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蜂蜜
關燈
小
中
大
完的《班戈爾以東》校樣封面亂塗一氣,在校樣裡的每一頁上,德雷克都用一支三福紅針管筆寫下了自己的評語。
這位作家木匠的評語毫無見識,偏狹粗鄙,但他顯然花了不少時間,塗髒了每一頁紙——《班戈爾以東》的校樣足有四百多頁。
丹尼已經校對了小說的四分之三,盡管他愛好重寫,但也隻在其中的十五或二十頁上留下了注解或疑問——羅蘭·德雷克劃掉了丹尼寫的這些東西,把作者修訂的内容塗抹得無法辨認。
德雷克故意把校樣弄得一團糟,不過丹尼隻需要多花兩星期就能挽回損失——正常情況下甚至用不了這麼長時間,盡管德雷克對作家校樣的破壞似乎不僅是象征性的攻擊。
然而,眼下正是廚師父子亟待再次逃亡的混亂時期,羅蘭·德雷克對丹尼的第六部小說的攻擊,或許會使《班戈爾以東》的出版時間推遲數月——也許需要半年。
這部小說原定于一九八三年秋天出版。
(實際上,這本書直到一九八四年冬天才出版。
因為丹尼生活中剛剛發生了那麼多事,作家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想起自己在校樣上做過哪些修改——然後還要找時間校對小說的最後四分之一。
) “改掉這句屁話标題吧!”德雷克在《班戈爾以東》的封面上,用深黑色記号筆潦草地寫道,“改掉作者的假名吧!” 在整部小說中,作家木匠用紅筆寫下的評論既片面又欠缺深度。
在整整四百多頁紙上,德雷克要麼畫出一句話,要麼圈出一個詞,然後加一句含糊其詞的評語,不過這種評語每一頁隻有一條。
重複次數最多的是“這裡太爛了”和“重寫”,還有“删掉”和“殺狗兇手”不太常見的是“胡說”和“站不住腳”。
“啰唆”這個詞不止一次地占滿了整頁紙。
德雷克隻寫過兩次、但令人難忘的評語是“我也幹過弗蘭基!”(也許德雷克和弗蘭基睡過,丹尼這才意識到,這位曾經學過寫作的學生對暢銷書作家的敵意或許跟這件事有很大的關系。
) “瞧瞧吧,吉米。
”丹尼對州警說,把那本慘遭亵渎的校樣遞給他。
“天哪……我想,這會增加你的工作量吧,”吉米翻看着說,“‘《狗年》都不會登這種狗屎玩意兒!’”州警表情費解地大聲讀道。
對于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吉米總會露出痛苦的表情——看起來既傷心又困惑。
作為一個曾經開槍打死狗的警察,吉米的眼神猶如拉布拉多犬那樣悲傷頹喪,身材高瘦,長着一張長臉,州警探詢地望向丹尼,期待他對羅蘭·德雷克的胡言亂語作些解釋。
“《狗年》是一本小型文學雜志,”丹尼解釋道,“要麼是溫德姆學院發行的,要麼是溫德姆學院的一些學生獨立發行的——我記不清了。
” “弗蘭基是個女孩?”吉米邊問邊往下讀。
“是的。
”作家回答。
“就是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的那個年輕女人,對吧?”州警問。
“就是她,吉米。
” “‘你寫得完全是胡扯!’”吉米大聲讀道,“天啊……” “德雷克應該把他的狗埋了——你不覺得嗎,吉米?”丹尼問州警。
“我會把羅蘭的狗交給他,然後和他談談。
”吉米說,“你可以拿到限制令——” “我不需要,吉米——我要走了,還記得嗎?”丹尼說。
“我知道該怎麼跟羅蘭說。
”州警說。
“你得小心另一條狗,吉米——它會從後面撲上來。
”丹尼提醒他。
“除非有必要,否則我不會朝它開槍的,丹尼——我隻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開槍。
”州警說。
“我知道。
”丹尼告訴他。
“很難想象有人會跟你爸爸過不去,”吉米試性探地問道,“我想不出有誰會找廚師算賬,你願意跟我談談這件事嗎,丹尼?”州警問。
這是新的轉機,作家想。
它們就像既定的旅途中突然出現的左急轉或者右急轉的路口,呈現出誘人的可能性——比如,丹尼和父親曾經有機會留在絞河鎮,假裝印第安·簡沒有出事;偏偏是膽小怕事的保羅·波爾卡裡拿着凱奇姆的單發二十口徑霰彈槍,躲進了“那不勒斯附近”的廚房——而不是某個真的能扣動扳機的人! 這不正是又一次逃脫困境的機會嗎?隻要把一切都告訴吉米就行了!關于印第安·簡、卡爾和六罐裝帕姆——關于那個退了休、随身攜帶點四五柯爾特的副警長,那個該死的牛仔!除了讓凱奇姆殺死那個渾蛋,還有什麼别的出路?丹尼知道,如果他或他的父親直截了當地向凱奇姆提出來,伐木工會把牛仔殺掉的。
但老伐木工并沒有拿沖壓錘把勒基·佩内蒂殺死在床上,勒基當時可能在睡覺,但兇手絕對不是凱奇姆,否則凱奇姆早把卡爾給宰了。
然而丹尼隻對他的州警朋友說:“事情跟一個女人有關系。
很久以前,我爸睡過一個伐木營警員的女朋友,後來,這個警員當上了縣裡的副警長——這時他發現了女朋友以前做過的事,就開始到處找我爸爸。
現在這位副警長已經退休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還在到處找我爸——他很瘋狂。
” “一個瘋狂的退休警察……這可不妙啊。
”吉米說。
“這位前副警長年紀越來越大了——這是好的一面,他不會一直找下去的。
”丹尼告訴州警,吉米若有所思,似乎不太相信。
當然,事情并不是這麼簡單。
州警也許看得出來,這是作家不太常用的一種含糊其詞的叙述方式。
(丹尼十二歲時誤以為一個女人是熊,把她殺了,現在他會因此卷入什麼樣的麻煩。
)可丹尼沒有多說,吉米明白,這位朋友甯願把這件事留給自己和父親解決。
況且他現在還有一條死狗需要處理,這件事得找羅蘭·德雷克好好談談,州警認為這是當務之急。
“你有沒有那種綠色的大垃圾袋?”吉米問,“我給你辦好狗的事。
你為什麼不睡一會兒,丹尼?等你樂意的時候,我們再談談那個瘋狂的退休老警察。
” “謝謝,吉米。
”丹尼告訴他的朋友。
就這樣吧,作家想,他已經錯過了剛剛出現的路口。
這算不上什麼抉擇,但現在廚師父子隻能繼續前行。
無論如何,那個牛仔有多老了?卡爾跟凱奇姆同歲,凱奇姆跟六罐裝帕姆同歲,退了休的副警長六十六歲了,還沒有老得扣不動扳機。
丹尼在車道上看着州警巡邏車的尾燈,吉米開車拐上了山核桃嶺路。
用不了多久,州警就會抵達羅蘭·德雷克家那條停滿僵屍車的車道,遇到剩下那條哈士奇-牧羊犬雜種狗。
突然,丹尼覺得自己必須知道吉米把死狗帶給渾蛋嬉皮士之後的結果,這對他來說意義重大。
事情真的能就此了結嗎?确實會适可而止嗎?還是說,暴力一旦被挑了起來,就會循環往複下去? 丹尼必須弄清楚。
他上了車,駛向山核桃嶺路,直到看見州警巡邏車的尾燈在前方閃爍,這才放慢車速。
他沒有讓州警的尾燈始終處于自己的視野之内,隻是遠遠地跟着,始終保持距離。
也許吉米看到了丹尼的車頭燈,盡管車頭燈亮的時間不長,州警當然知道有人跟在後面,也會猜到跟在後面的是丹尼。
不過丹尼知道,他不需要目睹州警把車開進羅蘭·德雷克的車道上之後的事情,作家明白,他隻要離得夠近——能聽到槍聲就行了,如果真有槍聲響起的話。
事實證明,丹尼和他父親擁有的時間比他們想象的多,但他們并不指望這個,這是明智的想法。
他們這次聽了凱奇姆的話,因為凱奇姆上次說得就很對。
老伐木工告訴過他們,佛蒙特離新罕布什爾不夠遠。
朵特和梅會溜達到艾奧瓦的毛家餐廳嗎?不太可能。
說起這個,丹尼想知道,庫斯縣會不會有人在科羅拉多的博爾德發現廚師父子?喬很快就會去那裡上大學。
也不太可能。
但凱奇姆說服了作家不去冒這個險,盡管出國并不容易——至少不像凱奇姆說的那麼輕松,因為老伐木工腦子裡有些根深蒂固的看法。
(至于到哪裡去,凱奇姆也早已有了想法。
) 朵特和梅災難性地造訪阿韋利諾的次日清晨,凱奇姆給廚師父子打來電話,伐木工宿醉未消,清醒程度有限。
當然,凱奇姆是分别給他們兩個人打的電話,但讓人惱火的是,伐木工說話時的腔調就好像丹尼和他父親都在場似的。
“十三年來,牛仔相信你們倆就在多倫多——因為卡爾覺得那裡就是安吉爾的老家,對吧?我說得絕對沒錯!”凱奇姆吼道。
親愛的上帝,廚師在阿韋利諾他心愛的廚房裡想,他給自己倒了杯非常濃的意式濃縮咖啡,很想知道凱奇姆為什麼覺得隻要大聲吆喝就能讓别人聽他的。
據凱奇姆說,朵特和梅的想象力連一坨浣熊糞都比不上,但“這對吃八卦長大的賤人”肯定會把自己知道的事全告訴牛仔,頂多在怎麼告訴和什麼時候告訴上意見不一緻:朵特甯願等到這位退休的副警長做了特别令人讨厭的事情或者表現得不可一世的時候再告訴他,而梅傾向于暗示自己了解一些情況,直到卡爾發了瘋似的想知道時再告訴他。
總之,這兩個壞老太婆氣量狹小、愛擺布人的習慣或許會給丹尼和他父親争取到一點時間。
凱奇姆在打給丹尼的電話裡說得更明白:“你們兩個聽好了,這是重點:既然卡爾知道你們去的是波士頓,而不是多倫多——他很快又會知道,你們之後去了佛蒙特——這樣一來,牛仔永遠不會相信你們去了多倫多。
他永遠不會去那裡找你們——你們就應該到那裡去!多倫多的人說英語,那兒還有你的一個出版商,不是嗎,丹尼?我猜那兒有很多給廚師幹的活——别跟意大利沾邊,大廚,不然我發誓,我會親自過去斃了你!” 我又不是大廚,丹尼差點說,但他隻是拿着聽筒沒吭聲。
多倫多這個主意不錯,等待凱奇姆的歇斯底裡大發作徹底結束的過程中,作家丹尼·安吉爾想。
他去那邊做過一兩次圖書宣傳,覺得那裡是個很好的城市——當然也僅就那兩次的體驗而言。
(廚師比兒子更喜歡城市。
)加拿大是外國,符合凱奇姆的标準,多倫多還離美國足夠近,方便與喬保持聯系;從多倫多去科羅拉多很容易。
當然,還要知道丹尼喬對這個主意有什麼看法——還有廚師對凱奇姆的建議是怎麼想的。
凱奇姆結束與丹尼的通話後,作家的電話幾乎立刻響了起來,自然,打來電話的是丹尼的父親。
“隻要那個瘋子有自己的電話,就别想清靜,丹尼爾,”廚師對兒子說,“要是他還弄到了傳真機,咱們下半輩子就注定要整天看他發過來的大寫字母和感歎号了。
” “可你覺得凱奇姆的主意怎麼樣,爸爸?去多倫多怎麼樣?”丹尼問。
“我不在乎去哪兒——我隻是抱歉把你卷了進來,當初我隻想确保你的安全!”他父親說。
然後廚師哭了起來。
“我哪兒都不想去,”托尼·安吉爾說,“我喜歡這裡!” “我知道——對不起,老爹。
但我們在多倫多也會過得不錯——我知道我們會的。
”作家告訴父親。
“我沒法開口讓凱奇姆殺了卡爾,丹尼爾——我做不到。
”廚師告訴兒子。
“我知道,我開不了口。
”丹尼說。
“你真有個出版商在加拿大,是嗎,丹尼爾?”他父親問。
丹尼第一次從父親的聲音裡聽出他是上了年紀——那是一種近乎蒼老的意味,廚師快六十歲了,可丹尼從父親聲音裡聽到的東西似乎比那還要老;他聽到的不隻是焦慮,還有一些幾乎可以稱作脆弱的東西。
“要是你在多倫
這位作家木匠的評語毫無見識,偏狹粗鄙,但他顯然花了不少時間,塗髒了每一頁紙——《班戈爾以東》的校樣足有四百多頁。
丹尼已經校對了小說的四分之三,盡管他愛好重寫,但也隻在其中的十五或二十頁上留下了注解或疑問——羅蘭·德雷克劃掉了丹尼寫的這些東西,把作者修訂的内容塗抹得無法辨認。
德雷克故意把校樣弄得一團糟,不過丹尼隻需要多花兩星期就能挽回損失——正常情況下甚至用不了這麼長時間,盡管德雷克對作家校樣的破壞似乎不僅是象征性的攻擊。
然而,眼下正是廚師父子亟待再次逃亡的混亂時期,羅蘭·德雷克對丹尼的第六部小說的攻擊,或許會使《班戈爾以東》的出版時間推遲數月——也許需要半年。
這部小說原定于一九八三年秋天出版。
(實際上,這本書直到一九八四年冬天才出版。
因為丹尼生活中剛剛發生了那麼多事,作家需要花上一段時間才能想起自己在校樣上做過哪些修改——然後還要找時間校對小說的最後四分之一。
) “改掉這句屁話标題吧!”德雷克在《班戈爾以東》的封面上,用深黑色記号筆潦草地寫道,“改掉作者的假名吧!” 在整部小說中,作家木匠用紅筆寫下的評論既片面又欠缺深度。
在整整四百多頁紙上,德雷克要麼畫出一句話,要麼圈出一個詞,然後加一句含糊其詞的評語,不過這種評語每一頁隻有一條。
重複次數最多的是“這裡太爛了”和“重寫”,還有“删掉”和“殺狗兇手”不太常見的是“胡說”和“站不住腳”。
“啰唆”這個詞不止一次地占滿了整頁紙。
德雷克隻寫過兩次、但令人難忘的評語是“我也幹過弗蘭基!”(也許德雷克和弗蘭基睡過,丹尼這才意識到,這位曾經學過寫作的學生對暢銷書作家的敵意或許跟這件事有很大的關系。
) “瞧瞧吧,吉米。
”丹尼對州警說,把那本慘遭亵渎的校樣遞給他。
“天哪……我想,這會增加你的工作量吧,”吉米翻看着說,“‘《狗年》都不會登這種狗屎玩意兒!’”州警表情費解地大聲讀道。
對于自己不理解的事情,吉米總會露出痛苦的表情——看起來既傷心又困惑。
作為一個曾經開槍打死狗的警察,吉米的眼神猶如拉布拉多犬那樣悲傷頹喪,身材高瘦,長着一張長臉,州警探詢地望向丹尼,期待他對羅蘭·德雷克的胡言亂語作些解釋。
“《狗年》是一本小型文學雜志,”丹尼解釋道,“要麼是溫德姆學院發行的,要麼是溫德姆學院的一些學生獨立發行的——我記不清了。
” “弗蘭基是個女孩?”吉米邊問邊往下讀。
“是的。
”作家回答。
“就是在這裡住過一段時間的那個年輕女人,對吧?”州警問。
“就是她,吉米。
” “‘你寫得完全是胡扯!’”吉米大聲讀道,“天啊……” “德雷克應該把他的狗埋了——你不覺得嗎,吉米?”丹尼問州警。
“我會把羅蘭的狗交給他,然後和他談談。
”吉米說,“你可以拿到限制令——” “我不需要,吉米——我要走了,還記得嗎?”丹尼說。
“我知道該怎麼跟羅蘭說。
”州警說。
“你得小心另一條狗,吉米——它會從後面撲上來。
”丹尼提醒他。
“除非有必要,否則我不會朝它開槍的,丹尼——我隻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開槍。
”州警說。
“我知道。
”丹尼告訴他。
“很難想象有人會跟你爸爸過不去,”吉米試性探地問道,“我想不出有誰會找廚師算賬,你願意跟我談談這件事嗎,丹尼?”州警問。
這是新的轉機,作家想。
它們就像既定的旅途中突然出現的左急轉或者右急轉的路口,呈現出誘人的可能性——比如,丹尼和父親曾經有機會留在絞河鎮,假裝印第安·簡沒有出事;偏偏是膽小怕事的保羅·波爾卡裡拿着凱奇姆的單發二十口徑霰彈槍,躲進了“那不勒斯附近”的廚房——而不是某個真的能扣動扳機的人! 這不正是又一次逃脫困境的機會嗎?隻要把一切都告訴吉米就行了!關于印第安·簡、卡爾和六罐裝帕姆——關于那個退了休、随身攜帶點四五柯爾特的副警長,那個該死的牛仔!除了讓凱奇姆殺死那個渾蛋,還有什麼别的出路?丹尼知道,如果他或他的父親直截了當地向凱奇姆提出來,伐木工會把牛仔殺掉的。
但老伐木工并沒有拿沖壓錘把勒基·佩内蒂殺死在床上,勒基當時可能在睡覺,但兇手絕對不是凱奇姆,否則凱奇姆早把卡爾給宰了。
然而丹尼隻對他的州警朋友說:“事情跟一個女人有關系。
很久以前,我爸睡過一個伐木營警員的女朋友,後來,這個警員當上了縣裡的副警長——這時他發現了女朋友以前做過的事,就開始到處找我爸爸。
現在這位副警長已經退休了,但我們有理由相信,他還在到處找我爸——他很瘋狂。
” “一個瘋狂的退休警察……這可不妙啊。
”吉米說。
“這位前副警長年紀越來越大了——這是好的一面,他不會一直找下去的。
”丹尼告訴州警,吉米若有所思,似乎不太相信。
當然,事情并不是這麼簡單。
州警也許看得出來,這是作家不太常用的一種含糊其詞的叙述方式。
(丹尼十二歲時誤以為一個女人是熊,把她殺了,現在他會因此卷入什麼樣的麻煩。
)可丹尼沒有多說,吉米明白,這位朋友甯願把這件事留給自己和父親解決。
況且他現在還有一條死狗需要處理,這件事得找羅蘭·德雷克好好談談,州警認為這是當務之急。
“你有沒有那種綠色的大垃圾袋?”吉米問,“我給你辦好狗的事。
你為什麼不睡一會兒,丹尼?等你樂意的時候,我們再談談那個瘋狂的退休老警察。
” “謝謝,吉米。
”丹尼告訴他的朋友。
就這樣吧,作家想,他已經錯過了剛剛出現的路口。
這算不上什麼抉擇,但現在廚師父子隻能繼續前行。
無論如何,那個牛仔有多老了?卡爾跟凱奇姆同歲,凱奇姆跟六罐裝帕姆同歲,退了休的副警長六十六歲了,還沒有老得扣不動扳機。
丹尼在車道上看着州警巡邏車的尾燈,吉米開車拐上了山核桃嶺路。
用不了多久,州警就會抵達羅蘭·德雷克家那條停滿僵屍車的車道,遇到剩下那條哈士奇-牧羊犬雜種狗。
突然,丹尼覺得自己必須知道吉米把死狗帶給渾蛋嬉皮士之後的結果,這對他來說意義重大。
事情真的能就此了結嗎?确實會适可而止嗎?還是說,暴力一旦被挑了起來,就會循環往複下去? 丹尼必須弄清楚。
他上了車,駛向山核桃嶺路,直到看見州警巡邏車的尾燈在前方閃爍,這才放慢車速。
他沒有讓州警的尾燈始終處于自己的視野之内,隻是遠遠地跟着,始終保持距離。
也許吉米看到了丹尼的車頭燈,盡管車頭燈亮的時間不長,州警當然知道有人跟在後面,也會猜到跟在後面的是丹尼。
不過丹尼知道,他不需要目睹州警把車開進羅蘭·德雷克的車道上之後的事情,作家明白,他隻要離得夠近——能聽到槍聲就行了,如果真有槍聲響起的話。
事實證明,丹尼和他父親擁有的時間比他們想象的多,但他們并不指望這個,這是明智的想法。
他們這次聽了凱奇姆的話,因為凱奇姆上次說得就很對。
老伐木工告訴過他們,佛蒙特離新罕布什爾不夠遠。
朵特和梅會溜達到艾奧瓦的毛家餐廳嗎?不太可能。
說起這個,丹尼想知道,庫斯縣會不會有人在科羅拉多的博爾德發現廚師父子?喬很快就會去那裡上大學。
也不太可能。
但凱奇姆說服了作家不去冒這個險,盡管出國并不容易——至少不像凱奇姆說的那麼輕松,因為老伐木工腦子裡有些根深蒂固的看法。
(至于到哪裡去,凱奇姆也早已有了想法。
) 朵特和梅災難性地造訪阿韋利諾的次日清晨,凱奇姆給廚師父子打來電話,伐木工宿醉未消,清醒程度有限。
當然,凱奇姆是分别給他們兩個人打的電話,但讓人惱火的是,伐木工說話時的腔調就好像丹尼和他父親都在場似的。
“十三年來,牛仔相信你們倆就在多倫多——因為卡爾覺得那裡就是安吉爾的老家,對吧?我說得絕對沒錯!”凱奇姆吼道。
親愛的上帝,廚師在阿韋利諾他心愛的廚房裡想,他給自己倒了杯非常濃的意式濃縮咖啡,很想知道凱奇姆為什麼覺得隻要大聲吆喝就能讓别人聽他的。
據凱奇姆說,朵特和梅的想象力連一坨浣熊糞都比不上,但“這對吃八卦長大的賤人”肯定會把自己知道的事全告訴牛仔,頂多在怎麼告訴和什麼時候告訴上意見不一緻:朵特甯願等到這位退休的副警長做了特别令人讨厭的事情或者表現得不可一世的時候再告訴他,而梅傾向于暗示自己了解一些情況,直到卡爾發了瘋似的想知道時再告訴他。
總之,這兩個壞老太婆氣量狹小、愛擺布人的習慣或許會給丹尼和他父親争取到一點時間。
凱奇姆在打給丹尼的電話裡說得更明白:“你們兩個聽好了,這是重點:既然卡爾知道你們去的是波士頓,而不是多倫多——他很快又會知道,你們之後去了佛蒙特——這樣一來,牛仔永遠不會相信你們去了多倫多。
他永遠不會去那裡找你們——你們就應該到那裡去!多倫多的人說英語,那兒還有你的一個出版商,不是嗎,丹尼?我猜那兒有很多給廚師幹的活——别跟意大利沾邊,大廚,不然我發誓,我會親自過去斃了你!” 我又不是大廚,丹尼差點說,但他隻是拿着聽筒沒吭聲。
多倫多這個主意不錯,等待凱奇姆的歇斯底裡大發作徹底結束的過程中,作家丹尼·安吉爾想。
他去那邊做過一兩次圖書宣傳,覺得那裡是個很好的城市——當然也僅就那兩次的體驗而言。
(廚師比兒子更喜歡城市。
)加拿大是外國,符合凱奇姆的标準,多倫多還離美國足夠近,方便與喬保持聯系;從多倫多去科羅拉多很容易。
當然,還要知道丹尼喬對這個主意有什麼看法——還有廚師對凱奇姆的建議是怎麼想的。
凱奇姆結束與丹尼的通話後,作家的電話幾乎立刻響了起來,自然,打來電話的是丹尼的父親。
“隻要那個瘋子有自己的電話,就别想清靜,丹尼爾,”廚師對兒子說,“要是他還弄到了傳真機,咱們下半輩子就注定要整天看他發過來的大寫字母和感歎号了。
” “可你覺得凱奇姆的主意怎麼樣,爸爸?去多倫多怎麼樣?”丹尼問。
“我不在乎去哪兒——我隻是抱歉把你卷了進來,當初我隻想确保你的安全!”他父親說。
然後廚師哭了起來。
“我哪兒都不想去,”托尼·安吉爾說,“我喜歡這裡!” “我知道——對不起,老爹。
但我們在多倫多也會過得不錯——我知道我們會的。
”作家告訴父親。
“我沒法開口讓凱奇姆殺了卡爾,丹尼爾——我做不到。
”廚師告訴兒子。
“我知道,我開不了口。
”丹尼說。
“你真有個出版商在加拿大,是嗎,丹尼爾?”他父親問。
丹尼第一次從父親的聲音裡聽出他是上了年紀——那是一種近乎蒼老的意味,廚師快六十歲了,可丹尼從父親聲音裡聽到的東西似乎比那還要老;他聽到的不隻是焦慮,還有一些幾乎可以稱作脆弱的東西。
“要是你在多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