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死狗/回憶毛家餐廳
關燈
小
中
大
是丹尼跑步時不帶着壁球拍的拍柄,也許狗就不會嘗試咬他了,以此類推。
)但廚師明白,兒子跑步時帶着球拍柄,是因為不帶的時候被狗咬過——他縫過兩次針,但隻打過一次狂犬疫苗。
兒子沒帶巴雷特過來一起吃飯,托尼·安吉爾很高興。
丹尼爾曾經睡過一個幾乎跟他父親同齡的女人!這件事讓廚師心煩,巴雷特的英國味兒和她那“世界上沒有壞狗”的論調更讓廚師讨厭。
一個養馬的人,又不了解狗,這樣愛狗是不是先入為主了?廚師自問。
托尼·安吉爾用一台愛爾蘭産的斯坦利牌老木柴爐子烤比薩。
他知道怎麼讓烤箱溫度保持在六百以上,又不會讓廚房裡的其他人覺得太熱,但他花了兩年時間才弄清楚門道。
他正在給斯坦利柴爐添柴,聽到洛蕾塔打開前門,迎接第一批食客進入餐廳。
“又來電話了。
”格雷格告訴廚師。
托尼希望丹尼爾沒有改變來吃飯的主意,更不希望他帶巴雷特來,但電話是凱奇姆打來的。
老伐木工正在跟格雷格喋喋不休地講述傳真機這個不可思議的發明。
上帝知道傳真機都已經發明多久了,廚師想,但他不是第一次聽凱奇姆說自己也想要一台。
丹尼去紐約時,曾經看到出版社的發行部有一台老式的傳真機還在運轉;據丹尼爾估計,他父親回憶,那台笨重的機器打印出來的紙張上全是油墨,字迹難以識别,但這并沒有吓住凱奇姆。
曾經一個大字不識的伐木工想讓丹尼和他父親買兩台傳真機,然後給他自己也弄一台,這樣他們就能随時互相聯絡了。
親愛的上帝,廚師想,一旦讓凱奇姆發起傳真,肯定沒完沒了,到時候我得買一大堆紙,哪天早晨都别想消停,托尼·安吉爾想;他喜歡早晨喝咖啡時欣賞康涅狄格河的景色。
(像廚師一樣,凱奇姆也習慣早起。
) 托尼·安吉爾從未見過凱奇姆在埃羅爾的住處,但在他的想象中,那兒大概像個移動窩棚——也許是一輛拖車,或者好幾輛拖車。
它們曾經是可以移動的房車,但現在無法移動了,要麼就是沒有輪子的大衆牌巴士,裡面帶個燒柴的爐子。
剛學會認字的凱奇姆(六十六歲)竟然想要傳真機,真讓人難以想象。
不久之前,他連個電話還沒有呢! 廚師知道自己為什麼流淚了,這與他的“回憶”無關。
托尼·安吉爾一想到跟兒子一起去康涅狄格州的餐廳拜訪鄭氏兄弟,就意識到丹尼爾永遠不會去。
作家是個工作狂,廚師想,兒子寫起東西來就像個話痨。
丹尼爾一個人來阿韋利諾吃晚餐,廚師覺得無所謂,但想到兒子還是單身(也許以後都是這樣),他哭了起來。
如果說他為孫子喬擔心——因為那些顯而易見、任何十八歲的孩子都要僥幸才能逃脫的危險——廚師也為兒子丹尼爾擔心,他覺得兒子是個極度孤獨、憂郁的人。
他比我還要孤獨、憂郁!托尼·安吉爾想。
“一桌四個人,”洛蕾塔對二廚格雷格說,“一份野生蘑菇比薩、一份辣香腸比薩。
”她告訴廚師。
塞萊斯特從前廳走進廚房。
“丹尼來了,一個人。
”她告訴托尼。
“一份鱿魚通心粉。
”洛蕾塔繼續背誦點單的内容。
忙起來的時候,她會把客人要的東西寫下來,留給兩個廚師,但阿韋利諾的客人不多的時候,她似乎挺享受大聲報菜名的樂趣。
“四個人那桌一道前菜也不點嗎?”格雷格問她。
“他們都點了芝麻菜沙拉和帕爾瑪幹酪薄片,”洛蕾塔說,“你會喜歡這個的,”她頓了頓,營造出誇張的效果,“一份雞塊,不加酸豆。
” “上帝啊,”格雷格說,“酸豆是格勒諾布爾醬的靈魂。
” “給那個笨蛋用加了迷疊香的紅酒汁吧——它用在雞肉上跟炖牛肉一樣好。
”托尼·安吉爾說。
“會讓雞肉變紫的,托尼。
”二廚抱怨道。
“你真是個完美主義者,格雷格,”廚師說,“那就給那個笨蛋的雞塊加點橄榄油和檸檬吧。
” “丹尼說要給他一點驚喜。
”塞萊斯特告訴托尼。
她密切地留意着廚師,她還聽到他在睡夢裡哭過。
“嗯,有意思。
”廚師說。
(他終于會笑了——雖然隻是稍微咧了咧嘴,塞萊斯特想。
) 梅是個健談的乘客。
朵特開車時——她不停地搖頭晃腦,但往往跟廣播裡那些垃圾歌曲并不合拍——梅會把大部分路牌大聲念出來,就像剛學會識字的小孩。
“風箱瀑布,”她們越過九十一号州際公路的某個出口時——也許這是十五分鐘之前的事了,梅宣布,“誰會願意住在風箱瀑布?” “你去過那裡嗎?”朵特問她的老朋友。
“沒有。
聽名字可不怎麼樣。
”梅說。
“現在好像已經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了,對吧?”朵特問。
“我可以吃一點兒。
”梅承認。
“吃點什麼?”朵特問。
“哦,大概半頭熊或者整頭牛吧。
”梅咯咯地笑着說。
朵特跟她一塊兒笑起來。
“哪怕半頭牛也行啊。
”朵特認真地提議道。
“帕特尼。
”她們駛過這個出口路牌時,梅大聲念道。
“你覺得這個名字怎麼樣?聽起來不像是印第安名字。
”朵特說。
“不是,不是印第安的。
”梅表示同意。
快到布拉托布羅的三個出口了。
“吃比薩怎麼樣?”朵特說。
“布拉-托-布羅。
”梅的發音近乎完美。
“肯定不是印第安名字!”朵特說,兩個老太太又咯咯地笑起來。
“布拉托布羅肯定有吃比薩的地方,你不覺得嗎?”梅問朋友。
“咱們去看看。
”朵特說,她駛出布拉托布羅的第二個出口,從那裡來到了主街。
“藏書窖。
”她們慢慢駛過右側的書店,梅大聲念道。
當她們來到下一個交通燈和山坡的那段陡路時,看到了拉齊斯電影院的招牌。
這裡正在上映去年的幾部電影——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的兩場連映:《洛基III》和《第一滴血》。
“我看過這兩部片子。
”朵特自豪地說。
“你跟我一起看的。
”梅提醒她。
拉齊斯電影院的招牌很容易讓兩位女士分心,朵特沒法在開車時左顧右盼,把街道兩側都看清楚。
假如不是梅這位饑腸辘辘的乘客兼強迫症一般的标牌閱讀器,她們準會與阿韋利諾擦肩而過。
“阿韋利諾”幾個字梅不太會念,她磕磕絆絆地讀了一遍,又補充道:“意大利家常菜。
” “哪兒?”朵特問,她們已經開過了。
“倒回去,找地方停下吧。
”梅告訴她的朋友,“那上面寫着‘意大利’——我就知道。
” 她們最後把車停在超市的停車場,朵特這才找回了因為開車而丢失的智商,她對梅說:“這下我們隻能走過去了。
” 朵特不願意走着去,她正飽受拇囊炎的折磨,疼得走路一瘸一拐,這讓梅想起了大廚的跛腳,所以這兩個壞老太婆最近經常想起大廚。
(另外,她們在車上那段關于印第安名字的對話也讓兩人想起了絞河鎮的往事。
) “為了吃上比薩,我能走一英裡。
”梅告訴老朋友。
“要是能吃到大廚的比薩就好了。
”朵特說,這話正中二人下懷。
“噢,他做的比薩太好吃了!”梅嚷道,兩人搖搖擺擺地往拉齊斯的方向走,在橫穿主街時差點被車撞到(也許比起布拉托布羅,米蘭對行人更寬容),朵特和梅紛紛向司機豎起中指。
“大廚想往比薩面團裡加什麼來着?”朵特問梅。
“蜂蜜!”梅說,兩人咯咯地笑個不停。
“可他又改了主意。
”梅回憶道。
“我想知道他的秘方是什麼。
”朵特說。
“也許他根本就沒有秘方。
”梅聳聳肩說。
她們在阿韋利諾的大窗戶外面停住腳步,梅吃力地念出餐廳的名字。
“聽起來确實像意大利名字,”朵特說。
兩個女人浏覽着貼在窗外的菜單。
“有兩種比薩。
”朵特說。
“我喜歡意大利辣香腸,”梅告訴朋友,“野生蘑菇可能有毒。
” “大廚做的比薩殼真的很薄,你能吃上很多都不覺得撐得慌。
”朵特回憶道。
店裡有一家四口正在吃飯——朵特和梅看到,這家的兩個孩子點了比薩。
前廳裡還有個好看的男人,四十來歲,獨自坐在靠近廚房旋轉門的桌子旁,往筆記本上寫着什麼——就是學生用的那種格線本。
兩個老太太沒認出丹尼,她倆上次看到他時,丹尼才十二歲,而現在與朵特和梅最後一次見到廚師時相比,丹尼要比那時的父親大了整整十歲。
兩個老太太進來時,丹尼擡眼看了看,但很快又低頭繼續寫東西。
他也許已經不記得朵特和梅一九五四年的樣子了,已經過去了二十九年,他一點都沒意識到這兩個壞老太婆是誰。
“就你們兩位嗎,女士們?”塞萊斯特問她們。
(聽到别人叫她們“女士”,朵特和梅總覺得好笑。
) 她們坐在窗戶附近的一張桌子旁,就在那張舊黑白照片下面,照片上是布拉托布羅很久之前發生的一次原木阻塞。
“以前有人在康涅狄格河運木頭來着。
”朵特告訴梅。
“那兒肯定是個挨着工廠建的鎮子,”梅說,“鋸木廠、造紙廠,也許還有紡織廠,我覺得。
” “我聽說,這裡有家瘋人院。
”朵特告訴朋友。
女招待過來給她們倒水,朵特跟塞萊斯特打聽這件事:“這兒還有瘋人院嗎?” “它叫療養院。
”塞萊斯特解釋道。
“這名字真他媽的雞賊!”梅說。
她和朵特又咯咯地笑起來,塞萊斯特給她們拿菜單去了。
(給她們倒水時,她忘了給兩個老太太拿菜單,廚師的哭泣依然讓塞萊斯特心神不甯。
) 一對年輕夫婦走進店裡,朵特和梅看到一位年輕的女招待——塞萊斯特的女兒洛蕾塔——領他們去餐桌旁坐下。
塞萊斯特拿着菜單回來時,朵特說:“我們倆都要辣香腸比薩。
”(她和梅已經看過窗外的菜單了。
) “每人一個,還是合吃一個?”塞萊斯特問她們。
(不過,隻要看看她倆的身材,塞萊斯特就知道答案是什麼了。
) “每人一個。
”梅對她說。
“你們要沙拉或者前菜嗎?”塞萊斯特問兩個老太太。
“不要。
我得給蘋果派留地方。
”梅回答。
“我到時候想來個藍莓餡餅。
”朵特說。
她們都點了可樂——“真正的可樂。
”梅囑咐塞萊斯特。
因為要繼續趕路,更不用說還得應付成群的小輩,朵特和梅想盡量多攝入一些咖啡因和糖。
“我發誓,”梅對朵特說,“要是我的孩子還有孫子孫女再生更多的孩子,你就要去那家‘療養院’看我了。
” “我會去看你的,”朵特告訴朋友,“要是這兒的比薩還不錯的話。
”她又補了一句。
阿韋利諾的廚房裡,廚師也許聽到了兩個老太太咯咯的笑聲。
“兩份辣香腸比薩,”塞萊斯特對他說,“這兩位可能還會點派和水果餡餅。
” “她們是什麼人?”廚師問她,他通常不會這麼好奇,“兩個當地人嗎?” “兩個壞老太婆,要是你問我的話——不管是不是當地的。
”塞萊斯特說。
快到廣播紅襪隊比賽的時候了,波士頓隊在主場參賽,賽場設在芬威球場,但格雷格正在聽另一個電台的“金曲懷舊”節目,廚師一直沒怎麼注意這個矯情又爛俗的節目,但這天的精選唱片是一九六七年的《超現實主義枕頭》——“傑斐遜飛機”樂隊的老專輯。
當托尼·安吉爾聽出格蕾絲·斯利克在唱《愛上某個人》時,他反常地用嚴厲的語氣對二廚說:“該聽比賽了,格雷格。
” “再讓我聽——”二廚剛一開口,托尼突然換了台。
(每個人都聽出他聲音裡的不耐煩,看出他調台時的憤怒。
) 廚師隻能這樣自我辯解:“我不喜歡那首歌。
” 塞萊斯特聳聳肩,對大家說:“他可能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我猜。
” 在薄薄的牆壁和兩扇轉門外面,就有兩段更久遠的記憶。
不幸的是,廚師沒法像掐斷廣播裡的那首歌那樣,輕而易舉地擺脫朵特和梅。
)但廚師明白,兒子跑步時帶着球拍柄,是因為不帶的時候被狗咬過——他縫過兩次針,但隻打過一次狂犬疫苗。
兒子沒帶巴雷特過來一起吃飯,托尼·安吉爾很高興。
丹尼爾曾經睡過一個幾乎跟他父親同齡的女人!這件事讓廚師心煩,巴雷特的英國味兒和她那“世界上沒有壞狗”的論調更讓廚師讨厭。
一個養馬的人,又不了解狗,這樣愛狗是不是先入為主了?廚師自問。
托尼·安吉爾用一台愛爾蘭産的斯坦利牌老木柴爐子烤比薩。
他知道怎麼讓烤箱溫度保持在六百以上,又不會讓廚房裡的其他人覺得太熱,但他花了兩年時間才弄清楚門道。
他正在給斯坦利柴爐添柴,聽到洛蕾塔打開前門,迎接第一批食客進入餐廳。
“又來電話了。
”格雷格告訴廚師。
托尼希望丹尼爾沒有改變來吃飯的主意,更不希望他帶巴雷特來,但電話是凱奇姆打來的。
老伐木工正在跟格雷格喋喋不休地講述傳真機這個不可思議的發明。
上帝知道傳真機都已經發明多久了,廚師想,但他不是第一次聽凱奇姆說自己也想要一台。
丹尼去紐約時,曾經看到出版社的發行部有一台老式的傳真機還在運轉;據丹尼爾估計,他父親回憶,那台笨重的機器打印出來的紙張上全是油墨,字迹難以識别,但這并沒有吓住凱奇姆。
曾經一個大字不識的伐木工想讓丹尼和他父親買兩台傳真機,然後給他自己也弄一台,這樣他們就能随時互相聯絡了。
親愛的上帝,廚師想,一旦讓凱奇姆發起傳真,肯定沒完沒了,到時候我得買一大堆紙,哪天早晨都别想消停,托尼·安吉爾想;他喜歡早晨喝咖啡時欣賞康涅狄格河的景色。
(像廚師一樣,凱奇姆也習慣早起。
) 托尼·安吉爾從未見過凱奇姆在埃羅爾的住處,但在他的想象中,那兒大概像個移動窩棚——也許是一輛拖車,或者好幾輛拖車。
它們曾經是可以移動的房車,但現在無法移動了,要麼就是沒有輪子的大衆牌巴士,裡面帶個燒柴的爐子。
剛學會認字的凱奇姆(六十六歲)竟然想要傳真機,真讓人難以想象。
不久之前,他連個電話還沒有呢! 廚師知道自己為什麼流淚了,這與他的“回憶”無關。
托尼·安吉爾一想到跟兒子一起去康涅狄格州的餐廳拜訪鄭氏兄弟,就意識到丹尼爾永遠不會去。
作家是個工作狂,廚師想,兒子寫起東西來就像個話痨。
丹尼爾一個人來阿韋利諾吃晚餐,廚師覺得無所謂,但想到兒子還是單身(也許以後都是這樣),他哭了起來。
如果說他為孫子喬擔心——因為那些顯而易見、任何十八歲的孩子都要僥幸才能逃脫的危險——廚師也為兒子丹尼爾擔心,他覺得兒子是個極度孤獨、憂郁的人。
他比我還要孤獨、憂郁!托尼·安吉爾想。
“一桌四個人,”洛蕾塔對二廚格雷格說,“一份野生蘑菇比薩、一份辣香腸比薩。
”她告訴廚師。
塞萊斯特從前廳走進廚房。
“丹尼來了,一個人。
”她告訴托尼。
“一份鱿魚通心粉。
”洛蕾塔繼續背誦點單的内容。
忙起來的時候,她會把客人要的東西寫下來,留給兩個廚師,但阿韋利諾的客人不多的時候,她似乎挺享受大聲報菜名的樂趣。
“四個人那桌一道前菜也不點嗎?”格雷格問她。
“他們都點了芝麻菜沙拉和帕爾瑪幹酪薄片,”洛蕾塔說,“你會喜歡這個的,”她頓了頓,營造出誇張的效果,“一份雞塊,不加酸豆。
” “上帝啊,”格雷格說,“酸豆是格勒諾布爾醬的靈魂。
” “給那個笨蛋用加了迷疊香的紅酒汁吧——它用在雞肉上跟炖牛肉一樣好。
”托尼·安吉爾說。
“會讓雞肉變紫的,托尼。
”二廚抱怨道。
“你真是個完美主義者,格雷格,”廚師說,“那就給那個笨蛋的雞塊加點橄榄油和檸檬吧。
” “丹尼說要給他一點驚喜。
”塞萊斯特告訴托尼。
她密切地留意着廚師,她還聽到他在睡夢裡哭過。
“嗯,有意思。
”廚師說。
(他終于會笑了——雖然隻是稍微咧了咧嘴,塞萊斯特想。
) 梅是個健談的乘客。
朵特開車時——她不停地搖頭晃腦,但往往跟廣播裡那些垃圾歌曲并不合拍——梅會把大部分路牌大聲念出來,就像剛學會識字的小孩。
“風箱瀑布,”她們越過九十一号州際公路的某個出口時——也許這是十五分鐘之前的事了,梅宣布,“誰會願意住在風箱瀑布?” “你去過那裡嗎?”朵特問她的老朋友。
“沒有。
聽名字可不怎麼樣。
”梅說。
“現在好像已經到了吃晚飯的時候了,對吧?”朵特問。
“我可以吃一點兒。
”梅承認。
“吃點什麼?”朵特問。
“哦,大概半頭熊或者整頭牛吧。
”梅咯咯地笑着說。
朵特跟她一塊兒笑起來。
“哪怕半頭牛也行啊。
”朵特認真地提議道。
“帕特尼。
”她們駛過這個出口路牌時,梅大聲念道。
“你覺得這個名字怎麼樣?聽起來不像是印第安名字。
”朵特說。
“不是,不是印第安的。
”梅表示同意。
快到布拉托布羅的三個出口了。
“吃比薩怎麼樣?”朵特說。
“布拉-托-布羅。
”梅的發音近乎完美。
“肯定不是印第安名字!”朵特說,兩個老太太又咯咯地笑起來。
“布拉托布羅肯定有吃比薩的地方,你不覺得嗎?”梅問朋友。
“咱們去看看。
”朵特說,她駛出布拉托布羅的第二個出口,從那裡來到了主街。
“藏書窖。
”她們慢慢駛過右側的書店,梅大聲念道。
當她們來到下一個交通燈和山坡的那段陡路時,看到了拉齊斯電影院的招牌。
這裡正在上映去年的幾部電影——西爾維斯特·史泰龍的兩場連映:《洛基III》和《第一滴血》。
“我看過這兩部片子。
”朵特自豪地說。
“你跟我一起看的。
”梅提醒她。
拉齊斯電影院的招牌很容易讓兩位女士分心,朵特沒法在開車時左顧右盼,把街道兩側都看清楚。
假如不是梅這位饑腸辘辘的乘客兼強迫症一般的标牌閱讀器,她們準會與阿韋利諾擦肩而過。
“阿韋利諾”幾個字梅不太會念,她磕磕絆絆地讀了一遍,又補充道:“意大利家常菜。
” “哪兒?”朵特問,她們已經開過了。
“倒回去,找地方停下吧。
”梅告訴她的朋友,“那上面寫着‘意大利’——我就知道。
” 她們最後把車停在超市的停車場,朵特這才找回了因為開車而丢失的智商,她對梅說:“這下我們隻能走過去了。
” 朵特不願意走着去,她正飽受拇囊炎的折磨,疼得走路一瘸一拐,這讓梅想起了大廚的跛腳,所以這兩個壞老太婆最近經常想起大廚。
(另外,她們在車上那段關于印第安名字的對話也讓兩人想起了絞河鎮的往事。
) “為了吃上比薩,我能走一英裡。
”梅告訴老朋友。
“要是能吃到大廚的比薩就好了。
”朵特說,這話正中二人下懷。
“噢,他做的比薩太好吃了!”梅嚷道,兩人搖搖擺擺地往拉齊斯的方向走,在橫穿主街時差點被車撞到(也許比起布拉托布羅,米蘭對行人更寬容),朵特和梅紛紛向司機豎起中指。
“大廚想往比薩面團裡加什麼來着?”朵特問梅。
“蜂蜜!”梅說,兩人咯咯地笑個不停。
“可他又改了主意。
”梅回憶道。
“我想知道他的秘方是什麼。
”朵特說。
“也許他根本就沒有秘方。
”梅聳聳肩說。
她們在阿韋利諾的大窗戶外面停住腳步,梅吃力地念出餐廳的名字。
“聽起來确實像意大利名字,”朵特說。
兩個女人浏覽着貼在窗外的菜單。
“有兩種比薩。
”朵特說。
“我喜歡意大利辣香腸,”梅告訴朋友,“野生蘑菇可能有毒。
” “大廚做的比薩殼真的很薄,你能吃上很多都不覺得撐得慌。
”朵特回憶道。
店裡有一家四口正在吃飯——朵特和梅看到,這家的兩個孩子點了比薩。
前廳裡還有個好看的男人,四十來歲,獨自坐在靠近廚房旋轉門的桌子旁,往筆記本上寫着什麼——就是學生用的那種格線本。
兩個老太太沒認出丹尼,她倆上次看到他時,丹尼才十二歲,而現在與朵特和梅最後一次見到廚師時相比,丹尼要比那時的父親大了整整十歲。
兩個老太太進來時,丹尼擡眼看了看,但很快又低頭繼續寫東西。
他也許已經不記得朵特和梅一九五四年的樣子了,已經過去了二十九年,他一點都沒意識到這兩個壞老太婆是誰。
“就你們兩位嗎,女士們?”塞萊斯特問她們。
(聽到别人叫她們“女士”,朵特和梅總覺得好笑。
) 她們坐在窗戶附近的一張桌子旁,就在那張舊黑白照片下面,照片上是布拉托布羅很久之前發生的一次原木阻塞。
“以前有人在康涅狄格河運木頭來着。
”朵特告訴梅。
“那兒肯定是個挨着工廠建的鎮子,”梅說,“鋸木廠、造紙廠,也許還有紡織廠,我覺得。
” “我聽說,這裡有家瘋人院。
”朵特告訴朋友。
女招待過來給她們倒水,朵特跟塞萊斯特打聽這件事:“這兒還有瘋人院嗎?” “它叫療養院。
”塞萊斯特解釋道。
“這名字真他媽的雞賊!”梅說。
她和朵特又咯咯地笑起來,塞萊斯特給她們拿菜單去了。
(給她們倒水時,她忘了給兩個老太太拿菜單,廚師的哭泣依然讓塞萊斯特心神不甯。
) 一對年輕夫婦走進店裡,朵特和梅看到一位年輕的女招待——塞萊斯特的女兒洛蕾塔——領他們去餐桌旁坐下。
塞萊斯特拿着菜單回來時,朵特說:“我們倆都要辣香腸比薩。
”(她和梅已經看過窗外的菜單了。
) “每人一個,還是合吃一個?”塞萊斯特問她們。
(不過,隻要看看她倆的身材,塞萊斯特就知道答案是什麼了。
) “每人一個。
”梅對她說。
“你們要沙拉或者前菜嗎?”塞萊斯特問兩個老太太。
“不要。
我得給蘋果派留地方。
”梅回答。
“我到時候想來個藍莓餡餅。
”朵特說。
她們都點了可樂——“真正的可樂。
”梅囑咐塞萊斯特。
因為要繼續趕路,更不用說還得應付成群的小輩,朵特和梅想盡量多攝入一些咖啡因和糖。
“我發誓,”梅對朵特說,“要是我的孩子還有孫子孫女再生更多的孩子,你就要去那家‘療養院’看我了。
” “我會去看你的,”朵特告訴朋友,“要是這兒的比薩還不錯的話。
”她又補了一句。
阿韋利諾的廚房裡,廚師也許聽到了兩個老太太咯咯的笑聲。
“兩份辣香腸比薩,”塞萊斯特對他說,“這兩位可能還會點派和水果餡餅。
” “她們是什麼人?”廚師問她,他通常不會這麼好奇,“兩個當地人嗎?” “兩個壞老太婆,要是你問我的話——不管是不是當地的。
”塞萊斯特說。
快到廣播紅襪隊比賽的時候了,波士頓隊在主場參賽,賽場設在芬威球場,但格雷格正在聽另一個電台的“金曲懷舊”節目,廚師一直沒怎麼注意這個矯情又爛俗的節目,但這天的精選唱片是一九六七年的《超現實主義枕頭》——“傑斐遜飛機”樂隊的老專輯。
當托尼·安吉爾聽出格蕾絲·斯利克在唱《愛上某個人》時,他反常地用嚴厲的語氣對二廚說:“該聽比賽了,格雷格。
” “再讓我聽——”二廚剛一開口,托尼突然換了台。
(每個人都聽出他聲音裡的不耐煩,看出他調台時的憤怒。
) 廚師隻能這樣自我辯解:“我不喜歡那首歌。
” 塞萊斯特聳聳肩,對大家說:“他可能是想起了以前的事,我猜。
” 在薄薄的牆壁和兩扇轉門外面,就有兩段更久遠的記憶。
不幸的是,廚師沒法像掐斷廣播裡的那首歌那樣,輕而易舉地擺脫朵特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