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此一場 One-night Stand

關燈
1 “家長會你會來嗎?” “不隻是家長會,還有教學觀摩。

    ” “會吧?你會來參加吧?” 自從從事觸犯法律的危險工作以來,我對于“我是不是聽錯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之類的說法便難以認同。

    因為千鈞一發之際,我隻能憑形、聲、色、味、觸這五感行事。

    但唯有此刻,我不禁懷疑自己的聽力是否正常。

     家長會?我真不敢相信。

     “你們腦袋還正常吧?” “為什麼——” “那麼驚訝呢?” “我何必要悲哀地參加你們的教學觀摩?” “因為你是我們的爸爸呀。

    ” “這一點都不悲哀。

    ” “因為能夠親眼看見——” “自己的孩子成長——” “難道不是——” “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嗎?” “不是告訴過你們好幾遍,不要用那種方式說話嗎?” 電話那頭傳來了笑聲。

     “真厲害,不愧是——” “我們的爸爸!” “居然聽得出來——” “我們的聲音。

    ” “不愧是我們的爸爸。

    ” 我氣得想挂電話,但他們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意,異口同聲地喊道:“不要挂斷,不要挂斷!” “還有什麼事?” “明天或者後天,能不能來我們家一趟?” “因為教學觀摩是這個星期五,” “我們想有些事應該事先商量好才行。

    ” “商量什麼?” “那還用說嗎?” “就是你在家長會時的安身之計呀。

    ” “你真笨,小哲。

    應該說是處身之道。

    ” “哦?處身之道不是指為生之道嗎?” “随便哪個都好。

    隻要爸爸你肯來……” “我們就請你吃——” “很棒的馬賽魚湯。

    ” 要想不聽他們倆你一句我一句地自說自話,看來隻有挂斷電話了。

    我也真的那麼做了,始終彎着腰在後面看着我的柳濑老大悠然說了一句:“看來他們挺讓你坐立難安嘛。

    ” 打電話給我的這對乖巧可愛的雙胞胎,住在東京“郊外”。

    我特别用引号表示,是因為那裡真的夠郊外!他們是一對住在今出新町這個新興住宅區的十三歲雙胞胎兄弟。

    如果根據他們的說法“應該說我們兩個人就像一個人呢?還是說一個人的空間存在着兩個人呢”,應該稱他們是一對“雙胞胎哥哥”或“雙胞胎弟弟”才更準确。

     他們是同卵雙胞胎,一眼望去簡直一模一樣。

    笑的時候,左邊臉頰出現酒窩的是宗野哲,右邊臉頰有酒窩的是宗野直。

    這是唯一可以分辨兩人的方法。

    不過光靠這點想完全分出誰是誰,實際上很困難。

     很多時候,當我們提示“東西在左邊還是右邊”時,往往讓人更加混亂,做出錯誤的判斷。

    或者,如果你用“面對自己的左邊”或“面對自己的右邊”之類複雜的說法,在緊要關頭反而更讓人分不清左右。

    以前我因為本行不景氣,經濟有困難,曾經在駕校當過一段時間教練。

    學生不小心踩錯油門和刹車,我就會大叫:“不對,右邊,踩右邊的踏闆!” 可是這麼叫根本沒用,還不如喊“拿筷子的那一邊”更能發揮效果(但萬一對方是左撇子可就不一定了)。

    不管怎樣,最好的一招就是踢對方那一方向的腳或打他的手,絕對百分百有效(隻不過聽說這種教練馬上會被辭退)。

     言歸正傳,我想說要分清他們兩兄弟不是件容易的事。

    大概就是因為周圍的人經常弄錯,他們的媽媽才會在他們衣服的胸口處縫上名字的英文簡寫。

    看來為了分辨雙胞胎,媽媽着實煞費苦心。

     我用“大概”、“看來”之類不确定的字眼,是因為目前他們的媽媽行蹤不明,我隻能推測。

     他們的父親同樣也失蹤了。

    據說他們的父母各自跟心上人私奔了,那是在雙胞胎一家搬到今出新町的新家還不滿半年時。

     你覺得他們的父母很無情無義嗎?事實上我剛跟雙胞胎扯上關系時也這麼覺得,現在卻不那麼想了。

    我猜他們的父母在養育這對酒瓶組合時,可能發現再繼續下去,自己的人格會錯亂,才會棄家而去。

    這對雙胞胎兄弟實在是乖巧可愛得不得了! 我的本行是小偷,也可以說是職業竊賊。

    這種職業自然不會登記在電話簿上。

    為了能在社會上有個說得出口、拿得出去的名分,我需要一個頭銜。

    已經停業的律師柳濑老大便成了我表面上的雇主,他名下的那家小型事務所就成了我上班的地點。

    事務所外挂着一塊笑死人的招牌,上面寫着:“承攬解決各種人生煩惱。

    ”不論是國稅局的稽查員、出租辦公室的人還是路人擡頭看見那塊招牌,心中一定會想,大概是調查事務所或偵探社。

     所以,我身為柳濑老大事務所的員工,職銜就是“調查員”。

    偷竊之前本就必須做很多調查,因此這也不算天大的謊言。

    而且在我的本行裡,老大也是我的合作對象,盡管我不是他的“員工”,但我們之前确實存在合約關系。

    除了我,還有幾位同行靠老大提供的信息做事,事成之後依照合約與老大分成。

    然而我從來沒有跟他們碰過面。

     我的前言說得太多了。

    我遇上那對雙胞胎,就是在做那種事的時候。

    說得清楚一點,我在行竊的過程中出了點差錯,被他們救了。

    可撿回一條命和不必再受囹圄之苦的代價,是小偷的身份曝光了,還差點被兩兄弟威脅“要不我們去報警,你願意嗎”。

    最後的結果是我答應給他們賺生活費,因為他們被父母遺棄了。

     同時我還答應,若他們覺得有必要,我必須代替他們失蹤的父親出面。

    奇怪的是,兄弟倆的遭遇居然沒引起社會的關心,沒人把他們當棄養兒看待,而他們也希望能安安靜靜地過日子,所以一旦有像這次的家長會或社區集會時,就必須有“家長”出面處理。

     這個時候,我就派上用場了。

    因為是新興住宅區,街坊鄰居之間幾乎沒有交情;加上父母都在上班,在東京市内也租了房子,隻有周末才會回今出新町,因此我取代他們父親的角色,幾乎不會被看穿。

     有一點我要先說清楚,以我的年齡,要有初中一年級的兒子則太年輕。

    雖然就生物學的觀點,我有那麼大的孩子不足為奇,但從社會習俗來看,我剛滿三十五歲,就已擁有即将十四歲的小孩,畢竟是罕見的例子。

     可是雙胞胎走到哪裡都愛亂喊我“爸爸”。

    就算沒什麼必要,也常常要求我行“父親”之實。

    我堅持不肯透露家裡的地址和電話号碼,他們無奈之下隻能與柳濑老大的事務所聯系。

    打完那個無理地要求“參加家長會和教學觀摩”的電話,第二天傍晚他們又發來了傳真。

     發現柳濑老大居然會收傳真,我已經很驚訝了,再發現事務所那個塞在牆角、滿是灰塵的大型機器居然是傳真機時,更是吓了一跳。

    看到那台傳真機還能運作,我簡直感動莫名。

     我甚至擔心NTT[日本電報電話公司。

    ]是否能确實掌握這裡有台傳真機正在使用,但其實是我多慮,因為老大的電話線路很可能都是偷接的。

     傳過來的是雙胞胎手寫的傳真。

     “看來您今天是不會來了。

    ” “我們很失望。

    ” “如果明天也不來的話——” “就不能好好商量了。

    ” “那就連馬賽魚湯——” “也吃不到喽。

    ” “家長會和教學觀摩——” “是在後天,星期五。

    ” “一定要來哦。

    ” “在您來之前——” “請先想想——” “如何填寫這張問卷。

    ” “我們會将問卷傳過去。

    ” 真是不聽話的小鬼,連寫信也是一行一行輪着寫。

     “哦?你能分辨他們的筆迹嗎?”柳濑老大問道,“我怎麼看筆迹都一樣。

    ” “該不會是你老花眼鏡的度數不夠了吧?”我說,“小直的字,有棱有角,一筆一畫勾勒得很清楚。

    小哲就比較随性,你看,不是一目了然嗎?” 老大調整了一下眼鏡,仔細盯着傳真,然後又搖了搖頭,露出大門牙竊笑。

    盡管已是七十五歲高齡,牙齒卻全都是真的,光憑這一點就知道他很不簡單。

     “你果然是他們的父親嘛。

    ” “開什麼玩笑。

    ” “人家說,沒有父母,孩子也會長大成人,但是沒有小孩,父母是不會成長的。

    你越來越成熟了。

    ” 我懷疑老大的腦筋是不是有問題。

    梅雨季節才剛結束,怎麼已經開始暑氣逼人了?看他把我放在一邊,和雙胞胎兄弟打得火熱,我不禁心裡發毛。

    弄不好哪一天他還會要去拜訪雙胞胎今出新町的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