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文明:世界的..

關燈
結成前三頭同盟,随後出任高盧總督,在8年的時間裡征服了高盧全境(今法國一帶),還襲擊了日耳曼和不列颠。

    )、十字軍和西班牙征服者、宗教裁判所和奴隸貿易,以及路易十四和拿破侖?難道這些都是異地文明的入侵? 事實上,隻要是歐洲人創造的就是歐洲文明,正如基督徒創造的就是基督教文明、穆斯林創造的就是伊斯蘭文明、猶太人創造的就是猶太文明。

    這幾百年來,這些人都讓這些文明有過非常大的轉變。

    各種人類群體,與其用延續性來定義,還不如用發生了什麼改變來定義。

    但這些群體仍然靠着講故事的技巧,為自己創造出一些能夠追溯到遠古的身份認同。

    不管發生了怎樣驚天動地的改變,他們通常都能融合新舊,讓故事自成體系。

     一個人的人生軌迹即便出現種種重大的改變,還是會連成一個連貫且動人的人生故事:“我這個人呢,本來是個工人,但後來成為資本家;出生在法國,現在住在美國;結過婚,又離婚了;得過癌症,然後又死裡逃生……”同樣,要定義如“德國人”這種群體的時候,也可以看看它發生過怎樣的變化:“我們曾經是納粹,但是已經吸取教訓,現在是和平的民主主義者。

    ”而不用去問到底什麼是從威廉二世、希特勒到默克爾所共有的“德國人的本質”。

    正是那些重大的改變,定義了現在德國人的身份認同。

    在2018年,德國人的這種身份就是要一邊克服納粹主義留下的各種艱難,一邊堅持自由和民主的價值觀。

    到2050年,誰又知道那時候該如何定義“德國人”呢? 人類常常拒絕承認這些變化,尤其是涉及核心政治或宗教價值的時候。

    我們總是堅稱自己的價值觀是古代祖先留下的寶貴遺産,但我們之所以能這樣講,完全是因為祖先仙逝已久而無法反駁。

    以猶太教對女性的态度為例,現在的極端正統派禁止公共領域出現女性的形象,所以如果客戶群是極端正統派,那麼廣告牌和廣告上通常隻有男人和男孩,不會出現女人和女孩。

     2011年,總部位于紐約布魯克林的猶太極端正統派刊物《日志》(DiTzeitung)爆出醜聞。

    《日志》刊出了一張美國總統偕高層觀看美軍突襲本·拉登的照片,卻用修圖軟件把所有女性抹去,其中包括國務卿希拉裡。

    該報解釋,根據猶太教的“莊重法則”,不得不這麼做。

    類似的另一則醜聞,則是在《查理周刊》(CharlieHebdo)遭遇恐怖襲擊之後,多國領導人在巴黎參加了一場反恐大遊行,但以色列《預兆報》(HaMevaser)所刊出的照片也用修圖軟件抹去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希望避免她的影像讓虔誠的讀者心中生起任何淫念。

    另一家極端正統派報紙《通信報》(Hamodia)的發行人也聲援這種做法,解釋這種做法的背後是“數千年的猶太傳統”。

     關于不能看到女性的禁令,執行最嚴格的地方就是猶太教堂。

    正統派的猶太教堂會小心地将男女隔離,女性隻能待在一個特定區域,隐身于布簾之後,以免任何男性在禱告或讀經時意外地看到女性的身影。

    然而,如果這一切背後真有幾千年的猶太傳統、亘古不變的神聖法則,為什麼考古學家在以色列發掘出了《密西拿》和《塔木德》時代的古代猶太教堂,卻沒發現性别隔離的迹象,反而在一些美麗的馬賽克地闆和壁畫上都繪有女性,甚至有些女性的穿着還頗為暴露?寫了《密西拿》和《塔木德》的拉比們常常在這些猶太教堂禱告和研究,但現代的正統派卻認為這些圖像亵渎了古代傳統。

     扭曲古代傳統的情況,其實所有宗教皆然。

    “伊斯蘭國”誇口自己要回歸純正的伊斯蘭教,但事實上是對伊斯蘭教提出自己全新的诠釋。

    沒錯,“伊斯蘭國”會引用許多古老的文本,但在選擇要引用哪些、忽略哪些,又要怎麼诠釋的時候,卻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權。

    事實上,僅是他們要教徒“自己解經”的态度,就非常現代。

    傳統上,隻有學識豐富的阿訇才有權解經。

    阿訇都是學者,也必須先在如開羅的愛資哈爾(Al-Azhar)清真寺等知名機構研讀伊斯蘭律法及神學。

    然而,“伊斯蘭國”的領導人很少擁有這樣的資格,目前最受尊敬的阿訇也嚴斥“伊斯蘭國”首領巴格達迪(AbuBakral-Baghdadi)等人隻是無知的罪犯。

     有些人會說“伊斯蘭國”已經“非伊斯蘭”甚至“敵伊斯蘭”,但事實并非如此。

    有一點格外諷刺,我們看到居然是像奧巴馬這樣信仰基督教的領導人站了出來,想要教教像巴格達迪這樣自稱為“穆斯林”的人,到底什麼是穆斯林。

    各方激烈争論伊斯蘭文明的本質是什麼,但這根本毫無意義。

    伊斯蘭文明沒有一定的DNA,隻要是穆斯林創造的,就是伊斯蘭文明。

     德國人和大猩猩 人類群體和動物物種之間的差異更大。

    物種常常會分裂,但從來不會融合。

    大約700萬年前,黑猩猩和大猩猩的祖先本來是同一個物種,後來才分裂成兩個族群,各自演化。

    物種一旦分裂,就沒有回頭路了。

    由于不同物種交配所生的後代不具繁殖能力,因此物種永遠不會融合。

    大猩猩無法與黑猩猩融合,長頸鹿無法與大象融合,狗也無法與貓融合。

     人類部落則常常随着時間不斷聚集成越來越大的群體。

    現代德國人是由撒克遜人、普魯士人、施瓦本人(Swabian)和巴伐利亞人融合而成的,而這些人在不久之前還水火不容。

    據稱,普魯士鐵血宰相俾斯麥讀了達爾文的《物種起源》(OntheOriginofSpecies)之後曾說,巴伐利亞人正是奧地利人與人類之間缺少的那個環節。

    法國人是融合了法蘭克人、諾曼人、布列塔尼人、加斯科人(Gascon)和普羅旺斯人而成的。

    同時,在英吉利海峽對岸,英格蘭人、蘇格蘭人、威爾士人和愛爾蘭人也逐漸融合(不論是否出于自願),形成了英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