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教育:改變...

關燈
一些成就,現在也已經破産。

    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找出可行的替代方案。

    至少,這種替代方案不能隻适用于加州市郊富人區,而是要能夠擴大規模,即使在墨西哥鄉村也可以施行。

     黑進人體 所以,如果有個15歲的孩子被困在墨西哥、印度或亞拉巴馬州某所觀念過時的學校,我能給他的最好建議就是:不要太依賴大人。

    多數大人都是一片好意,但他們不太懂現在這個世界。

    過去,聽大人的話會是個相對安全的選項,因為在當時,他們确實懂那個世界,而且世界的變化并不快。

    但21世紀不一樣。

    變化的腳步越來越快,你永遠無法知道,大人告訴你的到底是永恒的智慧,還是過時的偏見。

     所以,到底你可以依賴什麼呢?也許是技術?這個選項更冒險。

    技術可以帶來許多幫助,但如果技術在你的生活裡掌握太多權力,它就可能把你當作人質,走向它想達到的目标。

    幾千年前,人類發明了農業技術,但這隻讓一小群精英富了起來,大多數人反而淪為奴隸。

    大多數人發現自己得頂着炎炎烈日拔草、澆水和收割,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這也可能是你的命運。

     技術本身并不壞。

    如果你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技術能幫助你達成目标。

    但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它就很容易為你塑造目标,控制你的生活。

    特别是随着技術越來越了解人類,你可能會發現,好像是自己在為技術服務,而不是技術在服務你。

    有沒有看過街上的行人像僵屍一樣在遊蕩,臉幾乎貼在手機屏幕上?你覺得是他們控制了技術,還是技術控制了他們呢? 那麼,你該依賴自己嗎?在《芝麻街》或是迪士尼以前的電影裡,這聽起來可能是個好主意,但這個選擇在現實生活中的成效并不大。

    就連迪士尼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大多數人就像《頭腦特工隊》裡的萊莉,其實并不了解自己,打算傾聽自己内心的聲音時,很容易遭到外部的操控。

    我們大腦中的那些聲音絕不值得信賴,因為這些聲音反映的總是國家的政治宣傳、意識形态的洗腦手段和商業廣告的殷殷召喚,更别提人體生化機制本來就有缺陷。

     随着生物技術和機器學習不斷進步,要操控人類最深層的情緒和欲望隻會變得更簡單,于是“跟着感覺走”就會越來越危險。

    等到可口可樂、亞馬遜、百度或政府知道怎樣觸動你的心弦,按下你大腦的開關,營銷專家和你内心之間的區别是否還那麼容易看清? 面對這項令人生畏的任務,你必須下定決心,了解自己這套操作系統,要知道自己是什麼、希望在人生中達到什麼目标。

    本書中所提出的諸多建議裡,這絕對是曆史最悠久的一條:認識你自己。

    幾千年來,先知和哲人言者諄諄,要人們認識自己。

    而到了21世紀,這個建議的迫切性更是前所未見,因為現在已經不是老子或蘇格拉底的時代,人類已經有了強大的競争對手。

    可口可樂、亞馬遜、百度和政府争先恐後,都想非法侵入你。

    不是侵入你的手機、你的計算機,也不是侵入你的銀行賬戶,它們想黑進的就是“你”,以及你的生物操作系統。

    你可能聽過,有人說這是個非法攻擊計算機的時代,但事實并非如此。

    事實上,現在已經是非法攻擊人類的時代。

     算法現在正看着你,看着你去了哪裡、買了什麼、遇見了誰。

    再過不久,算法就會監視你走的每一步、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心跳。

    憑借大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對你的了解隻會越來越深。

    而等到這些算法比你更了解你自己,就能控制你、操縱你,而且你無力抵抗。

    你會住在母體裡,或是活在楚門的世界裡。

    到頭來,這就是個簡單的經驗問題:如果算法确實比你更了解你身體内部發生的一切,決定權就會轉到它們手上。

     當然,也有可能你很高興能把所有決定權都交給算法,相信它們會為你和世界做出最好的決定。

    如果真是這樣,你隻要輕輕松松享受安排好的旅程,什麼事都不用做,交給算法就好。

    但是,如果你還想為自己的存在、為人生的未來保留一點兒控制權,就得跑得比算法、亞馬遜和政府快,在它們之前就認識你自己。

    如果要跑得更快,就要輕裝上陣,把過去的所有幻想都放下吧,它們是相當沉重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