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凱奇姆除外
關燈
小
中
大
納加灣向北吹,真的會掀起龍卷風——丹尼知道,它們跟美國中西部和加拿大大草原上的那些龍卷風沒什麼不同。
(安迪·格蘭特曾經告誡作家,要提防這種風。
) “不知疲倦”撥打了丹尼的手機。
這天她不想來島上幹活了,能見度太低,乘坐“極地”汽艇外出不是個好主意。
“不知疲倦”告訴丹尼,幾年前,在一場類似的風暴中,俄亥俄州來了個傻子,開着汽艇去了奧康納礁石那邊——就在月光灣西北偏北方向。
(丹尼到沙瓦納加碼頭印第安保留地接“不知疲倦”時會經過那裡。
) “他出了什麼事——那個俄亥俄來的傻子?”丹尼問她。
“有人發現那個可憐的傻子凍成了一根冰棍。
”“不知疲倦”告訴他。
“我明天去接你,或者後天——等風暴結束之後,”丹尼說,“我會給你打電話的,要麼你打給我。
” “替我親親英雄。
”她說。
“我不經常親英雄,”丹尼告訴“不知疲倦”,“起碼不會特别想親它。
” “嗯,你應該多親親它,”女原住民說,“要是你經常親它,我覺得英雄對你會更好的。
” 整個上午,英雄在寫作窩棚不停放屁,勢頭堪比風暴——與丹尼正在注視的窗外的暴風雪不相上下。
在這樣的早晨,作家可不打算跟獵熊犬建立更親密的關系。
“上帝啊,英雄!”丹尼在屁味中叫道,但由于天氣惡劣,不能把沃爾克犬放到外面去。
盡管這條狗的胃腸脹氣頻繁發作,可丹尼的寫作進展順利,正在接近第一章的開頭。
現在,他腦子裡時常湧現出完整無缺的句子,連标點符号看起來都無須更改。
當這樣的句子一個接一個地連續出現時,作家感到自己完全沉浸在了寫作之中。
他把上午想出來的兩個句子寫在一張打印紙上,用圖釘固定在寫作窩棚粗糙的松木闆牆上,盯着它們反複重讀。
“至于那條河,如同所有的河流那樣,它隻會繼續流淌——如同所有的河流那樣。
原木之下,年輕的加拿大人的屍體随波逐流,在水中來回擺蕩——來回擺蕩。
” 丹尼喜歡句子裡的重複。
他知道這是第一章的内容,但這一段屬于第一章的結尾,看上去絕對不像是開頭。
丹尼把“原木之下”幾個字圈了出來,作家覺得這是個不賴的章節标題。
然而第一章的重點似乎應該是廚師,而不是那個滑到原木之下的年輕人。
“誰要是敢當着廚師的面,談什麼‘過去’和‘未來’,準會看到他皺起眉頭。
”丹尼爾·巴恰加盧波寫道。
還有幾個獨立的句子也提到了這個年輕的廚師,對丹尼來說,它們就像是地标或者路标,幫助作家确定第一章的發展方向。
另一個句子是:“廚師認為,絞河的彎道數量其實并不多,有點兒名不副實。
”當然,還會有更多句子說到廚師,它們不斷出現。
“廚師看到手腕骨折的伐木工上了岸,沒受傷的那隻手拿着長篙。
”丹尼寫道。
第一章主要從廚師的視角進行叙事,作家想——丹尼還覺得,廚師十二歲兒子的視角同樣不可或缺。
“廚師非常清楚,掉到原木下面的就是那個加拿大年輕人。
”丹尼爾·巴恰加盧波寫道。
還有一句話也是講廚師的,作家沒有寫完——至少目前是這樣。
“廚師周身籠罩着一種處于自我克制之下的憂心忡忡,仿佛總是能夠預見到最出人意料的災難。
”——目前丹尼隻想先寫到這裡,他知道總有一天自己會把這句話寫完,眼下隻要把有關廚師的構思打在紙上,用圖釘釘在寫作窩棚的牆上就夠了。
“在絞河鎮這樣的地方,隻有天氣不會改變。
”丹尼還寫道。
這句話可以作為第一章的開頭,但作家知道,他還能做得更好。
盡管如此,這個關于天氣的句子值得保留,丹尼在某個地方用得上。
“現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泥濘季節,河水再次上漲。
”丹尼爾·巴恰加盧波寫道——這個句子更适合當開頭,可實際上它并非作家要找的東西。
有關凱奇姆這個人物的一切都更加零碎。
對于凱奇姆這個人物,丹尼還沒想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隻有一點含混的描述——“比起運輸木材時弄折手腕,凱奇姆給自己造成過更大的傷害。
”丹尼喜歡這句話,但他看不清這句話的去向。
關于凱奇姆,還有一個片段是“熟知原木漂流兇險之處的老手”,丹尼知道這句話能用上,而且必然會用,但他不确定該放在哪裡——也許可以安排在“凱奇姆仰面躺在河岸上,像頭擱淺的熊”附近,這一句也有不确定的地方。
這些片段都出現在了寫作窩棚的牆上,作家用圖釘把它們固定在第一章的路标或地标旁邊。
現在,作家眼中的安吉爾這個人物要比凱奇姆更清晰——盡管丹尼爾·巴恰加盧波明白,凱奇姆這個人物更重要。
(也許是最重要的,丹尼想。
) 就在這時——讨厭程度與狗放了更臭的屁相當的事情發生了——丹尼的手機又響了。
“早上好,作家先生。
”盧皮塔說。
“早上好,盧皮塔。
”丹尼說。
墨西哥清潔女工很少打來電話。
丹尼在喬治亞灣的小島上過冬的這十個星期,由盧皮塔負責照看克魯尼街的房子,拆閱作家收到的信件,重播答錄機上的留言,還要留意傳真機的動靜。
每個星期,盧皮塔都會列出一份清單,上面是她認為應該告訴丹尼的重要事項——基本上都是她覺得不能等丹尼回到多倫多再處理的事。
她會把這份清單傳真給安迪·格蘭特在波因特奧巴裡站的辦公室。
丹尼總是給盧皮塔留下幾本簽好名字的空白支票簿,委托她在他外出時支付賬單。
最重要的是,墨西哥清潔女工顯然很喜歡閱讀作家收到的信,判斷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這無疑迎合了盧皮塔的自尊——她覺得自己擁有了不可估量的權威,幾乎以管家的身份控制了暢銷書作家的居家生活。
丹尼知道盧皮塔會抓住所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主動掌管作家不幸的私生活。
假如她有幾個女兒,肯定會把她們介紹給丹尼。
盧皮塔确實有幾個侄女,她曾經不害臊地把她們的照片留在廚房櫃台上,(回家後)打電話告訴丹尼,她“找不到”一些重要的照片了,他是不是在什麼地方見過它們? “盧皮塔,這些照片在我的廚房櫃台上,你把它們留在了顯眼的地方。
”他會告訴她。
“那個穿粉紅吊帶的黑頭發美女——笑容多燦爛,皮膚多麼好!她其實是我的寶貝侄女,作家先生。
” “盧皮塔,她看着隻有十來歲。
”丹尼指出。
“不,她比那還要大——一點兒。
”盧皮塔告訴他。
“千萬别跟另一個作家結婚,你們隻會互相鬧得不開心。
”盧皮塔曾經這樣對他說。
“我不會跟任何人結婚,永遠不會。
”他告訴她。
“你還不如朝自己的心窩子紮一刀呢!”她說,“要是這樣想的話,你很快就會找妓女鬼混了!我知道你已經跟狗說起話來了——我聽見來着!”她告訴他。
丹尼知道,自己在波因特奧巴裡的時候,如果盧皮塔打電話過來,肯定有什麼急事。
“怎麼了,盧皮塔?”他在手機裡問,“多倫多下雪了嗎?我們這裡的暴風雪很大,我和英雄出不了門啦。
” “我不了解那條可憐的狗,但我覺得你喜歡不出門。
作家先生。
”盧皮塔說。
她顯然考慮的并非天氣,至少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打來電話的。
有時候,盧皮塔堅信有人在監視克魯尼街的房子,偶爾真的有人會這麼做。
每年都會出現幾個害羞卻有些狂熱的粉絲,想看作家一眼——也許還有媒體派來的下三爛,他們想看到什麼呢?(也許是另一起雙重槍擊案?) 有本低級粗俗的加拿大雜志曾經刊登過一幅地圖,标出了多倫多各色名人的住處,丹尼在克魯尼街的房子也包括在内。
有時候——但并不頻繁,幾乎每月一次——會有人跑來要簽名,盧皮塔會像打發要飯的那樣把他們轟走。
“他靠寫書——而不是給書簽名——賺錢!”清潔女工會這樣說。
媒體的某個弱智甚至還寫過盧皮塔:“隐居作家的同居女友似乎是個矮胖的西班牙裔老太太,防範意識很強。
”盧皮塔沒被這篇文章逗笑,“矮胖”和“老太太”這兩個詞傷了她的心。
(自此,盧皮塔的防範意識更強了。
) “有人找你,作家先生,”盧皮塔在手機裡對他說,“她看着不像是跟蹤狂——目前還不像——但她非要找到你不可。
” “非要找到我?”丹尼問。
“我不會讓她進來的!”盧皮塔叫道,“當然,我也沒告訴她你在哪兒。
” “當然,”丹尼重複道,“她想幹什麼?” “她不說——她很傲慢,兩個眼睛直盯着你,就像他們說的,眼神能殺人!她還不要臉地暗示說,她知道你在哪兒,我覺得她是想套出更多消息,我可不會上鈎。
”盧皮塔自豪地說。
“怎麼樣不要臉地暗示?”丹尼問。
“她的消息竟然很靈通,”盧皮塔說,“她問你是不是去了你跟那個編劇同居過的島!我說:‘什麼島?’嘿,你真應該看看她當時是怎麼看着我的!” “就好像她知道你在說謊似的?”丹尼問。
“沒錯!”盧皮塔叫道,“也許她是個女巫!” 但丹尼·安吉爾的每個書迷都知道,他跟夏洛特·特納同居過,兩人曾經每年夏天都去喬治亞灣。
甚至有文章指出,據說這位隐居避世的作家在休倫湖上的一個偏僻小島上過冬。
(無論如何,那個島在冬天還算是“偏僻”。
)對于丹尼·安吉爾的讀者而言,這隻能算作是聰明的猜測,但并不意味着那個尋找作家的女人擁有女巫的法力。
“這個女人長什麼樣,盧皮塔?”丹尼問。
他很想問問墨西哥清潔女工,這個消息靈通的女人帶沒帶掃帚,身上是不是有煙味,是否能發出火焰燃燒的噼啪聲。
“她真的很吓人!”盧皮塔宣稱,“肩膀寬得像個男人!塊頭很大!” “塊頭很大。
”丹尼重複道,他不由得想起了父親。
(他是廚師的兒子,顯然繼承了“愛重複别人的話”這個基因。
) “她看着就像是住在健身房裡一樣,”盧皮塔說,“相信我,你不會打算惹她的。
” “練健美的”四個字來到作家嘴邊,但他沒有說出來。
盧皮塔的描述突然讓丹尼想到了天空女士,艾米看起來不就像是住在健身房裡的嗎?天空女士不就是喜歡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嗎?(她的眼神也确實能殺人。
)艾米不也是個大塊頭嗎?不知怎麼,“傲慢”這個詞不适合天空女士,但作家理解,這可能是盧皮塔的誤解。
“她有文身嗎?”丹尼問。
“作家先生,現在是二月!”盧皮塔叫道,“我讓她待在外面,外面很冷!她穿得像個北極探險家!” “你能看到她的頭發是什麼顔色嗎?”丹尼問。
(他記得艾米的頭發是金紅色的。
他永遠不會忘記她。
) “她穿着帶風帽的大衣!”盧皮塔宣布,“我連她眉毛的顔色都看不出來!” “但她塊頭很大,”丹尼又問,“不隻是肩膀寬,個子也很高,對嗎?” “她比你高多了!”盧皮塔叫道,“她是個女巨人!” 毫無疑問,沒必要問盧皮塔是不是在哪裡看到了降落傘。
丹尼思索着還有什麼話可以問。
作家起初覺得天空女士比自己年齡大,但後來他又想了想,也許她比他原先設想的更接近他的年齡。
“她的年紀多大,盧皮塔?”丹尼問,“你覺得她跟我差不多,還是比我大?” “她比你年輕。
”盧皮塔堅定地回答,“沒有年輕很多,但絕對比你年輕。
” “哦。
”作家說。
他知道自己的失望顯而易見,這讓丹尼對艾米再次從天而降這件事完全不抱希望。
奇迹不會發生兩次。
連天空女士自己都說,她隻是有時候是天使。
但盧皮塔用“非要找到他”這樣的話形容這位神秘訪客,天空女士當然是個意志堅定的人。
(小喬是多麼愛她啊!) 丹尼在電話裡對盧皮塔說:“嗯,無論這個人是誰,她都不會過來的,今天的暴風雪太大了。
” “總有一天她會過去的,要不然她還會回來——我就是知道,”盧皮塔提醒他,“你相信有女巫嗎,作家先生?” “你相信有天使嗎?”丹尼問她。
盧皮塔告訴他:“這個女人看上去太危險了,不可能是天使。
” “我會小心她的,”丹尼說,“我會告訴英雄,她是一頭熊。
” “跟她相比,遇上熊反而更安全,作家先生。
”盧皮塔告訴他。
通話結束後,丹尼發現自己在想——盡管他很喜歡她——盧皮塔是個迷信的墨西哥老太太。
天主教徒有相信女巫的嗎?作家暗忖。
(丹尼不知道天主教徒相信什麼——更不用說盧皮塔信什麼了)寫作被打斷了,他覺得有點惱火,另外,盧皮塔忘了說她是什麼時候在多倫多見到女巨人的。
也許是今天早晨——還是上周?剛才他還在按部就班地構思第一章,一個毫無意義的電話打過來,就害得他完全進行不下去了,現在就連天氣也會讓他分心。
那座因紐特石堆被埋在雪下。
(“這絕對不是好兆頭。
”作家能想象出“不知疲倦”會這樣說。
)丹尼不忍心去看那棵被風吹歪的小樹,今天那棵殘缺的樹像極了他的父親。
暴風雪中,那棵松樹似乎不堪重負,馬上要被積雪壓垮了。
如果丹尼朝東南方向——五旬節島的方向,沙瓦納加河上遊的河口那邊——望過去,會發現那裡純白一片,什麼都沒有,看不出旋渦狀的白色天空與積雪覆蓋的水灣的分界,更不用說地平線了。
他往西南方望去,伯恩德島消失了,仿佛在暴風雪中迷了路。
正東方,丹尼隻能分辨出陸地上最高的那些樹木的頂端,與不知所終的地平線一樣,完全找不到地面存在的痕迹。
水灣最狹窄的區域本應有個冰釣小屋,也許暴風雪已經把這座小棚屋掃走了,也可能冰釣屋隻是(如同其他的一切那樣)暫時從他的視野中消失了。
丹尼覺得,最好還是趁着他仍然能看到那個湖,再從湖裡多打幾桶
(安迪·格蘭特曾經告誡作家,要提防這種風。
) “不知疲倦”撥打了丹尼的手機。
這天她不想來島上幹活了,能見度太低,乘坐“極地”汽艇外出不是個好主意。
“不知疲倦”告訴丹尼,幾年前,在一場類似的風暴中,俄亥俄州來了個傻子,開着汽艇去了奧康納礁石那邊——就在月光灣西北偏北方向。
(丹尼到沙瓦納加碼頭印第安保留地接“不知疲倦”時會經過那裡。
) “他出了什麼事——那個俄亥俄來的傻子?”丹尼問她。
“有人發現那個可憐的傻子凍成了一根冰棍。
”“不知疲倦”告訴他。
“我明天去接你,或者後天——等風暴結束之後,”丹尼說,“我會給你打電話的,要麼你打給我。
” “替我親親英雄。
”她說。
“我不經常親英雄,”丹尼告訴“不知疲倦”,“起碼不會特别想親它。
” “嗯,你應該多親親它,”女原住民說,“要是你經常親它,我覺得英雄對你會更好的。
” 整個上午,英雄在寫作窩棚不停放屁,勢頭堪比風暴——與丹尼正在注視的窗外的暴風雪不相上下。
在這樣的早晨,作家可不打算跟獵熊犬建立更親密的關系。
“上帝啊,英雄!”丹尼在屁味中叫道,但由于天氣惡劣,不能把沃爾克犬放到外面去。
盡管這條狗的胃腸脹氣頻繁發作,可丹尼的寫作進展順利,正在接近第一章的開頭。
現在,他腦子裡時常湧現出完整無缺的句子,連标點符号看起來都無須更改。
當這樣的句子一個接一個地連續出現時,作家感到自己完全沉浸在了寫作之中。
他把上午想出來的兩個句子寫在一張打印紙上,用圖釘固定在寫作窩棚粗糙的松木闆牆上,盯着它們反複重讀。
“至于那條河,如同所有的河流那樣,它隻會繼續流淌——如同所有的河流那樣。
原木之下,年輕的加拿大人的屍體随波逐流,在水中來回擺蕩——來回擺蕩。
” 丹尼喜歡句子裡的重複。
他知道這是第一章的内容,但這一段屬于第一章的結尾,看上去絕對不像是開頭。
丹尼把“原木之下”幾個字圈了出來,作家覺得這是個不賴的章節标題。
然而第一章的重點似乎應該是廚師,而不是那個滑到原木之下的年輕人。
“誰要是敢當着廚師的面,談什麼‘過去’和‘未來’,準會看到他皺起眉頭。
”丹尼爾·巴恰加盧波寫道。
還有幾個獨立的句子也提到了這個年輕的廚師,對丹尼來說,它們就像是地标或者路标,幫助作家确定第一章的發展方向。
另一個句子是:“廚師認為,絞河的彎道數量其實并不多,有點兒名不副實。
”當然,還會有更多句子說到廚師,它們不斷出現。
“廚師看到手腕骨折的伐木工上了岸,沒受傷的那隻手拿着長篙。
”丹尼寫道。
第一章主要從廚師的視角進行叙事,作家想——丹尼還覺得,廚師十二歲兒子的視角同樣不可或缺。
“廚師非常清楚,掉到原木下面的就是那個加拿大年輕人。
”丹尼爾·巴恰加盧波寫道。
還有一句話也是講廚師的,作家沒有寫完——至少目前是這樣。
“廚師周身籠罩着一種處于自我克制之下的憂心忡忡,仿佛總是能夠預見到最出人意料的災難。
”——目前丹尼隻想先寫到這裡,他知道總有一天自己會把這句話寫完,眼下隻要把有關廚師的構思打在紙上,用圖釘釘在寫作窩棚的牆上就夠了。
“在絞河鎮這樣的地方,隻有天氣不會改變。
”丹尼還寫道。
這句話可以作為第一章的開頭,但作家知道,他還能做得更好。
盡管如此,這個關于天氣的句子值得保留,丹尼在某個地方用得上。
“現在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泥濘季節,河水再次上漲。
”丹尼爾·巴恰加盧波寫道——這個句子更适合當開頭,可實際上它并非作家要找的東西。
有關凱奇姆這個人物的一切都更加零碎。
對于凱奇姆這個人物,丹尼還沒想出一個完整的句子,隻有一點含混的描述——“比起運輸木材時弄折手腕,凱奇姆給自己造成過更大的傷害。
”丹尼喜歡這句話,但他看不清這句話的去向。
關于凱奇姆,還有一個片段是“熟知原木漂流兇險之處的老手”,丹尼知道這句話能用上,而且必然會用,但他不确定該放在哪裡——也許可以安排在“凱奇姆仰面躺在河岸上,像頭擱淺的熊”附近,這一句也有不确定的地方。
這些片段都出現在了寫作窩棚的牆上,作家用圖釘把它們固定在第一章的路标或地标旁邊。
現在,作家眼中的安吉爾這個人物要比凱奇姆更清晰——盡管丹尼爾·巴恰加盧波明白,凱奇姆這個人物更重要。
(也許是最重要的,丹尼想。
) 就在這時——讨厭程度與狗放了更臭的屁相當的事情發生了——丹尼的手機又響了。
“早上好,作家先生。
”盧皮塔說。
“早上好,盧皮塔。
”丹尼說。
墨西哥清潔女工很少打來電話。
丹尼在喬治亞灣的小島上過冬的這十個星期,由盧皮塔負責照看克魯尼街的房子,拆閱作家收到的信件,重播答錄機上的留言,還要留意傳真機的動靜。
每個星期,盧皮塔都會列出一份清單,上面是她認為應該告訴丹尼的重要事項——基本上都是她覺得不能等丹尼回到多倫多再處理的事。
她會把這份清單傳真給安迪·格蘭特在波因特奧巴裡站的辦公室。
丹尼總是給盧皮塔留下幾本簽好名字的空白支票簿,委托她在他外出時支付賬單。
最重要的是,墨西哥清潔女工顯然很喜歡閱讀作家收到的信,判斷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
這無疑迎合了盧皮塔的自尊——她覺得自己擁有了不可估量的權威,幾乎以管家的身份控制了暢銷書作家的居家生活。
丹尼知道盧皮塔會抓住所有展現自我的機會,主動掌管作家不幸的私生活。
假如她有幾個女兒,肯定會把她們介紹給丹尼。
盧皮塔确實有幾個侄女,她曾經不害臊地把她們的照片留在廚房櫃台上,(回家後)打電話告訴丹尼,她“找不到”一些重要的照片了,他是不是在什麼地方見過它們? “盧皮塔,這些照片在我的廚房櫃台上,你把它們留在了顯眼的地方。
”他會告訴她。
“那個穿粉紅吊帶的黑頭發美女——笑容多燦爛,皮膚多麼好!她其實是我的寶貝侄女,作家先生。
” “盧皮塔,她看着隻有十來歲。
”丹尼指出。
“不,她比那還要大——一點兒。
”盧皮塔告訴他。
“千萬别跟另一個作家結婚,你們隻會互相鬧得不開心。
”盧皮塔曾經這樣對他說。
“我不會跟任何人結婚,永遠不會。
”他告訴她。
“你還不如朝自己的心窩子紮一刀呢!”她說,“要是這樣想的話,你很快就會找妓女鬼混了!我知道你已經跟狗說起話來了——我聽見來着!”她告訴他。
丹尼知道,自己在波因特奧巴裡的時候,如果盧皮塔打電話過來,肯定有什麼急事。
“怎麼了,盧皮塔?”他在手機裡問,“多倫多下雪了嗎?我們這裡的暴風雪很大,我和英雄出不了門啦。
” “我不了解那條可憐的狗,但我覺得你喜歡不出門。
作家先生。
”盧皮塔說。
她顯然考慮的并非天氣,至少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打來電話的。
有時候,盧皮塔堅信有人在監視克魯尼街的房子,偶爾真的有人會這麼做。
每年都會出現幾個害羞卻有些狂熱的粉絲,想看作家一眼——也許還有媒體派來的下三爛,他們想看到什麼呢?(也許是另一起雙重槍擊案?) 有本低級粗俗的加拿大雜志曾經刊登過一幅地圖,标出了多倫多各色名人的住處,丹尼在克魯尼街的房子也包括在内。
有時候——但并不頻繁,幾乎每月一次——會有人跑來要簽名,盧皮塔會像打發要飯的那樣把他們轟走。
“他靠寫書——而不是給書簽名——賺錢!”清潔女工會這樣說。
媒體的某個弱智甚至還寫過盧皮塔:“隐居作家的同居女友似乎是個矮胖的西班牙裔老太太,防範意識很強。
”盧皮塔沒被這篇文章逗笑,“矮胖”和“老太太”這兩個詞傷了她的心。
(自此,盧皮塔的防範意識更強了。
) “有人找你,作家先生,”盧皮塔在手機裡對他說,“她看着不像是跟蹤狂——目前還不像——但她非要找到你不可。
” “非要找到我?”丹尼問。
“我不會讓她進來的!”盧皮塔叫道,“當然,我也沒告訴她你在哪兒。
” “當然,”丹尼重複道,“她想幹什麼?” “她不說——她很傲慢,兩個眼睛直盯着你,就像他們說的,眼神能殺人!她還不要臉地暗示說,她知道你在哪兒,我覺得她是想套出更多消息,我可不會上鈎。
”盧皮塔自豪地說。
“怎麼樣不要臉地暗示?”丹尼問。
“她的消息竟然很靈通,”盧皮塔說,“她問你是不是去了你跟那個編劇同居過的島!我說:‘什麼島?’嘿,你真應該看看她當時是怎麼看着我的!” “就好像她知道你在說謊似的?”丹尼問。
“沒錯!”盧皮塔叫道,“也許她是個女巫!” 但丹尼·安吉爾的每個書迷都知道,他跟夏洛特·特納同居過,兩人曾經每年夏天都去喬治亞灣。
甚至有文章指出,據說這位隐居避世的作家在休倫湖上的一個偏僻小島上過冬。
(無論如何,那個島在冬天還算是“偏僻”。
)對于丹尼·安吉爾的讀者而言,這隻能算作是聰明的猜測,但并不意味着那個尋找作家的女人擁有女巫的法力。
“這個女人長什麼樣,盧皮塔?”丹尼問。
他很想問問墨西哥清潔女工,這個消息靈通的女人帶沒帶掃帚,身上是不是有煙味,是否能發出火焰燃燒的噼啪聲。
“她真的很吓人!”盧皮塔宣稱,“肩膀寬得像個男人!塊頭很大!” “塊頭很大。
”丹尼重複道,他不由得想起了父親。
(他是廚師的兒子,顯然繼承了“愛重複别人的話”這個基因。
) “她看着就像是住在健身房裡一樣,”盧皮塔說,“相信我,你不會打算惹她的。
” “練健美的”四個字來到作家嘴邊,但他沒有說出來。
盧皮塔的描述突然讓丹尼想到了天空女士,艾米看起來不就像是住在健身房裡的嗎?天空女士不就是喜歡眼睛直勾勾地盯着你嗎?(她的眼神也确實能殺人。
)艾米不也是個大塊頭嗎?不知怎麼,“傲慢”這個詞不适合天空女士,但作家理解,這可能是盧皮塔的誤解。
“她有文身嗎?”丹尼問。
“作家先生,現在是二月!”盧皮塔叫道,“我讓她待在外面,外面很冷!她穿得像個北極探險家!” “你能看到她的頭發是什麼顔色嗎?”丹尼問。
(他記得艾米的頭發是金紅色的。
他永遠不會忘記她。
) “她穿着帶風帽的大衣!”盧皮塔宣布,“我連她眉毛的顔色都看不出來!” “但她塊頭很大,”丹尼又問,“不隻是肩膀寬,個子也很高,對嗎?” “她比你高多了!”盧皮塔叫道,“她是個女巨人!” 毫無疑問,沒必要問盧皮塔是不是在哪裡看到了降落傘。
丹尼思索着還有什麼話可以問。
作家起初覺得天空女士比自己年齡大,但後來他又想了想,也許她比他原先設想的更接近他的年齡。
“她的年紀多大,盧皮塔?”丹尼問,“你覺得她跟我差不多,還是比我大?” “她比你年輕。
”盧皮塔堅定地回答,“沒有年輕很多,但絕對比你年輕。
” “哦。
”作家說。
他知道自己的失望顯而易見,這讓丹尼對艾米再次從天而降這件事完全不抱希望。
奇迹不會發生兩次。
連天空女士自己都說,她隻是有時候是天使。
但盧皮塔用“非要找到他”這樣的話形容這位神秘訪客,天空女士當然是個意志堅定的人。
(小喬是多麼愛她啊!) 丹尼在電話裡對盧皮塔說:“嗯,無論這個人是誰,她都不會過來的,今天的暴風雪太大了。
” “總有一天她會過去的,要不然她還會回來——我就是知道,”盧皮塔提醒他,“你相信有女巫嗎,作家先生?” “你相信有天使嗎?”丹尼問她。
盧皮塔告訴他:“這個女人看上去太危險了,不可能是天使。
” “我會小心她的,”丹尼說,“我會告訴英雄,她是一頭熊。
” “跟她相比,遇上熊反而更安全,作家先生。
”盧皮塔告訴他。
通話結束後,丹尼發現自己在想——盡管他很喜歡她——盧皮塔是個迷信的墨西哥老太太。
天主教徒有相信女巫的嗎?作家暗忖。
(丹尼不知道天主教徒相信什麼——更不用說盧皮塔信什麼了)寫作被打斷了,他覺得有點惱火,另外,盧皮塔忘了說她是什麼時候在多倫多見到女巨人的。
也許是今天早晨——還是上周?剛才他還在按部就班地構思第一章,一個毫無意義的電話打過來,就害得他完全進行不下去了,現在就連天氣也會讓他分心。
那座因紐特石堆被埋在雪下。
(“這絕對不是好兆頭。
”作家能想象出“不知疲倦”會這樣說。
)丹尼不忍心去看那棵被風吹歪的小樹,今天那棵殘缺的樹像極了他的父親。
暴風雪中,那棵松樹似乎不堪重負,馬上要被積雪壓垮了。
如果丹尼朝東南方向——五旬節島的方向,沙瓦納加河上遊的河口那邊——望過去,會發現那裡純白一片,什麼都沒有,看不出旋渦狀的白色天空與積雪覆蓋的水灣的分界,更不用說地平線了。
他往西南方望去,伯恩德島消失了,仿佛在暴風雪中迷了路。
正東方,丹尼隻能分辨出陸地上最高的那些樹木的頂端,與不知所終的地平線一樣,完全找不到地面存在的痕迹。
水灣最狹窄的區域本應有個冰釣小屋,也許暴風雪已經把這座小棚屋掃走了,也可能冰釣屋隻是(如同其他的一切那樣)暫時從他的視野中消失了。
丹尼覺得,最好還是趁着他仍然能看到那個湖,再從湖裡多打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