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空襲巴格達
關燈
小
中
大
伊拉克撤出科威特的最後期限于一月十五日半夜屆滿了。
在沙特阿拉伯,紅海和阿拉伯灣的成千上萬個房間裡,棚屋裡,帳篷裡和艙室裡,人們注視着手表,然後互相注視着。
這時候沒有什麼話可說。
沙特國防部大樓的第二層地下室,在那些銀行金庫一樣結實的鋼門後面,有一種突然變得平淡無奇的感覺。
做了那麼多工作,訂了那麼多計劃之後,兩個小時以内已經沒有什麼事可做了。
現在該是那些年輕人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他們已經領到了任務,就要掠過将軍們的頭頂到黑暗的夜空中去執行這些任務。
淩晨兩點十五分,施瓦茨科普夫上将走進了作戰室。
大家都站在那裡。
他向部隊大聲念出一份電文,像是牧師在做禱告,然後總司令說:“好吧,開始行動。
” 在遠方的沙漠裡,人們已經開始行動了。
第一批越過邊境的不是固定翼作戰飛機,而是隸屬于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的八架阿帕奇直升機。
它們的任務是有限的,但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邊境的北邊,但還不到巴格達,有兩個大型的伊拉克雷達基地,其天線覆蓋着從東邊海灣到西邊沙漠的整個天空。
之所以選擇直升機,有兩個原因。
盡管與超音速噴氣戰鬥機相比,它們航速較慢,但它們可以貼着沙漠飛行,從而避開雷達的探測,無人察覺地接近那兩個基地;司令員要求用肉眼确認基地确實已被炸毀,而且要從近距離确認。
隻有直升機可以執行這項任務。
如果那些雷達留下來運轉,許多人将因此而送命。
阿帕奇們完美地執行了任務。
當它們開火時,它們尚未被發覺。
所有的機組人員都佩戴着夜視頭盔,看上去好像他們的臉部突出來一副粗短的望遠鏡。
這些頭盔使飛行員有足夠的夜視能力,在裸眼所看不清的漆黑之中,他們能夠看清一切物體,好像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之下。
它們首先摧毀了為雷達供應電源的發電機,接着擊中了可向内陸深處的導彈基地報告信息的通訊設施,最後,它們炸飛了雷達天線。
在不到兩分鐘時間内,它們發射了二十七枚地獄火激光導彈、一百枚70毫米火箭和四千發重型機炮炮彈。
兩個雷達基地頓時成了火海。
這次奇襲在伊拉克的防空系統中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那天夜晚的其他空襲都是穿過這個缺口去進行的。
見過查爾斯·霍納将軍空戰計劃的人,後來誇贊說這很可能是制訂得最完美的計劃。
它有外科手術般的循序漸進的準确性,并留有充分的機動性,以應付需作調整的任何緊急事态。
第一階段的目标非常清楚,并由此導入其他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任務是摧毀伊拉克防空系統,并把盟軍開始的空中優勢轉化為制空權。
為在三十五天空襲期限内使其他三個階段獲得成功,盟軍的戰機必須不受阻礙地取得伊拉克領空的絕對控制權。
在伊拉克防空系統中,關鍵是雷達。
現代化戰争中,雷達是一種非常重要和非常有用的工具。
雷達能測到來犯的敵機,能引導戰鬥機去攔截,能引導防空導彈,還能使各種火炮瞄準對方的目标。
摧毀雷達使敵人成了瞎子,如同拳擊場上沒有眼睛的重量級拳擊手。
他也許仍然個子高大、力大無比,他也許還可以擊出重拳,但他的對手在周圍跳來跳去,向這個倒黴的巨人頻頻發動襲擊,最終把他打倒在地。
現在伊拉克前方的雷達覆蓋區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于是狂風、戰鷹、F-111土豚和F-4G野鼬鼠紛紛飛進豁口,飛向内陸深處的雷達站,飛往由這些雷達制導的導彈發射基地,瞄準伊拉克将軍們坐鎮指揮的軍事指揮中心,炸毀伊軍将領們與前線部隊通話的通信中心。
停泊在阿拉伯灣的“威斯康星”号和“密蘇裡”号戰列艦,以及“聖雅辛托”号巡洋艦,在那天夜晚發射了五十二枚戰斧巡航導彈。
這些戰斧巡航導彈用計算機記憶庫和電視攝像頭組合進行自身導航,進入空中之後,按預定的航線轉向它們要去的地方。
到了目的地上空時,它們會“看見”目标,并與自己的記憶相比較,辨認出要打擊的建築物,然後鑽進去。
野鼬鼠是幻影的一種翻版,但專長于摧毀雷達。
它能夠攜帶哈姆(HARM),即高速反輻射導彈。
當一隻雷達天線打開或“發亮”時,會發射出包括遠紅外波在内的各種電磁波,這是不可避免的。
哈姆的任務是用感應器去找到那些電波,并直接打向雷達的心髒,把它炸掉。
那天夜晚溜進北方天空中的最怪異的戰機,也許要算鬼怪戰鬥機F-ll7A了。
這種飛機全身黑色,機身上有許多棱角,可以反射大部分雷達波,并把其餘的吸入自身。
鬼怪戰鬥機不把敵方的雷達波返回給接收器,所以敵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在那天夜晚,美國的這種F-ll7A隐形戰鬥機未經察覺地穿過伊拉克的雷達屏幕,把兩千磅激光制導炸彈準确無誤地投向了伊拉克全國防空系統的三十四個目标。
這些目标中有十三個分布在巴格達市内和郊區。
當炸彈砸下來時,伊拉克人盲目地向空中開火,但因為看不見目标,所以沒有打中。
這些F-ll7A鬼怪戰鬥機是從沙特阿拉伯南方哈米斯—穆沙伊特的秘密基地起飛的,在此之前,它們從同樣秘密的内華達州托諾帕基地飛過來。
哈米斯—穆沙伊特基地建在荒無人煙的野外。
不夠幸運的其他美國空軍部隊不得不住在帳篷裡,而鬼怪戰鬥機飛行員有配着空調的居住區。
基地還有一些山洞停放飛機,這就是為什麼把造價昂貴的鬼怪藏在那裡的原因。
鬼怪能飛得很遠,所以它們的任務都是最長距離的奔襲。
從起飛到降落,它們可以全速飛行六小時。
它們可以不經察覺地穿越世界上某些防空系統最嚴密的地區(包括巴格達)。
在那天夜晚以及整個海灣戰争期間,沒有一架鬼怪被對方擊中。
完成空襲任務後,它們就溜走了,像鳗魚巡遊在平靜的海裡一樣,回到了哈米斯—穆沙伊特。
那天夜晚最危險的工作交給了英國的狂風戰鬥機。
那天以及接下來的一星期,它們要用自身攜帶的重型JP-233反跑道集束炸彈去破壞機場,直到全部破壞完畢。
它們面臨的問題有兩重。
伊拉克人把他們的機場造得非常巨大。
塔裡爾機場是倫敦希斯羅機場的四倍,有十六條跑道和滑行道,全都可以用于飛機的起飛和降落。
要把它們全部炸毀簡直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問題是高度和速度問題。
JP-233炸彈隻能在狂風穩定直飛與平飛狀态下方可投擲。
投彈之後,狂風也沒有其他選擇,隻能從目标上空飛過。
盡管對方的雷達已被炸癱,但高炮還沒有;狂風接近時,伊軍的A三角防空高射炮會向它們發射一浪又一浪的炮火,因此飛行員把這種任務稱為“穿越熔化鋼管的飛行”。
美國人已經放棄了對JP-233炸彈的試驗,認為它們是飛行員的殺手。
他們是對的。
但是英國皇家空軍仍堅持着,結果一直在損失飛機和機組人員,直至後來取消該命令去執行其他任務。
那天夜晚升空的不僅僅是戰鬥轟炸機,在它們背後還有一系列特殊的後備力量。
制空戰鬥機飛行在轟炸機上空為它們作掩護。
那天夜晚有幾架伊拉克戰鬥機起飛了,但伊軍地面控制員向飛行員下達的指令,被美國空軍的掠奪者和海軍同類型的徘徊者所幹擾。
已升空的伊拉克飛行員沒能得到口頭指示和雷達引導,大多數還算比較聰明地返回了基地。
在邊境南方上空盤旋着六十架加油機:美國的KC-135和KC-10,美國海軍的KA-6D,以及英國的勝利者和VC-10。
它們的工作是接待從沙特阿拉伯飛過來的作戰飛機,為它們添加執行任務所需的燃油,然後在它們回程時再為它們加油。
這聽起來也許像是例行事務,但在漆黑的夜空中實際進行這種操作還是很有難度,一名飛行員描述是在“努力把面條從背後塞進一隻野貓的嘴裡”。
已在海灣駐紮了五個月的美國海軍E-2鷹眼和美國空軍的E-3哨兵阿瓦克斯,也在海灣上空一圈又一圈地盤旋着,它們的機載雷達時刻保持着密切的注視,分辨出天空中每一架友機和敵機,及時地發出各種預報,并做出引導。
至黎明時,伊拉克的雷達大多數已經被炸得粉身碎骨,導彈基地已經成了瞎子,主要指揮中心已經成了廢墟。
要徹底完
在沙特阿拉伯,紅海和阿拉伯灣的成千上萬個房間裡,棚屋裡,帳篷裡和艙室裡,人們注視着手表,然後互相注視着。
這時候沒有什麼話可說。
沙特國防部大樓的第二層地下室,在那些銀行金庫一樣結實的鋼門後面,有一種突然變得平淡無奇的感覺。
做了那麼多工作,訂了那麼多計劃之後,兩個小時以内已經沒有什麼事可做了。
現在該是那些年輕人大顯身手的時候了。
他們已經領到了任務,就要掠過将軍們的頭頂到黑暗的夜空中去執行這些任務。
淩晨兩點十五分,施瓦茨科普夫上将走進了作戰室。
大家都站在那裡。
他向部隊大聲念出一份電文,像是牧師在做禱告,然後總司令說:“好吧,開始行動。
” 在遠方的沙漠裡,人們已經開始行動了。
第一批越過邊境的不是固定翼作戰飛機,而是隸屬于美國陸軍第101空降師的八架阿帕奇直升機。
它們的任務是有限的,但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邊境的北邊,但還不到巴格達,有兩個大型的伊拉克雷達基地,其天線覆蓋着從東邊海灣到西邊沙漠的整個天空。
之所以選擇直升機,有兩個原因。
盡管與超音速噴氣戰鬥機相比,它們航速較慢,但它們可以貼着沙漠飛行,從而避開雷達的探測,無人察覺地接近那兩個基地;司令員要求用肉眼确認基地确實已被炸毀,而且要從近距離确認。
隻有直升機可以執行這項任務。
如果那些雷達留下來運轉,許多人将因此而送命。
阿帕奇們完美地執行了任務。
當它們開火時,它們尚未被發覺。
所有的機組人員都佩戴着夜視頭盔,看上去好像他們的臉部突出來一副粗短的望遠鏡。
這些頭盔使飛行員有足夠的夜視能力,在裸眼所看不清的漆黑之中,他們能夠看清一切物體,好像在明亮的月光照耀之下。
它們首先摧毀了為雷達供應電源的發電機,接着擊中了可向内陸深處的導彈基地報告信息的通訊設施,最後,它們炸飛了雷達天線。
在不到兩分鐘時間内,它們發射了二十七枚地獄火激光導彈、一百枚70毫米火箭和四千發重型機炮炮彈。
兩個雷達基地頓時成了火海。
這次奇襲在伊拉克的防空系統中打開了一個巨大的缺口,那天夜晚的其他空襲都是穿過這個缺口去進行的。
見過查爾斯·霍納将軍空戰計劃的人,後來誇贊說這很可能是制訂得最完美的計劃。
它有外科手術般的循序漸進的準确性,并留有充分的機動性,以應付需作調整的任何緊急事态。
第一階段的目标非常清楚,并由此導入其他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的任務是摧毀伊拉克防空系統,并把盟軍開始的空中優勢轉化為制空權。
為在三十五天空襲期限内使其他三個階段獲得成功,盟軍的戰機必須不受阻礙地取得伊拉克領空的絕對控制權。
在伊拉克防空系統中,關鍵是雷達。
現代化戰争中,雷達是一種非常重要和非常有用的工具。
雷達能測到來犯的敵機,能引導戰鬥機去攔截,能引導防空導彈,還能使各種火炮瞄準對方的目标。
摧毀雷達使敵人成了瞎子,如同拳擊場上沒有眼睛的重量級拳擊手。
他也許仍然個子高大、力大無比,他也許還可以擊出重拳,但他的對手在周圍跳來跳去,向這個倒黴的巨人頻頻發動襲擊,最終把他打倒在地。
現在伊拉克前方的雷達覆蓋區出現了一個巨大的缺口,于是狂風、戰鷹、F-111土豚和F-4G野鼬鼠紛紛飛進豁口,飛向内陸深處的雷達站,飛往由這些雷達制導的導彈發射基地,瞄準伊拉克将軍們坐鎮指揮的軍事指揮中心,炸毀伊軍将領們與前線部隊通話的通信中心。
停泊在阿拉伯灣的“威斯康星”号和“密蘇裡”号戰列艦,以及“聖雅辛托”号巡洋艦,在那天夜晚發射了五十二枚戰斧巡航導彈。
這些戰斧巡航導彈用計算機記憶庫和電視攝像頭組合進行自身導航,進入空中之後,按預定的航線轉向它們要去的地方。
到了目的地上空時,它們會“看見”目标,并與自己的記憶相比較,辨認出要打擊的建築物,然後鑽進去。
野鼬鼠是幻影的一種翻版,但專長于摧毀雷達。
它能夠攜帶哈姆(HARM),即高速反輻射導彈。
當一隻雷達天線打開或“發亮”時,會發射出包括遠紅外波在内的各種電磁波,這是不可避免的。
哈姆的任務是用感應器去找到那些電波,并直接打向雷達的心髒,把它炸掉。
那天夜晚溜進北方天空中的最怪異的戰機,也許要算鬼怪戰鬥機F-ll7A了。
這種飛機全身黑色,機身上有許多棱角,可以反射大部分雷達波,并把其餘的吸入自身。
鬼怪戰鬥機不把敵方的雷達波返回給接收器,所以敵人不知道它的存在。
在那天夜晚,美國的這種F-ll7A隐形戰鬥機未經察覺地穿過伊拉克的雷達屏幕,把兩千磅激光制導炸彈準确無誤地投向了伊拉克全國防空系統的三十四個目标。
這些目标中有十三個分布在巴格達市内和郊區。
當炸彈砸下來時,伊拉克人盲目地向空中開火,但因為看不見目标,所以沒有打中。
這些F-ll7A鬼怪戰鬥機是從沙特阿拉伯南方哈米斯—穆沙伊特的秘密基地起飛的,在此之前,它們從同樣秘密的内華達州托諾帕基地飛過來。
哈米斯—穆沙伊特基地建在荒無人煙的野外。
不夠幸運的其他美國空軍部隊不得不住在帳篷裡,而鬼怪戰鬥機飛行員有配着空調的居住區。
基地還有一些山洞停放飛機,這就是為什麼把造價昂貴的鬼怪藏在那裡的原因。
鬼怪能飛得很遠,所以它們的任務都是最長距離的奔襲。
從起飛到降落,它們可以全速飛行六小時。
它們可以不經察覺地穿越世界上某些防空系統最嚴密的地區(包括巴格達)。
在那天夜晚以及整個海灣戰争期間,沒有一架鬼怪被對方擊中。
完成空襲任務後,它們就溜走了,像鳗魚巡遊在平靜的海裡一樣,回到了哈米斯—穆沙伊特。
那天夜晚最危險的工作交給了英國的狂風戰鬥機。
那天以及接下來的一星期,它們要用自身攜帶的重型JP-233反跑道集束炸彈去破壞機場,直到全部破壞完畢。
它們面臨的問題有兩重。
伊拉克人把他們的機場造得非常巨大。
塔裡爾機場是倫敦希斯羅機場的四倍,有十六條跑道和滑行道,全都可以用于飛機的起飛和降落。
要把它們全部炸毀簡直是不可能的。
第二個問題是高度和速度問題。
JP-233炸彈隻能在狂風穩定直飛與平飛狀态下方可投擲。
投彈之後,狂風也沒有其他選擇,隻能從目标上空飛過。
盡管對方的雷達已被炸癱,但高炮還沒有;狂風接近時,伊軍的A三角防空高射炮會向它們發射一浪又一浪的炮火,因此飛行員把這種任務稱為“穿越熔化鋼管的飛行”。
美國人已經放棄了對JP-233炸彈的試驗,認為它們是飛行員的殺手。
他們是對的。
但是英國皇家空軍仍堅持着,結果一直在損失飛機和機組人員,直至後來取消該命令去執行其他任務。
那天夜晚升空的不僅僅是戰鬥轟炸機,在它們背後還有一系列特殊的後備力量。
制空戰鬥機飛行在轟炸機上空為它們作掩護。
那天夜晚有幾架伊拉克戰鬥機起飛了,但伊軍地面控制員向飛行員下達的指令,被美國空軍的掠奪者和海軍同類型的徘徊者所幹擾。
已升空的伊拉克飛行員沒能得到口頭指示和雷達引導,大多數還算比較聰明地返回了基地。
在邊境南方上空盤旋着六十架加油機:美國的KC-135和KC-10,美國海軍的KA-6D,以及英國的勝利者和VC-10。
它們的工作是接待從沙特阿拉伯飛過來的作戰飛機,為它們添加執行任務所需的燃油,然後在它們回程時再為它們加油。
這聽起來也許像是例行事務,但在漆黑的夜空中實際進行這種操作還是很有難度,一名飛行員描述是在“努力把面條從背後塞進一隻野貓的嘴裡”。
已在海灣駐紮了五個月的美國海軍E-2鷹眼和美國空軍的E-3哨兵阿瓦克斯,也在海灣上空一圈又一圈地盤旋着,它們的機載雷達時刻保持着密切的注視,分辨出天空中每一架友機和敵機,及時地發出各種預報,并做出引導。
至黎明時,伊拉克的雷達大多數已經被炸得粉身碎骨,導彈基地已經成了瞎子,主要指揮中心已經成了廢墟。
要徹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