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社群:人類身...

關燈
雖然加州對地震早就習以為常,但是2016年美國大選這場政治地震仍然對矽谷造成了重大沖擊。

    身處矽谷的計算機高手們發現自己可能也是問題的一部分,于是決定做一件工程師最擅長的事:設法用科技來解決問題。

    反應最強烈的地方,就在臉譜網位于門洛帕克市(MenloPark)的總部。

    這也不難理解,因為臉譜網的業務就是社交網絡,對社會紛擾的感受也特别強烈。

     經過三個月的深思,馬克·紮克伯格(馬克·艾略特·紮克伯格(英文:MarkElliotZuckerberg),1984年5月14日生于美國紐約州白原市,社交網站Facebook(臉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被人們冠以“第二蓋茨”的美譽。

    紮克伯格2002年畢業于艾克塞特學校;2004年創辦社交網站Facebook;2017年5月獲哈佛大學榮譽法學博士學位。

    2017年美國《福布斯》發布2017年度全球富豪榜,紮克伯格以560億美元排名第五;5月25日,紮克伯格在辍學12年後最終在哈佛大學畢業;7月17日,《福布斯富豪榜》發布,馬克·紮克伯格以淨資産667億美元排名第六;2018年7月7日,紮克伯格超過巴菲特,成為全球第三大富豪。

    )在2017年2月16日發表了一篇大膽的宣言,呼籲有必要建立全球社群,同時談到臉譜網在這項計劃中要扮演的角色。

    2017年6月22日,臉譜網社群峰會(CommunitiesSummit)開幕,紮克伯格在緻辭中談到這個時代的社會政治動蕩(從毒品泛濫到極權主義政權暴虐無道)有相當程度是人類社群瓦解所緻。

    他感歎道:“幾十年來,各類社群的成員減少了1/4。

    這代表有許多人需要在其他地方找到使命感和支持。

    ”他承諾臉譜網将帶領人們重建這些社群,他手下的工程師将會扛起教區牧師放下的重擔。

    他說:“我們會推出一些工具,讓人們能夠更輕松地創建社群。

    ” 他進一步解釋:“我們已推出一個項目,希望能向您推薦有意義的社群。

    我們打造了一套人工智能來做這件事,也确實成功了。

    啟用的6個月裡,通過我們的協助,加入有意義社群的人數增加了50%。

    ”紮克伯格的終極目标是“協助10億人加入有意義的社群……如果成功,不僅能夠扭轉這幾十年間社群成員資格整體下降的趨勢,更能開始強化社會組織,讓人類更團結”。

    這個目标如此重要,以至紮克伯格不惜“改變臉譜網的宗旨,以實現這個目标”。

    紮克伯格說到人類社群的崩潰,這個觀點絕對是正确的。

    然而,在紮克伯格發表宣言幾個月之後且本書即将付梓之時,劍橋分析(CambridgeAnalytica)的醜聞卻揭露出我們因信任而交付給臉譜網的數據遭到第三方收割挪用,操縱着全球各地的選舉。

    紮克伯格莊嚴的承諾成了笑話一場,也擊碎了大衆對臉譜網的信任。

    現在,我們隻能希望臉譜網在建立更多的新社群之前,先保障好現有社群的隐私和安全。

     然而,臉譜網提出的社群願景還是值得我們深入思考的,想想是不是隻要安全性得到提升,在線社交網絡就能有助于打造全球人類社群。

    雖然人類可能在21世紀升級為智神,但是至少在2018年的今天,我們和石器時代的人類還是差别不大,想要過得好,就要有親密的社群支持。

    幾百萬年間,人類發展出小團體的生活方式,每個小團體不超過幾十人。

    就算到了今天,盡管我們可以在臉譜網上炫耀有許多好友,但是大多數人真正了解的人并不會超過150個。

    如果沒有這些小團體的支持,人就會覺得寂寞,甚至被孤立。

     不幸的是,在過去兩個世紀,各種親密的社群确實正在瓦解。

    于是,雖然整個地球連接得更加緊密,但每個人的生活卻比過去更加孤獨,許多社會和政治紛擾歸根結底都是起源于此。

     因此,紮克伯格想重建人類彼此之間的連接,時機可以說十分合适。

    然而隻是嘴上說說并不算數,如果想實現這個願景,臉譜網可能必須改變其整個商業模式。

    如果你的商業模式就是抓住用戶的注意力,再賣給廣告主賺錢,大概很難建立全球社群。

    因此,隻是提出建立全球社群的願景,就已經值得給紮克伯格點贊。

    大多數企業還是相信自己應該以赢利為上,政府能少管就少管,也認為人類應該相信市場能代表我們做出真正重要的決定。

    所以,如果臉譜網真的打算許下這個意識形态的承諾而打造全人類的社群,那麼那些害怕臉譜網權力過大的人該做的并非高呼這像是《一九八四》裡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