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
關燈
小
中
大
英國将軍的謎底,正躺在那家工廠日光燈下一輛襯着墊木的小車上。
工廠建在伊拉克沙漠底下八十英尺深處。
當房間的門打開時,一名工程師快步後退站好了立正的姿勢。
隻有五個人走進來,然後總統衛隊的兩名武裝警衛關上了房門。
其中四人對中間的一個人表示出極大的尊敬。
與往常一樣,那人穿着閃閃發亮的黑色牛皮靴,身着一套嶄新的軍服,随身武器挂在腰上,軍裝領口與喉嚨之間圍着一條綠色棉巾。
他就是薩達姆·侯賽因。
其他四人中有一人是他的貼身保镖,在對每一個人實施了五次搜查之後,保镖仍沒有離開他的身旁。
在薩達姆·侯賽因和保镖之間,站着他的女婿侯賽因·卡米爾——工業與軍工部部長。
站在總統另一邊的是本項目的設計人賈法爾·阿爾賈法爾博士,伊拉克的核物理學天才。
在他旁邊,但稍微靠後一點的是薩拉·西迪基博士。
賈法爾是物理學家,而西迪基是工程學家。
在白色的燈光照耀下,他們那件寶貝的鋼體泛着暗淡的顔色。
它有十四英尺長,直徑三英尺多一點點。
鋼體的四英尺後部是一個精心制作的減震裝置,彈射體一經發射,該裝置即會脫落。
剩餘的十英尺長彈體實際上也是一隻軟殼,是由八段相同材料制成的襯套所組成。
微小的可爆螺栓在彈射體彈出去時,會使這些襯套炸裂,留下更細長的、直徑隻有兩英尺的核心部分獨自飛射出去。
襯套隻是包在二十四英寸的彈射體外圍,使其達到發射器口徑所需的三十九英寸,并保護和包住四條剛性的尾鳍。
伊拉克沒有從地面操縱移動尾翼所必需的遙感技術,但固定尾鳍可以穩定飛行中的彈射體,還能防止它搖擺或翻滾。
彈射體前部的錐形鼻首,用的是超強合金鋼,并做成了針尖狀。
最後,這個錐體也要分離。
進入内層空間飛行的火箭在重新回到地球的大氣層時,越往下空氣越稠密,由此産生的摩擦熱量足以熔化錐形鼻首。
同樣的道理,宇航員在重新進入大氣層時需要一塊阻熱闆,就是防止航天器遭焚毀的。
那天晚上這五個伊拉克人視察的這件設備是類似的。
鋼制的錐體将把彈射體帶上高空,但經不起重新進入大氣層的熱摩擦。
假如它保留下來,那麼熔化的金屬會彎曲、翹起,導緻下降的飛行物産生搖晃,突然轉向,寬面朝下迎向撲面而來的空氣,并且燒毀。
這個鋼錐體被設計成在飛到最高點時即炸為碎片脫落,露出安裝在下面的一隻更短,更鈍,用碳纖維制成的重返大氣層錐體。
在傑拉爾德·布爾還活着的時候,他曾經試圖代表巴格達收購北愛爾蘭一家叫李爾範的英國公司。
那是一家破産的飛機制造公司,曾經試制過許多部件用碳纖維制造的公務噴氣飛機。
布爾博士和巴格達感興趣的不是公務飛機,而是李爾範的碳纖維細絲盤繞機器。
碳纖維特别耐熱,但也很難加工。
碳先是被分解成一種毛狀物,由此紡出一股細線或細絲。
細線在一隻模具内交叉疊放許多層,然後黏合進一隻殼體,塑出所需的形狀;因為碳纖維在火箭技術中至關重要,而火箭技術是分級的,所以對此種機器的出口監控非常嚴格。
當英國的情報人員獲悉李爾範的設備要運往何處時,他們與華盛頓進行了協商,交易被否決了。
那時候西方的專家們認定伊拉克将無法獲得碳纖維絲技術。
但是專家們猜錯了。
伊拉克改變方向,結果奏效了。
美國的一家空調和絕緣器材供應商,同意向伊拉克的一家公司出售石棉紡紗機。
在伊拉克,工程技術人員把它改裝成了紡制碳纖維的機器。
在後部的減震器與錐形鼻首之間,安放着西迪基博士的作品——一顆小小的、普普通通但作用完備的原子彈,可以用炮筒發射,用锂和钚催化劑催生引發鍊式反應所必需的中子風暴。
西迪基博士的作品裡面,真正的勝利成果是一個圓球和一隻管形的塞子,裡邊裝的是賈法爾博士領導下生産出來的重達三十五公斤的純濃縮鈾-235。
一絲滿意的笑容展現在那道濃密的黑色小胡子之下。
總統走上前去用一根食指指向那個擦得發亮的鋼體。
“它能用嗎?真的能用嗎?”他耳語着問。
“是的,賽義德熱依斯。
”物理學家說。
戴着黑色貝雷帽的那顆腦袋緩慢地點了好幾次。
“要向你們表示祝賀,弟兄們。
” 在那個彈射體之下的一隻木架上,有一塊簡單的牌子,上面寫着:安拉-烏特-庫布。
伊拉克外交部長塔裡克·阿齊茲一直在長時間地、艱難地盤算着,如何把美國人在日内瓦對他表達的赤裸裸的恫吓轉達給他的總統。
他和總統已經相識有二十年了。
二十年以來,這位外交部長對他的主人表現出狗一般的忠誠。
在早年複興黨内部的争權奪利鬥争中,他總是站在總統一邊,總是相信總統的判斷,相信來自提克裡特的這個殘酷無情的人會取得勝利,而且這種判斷總是正确的。
他們一起爬上了獨裁統治的貪婪的權力舞台,部長一直躲在總統的影子裡。
這位灰頭發、身材粗壯的阿齊茲先生,已經以他絕對的盲從努力克服了他受過高等教育和掌握兩門歐洲語言的先期優勢。
在一次又一次的清洗中,他與所有薩達姆·侯賽因内閣的人一樣,把實際的暴力留給他人實施,目睹并默許了一隊隊軍官和曾經受信任的黨員蒙受恥辱,被拉出去處決,而且在死刑之前這些人往往已經在阿布格雷布的折磨者那裡遭受過嚴刑拷打。
他看到過英勇善戰的将軍們因為站出來為部下講了幾句話,而被革職和槍決,他還知道陰謀反對這個暴君的人,死時的慘狀是他不敢想象的。
他見到過曾經在軍中不可一世,無人敢惹的阿爾朱布裡部族是如何失寵和遭黜的,餘下的人是如何變得服服帖帖的。
他對薩達姆的親屬,時任内務部長的阿裡·哈桑·馬吉德濫殺無辜緘口不語。
是馬吉德策劃了對庫爾德人的大屠殺,不單單是哈拉布賈,還有另五十個村鎮,馬吉德用炸彈、炮彈和毒氣把它們夷為平地。
與跟随熱依斯的所有其他随從一樣,塔裡克·阿齊茲知道他沒有其他路可走。
如果他的主人有個三長兩短,那麼他也會永遠沉淪。
但與禦座周圍的某些人不同,他太聰明了,不會相信這是一個受歡迎的政權。
使他真正害怕的倒不是外國人,而是有朝一日薩達姆的保護面紗被揭開,伊拉克人民的可怕複仇。
一月十一日那天,當他從歐洲返回,等待總統召見時,他的問題是如何選擇措辭轉達美國人的恫吓,而不會引火燒身。
他知道總統有可能輕易地懷疑他——外交部長,向美國人建議恫吓。
偏執狂是不講邏輯的。
許多無辜的人死了,他們的家人與他們一同死去,其緣由就是熱依斯的某些毫無理由的懷疑。
兩個小時之後,當他回到自己的轎車裡時,他寬慰了,含着笑容,但感到迷茫。
使他寬慰的理由很簡單。
當時總統相當放松,态度和藹,贊許地聽取了塔裡克·阿齊茲對日内瓦之行的彙報,包括與人們交談時所感受到的對伊拉克處境的廣泛同情,以及西方出現的越來越強烈的反美情緒。
總統理解地點點頭。
塔裡克憤怒地譴責了美國的戰争販子,他發完怒火,最後才說出詹姆斯·貝克确切對他說過的話。
他原以為熱依斯會暴怒,這種情況卻并沒有發生。
桌子周圍的其他人怒火沖天,薩達姆·侯賽因卻仍在點頭微笑。
外交部長離開時面帶笑容,因為最後,熱依斯還就他的歐洲之行向他表示了祝賀。
實際上按照任何正常的外交标準來衡量,這次歐洲之行應該是一場災難——各方面均遭到拒絕,受到主人的冷遇,沒能動搖已經針對伊拉克布置就緒的多國部隊的決心——但這些事實似乎并沒有什麼關系。
使他迷茫的是熱依斯最後說的那番話。
這是總統把他送到了門邊時,對他一個人說的悄悄話。
“拉菲克,親愛的同志,别擔心。
不久我就會讓美國人大吃一驚。
現在還不會。
但如果貝尼卡爾布膽敢越過國境,我不會用毒氣去對付,而是用上帝的拳頭。
” 塔裡克·阿齊茲贊同地點點頭,雖然他根本不知道熱依斯在說些什麼。
與其他人一樣,他也是在二十四小時之後才找到謎底的。
一月十二日上午,在巴格達七月十四日街與金迪街交會處的總統府裡,召開了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的最後一次全會。
一星期以後,總統府被炸成了廢墟,但裡面的鳥兒早就飛走了。
與往常一樣,會議通知是最後一分鐘才發出的。
熱依斯每一天特定時刻的行蹤,除了其家庭成員,最親密知己和貼身保镖這一小部分人知道之外,其他官員無論職位多高,無論如何受寵,都不知道總統的下落。
在經曆過針對他的七次暗殺陰謀之後,他之所以還活着,是因為他對個人安全措施的着迷般的重視。
這種保安措施沒有托付給反間局,也沒有托付給奧馬爾·卡蒂布領導下的秘密警察局,當然更沒有托付給軍隊,甚至也沒有托付給共和國衛隊。
這項任務交給了青年近衛隊。
隊員們的年紀是輕了些,大多數才二十歲剛剛出頭,但他們的忠誠是狂熱的,絕對的。
他們的隊長是熱依斯自己的兒子庫賽。
沒有一個陰謀家會知道熱依斯要行走的路線、時間表,或者他要乘坐的車輛。
他對軍事基地和工業基地的視察和走訪總是搞突然襲擊,不但搞得被訪問單位措手不及,而且他周圍的人也大吃一驚。
即使在巴格達市内,他也會憑一時的突發奇想而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有時候在總統府住
工廠建在伊拉克沙漠底下八十英尺深處。
當房間的門打開時,一名工程師快步後退站好了立正的姿勢。
隻有五個人走進來,然後總統衛隊的兩名武裝警衛關上了房門。
其中四人對中間的一個人表示出極大的尊敬。
與往常一樣,那人穿着閃閃發亮的黑色牛皮靴,身着一套嶄新的軍服,随身武器挂在腰上,軍裝領口與喉嚨之間圍着一條綠色棉巾。
他就是薩達姆·侯賽因。
其他四人中有一人是他的貼身保镖,在對每一個人實施了五次搜查之後,保镖仍沒有離開他的身旁。
在薩達姆·侯賽因和保镖之間,站着他的女婿侯賽因·卡米爾——工業與軍工部部長。
站在總統另一邊的是本項目的設計人賈法爾·阿爾賈法爾博士,伊拉克的核物理學天才。
在他旁邊,但稍微靠後一點的是薩拉·西迪基博士。
賈法爾是物理學家,而西迪基是工程學家。
在白色的燈光照耀下,他們那件寶貝的鋼體泛着暗淡的顔色。
它有十四英尺長,直徑三英尺多一點點。
鋼體的四英尺後部是一個精心制作的減震裝置,彈射體一經發射,該裝置即會脫落。
剩餘的十英尺長彈體實際上也是一隻軟殼,是由八段相同材料制成的襯套所組成。
微小的可爆螺栓在彈射體彈出去時,會使這些襯套炸裂,留下更細長的、直徑隻有兩英尺的核心部分獨自飛射出去。
襯套隻是包在二十四英寸的彈射體外圍,使其達到發射器口徑所需的三十九英寸,并保護和包住四條剛性的尾鳍。
伊拉克沒有從地面操縱移動尾翼所必需的遙感技術,但固定尾鳍可以穩定飛行中的彈射體,還能防止它搖擺或翻滾。
彈射體前部的錐形鼻首,用的是超強合金鋼,并做成了針尖狀。
最後,這個錐體也要分離。
進入内層空間飛行的火箭在重新回到地球的大氣層時,越往下空氣越稠密,由此産生的摩擦熱量足以熔化錐形鼻首。
同樣的道理,宇航員在重新進入大氣層時需要一塊阻熱闆,就是防止航天器遭焚毀的。
那天晚上這五個伊拉克人視察的這件設備是類似的。
鋼制的錐體将把彈射體帶上高空,但經不起重新進入大氣層的熱摩擦。
假如它保留下來,那麼熔化的金屬會彎曲、翹起,導緻下降的飛行物産生搖晃,突然轉向,寬面朝下迎向撲面而來的空氣,并且燒毀。
這個鋼錐體被設計成在飛到最高點時即炸為碎片脫落,露出安裝在下面的一隻更短,更鈍,用碳纖維制成的重返大氣層錐體。
在傑拉爾德·布爾還活着的時候,他曾經試圖代表巴格達收購北愛爾蘭一家叫李爾範的英國公司。
那是一家破産的飛機制造公司,曾經試制過許多部件用碳纖維制造的公務噴氣飛機。
布爾博士和巴格達感興趣的不是公務飛機,而是李爾範的碳纖維細絲盤繞機器。
碳纖維特别耐熱,但也很難加工。
碳先是被分解成一種毛狀物,由此紡出一股細線或細絲。
細線在一隻模具内交叉疊放許多層,然後黏合進一隻殼體,塑出所需的形狀;因為碳纖維在火箭技術中至關重要,而火箭技術是分級的,所以對此種機器的出口監控非常嚴格。
當英國的情報人員獲悉李爾範的設備要運往何處時,他們與華盛頓進行了協商,交易被否決了。
那時候西方的專家們認定伊拉克将無法獲得碳纖維絲技術。
但是專家們猜錯了。
伊拉克改變方向,結果奏效了。
美國的一家空調和絕緣器材供應商,同意向伊拉克的一家公司出售石棉紡紗機。
在伊拉克,工程技術人員把它改裝成了紡制碳纖維的機器。
在後部的減震器與錐形鼻首之間,安放着西迪基博士的作品——一顆小小的、普普通通但作用完備的原子彈,可以用炮筒發射,用锂和钚催化劑催生引發鍊式反應所必需的中子風暴。
西迪基博士的作品裡面,真正的勝利成果是一個圓球和一隻管形的塞子,裡邊裝的是賈法爾博士領導下生産出來的重達三十五公斤的純濃縮鈾-235。
一絲滿意的笑容展現在那道濃密的黑色小胡子之下。
總統走上前去用一根食指指向那個擦得發亮的鋼體。
“它能用嗎?真的能用嗎?”他耳語着問。
“是的,賽義德熱依斯。
”物理學家說。
戴着黑色貝雷帽的那顆腦袋緩慢地點了好幾次。
“要向你們表示祝賀,弟兄們。
” 在那個彈射體之下的一隻木架上,有一塊簡單的牌子,上面寫着:安拉-烏特-庫布。
伊拉克外交部長塔裡克·阿齊茲一直在長時間地、艱難地盤算着,如何把美國人在日内瓦對他表達的赤裸裸的恫吓轉達給他的總統。
他和總統已經相識有二十年了。
二十年以來,這位外交部長對他的主人表現出狗一般的忠誠。
在早年複興黨内部的争權奪利鬥争中,他總是站在總統一邊,總是相信總統的判斷,相信來自提克裡特的這個殘酷無情的人會取得勝利,而且這種判斷總是正确的。
他們一起爬上了獨裁統治的貪婪的權力舞台,部長一直躲在總統的影子裡。
這位灰頭發、身材粗壯的阿齊茲先生,已經以他絕對的盲從努力克服了他受過高等教育和掌握兩門歐洲語言的先期優勢。
在一次又一次的清洗中,他與所有薩達姆·侯賽因内閣的人一樣,把實際的暴力留給他人實施,目睹并默許了一隊隊軍官和曾經受信任的黨員蒙受恥辱,被拉出去處決,而且在死刑之前這些人往往已經在阿布格雷布的折磨者那裡遭受過嚴刑拷打。
他看到過英勇善戰的将軍們因為站出來為部下講了幾句話,而被革職和槍決,他還知道陰謀反對這個暴君的人,死時的慘狀是他不敢想象的。
他見到過曾經在軍中不可一世,無人敢惹的阿爾朱布裡部族是如何失寵和遭黜的,餘下的人是如何變得服服帖帖的。
他對薩達姆的親屬,時任内務部長的阿裡·哈桑·馬吉德濫殺無辜緘口不語。
是馬吉德策劃了對庫爾德人的大屠殺,不單單是哈拉布賈,還有另五十個村鎮,馬吉德用炸彈、炮彈和毒氣把它們夷為平地。
與跟随熱依斯的所有其他随從一樣,塔裡克·阿齊茲知道他沒有其他路可走。
如果他的主人有個三長兩短,那麼他也會永遠沉淪。
但與禦座周圍的某些人不同,他太聰明了,不會相信這是一個受歡迎的政權。
使他真正害怕的倒不是外國人,而是有朝一日薩達姆的保護面紗被揭開,伊拉克人民的可怕複仇。
一月十一日那天,當他從歐洲返回,等待總統召見時,他的問題是如何選擇措辭轉達美國人的恫吓,而不會引火燒身。
他知道總統有可能輕易地懷疑他——外交部長,向美國人建議恫吓。
偏執狂是不講邏輯的。
許多無辜的人死了,他們的家人與他們一同死去,其緣由就是熱依斯的某些毫無理由的懷疑。
兩個小時之後,當他回到自己的轎車裡時,他寬慰了,含着笑容,但感到迷茫。
使他寬慰的理由很簡單。
當時總統相當放松,态度和藹,贊許地聽取了塔裡克·阿齊茲對日内瓦之行的彙報,包括與人們交談時所感受到的對伊拉克處境的廣泛同情,以及西方出現的越來越強烈的反美情緒。
總統理解地點點頭。
塔裡克憤怒地譴責了美國的戰争販子,他發完怒火,最後才說出詹姆斯·貝克确切對他說過的話。
他原以為熱依斯會暴怒,這種情況卻并沒有發生。
桌子周圍的其他人怒火沖天,薩達姆·侯賽因卻仍在點頭微笑。
外交部長離開時面帶笑容,因為最後,熱依斯還就他的歐洲之行向他表示了祝賀。
實際上按照任何正常的外交标準來衡量,這次歐洲之行應該是一場災難——各方面均遭到拒絕,受到主人的冷遇,沒能動搖已經針對伊拉克布置就緒的多國部隊的決心——但這些事實似乎并沒有什麼關系。
使他迷茫的是熱依斯最後說的那番話。
這是總統把他送到了門邊時,對他一個人說的悄悄話。
“拉菲克,親愛的同志,别擔心。
不久我就會讓美國人大吃一驚。
現在還不會。
但如果貝尼卡爾布膽敢越過國境,我不會用毒氣去對付,而是用上帝的拳頭。
” 塔裡克·阿齊茲贊同地點點頭,雖然他根本不知道熱依斯在說些什麼。
與其他人一樣,他也是在二十四小時之後才找到謎底的。
一月十二日上午,在巴格達七月十四日街與金迪街交會處的總統府裡,召開了伊拉克革命指揮委員會的最後一次全會。
一星期以後,總統府被炸成了廢墟,但裡面的鳥兒早就飛走了。
與往常一樣,會議通知是最後一分鐘才發出的。
熱依斯每一天特定時刻的行蹤,除了其家庭成員,最親密知己和貼身保镖這一小部分人知道之外,其他官員無論職位多高,無論如何受寵,都不知道總統的下落。
在經曆過針對他的七次暗殺陰謀之後,他之所以還活着,是因為他對個人安全措施的着迷般的重視。
這種保安措施沒有托付給反間局,也沒有托付給奧馬爾·卡蒂布領導下的秘密警察局,當然更沒有托付給軍隊,甚至也沒有托付給共和國衛隊。
這項任務交給了青年近衛隊。
隊員們的年紀是輕了些,大多數才二十歲剛剛出頭,但他們的忠誠是狂熱的,絕對的。
他們的隊長是熱依斯自己的兒子庫賽。
沒有一個陰謀家會知道熱依斯要行走的路線、時間表,或者他要乘坐的車輛。
他對軍事基地和工業基地的視察和走訪總是搞突然襲擊,不但搞得被訪問單位措手不及,而且他周圍的人也大吃一驚。
即使在巴格達市内,他也會憑一時的突發奇想而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有時候在總統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