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塔爾米亞
關燈
小
中
大
拉克高射炮手,讓他們閉嘴。
一架用哈姆導彈武裝起來的EA-6B徘徊者也與他們同行,萬一碰上由雷達制導的薩姆導彈發射場地,徘徊者将用哈姆炸飛雷達,而複仇者将會把炸彈射向伊拉克的導彈。
為對付萬一出現的伊拉克空軍戰鬥機,另兩架雄貓将擔任空中護航。
它們飛行在拍照者的左右兩側上方,它們攜帶的大功率AWG-9空中雷達,能分辨出伊軍飛行員的一切動作。
所有這些裝備和技術都是為了保護挂在達倫·克利裡腳底下的那件設備——“戰術空中偵察吊艙系統”。
它挂在雄貓中心線稍稍偏右,看上去活像一具十七英尺長的流線型棺材。
當然,它的結構要比旅遊者使用的照相機複雜得多。
在它的鼻子上有一架強大的框架照相機,可設置兩個位置:向前向下,或直接向下。
在它的後面是一架全方位相機,鏡頭可朝向前面、側面和下面。
再後面是遠紅外線偵察儀,有記錄熱像和熱源的功能。
飛行員坐在駕駛艙内,可以通過頭盔上的顯示器觀察他在拍攝的物體。
達倫·克利裡爬上一萬五千英尺高空,遇上了他的護航機隊,然後一起向伊拉克邊境南邊KC-135加油機飛去。
他們沒碰到伊拉克的抵抗,克利裡拍攝了分配給他的十一個主要目标,然後他轉向塔爾米亞方向去拍攝第十二個目标。
飛臨塔爾米亞上空時,他看了一眼顯示器,咕哝了一聲:“這到底是什麼呀?”這時候主相機的七百五十幅膠卷快要用完了。
經過第二次空中加油之後,整個機隊安全返航,降落到“突擊者”号航母上。
甲闆水手們卸下照相機,帶到暗室中去沖洗底片。
克利裡彙報了這次沒有險情的任務,接着與情報官一起,走向一張燈光明亮的桌子。
在投影儀的白色燈光下,克利裡解釋了每一幅底片是什麼,是怎麼來的。
情報官在他的報告上做了筆記,以後,他的報告要附在克利裡的報告後,還有那些照片。
當他們看到最後的二十幅時,情報官問道:“這些是什麼?” “别問我。
”克利裡說,“這些是塔爾米亞的那個目标。
還記得嗎?利雅得在最後的一分鐘追加的那一個?” “記得。
工廠裡面是些什麼東西?” “看上去像是巨人玩的飛碟。
”克利裡沒有把握,于是這麼試探着說。
情報官把這條短語照搬照抄寫進了他的報告之中,并附上一個備注,承認他對這些東西根本沒有任何概念。
當報告和附件準備停當後,一架洛克希德公司生産的S-3北歐海盜飛機從“突擊者”号甲闆起飛,帶着包裹飛往利雅得去了。
達倫·克利裡恢複了執行空戰任務,但從來沒能與躲躲閃閃的伊軍米格戰鬥機進行過空中搏鬥。
一九九一年四月下旬,他随美國“突擊者”号航母離開了海灣。
那天上午,沃爾夫岡·格穆利希對他私人秘書的狀況越來越擔心了。
她仍與以往一樣彬彬有禮,一絲不苟,對他布置的工作仍能認真高效地完成。
格穆利希不是一個過分敏感的人,起初他沒有發現有什麼不正常,但當她第三次進入他的辦公室來拿一封信時,他觀察到她身上有某種不同尋常的情況。
當然了,不是開心的樣子,肯定也不是輕浮——他決不會容忍輕浮。
但是她帶着一種神情。
在她第三次進來,低頭俯身記錄他的口述命令時,他更仔細地觀察了她。
沒錯,仍穿着那套上班的服裝,裙邊在膝蓋之下。
頭發仍挽向後面,在腦後做成一個發髻……在她第四次進來時,他才驚恐地明白愛迪絲·哈登堡在臉上敷了一層淡妝。
不是很多,隻是一點點。
他很快地觀察了一下她的嘴上是不是抹過口紅,沒發現什麼痕迹時他才松了一口氣。
也許他是在自欺欺人,他這麼想道。
現在是一月,外面的寒風也許會使她的皮膚粗糙;毫無疑問,粉黛能使她免受皮膚幹裂的疼痛。
但還有其他情況。
那雙眼睛,不是睫毛油——但願不會是睫毛油。
他又看了一遍,沒有那種東西。
他在自欺欺人。
在吃中飯時,當他把餐巾鋪到寫字闆上開始吃格穆利希夫人恭順地為他準備的三明治時,他才得到了答案。
它們在閃光,哈登堡小姐的眼睛在閃光。
那不可能是冬季氣候的原因——到這時候她已經在室内待了四小時。
銀行家放下吃了一半的三明治,明白他看到的是星期五下午下班前某些年輕女職員共有的那種神情。
那是幸福。
愛迪絲·哈登堡渾身透着一種幸福。
這種幸福處處流露,他現在明白了,她走路的樣子,她說話的樣子,她臉上的神情,整個上午她一直是那樣,還有那層薄薄的粉妝。
這足以使沃爾夫岡·格穆利希感到深為不安了。
他希望她沒在大手大腳地花錢。
海軍少校達倫·克利裡拍攝的那些快照在當天下午到了利雅得。
那是每天如同潮水般地湧進空軍總部的新照片的一部分。
有些圖片是由高空中的KH-11和KH-12人造衛星拍攝的,是整個伊拉克的大範圍、廣角度照片。
如果與頭一天相比較沒什麼變化,它們就被擱到旁邊。
其他照片是飛得較低的TR-1飛機常規偵察飛行時拍攝的。
有些顯示了伊拉克人的活動,軍事的或者工業的。
如部隊調動,戰機在新地方滑行,導彈發射架出現在新的場所。
這些照片被拿到目标分析員那裡。
“突擊者”号航母艦載戰鬥機雄貓拍攝的照片,都是對轟炸效果的評估。
它們先由谷倉進行篩選過濾,做上标記之後,被送進黑洞,交給轟炸效果評估部門。
貝蒂上校于那天晚上七點鐘來上班了。
他伏在辦公桌上看了兩個小時的照片,其中有一個導彈發射場(部分摧毀,兩台發射架顯然沒受損壞),一個通訊中心(已成為廢墟)和一排藏着伊拉克米格、幻影和蘇霍伊戰鬥機的掩體(已被炸塌)。
當看到十幾張塔爾米亞工廠的照片時,他皺起眉頭,站起身走向一名英國皇家空軍上士。
“查利,這些照片是什麼地方?” “塔爾米亞,長官。
你還記得昨天一架戰鷹襲擊的那座工廠嗎?就是清單上沒有的那座工廠。
” “哦,對,那座根本沒被列為目标的工廠?” “就是它。
今天上午剛過十點,‘突擊者’号航母起飛的一架雄貓拍了這些照片。
” 貝蒂上校拍了拍手中的照片。
“那麼這到底是一家什麼工廠?” “我也不知道,長官,所以我把這些照片放到你的桌子上了。
誰也搞不清它是幹什麼的。
” “嗯,那戰鷹肯定是捅了馬蜂窩了。
他們在這裡忙得不亦樂乎呢。
”美軍上校和英軍上士凝視着雄貓從塔爾米亞拍回來的照片。
這些照片非常清楚。
有些是安裝在“戰術空中偵察吊艙系統”鼻頭上的向前向下的相機拍的,顯示出雄貓在一萬五千英尺上空接近時那座遭破壞的工廠面貌;還有些是由該系統中部的鳥瞰照相機攝制的。
谷倉裡的工作人員把拍得最好、最清楚的十幾張照片選出來了。
“這座工廠有多大?”上校問道。
“大概有一百米乘六十米,長官。
” 巨大的屋頂已被掀翻,隻剩下一些碎片遮蓋着這座伊拉克工廠的四分之一屋頂。
在已經暴露出來的四分之三中,通過鳥瞰圖能觀察到整個工廠的布局。
廠房被分隔成一個個小塊,每個小塊裡面都有一隻占據了大部分面積的黑色大碟盤。
“這些東西是金屬嗎?” “是的,先生,根據遠紅外探測儀測定,是某種鋼材。
” 更有趣的是伊拉克人對美軍飛行員唐·沃克的空襲作出的反應,這引起了評估人員極大的注意。
有五台而不是一台巨型起重機,豎立在這座失去了屋頂的工廠的周圍,懸臂伸進了工廠裡,像是鶴在
一架用哈姆導彈武裝起來的EA-6B徘徊者也與他們同行,萬一碰上由雷達制導的薩姆導彈發射場地,徘徊者将用哈姆炸飛雷達,而複仇者将會把炸彈射向伊拉克的導彈。
為對付萬一出現的伊拉克空軍戰鬥機,另兩架雄貓将擔任空中護航。
它們飛行在拍照者的左右兩側上方,它們攜帶的大功率AWG-9空中雷達,能分辨出伊軍飛行員的一切動作。
所有這些裝備和技術都是為了保護挂在達倫·克利裡腳底下的那件設備——“戰術空中偵察吊艙系統”。
它挂在雄貓中心線稍稍偏右,看上去活像一具十七英尺長的流線型棺材。
當然,它的結構要比旅遊者使用的照相機複雜得多。
在它的鼻子上有一架強大的框架照相機,可設置兩個位置:向前向下,或直接向下。
在它的後面是一架全方位相機,鏡頭可朝向前面、側面和下面。
再後面是遠紅外線偵察儀,有記錄熱像和熱源的功能。
飛行員坐在駕駛艙内,可以通過頭盔上的顯示器觀察他在拍攝的物體。
達倫·克利裡爬上一萬五千英尺高空,遇上了他的護航機隊,然後一起向伊拉克邊境南邊KC-135加油機飛去。
他們沒碰到伊拉克的抵抗,克利裡拍攝了分配給他的十一個主要目标,然後他轉向塔爾米亞方向去拍攝第十二個目标。
飛臨塔爾米亞上空時,他看了一眼顯示器,咕哝了一聲:“這到底是什麼呀?”這時候主相機的七百五十幅膠卷快要用完了。
經過第二次空中加油之後,整個機隊安全返航,降落到“突擊者”号航母上。
甲闆水手們卸下照相機,帶到暗室中去沖洗底片。
克利裡彙報了這次沒有險情的任務,接着與情報官一起,走向一張燈光明亮的桌子。
在投影儀的白色燈光下,克利裡解釋了每一幅底片是什麼,是怎麼來的。
情報官在他的報告上做了筆記,以後,他的報告要附在克利裡的報告後,還有那些照片。
當他們看到最後的二十幅時,情報官問道:“這些是什麼?” “别問我。
”克利裡說,“這些是塔爾米亞的那個目标。
還記得嗎?利雅得在最後的一分鐘追加的那一個?” “記得。
工廠裡面是些什麼東西?” “看上去像是巨人玩的飛碟。
”克利裡沒有把握,于是這麼試探着說。
情報官把這條短語照搬照抄寫進了他的報告之中,并附上一個備注,承認他對這些東西根本沒有任何概念。
當報告和附件準備停當後,一架洛克希德公司生産的S-3北歐海盜飛機從“突擊者”号甲闆起飛,帶着包裹飛往利雅得去了。
達倫·克利裡恢複了執行空戰任務,但從來沒能與躲躲閃閃的伊軍米格戰鬥機進行過空中搏鬥。
一九九一年四月下旬,他随美國“突擊者”号航母離開了海灣。
那天上午,沃爾夫岡·格穆利希對他私人秘書的狀況越來越擔心了。
她仍與以往一樣彬彬有禮,一絲不苟,對他布置的工作仍能認真高效地完成。
格穆利希不是一個過分敏感的人,起初他沒有發現有什麼不正常,但當她第三次進入他的辦公室來拿一封信時,他觀察到她身上有某種不同尋常的情況。
當然了,不是開心的樣子,肯定也不是輕浮——他決不會容忍輕浮。
但是她帶着一種神情。
在她第三次進來,低頭俯身記錄他的口述命令時,他更仔細地觀察了她。
沒錯,仍穿着那套上班的服裝,裙邊在膝蓋之下。
頭發仍挽向後面,在腦後做成一個發髻……在她第四次進來時,他才驚恐地明白愛迪絲·哈登堡在臉上敷了一層淡妝。
不是很多,隻是一點點。
他很快地觀察了一下她的嘴上是不是抹過口紅,沒發現什麼痕迹時他才松了一口氣。
也許他是在自欺欺人,他這麼想道。
現在是一月,外面的寒風也許會使她的皮膚粗糙;毫無疑問,粉黛能使她免受皮膚幹裂的疼痛。
但還有其他情況。
那雙眼睛,不是睫毛油——但願不會是睫毛油。
他又看了一遍,沒有那種東西。
他在自欺欺人。
在吃中飯時,當他把餐巾鋪到寫字闆上開始吃格穆利希夫人恭順地為他準備的三明治時,他才得到了答案。
它們在閃光,哈登堡小姐的眼睛在閃光。
那不可能是冬季氣候的原因——到這時候她已經在室内待了四小時。
銀行家放下吃了一半的三明治,明白他看到的是星期五下午下班前某些年輕女職員共有的那種神情。
那是幸福。
愛迪絲·哈登堡渾身透着一種幸福。
這種幸福處處流露,他現在明白了,她走路的樣子,她說話的樣子,她臉上的神情,整個上午她一直是那樣,還有那層薄薄的粉妝。
這足以使沃爾夫岡·格穆利希感到深為不安了。
他希望她沒在大手大腳地花錢。
海軍少校達倫·克利裡拍攝的那些快照在當天下午到了利雅得。
那是每天如同潮水般地湧進空軍總部的新照片的一部分。
有些圖片是由高空中的KH-11和KH-12人造衛星拍攝的,是整個伊拉克的大範圍、廣角度照片。
如果與頭一天相比較沒什麼變化,它們就被擱到旁邊。
其他照片是飛得較低的TR-1飛機常規偵察飛行時拍攝的。
有些顯示了伊拉克人的活動,軍事的或者工業的。
如部隊調動,戰機在新地方滑行,導彈發射架出現在新的場所。
這些照片被拿到目标分析員那裡。
“突擊者”号航母艦載戰鬥機雄貓拍攝的照片,都是對轟炸效果的評估。
它們先由谷倉進行篩選過濾,做上标記之後,被送進黑洞,交給轟炸效果評估部門。
貝蒂上校于那天晚上七點鐘來上班了。
他伏在辦公桌上看了兩個小時的照片,其中有一個導彈發射場(部分摧毀,兩台發射架顯然沒受損壞),一個通訊中心(已成為廢墟)和一排藏着伊拉克米格、幻影和蘇霍伊戰鬥機的掩體(已被炸塌)。
當看到十幾張塔爾米亞工廠的照片時,他皺起眉頭,站起身走向一名英國皇家空軍上士。
“查利,這些照片是什麼地方?” “塔爾米亞,長官。
你還記得昨天一架戰鷹襲擊的那座工廠嗎?就是清單上沒有的那座工廠。
” “哦,對,那座根本沒被列為目标的工廠?” “就是它。
今天上午剛過十點,‘突擊者’号航母起飛的一架雄貓拍了這些照片。
” 貝蒂上校拍了拍手中的照片。
“那麼這到底是一家什麼工廠?” “我也不知道,長官,所以我把這些照片放到你的桌子上了。
誰也搞不清它是幹什麼的。
” “嗯,那戰鷹肯定是捅了馬蜂窩了。
他們在這裡忙得不亦樂乎呢。
”美軍上校和英軍上士凝視着雄貓從塔爾米亞拍回來的照片。
這些照片非常清楚。
有些是安裝在“戰術空中偵察吊艙系統”鼻頭上的向前向下的相機拍的,顯示出雄貓在一萬五千英尺上空接近時那座遭破壞的工廠面貌;還有些是由該系統中部的鳥瞰照相機攝制的。
谷倉裡的工作人員把拍得最好、最清楚的十幾張照片選出來了。
“這座工廠有多大?”上校問道。
“大概有一百米乘六十米,長官。
” 巨大的屋頂已被掀翻,隻剩下一些碎片遮蓋着這座伊拉克工廠的四分之一屋頂。
在已經暴露出來的四分之三中,通過鳥瞰圖能觀察到整個工廠的布局。
廠房被分隔成一個個小塊,每個小塊裡面都有一隻占據了大部分面積的黑色大碟盤。
“這些東西是金屬嗎?” “是的,先生,根據遠紅外探測儀測定,是某種鋼材。
” 更有趣的是伊拉克人對美軍飛行員唐·沃克的空襲作出的反應,這引起了評估人員極大的注意。
有五台而不是一台巨型起重機,豎立在這座失去了屋頂的工廠的周圍,懸臂伸進了工廠裡,像是鶴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