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化認同:開...

關燈
才能和廉價的勞動力。

    但接下來,這些國家卻拒絕讓這些人的地位合法化,說自己不願意接收移民。

    長遠來看,這可能會使社會出現階級分化,公民屬于上層階級,剝削着無權無勢處于下層階級的外國人。

    今天,卡塔爾和其他幾個海灣國家的情況正是如此。

     隻要這項讨論沒有定論,移民問題的所有後續工作都很難繼續。

    由于支持移民主義的人認為人類有權根據自己的意願遷徙到另一個國家,且東道國有接收義務,所以一旦這樣的遷徙權遭到侵犯,東道國不履行接收義務,他們就會燃起熊熊的道德怒火。

    聽到這種想法,反移民主義者則會瞠目結舌。

    他們認為移民是一種特權,接收是一種憐憫。

    不過隻是因為拒絕外國人進入自己的國家,就成了種族主義或法西斯主義了嗎? 當然,即便允許移民是一種憐憫而非義務,等到移民在東道國逐漸落地生根,東道國也得對他們及其後代承擔各種責任。

    所以,今天,美國的反猶太主義者說,“我們在1910年幫了你的曾祖母一個大忙,讓她進入這個國家,所以我們現在想怎樣對你都行”,這是絕對說不通的。

     讨論二:移民協議的第二條提到,當移民獲準入境後,有接受當地文化的義務。

    那麼,接受程度有多大?如果移民從父權社會來到自由社會,就得成為女權主義者嗎?如果原本的社會笃信宗教,現在就得接受世俗的世界觀嗎?傳統的服飾規範和飲食禁忌都要全部被抛棄嗎?反移民主義者常常會把這些标準定得很高,但支持移民主義的人則把标準定得很低。

     支持移民主義的人會說歐洲本身就非常多元,各個原生族群原本就有非常多樣的信仰、習慣和價值觀,正因為如此,歐洲才會生機勃勃,格外強大。

    所以,為什麼要逼着移民遵守某些隻存在于想象,其實歐洲人也很少會真正照辦的身份認同呢?當英國公民幾乎都不去教堂時,真的要逼移民到英國的穆斯林變成基督徒嗎?如果這些移民來自印度旁遮普邦(印度旁遮普邦位于西北部一邦。

    西與巴基斯坦毗鄰。

    旁遮普意為五河之地,指印度河的5條支流傑赫勒姆河、傑納布河、拉維河、比亞斯河、薩特萊傑河彙流處。

    面積5.04萬平方千米。

    人口約1679萬,多為錫克人。

    首府昌迪加爾。

    ),他們真的要放棄咖喱和印度香料,支持炸魚薯條和約克郡布丁嗎?如果說歐洲有一個真正的核心價值,那就應該是一種寬容與自由的開放價值觀。

    這也就意味着歐洲應該對移民持寬容态度,并且允許移民在不損害他人自由及權利的前提下,自由自在地保持其傳統。

     反移民主義者也同意寬容和自由是歐洲最重要的價值觀,并指責許多移民群體(特别是來自伊斯蘭國家的移民群體)不寬容、厭惡女性、厭惡同性戀、反猶太。

    他們認為,正因為歐洲人重視寬容,所以不能讓太多不寬容的人移民。

    如果意見偏執的群體人數不多,寬容的社會還能夠接納,然而此類極端主義者的數量一旦超過一定的門檻,社會就會發生質變。

    當歐洲接收了太多來自中東的移民時,最終就會變成中東的模樣。

     一些反移民主義者想得更遠,認為民族不僅僅是一群能夠彼此包容的人,所以隻是要求移民遵守歐洲的寬容标準還不夠,他們必須具備英國、德國或瑞典文化的各種獨特樣貌,無論這些樣貌是什麼樣的。

    畢竟,當地方文化允許移民進入的時候,就已經在冒巨大的風險并承擔巨大的代價,我們絕不應要求地方文化自我摧毀。

    既然地方文化提供了完全的平等,就應該有權要求完全的同化。

    如果移民無法接受英國、德國或瑞典文化裡的某些怪癖,歡迎他們去其他國家。

     這個争論裡的兩個關鍵問題,在于對“移民的不寬容”有不同意見,對“歐洲身份認同”也有不同看法。

    如果移民确實都抱持令人難以忍受的不寬容态度,那麼即便目前支持移民的自由主義歐洲人遲早也會持反對意見。

    相反,如果多數移民在面對宗教、性别和政治時也展現出自由和寬容,就會讓目前這個反對移民的最有力的論點失去力量。

     然而,歐洲身份認同的問題仍然有待解決。

    雖然寬容是一種共通價值,但說到底,要移民到法國的人得接受哪些獨特的法國規範和價值觀,要移民到丹麥的人又得認同哪些獨特的丹麥規範和價值觀?隻要歐洲人對這個問題還有不同的看法,就很難制定明确的移民政策。

    相反,隻要歐洲人對這些問題有一緻的看法,歐盟人口總數高達5億,要接收(或拒絕)100萬難民應該不是難事。

     讨論三:移民協議的第三條提到,如果移民确實真誠地努力融入同化(特别是接受了寬容的價值觀),那麼東道國就有義務将其視為一等公民。

    然而,究竟得花多長時間,移民才能成為這個社會的正式成員?來自阿爾及利亞的第一代移民,到法國已超過20年,卻仍然未被接受為法國公民,他們該感到委屈嗎?至于那些祖父、祖母于20世紀70年代來到法國的第三代移民,他們又該怎麼想? 支持移民主義的人通常認為應該迅速接受這些移民,而反移民主義者則希望有更長的觀察期。

    對于支持移民主義的人來說,如果第三代移民仍未被視為平等的公民,這是東道國沒有履行應盡的義務。

    如果由此引發了緊張局勢、敵意甚至暴力事件,東道國隻能怪自己的偏見惹事了。

    在反移民主義者眼中,這種過高的期望正是問題的一大來源。

    移民就應該耐心地等着被别人接受。

    如果你的祖父、祖母移民過來才短短40年,你現在就因為覺得自己還沒被當成當地人而上街吵吵鬧鬧,那顯然是你的問題。

     這個讨論的根本問題,在于個人和整體對于時間長短的感受不同。

    從人類整體的角度來看,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