不願親自再去送一趟,也不肯打開看看;同時,他覺得明先生也是個混蛋——他知道明先生已經回來了,而是與明太太站在一條戰線上。
怎麼處置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是不光明的。
想來想去,他決定給外加一個信封,改上門牌号數,第二天早上扔在郵筒裡;他還得賠上二分郵票,他倒笑了。
第二天早晨,夫婦忙着去上學,忘了那封信。
已經到了學校,楊先生才想起來,可是不能再回家去取。
好在呢,他想,那隻是一封平信,大概沒有什麼重要的事,遲發一天也沒多大關系。
下學回來,懶得出去,把那封信可是放在書籍一塊,預備第二天早上必能發出去。
這樣安排好,剛要吃飯,他聽見明家鬧起來了。
明先生是高傲的人,不願意高聲的打太太,可是被打的明太太并不這樣講體面,她一勁兒的哭喊,孩子們也沒敢閑着。
楊先生聽着,聽不出怎回事來,可是忽然想起那封信,也許那是封重要的信。
因為沒得到這封信,而明先生誤了事,所以回家打太太。
這麼一想,他非常的不安。
他想打開信看看,又沒那個勇氣。
不看,又怪憋悶得慌,他連晚飯也沒吃好。
飯後,楊家的老媽子遇見了明家的老媽子。
主人們結仇并不礙于仆人們交往。
明家的老媽子走漏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為一封信,要緊的信。
楊家的老媽回家來報告,楊先生連覺也睡不安了。
所謂一封信者,他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的那一封信了。
可是,既是要緊的信,為什麼不挂号,而且馬馬虎虎寫錯了門牌呢?他想了半天,隻能想到商人們對于文字的事是粗心的。
這大概可以說明他為什麼寫錯了門牌。
又搭上明先生平日沒有什麼來往的信,所以郵差按着門牌送,而沒注意姓名,甚至或者不記得有個明家。
這樣一想,使他覺出自己的優越,明先生隻是個會抓幾個錢的混蛋。
明先生既是混蛋,楊先生很可以打開那封信看看了。
私看别人的信是有罪的,可
他是可以原諒楊太太的,假若她沒說孩子們不好。
他既然是看不起他的孩子,便沒有可原諒的了,而且勾上他的厭惡來——她嫁給那麼個窮教書的,一定不是什麼好東西。
趕到明太太報告楊家要來信要求道歉,他更從心裡覺得讨厭了;他讨厭這種沒事兒就動筆的窮酸們。
在洋人手下作事,他曉得簽字與用打字機打的契約是有用的;他想不到窮教書的人們寫信有什麼用。
是的,楊家再把信送來,他決定不收。
他心中那個黑點使他希望看看楊太太的字迹;字是讨厭的,可是看誰寫的。
明太太早防備到這裡,她說那封信是楊先生寫的。
明先生沒那麼大工夫去看楊先生的臭信。
他相信中國頂大的官兒寫的信,也不如洋人簽個字有用。
明太太派孩子到門口去等着,楊家送信來不收。
她自己也沒閑着,時時向楊家那邊望一望。
她得意自己的成功,沒話找話,甚至于向丈夫建議,把楊家住的房買過來。
明先生雖然知道手中沒有買房的富餘,可是答應着,因為這個建議聽着有勁,過瘾,無論那所房是楊家的,還是楊家租住的,明家要買,它就得出賣,沒有問題。
明先生愛聽孩子們說“趕明兒咱們買那個”。
“買”是最大勝利。
他想買房,買地,買汽車,買金物件……每一想到買,他便覺到自己的偉大。
楊先生不主張再把那封信送回去,雖然他以為明家不收他的信是故意污辱他。
他甚至于想到和明先生在街上打一通兒架,可是隻能這麼想想,他的身分不允許他動野蠻的。
他隻能告訴太太,明家都是混蛋,不便和混蛋們開仗;這給他一些安慰。
楊太太雖然不出氣,可也想不起好方法;她開始覺得作個文明人是吃虧的事,而對丈夫發了許多悲觀的議論,這些議論使他消了不少的氣。
夫婦們正這樣碎叨唠着出氣,老媽子拿進一封信來。
楊先生接過一看,門牌寫對了,可是給明先生的。
他忽然想到扣下這封信,可是馬上覺得那不是好人應幹的事。
他告訴老媽子把信送到鄰家去。
明太太早在那兒埋伏着呢。
看見老媽子往這邊來了,唯恐孩子們還不可靠,她自己出了馬。
“拿回去吧,我們不看這個!”“給明先生的!”老媽子說。
“是呀,我們先生沒那麼大工夫看你們的信!”明太太非常的堅決。
“是送錯了的,不是我們的!”老媽子把信遞過去。
“送錯了的?”明太太翻了翻眼,馬上有了主意:“叫你們先生給收着吧。
當是我看不出來呢,不用打算詐我!”拍的一聲,門關上了。
老媽子把信拿回來,楊先生倒為了難:他不願親自再去送一趟,也不肯打開看看;同時,他覺得明先生也是個混蛋——他知道明先生已經回來了,而是與明太太站在一條戰線上。
怎麼處置這封信呢?私藏别人的信件是不光明的。
想來想去,他決定給外加一個信封,改上門牌号數,第二天早上扔在郵筒裡;他還得賠上二分郵票,他倒笑了。
第二天早晨,夫婦忙着去上學,忘了那封信。
已經到了學校,楊先生才想起來,可是不能再回家去取。
好在呢,他想,那隻是一封平信,大概沒有什麼重要的事,遲發一天也沒多大關系。
下學回來,懶得出去,把那封信可是放在書籍一塊,預備第二天早上必能發出去。
這樣安排好,剛要吃飯,他聽見明家鬧起來了。
明先生是高傲的人,不願意高聲的打太太,可是被打的明太太并不這樣講體面,她一勁兒的哭喊,孩子們也沒敢閑着。
楊先生聽着,聽不出怎回事來,可是忽然想起那封信,也許那是封重要的信。
因為沒得到這封信,而明先生誤了事,所以回家打太太。
這麼一想,他非常的不安。
他想打開信看看,又沒那個勇氣。
不看,又怪憋悶得慌,他連晚飯也沒吃好。
飯後,楊家的老媽子遇見了明家的老媽子。
主人們結仇并不礙于仆人們交往。
明家的老媽子走漏了消息:明先生打太太是為一封信,要緊的信。
楊家的老媽回家來報告,楊先生連覺也睡不安了。
所謂一封信者,他想必定就是他所存着的那一封信了。
可是,既是要緊的信,為什麼不挂号,而且馬馬虎虎寫錯了門牌呢?他想了半天,隻能想到商人們對于文字的事是粗心的。
這大概可以說明他為什麼寫錯了門牌。
又搭上明先生平日沒有什麼來往的信,所以郵差按着門牌送,而沒注意姓名,甚至或者不記得有個明家。
這樣一想,使他覺出自己的優越,明先生隻是個會抓幾個錢的混蛋。
明先生既是混蛋,楊先生很可以打開那封信看看了。
私看别人的信是有罪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