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民族主義:無...

關燈
地球的氣候一直維持相對穩定。

    如果氣候開始偏離全新世的标準,就會讓人類社會面臨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

    這就像對幾十億隻人類小白鼠進行開放式實驗,就算人類文明最終适應了新的環境,誰也不知道在适應的過程中會有多少犧牲者。

     這個可怕的實驗已經開始。

    相較之下,核戰争隻是可能的未來,但氣候變化卻是眼下的現實。

    科學界早有共識,人類活動(特别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排放)正使地球氣候以驚人的速度發生變化。

    沒人知道我們還能把多少二氧化碳排進大氣中,而不會引發不可逆轉的災難。

    依據目前最精準的科學預測,除非我們在接下來20年間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否則全球平均氣溫将會上升超過2oC,緻使沙漠擴大、冰蓋消失、海平面上升,極端天氣事件(例如飓風和台風)将更加頻繁。

    這些變化會破壞農業生産、淹沒城市,使全球大部分地區不宜人居,數億難民必須尋找新的家園。

     此外,我們正迅速接近許多臨界點,一旦超越之後,就算能夠急劇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也不足以扭轉趨勢,避免全球悲劇。

    舉例來說,随着全球變暖,極地冰蓋融化,從地球反射回太空的陽光就會減少,于是地球會吸收更多的熱量,使溫度升得更高,冰蓋也融得更快。

    一旦整個循環超過臨界值,就再也無法阻擋,就算人類從此不再燃燒任何煤、石油和天然氣,極地的所有冰層也将融化。

    因此,我們隻是認識到目前面臨的危險還不夠,更需要現在立即動手做些什麼。

     不幸的是,到2018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不減反增。

    人類擺脫化石燃料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

    今天,我們必須開始戒掉這種瘾,不是明年,不是下個月,而是今天。

    要誠實面對“大家好,我是智人,是一個化石燃料成瘾者”。

     民族主義在這整件事中的定位是什麼?面對生态危機,民族主義能給出答案嗎?不論國力多麼強大,難道有哪個單一國家能夠阻止全球變暖嗎?個别國家當然可以制定各種環保政策,這些政策也都有良好的經濟和環境意義。

    例如,政府可以征收碳排放稅,讓石油和天然氣的價格承擔更多的外部成本,制定更嚴格的環境法規,減少對污染産業的補貼,以及鼓勵改用再生能源。

    政府也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研發革命性的生态友好型技術,就像生态方面的曼哈頓計劃。

    在過去150年間,人類靠内燃機才取得了許多進步和發展,但如果我們想維特生态環境和經濟環境,就得立刻淘汰内燃機,研發不燃燒化石燃料的新技術。

     除了能源領域,技術突破在許多領域都能幫上忙。

    舉例來說,“人造肉”(cleanmeat)應該大有可為。

    目前,肉類産業不僅給數十億動物造成無盡的苦難,同時也是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肉類産業大量使用抗生素和有毒物質,是污染空氣、土地和水資源的一個元兇。

    根據英國機械工程師協會(InstitutionofMechanicalEngineers)2013年的報告,每生産1千克牛肉需要15000升淡水,而生産1千克馬鈴薯隻需要287升淡水。

     随着中國和巴西等國家日益繁榮,會多出幾億人從吃馬鈴薯轉為常吃牛肉,環境壓力也将日益沉重。

    想要說服中國人和巴西人别吃牛排、漢堡和香腸,實在是難之又難(美國人和德國人就更不用提了)。

    如果工程師能找到辦法,直接把細胞培育成肉塊呢?想吃漢堡的話,隻要培育出一片漢堡肉就行了,而不需要養一整頭牛(還得把牛肉運送幾千公裡)。

     這聽起來可能像科幻小說,但早在2013年,人們就已經用細胞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片人造漢堡肉,而且被人吃了。

    當時這片肉的造價是33萬美元。

    經過4年的研發,價格已經降至單價11美元。

    再過10年,工業生産的人造肉預計會比屠宰肉更便宜。

    這項技術有可能拯救數十億動物的生命,養活數十億營養不良的人口,同時還有助于避免生态崩潰。

     因此,要避免氣候變化,政府、企業和個人能做的事有很多。

    如果想取得成效,就必須提升到全球層面。

    面對氣候問題,各國不能以為自己主權獨立,就可以各行其是,畢竟人類生存的一切都會受到地球上每個人行為的影響。

    舉例來說,就算太平洋島國基裡巴斯把自己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減到零,如果其他國家不跟進,基裡巴斯最後還是會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沒。

    就算乍得在全國每家的屋頂上都安裝了太陽能闆,還是有可能因為遠方某些國家的環境政策不負責任,而變成一片貧瘠的沙漠。

    就算中國和日本這樣強大,在生态上也沒有主權獨立可言。

    想保護上海、香港和東京不受洪水和台風侵襲,中國和日本就不得不說服俄羅斯和美國政府放棄“業務一切照舊”的作風。

     國家用孤立主義來面對氣候變化,造成的危險可能比面對核戰争更加嚴重。

    全面核戰争可能摧毀所有國家,因此所有國家都會努力加以避免。

    然而,全球變暖對不同國家會産生不同的影響,一些國家(特别是俄羅斯)甚至可能從中得利。

    因為俄羅斯在海岸線附近的資産相對較少,因此相較于中國或基裡巴斯,海平面上升引發的擔憂也小得多。

    而且,雖然氣溫升高可能讓乍得變成沙漠,但同時也可能讓西伯利亞變成世界糧倉。

    此外,随着北極冰蓋融化,俄羅斯掌握的北冰洋航道可能成為全球商業動脈,堪察加半島可能取代新加坡,成為世界的十字路口。

     同樣,用再生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對各國的吸引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