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
關燈
小
中
大
歸功于各種不同的來源,有的來自從伊拉克逃出來的難民,有的來自被占科威特的秘密無線電信息,還有的來自信号情報、電子情報、監聽和航空偵察。
但這次,如果不承認在巴格達高層統治集團内有一名間諜,這份伊拉克總統府召開的秘密會議上薩達姆講話的報告該如何解釋呢? 這樣承認的危險性是很大的。
首先,這樣做會洩露秘密。
洩密的事件一直在發生。
内閣文件,公務備忘錄,以及部門間的消息,都時常洩露出去。
就情報界來說,政治家是最糟糕的。
令諜報頭子們感到頭疼的是,政治家會把秘密吐露給老婆、情人、理發師、司機和酒吧招待員。
他們甚至在服務員上菜時談論機密事項。
其次,在倫敦和華盛頓有許多老練的新聞記者,他們無孔不入地刺探消息,連蘇格蘭場和聯邦調查局似乎都比他們慢一拍。
面對他們,光解釋耶利哥的産品而不承認有耶利哥這麼個人,肯定成問題。
最後,在倫敦還有幾百名伊拉克學生,有些肯定是烏貝蒂博士領導下的國外情報局間諜,随時準備彙報他們的所見所聞。
問題并不在于耶利哥會被指名道姓地暴露出來,這是不可能的。
但隻要暗示一下該情報來自于巴格達,那拉曼尼的反間諜網就會夜以繼日地進行排查,以查清其來源。
這樣的話,最好的結果是耶利哥關閉渠道,從此緘口不語以保護他自己,最壞的結果是他被捕。
随着空襲進入了倒計時,美英兩國的情報機關就核物理學的事項,重新聯系了先前接觸過的所有專家,要求他們對已給信息進行快速的重新評估。
伊拉克到底是否擁有比原先認為的更大、更快的同位素分離設施? 在美國,桑迪亞、勞倫斯利弗莫和洛斯阿拉莫斯的專家們又一次參加了協商;在英國,哈韋爾和奧爾德馬斯頓的專家們也同樣舉行了再次讨論。
勞倫斯利弗莫的Z部門的專家們,由于經常監視着第三世界核擴散情況,意見尤為重要。
專家們經過調研之後再次确認了他們的意見。
他們解釋說,即使從最壞的情況來看,假設有兩個而不是一個氣體分離離心串聯,運作了兩年而不是一年,那麼伊拉克所獲得的鈾-235,離裝配一顆原子彈需要的量起碼還相差一半。
這樣,留給了情報機構幾個選項。
第一,薩達姆搞錯了,因為有人向他撒謊。
結論:不太可能。
說謊的人會因觸怒熱依斯而丢掉性命。
第二,薩達姆說過這話,但他在說謊。
結論:很有可能,為了鼓舞動搖不定或憂心忡忡的支持者的士氣。
但如果這樣,為什麼要把消息局限在内層狂熱分子之中呢?這些人并不是動搖不定,也不是憂心忡忡。
鼓舞士氣的宣傳應該面向人民大衆和外國。
無法解釋。
第三,薩達姆沒說過這話。
結論:整個報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第二結論:耶利哥說謊是因為他貪錢,并認為随着戰争的來臨他的時間很快就會結束。
他已經為這份情報要價一百萬美元。
或者,耶利哥說謊是因為他已經暴露,并已經全盤招供。
結論:也是可能的,而且這個可能會給巴格達的聯系人帶來極大的人身危險。
中央情報局迅速行動起來了。
作為付費人,蘭利完全有權這樣做。
“我告訴你我們的意見,史蒂夫。
”一月十四日晚上,比爾·斯圖爾特通過中情局與世紀大廈的安全線路對史蒂夫·萊恩說,“薩達姆搞錯了,或者他在說謊;耶利哥搞錯了,或者他在說謊。
不管怎麼樣,山姆大叔是不會為這種垃圾情報付一百萬美元的。
” “比爾,那個未考慮進去的選項難道一點可能性也沒有嗎?” “哪一個選項?” “薩達姆确實說了,而且他是對的。
” “不可能。
這是一種三張牌的騙局,我們不會上鈎的。
瞧,耶利哥九個星期以來幹得很棒,但恐怕我們現在不得不去重新核實他提供的情報。
一半已經得到了證實,情報确實很不錯。
但他這份最後的報告是自己砸了自己的腳。
我們認為這條線到此結束。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縱觀全局這是明智的。
” “這給我們帶來了問題,比爾。
” “我知道,朋友,所以與局長讨論後,我馬上就打電話給你了。
要麼耶利哥已經被抓住并向密探全盤招認了,要麼他已經洗手不幹逃跑了。
但他一旦知道我們不付他那一百萬元時,我猜想他會非常惱火。
不管哪一種情況,對你們在那裡的人來說都是壞消息。
他是一個好人,對嗎?” “最好的,意志堅強。
” “那就把他從那裡弄出來吧,史蒂夫。
要快。
” “我想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比爾。
謝謝你們的内部消息。
很遺憾,這曾經是一項很好的行動。
” “是最好的,在開展期間。
” 斯圖爾特挂上了電話。
萊恩上樓去找局長柯林爵士,一小時之内,他們就作出了決定。
一月十五日上午早飯時分,在沙特阿拉伯,每一名空軍官兵,美國的、英國的、法國的、意大利的、沙特的和科威特的,都知道他們要去打仗了。
他們知道政治家們和外交家們沒能阻止戰争。
當天,所有的空軍部隊全都進入了預戰狀态。
空襲的指揮系統分布在利雅得的三個地點。
在利雅得郊外空軍基地外圍有一大叢裝着空調的帳篷,因為帆布通體呈綠色,所以這些帳篷被稱為谷倉。
在這裡,幾個星期以來彙入的航拍情報照片進行第一道篩選過濾。
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照片流入。
谷倉的産品——偵察機交來的最重要的航拍照片合成的圖片情報——被送往前方一英裡處的沙特皇家空軍司令部,在那裡,一塊很大的辦公場所交給了空軍總部使用。
沙特皇家空軍司令部,是混凝土和玻璃為主要材料,長達一百五十米的巨大樓房,地下室與上面樓層一樣長。
空軍總部就是在這座大樓的第一層地下室裡。
盡管地下室很寬敞,但還是不夠用,于是停車場裡也搭起了一排排綠色的帳篷和活動房。
圖片的進一步譯解工作就是在那裡進行的。
在地下室裡,最重要的部門是聯合圖像制作中心,那是一個個互相連接的小房間,也就是“黑洞”。
在整個海灣戰争期間,來自美英陸海空三軍各種軍銜的二百五十名軍事分析員在那裡工作。
多國部隊的空軍司令是查爾斯·霍納将軍,但因為他經常要到一英裡之外的沙特國防部,所以日常工作由他的副手巴斯特·格洛森将軍負責。
黑洞裡的空襲計劃員們參考、查閱每天甚至是每小時送來的基本目标圖表,這份圖表裡列着伊拉克境内所有要受到打擊的目标。
由此他們制訂出海灣戰區的每一支空軍部隊、每一位中隊情報官、作戰計劃參謀和機組人員的每天行動方案,也就是空襲任務命令。
每一天的空襲任務命令書是一份十分詳盡的文件,打印出來有一百多頁。
執行這些命令需要三天時間作準備。
首先是按比例分配,即确定一天之内在伊拉克可打擊的目标類型占的百分比,并确定适合這種打擊任務的可用飛機。
第二天是分派,即把伊拉克目标的百分比轉換成具體數量和地點。
第三天是分配任務,即決定“誰去執行什麼任務”。
舉例來說,這項任務交給英國的狂風;這項交給美國的戰鷹;這項交給海軍的雄貓;這項交給幻影;這項交給B-52同溫層堡壘。
到這時候,每個中隊和聯隊才能得到第二天任務的清單。
餘下的工作由他們自己去完成——找到目标,制訂航線,建立與空中加油機的聯絡,計劃打擊方位,計算第二目标(如果第一目标沒找到)以及制訂返航航線。
許多中隊在一天之内有很多指定的目标。
中隊指揮官要挑選其手下的飛行人員,還要選擇長機和僚機。
負責武器的軍官(唐·沃克就是其中一員)要挑選軍械:“鐵炸彈”或“啞炸彈”——這些都是非制導炸彈,或激光制導炸彈,激光制導火箭等等。
離老機場路一英裡處是第三個指揮地點——沙特國防部。
國防部占地面積很大,五座互相連接的、閃着水泥白光的主樓有七層高,刻有凹槽的圓柱一直通到四樓。
在四樓,諾曼·施瓦茨科普夫上将有一個漂亮的套房,但他幾乎還沒去過,因為他一直睡在第二層地下室的一張行軍床上。
那裡緊靠着他的辦公室。
國防部大樓全長四百米,高一百英尺。
那麼大的樓房在海灣戰争期間可謂派上了用場——利雅得可以用它來接納衆多突然來到的外國客人。
地下兩層與上面的樓層一樣長。
在四百米長的地下室裡,多國部隊總司令部占了二百米。
在整個戰争期間,上将就是在這裡舉行各種秘密會議,在這裡審視着巨大的地圖,由作戰參謀們向他報告做了什麼,漏了什麼,出現了什麼,還有什麼變動了,以及伊拉克的反應和布置是什麼。
一月的那一天,在隔離了熱烘烘太陽的室内,英國皇家空軍的一位少校站在牆上那幅作戰地圖前,圖上标着伊拉克境内七百個目标(其中第一批二百四十個,其餘為第二批),說:“嗯,就這些。
” 但是并不僅僅是這些。
多國部隊的計劃參謀們不知道,由人工巧妙地制作出來的僞裝工事,欺騙了所有的人造衛星和技術裝備。
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幾百個掩體内,蹲伏在僞裝網下的伊軍坦克因為它們的金屬殼體被空中的雷達分辨出來,從而已被多國部隊選定為打擊目标。
但這些坦克大都是用假鋼闆、膠合闆和馬口鐵皮做成的,裡面的廢油桶會對金屬感應器作出反應。
幾十輛老舊的卡車挂車現在已被裝上了僞造的飛毛腿導彈發射管。
這些流動的“發射車”全都
但這次,如果不承認在巴格達高層統治集團内有一名間諜,這份伊拉克總統府召開的秘密會議上薩達姆講話的報告該如何解釋呢? 這樣承認的危險性是很大的。
首先,這樣做會洩露秘密。
洩密的事件一直在發生。
内閣文件,公務備忘錄,以及部門間的消息,都時常洩露出去。
就情報界來說,政治家是最糟糕的。
令諜報頭子們感到頭疼的是,政治家會把秘密吐露給老婆、情人、理發師、司機和酒吧招待員。
他們甚至在服務員上菜時談論機密事項。
其次,在倫敦和華盛頓有許多老練的新聞記者,他們無孔不入地刺探消息,連蘇格蘭場和聯邦調查局似乎都比他們慢一拍。
面對他們,光解釋耶利哥的産品而不承認有耶利哥這麼個人,肯定成問題。
最後,在倫敦還有幾百名伊拉克學生,有些肯定是烏貝蒂博士領導下的國外情報局間諜,随時準備彙報他們的所見所聞。
問題并不在于耶利哥會被指名道姓地暴露出來,這是不可能的。
但隻要暗示一下該情報來自于巴格達,那拉曼尼的反間諜網就會夜以繼日地進行排查,以查清其來源。
這樣的話,最好的結果是耶利哥關閉渠道,從此緘口不語以保護他自己,最壞的結果是他被捕。
随着空襲進入了倒計時,美英兩國的情報機關就核物理學的事項,重新聯系了先前接觸過的所有專家,要求他們對已給信息進行快速的重新評估。
伊拉克到底是否擁有比原先認為的更大、更快的同位素分離設施? 在美國,桑迪亞、勞倫斯利弗莫和洛斯阿拉莫斯的專家們又一次參加了協商;在英國,哈韋爾和奧爾德馬斯頓的專家們也同樣舉行了再次讨論。
勞倫斯利弗莫的Z部門的專家們,由于經常監視着第三世界核擴散情況,意見尤為重要。
專家們經過調研之後再次确認了他們的意見。
他們解釋說,即使從最壞的情況來看,假設有兩個而不是一個氣體分離離心串聯,運作了兩年而不是一年,那麼伊拉克所獲得的鈾-235,離裝配一顆原子彈需要的量起碼還相差一半。
這樣,留給了情報機構幾個選項。
第一,薩達姆搞錯了,因為有人向他撒謊。
結論:不太可能。
說謊的人會因觸怒熱依斯而丢掉性命。
第二,薩達姆說過這話,但他在說謊。
結論:很有可能,為了鼓舞動搖不定或憂心忡忡的支持者的士氣。
但如果這樣,為什麼要把消息局限在内層狂熱分子之中呢?這些人并不是動搖不定,也不是憂心忡忡。
鼓舞士氣的宣傳應該面向人民大衆和外國。
無法解釋。
第三,薩達姆沒說過這話。
結論:整個報告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謊言;第二結論:耶利哥說謊是因為他貪錢,并認為随着戰争的來臨他的時間很快就會結束。
他已經為這份情報要價一百萬美元。
或者,耶利哥說謊是因為他已經暴露,并已經全盤招供。
結論:也是可能的,而且這個可能會給巴格達的聯系人帶來極大的人身危險。
中央情報局迅速行動起來了。
作為付費人,蘭利完全有權這樣做。
“我告訴你我們的意見,史蒂夫。
”一月十四日晚上,比爾·斯圖爾特通過中情局與世紀大廈的安全線路對史蒂夫·萊恩說,“薩達姆搞錯了,或者他在說謊;耶利哥搞錯了,或者他在說謊。
不管怎麼樣,山姆大叔是不會為這種垃圾情報付一百萬美元的。
” “比爾,那個未考慮進去的選項難道一點可能性也沒有嗎?” “哪一個選項?” “薩達姆确實說了,而且他是對的。
” “不可能。
這是一種三張牌的騙局,我們不會上鈎的。
瞧,耶利哥九個星期以來幹得很棒,但恐怕我們現在不得不去重新核實他提供的情報。
一半已經得到了證實,情報确實很不錯。
但他這份最後的報告是自己砸了自己的腳。
我們認為這條線到此結束。
我們不知道為什麼,但縱觀全局這是明智的。
” “這給我們帶來了問題,比爾。
” “我知道,朋友,所以與局長讨論後,我馬上就打電話給你了。
要麼耶利哥已經被抓住并向密探全盤招認了,要麼他已經洗手不幹逃跑了。
但他一旦知道我們不付他那一百萬元時,我猜想他會非常惱火。
不管哪一種情況,對你們在那裡的人來說都是壞消息。
他是一個好人,對嗎?” “最好的,意志堅強。
” “那就把他從那裡弄出來吧,史蒂夫。
要快。
” “我想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比爾。
謝謝你們的内部消息。
很遺憾,這曾經是一項很好的行動。
” “是最好的,在開展期間。
” 斯圖爾特挂上了電話。
萊恩上樓去找局長柯林爵士,一小時之内,他們就作出了決定。
一月十五日上午早飯時分,在沙特阿拉伯,每一名空軍官兵,美國的、英國的、法國的、意大利的、沙特的和科威特的,都知道他們要去打仗了。
他們知道政治家們和外交家們沒能阻止戰争。
當天,所有的空軍部隊全都進入了預戰狀态。
空襲的指揮系統分布在利雅得的三個地點。
在利雅得郊外空軍基地外圍有一大叢裝着空調的帳篷,因為帆布通體呈綠色,所以這些帳篷被稱為谷倉。
在這裡,幾個星期以來彙入的航拍情報照片進行第一道篩選過濾。
以後還會有更多的照片流入。
谷倉的産品——偵察機交來的最重要的航拍照片合成的圖片情報——被送往前方一英裡處的沙特皇家空軍司令部,在那裡,一塊很大的辦公場所交給了空軍總部使用。
沙特皇家空軍司令部,是混凝土和玻璃為主要材料,長達一百五十米的巨大樓房,地下室與上面樓層一樣長。
空軍總部就是在這座大樓的第一層地下室裡。
盡管地下室很寬敞,但還是不夠用,于是停車場裡也搭起了一排排綠色的帳篷和活動房。
圖片的進一步譯解工作就是在那裡進行的。
在地下室裡,最重要的部門是聯合圖像制作中心,那是一個個互相連接的小房間,也就是“黑洞”。
在整個海灣戰争期間,來自美英陸海空三軍各種軍銜的二百五十名軍事分析員在那裡工作。
多國部隊的空軍司令是查爾斯·霍納将軍,但因為他經常要到一英裡之外的沙特國防部,所以日常工作由他的副手巴斯特·格洛森将軍負責。
黑洞裡的空襲計劃員們參考、查閱每天甚至是每小時送來的基本目标圖表,這份圖表裡列着伊拉克境内所有要受到打擊的目标。
由此他們制訂出海灣戰區的每一支空軍部隊、每一位中隊情報官、作戰計劃參謀和機組人員的每天行動方案,也就是空襲任務命令。
每一天的空襲任務命令書是一份十分詳盡的文件,打印出來有一百多頁。
執行這些命令需要三天時間作準備。
首先是按比例分配,即确定一天之内在伊拉克可打擊的目标類型占的百分比,并确定适合這種打擊任務的可用飛機。
第二天是分派,即把伊拉克目标的百分比轉換成具體數量和地點。
第三天是分配任務,即決定“誰去執行什麼任務”。
舉例來說,這項任務交給英國的狂風;這項交給美國的戰鷹;這項交給海軍的雄貓;這項交給幻影;這項交給B-52同溫層堡壘。
到這時候,每個中隊和聯隊才能得到第二天任務的清單。
餘下的工作由他們自己去完成——找到目标,制訂航線,建立與空中加油機的聯絡,計劃打擊方位,計算第二目标(如果第一目标沒找到)以及制訂返航航線。
許多中隊在一天之内有很多指定的目标。
中隊指揮官要挑選其手下的飛行人員,還要選擇長機和僚機。
負責武器的軍官(唐·沃克就是其中一員)要挑選軍械:“鐵炸彈”或“啞炸彈”——這些都是非制導炸彈,或激光制導炸彈,激光制導火箭等等。
離老機場路一英裡處是第三個指揮地點——沙特國防部。
國防部占地面積很大,五座互相連接的、閃着水泥白光的主樓有七層高,刻有凹槽的圓柱一直通到四樓。
在四樓,諾曼·施瓦茨科普夫上将有一個漂亮的套房,但他幾乎還沒去過,因為他一直睡在第二層地下室的一張行軍床上。
那裡緊靠着他的辦公室。
國防部大樓全長四百米,高一百英尺。
那麼大的樓房在海灣戰争期間可謂派上了用場——利雅得可以用它來接納衆多突然來到的外國客人。
地下兩層與上面的樓層一樣長。
在四百米長的地下室裡,多國部隊總司令部占了二百米。
在整個戰争期間,上将就是在這裡舉行各種秘密會議,在這裡審視着巨大的地圖,由作戰參謀們向他報告做了什麼,漏了什麼,出現了什麼,還有什麼變動了,以及伊拉克的反應和布置是什麼。
一月的那一天,在隔離了熱烘烘太陽的室内,英國皇家空軍的一位少校站在牆上那幅作戰地圖前,圖上标着伊拉克境内七百個目标(其中第一批二百四十個,其餘為第二批),說:“嗯,就這些。
” 但是并不僅僅是這些。
多國部隊的計劃參謀們不知道,由人工巧妙地制作出來的僞裝工事,欺騙了所有的人造衛星和技術裝備。
在伊拉克和科威特境内的幾百個掩體内,蹲伏在僞裝網下的伊軍坦克因為它們的金屬殼體被空中的雷達分辨出來,從而已被多國部隊選定為打擊目标。
但這些坦克大都是用假鋼闆、膠合闆和馬口鐵皮做成的,裡面的廢油桶會對金屬感應器作出反應。
幾十輛老舊的卡車挂車現在已被裝上了僞造的飛毛腿導彈發射管。
這些流動的“發射車”全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