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秘密武器

關燈
點上油燈開始閱讀耶利哥的最新信息。

    它比往常的要短,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到其重要性。

    馬丁看了兩遍,确認自己沒有突然忘記阿拉伯語,咕哝了一聲“耶稣基督啊”,然後揭開那幾塊松動的地磚,露出那隻磁帶錄音機。

     唯恐引起誤解,他把那份情報用阿拉伯語和英語緩慢地、仔細地讀入錄音機,接着把開關撥至快錄檔,把信息壓縮至最短。

     午夜零點二十分,他把電報發了出去。

     因為知道那天夜晚十二點十五至三十分之間有一個收報時限,所以西蒙·巴克斯曼沒有上床睡覺。

    當電報收進來時,他正與其中一名無線電報員打撲克。

    第二名報務員從通訊室來報告消息。

     “西蒙,你最好現在來聽聽這個。

    ”他說。

     盡管秘情局在利雅得從事情報活動的不止四個人,但對耶利哥的操縱管理是絕對機密,知情人隻有巴克斯曼、情報站長朱利安·格雷和兩名報務員。

    他們的三個房間已經與别墅裡的其他房間隔離開來了。

     在那間卧室改成的錄音棚裡,西蒙·巴克斯曼用一台大錄音機放了那段聲音。

    麥克·馬丁先是說了兩遍阿拉伯語,是按耶利哥的手寫稿子逐字逐句念出來的,繼之又讀了兩遍他自己的英語譯文。

     聽着聽着,巴克斯曼感到頭頂被澆了一桶冷水。

    糟了,糟得很。

    他聽到的事情簡直是不可能的。

    另兩個人靜靜地站在他旁邊。

     “是他嗎?”錄音帶剛播放完,巴克斯曼就急切地問。

    他的第一個念頭是馬丁已經被捕,那段話是一個騙子說的。

     人的話音有各種不同的音調、節奏、高低和韻律,用音頻分析儀可以把聲音以一系列的線條反映到屏幕上,就像心電圖機那樣。

    無論模仿得如何逼真,每個人的話音都有細微的差别。

    在赴巴格達之前,麥克·馬丁的話音被錄入了這種機器。

    此後從巴格達發過來的電文話音會跟這段話音作比較,确認為同一人的聲音。

    這樣做為的是防止在壓縮,解壓,錄音機錄制,或人造衛星傳輸過程中萬一聲音失真。

     那天夜晚,來自巴格達的話音與已錄制的聲音作了核實。

    是馬丁的說話聲,不可能是其他人。

     巴克斯曼的第二個擔心是馬丁已遭逮捕、拷打,已經變節,他現在是在槍口下讀出别人為他起草的假情報。

    但他否決了這個想法,認為可能性極小。

     他們預先已經約定,萬一馬丁被捕,不能以自由間諜身份發報時,那麼電報中會出現商定好的詞語,停頓、猶豫或一聲咳嗽。

    再者,他上次發報才過去三天時間。

     伊拉克的秘密警察也許是殘忍的,但他們的行動沒有那麼快。

    再說馬丁非常堅強。

    一個人如果那麼快就屈服變節,說明他的精神已經崩潰,經過嚴刑逼供已經成為行屍走肉,況且這種精神狀況肯定會在他說話中顯露出來。

     現在的迹象表明馬丁一切正常,他讀過來的信息完全是他那天晚上從耶利哥那裡收取來的。

    這就更加難以估量了。

    耶利哥是對,是錯?還是在說謊? “叫朱利安過來。

    ”巴克斯曼對其中一名報務員說。

     報務員去樓上卧室通知英國情報站站長,巴克斯曼打了一個電話給他的美國搭檔奇普·巴伯。

     “奇普,你最好來一下,快點。

    ”他說。

     中情局情報官馬上就清醒了。

    英國人肯定不是在尋他的開心。

     “有問題了嗎,老朋友?” “這裡好像是有問題了。

    ”巴克斯曼承認說。

     巴伯從城市的另一頭趕過來。

    三十分鐘後他到了秘情局的駐地,他隻在睡衣外面套了一件毛衣和一條長褲。

    這時候是淩晨一點鐘。

     到這個時候,巴克斯曼手頭上已經具備了英語和阿拉伯語的錄音帶,再加上這兩種文字的稿件。

    兩名報務員已在中東工作多年,因此能說流利的阿拉伯語。

    他們證實馬丁的譯文相當準确。

     “他一定是在開玩笑吧?”巴伯聽完磁帶後喘着粗氣說。

     巴克斯曼又放了一遍他已經試過了的鑒定馬丁話音的錄音。

     “瞧,西蒙,”巴伯說,“這隻不過是耶利哥在報告他聲稱在今天上午——對不起,是昨天上午——從薩達姆那裡聽說的消息。

    薩達姆很有可能在撒謊。

    讓我們正視這一點,他說謊如同呼吸一般正常。

    ” 不論說謊與否,這可不是利雅得可以處理的情報。

    秘情局和中情局的當地情報站會把耶利哥提供的戰術和戰略軍事情報提供給将軍們,但政治情報隻能送交倫敦和華盛頓。

    巴伯看了一眼手表:華盛頓是晚上七點鐘。

     “現在是他們喝雞尾酒的時間了。

    ”他說,“但願他們多加點烈性酒,夥計們。

    我立即把這一情況向蘭利報告。

    ” “倫敦應該是喝可可和吃餅幹的時候。

    ”巴克斯曼說,“我向世紀大廈彙報,讓他們去把情況理清楚。

    ” 巴伯離開了,把那份電報層層加密後發給中情局副局長比爾·斯圖爾特,并标之以“特急”。

    那意味着不管收件人在哪裡,譯碼員必須找到他并讓他馬上接收。

     巴克斯曼也用同樣的方法去找史蒂夫·萊恩。

    在郊外家中睡覺的萊恩會被喚醒,離開溫暖的被窩,踏進寒夜的街道趕回倫敦。

     最後巴克斯曼還做了一件事。

    馬丁還有一個僅供收報的時限,在淩晨四點。

    巴克斯曼等到那個時候,向巴格達發去了一份很短,但很明确的信息。

    電文指示馬丁在接到進一步的通知之前,不要試圖去接近六個死信箱的任何一個。

    以防萬一。

     約旦留學生卡裡姆向愛迪絲·哈登堡小姐的求愛進展很慢但很穩健。

    當他們噼噼啪啪地踩着人行道上的冰雪,一起穿行在維也納老城區的大街小巷時,她已經允許他拉着她的手同行。

    她甚至私下裡承認牽着手感覺很愉悅。

     一月的第二周,她在市立劇院買到了戲票——是卡裡姆出的錢。

    演出的節目是格裡爾帕澤的《基古斯和他的戒指》。

     在他們進場前她激動地解釋說,這出戲講的是一位年老的國王和七個兒子,得到國王遺贈戒指的兒子将會繼承王位。

    卡裡姆坐在劇院裡,在整個演出期間被劇情所吸引,并就劇情問了幾個問題。

     在幕間,愛迪絲高興地解答了他的提問。

    後來,阿維·赫爾佐格向巴齊萊彙報說,看這種演出如同看着油漆幹燥過程一樣無聊。

     “你這個人真是低級趣味,”摩薩德特工隊長說,“一點藝術細胞也沒有。

    ” “可我來這裡不是為了藝術。

    ”阿維說。

     “那就好好培養一下,小夥子。

    ” 星期天上午,作為一名虔誠的天主教徒,愛迪絲要去伏梯夫基爾克教堂做彌撒。

    卡裡姆解釋說,他是穆斯林,不能陪她一起去,但會在廣場對面的一家咖啡館裡等她。

     後來當他們一起喝咖啡時,他趁她不注意在她的咖啡杯裡加了一口烈酒,這使她的臉頰紅了起來。

    他邊喝咖啡邊向她解釋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異同——共同崇尚一位真正的上帝,創始人和先知的家系,聖書和道德準則。

    愛迪絲既害怕又聽得入迷。

    她不知道,聽這些是否會加害于她不朽的靈魂,但她驚異地明白,她原先的穆斯林崇拜偶像的觀點是錯了。

     “一起吃頓晚飯吧。

    ”三天之後卡裡姆說。

     “哦,好的,可你為我花費太多了。

    ”愛迪絲說。

    她發覺她現在能夠快樂地直視他年輕的臉和他溫柔的棕色眼睛了,當然她也不斷地提醒自己,他們之間有十歲的年齡差距,如果想超越柏拉圖式的友情是相當滑稽可笑的。

     “不去飯店吃。

    ” “那麼在哪裡呀?” “你能不能為我燒一頓呢,愛迪絲?你會不會燒菜,正宗的維也納菜肴?” 想到這事,她臉紅了。

    每天晚上,除非她獨自一人去聽音樂會,不然的話,她為自己做一份簡單的快餐,并在她公寓裡作為餐區的一個小凹室裡用餐。

    然而是的,她會燒菜,已經很久了。

     此外,她盡力說服自己,他已經帶她去高檔飯館吃了好幾頓昂貴的正餐……而且他又是一位教養良好、彬彬有禮的年輕人。

    這樣做肯定不會有損害。

     如果說耶利哥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三日夜晚的報告,在倫敦和華盛頓的秘密情報界裡引起了驚愕,這話是說得輕了一些。

    應該說是引起了慌亂。

     首先,知道耶利哥存在的那一小部分人遇到了問題。

    “不需要知道”這個原則也許聽起來有點挑剔或者過分,但這樣做有一個理由。

    所有情報機構,都對在高度危險的環境中為他們效勞的“财産”負有責任,這份财産無論其地位如何低下,畢竟是人。

    耶利哥顯然是一個雇傭兵,而且沒有崇高的理想,這一事實算不得是一個問題。

    他憤世嫉俗地背叛了自己的國家和政府,這一事實也沒有關系。

    伊拉克政府是在倒行逆施,所以這是一個流氓在背棄另一夥。

     問題在于,基于他的情報能在戰場上挽救盟軍的許多生命這個事實,耶利哥是一份高價财産,操縱他的兩家情報機構都把知情人嚴格控制在當初的極小的圈子之内。

    政府的大臣、部長、政治家、公務員和軍人都不知道耶利哥的存在。

    因此,他的産品也被僞裝成是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

    情報部門為這條滾滾而來的情報源泉專門設計了一整套掩蓋性的說法。

     根據這套說法,軍事部署的情報來源于一些從科威特逃出來的伊拉克軍人,比如在中東的一個秘密情報基地裡,曾對一名并不存在的伊軍少校進行詳細訊問。

     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科技情報,則是來自于一名伊拉克的科學家,這位虛構出來的科學家畢業于倫敦的帝國學院并愛上了一位英國姑娘,于是向英國人作了披露;此外,有關部門還深入訪問了一九八五年至一九九〇年間在伊拉克工作過的歐洲工程技術人員。

     政治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