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特空團少校
關燈
小
中
大
史蒂夫·萊恩又驚又喜地坐出租車回到了世紀大廈。
原先他安排與阿拉伯學專家共進午餐,是打算招募他去幹另一件任務。
這個任務他還藏在心裡沒說出口,提出科威特事件隻是交談的策略。
多年的實踐已教會他,先以一個對方無法完成的要求入手,然後轉換到實際要解決的事上來。
這種策略會讓被第一個要求絆了一下的專家,為挽回面子而積極配合,努力滿足第二個要求。
馬丁博士洩露的這個令人驚奇的消息,正好回答了頭一天世紀大廈的一次高層次會議上提出來的一個問題。
當時大家都認為這事希望渺茫。
但如果馬丁博士的話當真,他兄弟的阿拉伯語說得比他還好,而且是特别空勤團的一名軍官,肯定習慣秘密行動……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回到世紀大廈後,萊恩立即向他的頂頭上司——主管中東處的行動部主任彙報。
一小時後,他們雙雙去見兩位副局長中的一位。
秘密情報局——簡稱秘情局,也被非正式地稱為軍情六局(MI6)——即使在所謂政府“公開化”的年代裡也是一個隐蔽的組織。
隻是到了近年,英國政府才公開任命其局長,這一舉措被絕大多數知情人認為是愚蠢和目光短淺的,隻能迫使那位新上任的局長先生花公費雇用保镖,這種新開銷當然不受公衆歡迎。
秘情局的工作人員沒有花名冊,他們的名字出現在内閣各部的公務員名單裡,主要是外交部,因為秘情局歸外交部管理。
局裡也沒有賬戶,預算都分散在十幾個部的預算上。
它那破舊的總部大樓多年來一直被當作國家機密,結果後來每一位出租車司機都知道了。
當乘客說要去世紀大廈時,司機們會回答:“哦,你指的是密探大廈,對吧?”事情到了這一步人們才不得不承認,如果連倫敦的出租車司機都知道它的存在,克格勃也許早就一清二楚了。
雖然秘情局的名聲比美國的中情局小得多——規模小,資金也少,但“企業”(秘情局的代名詞)因其“産品”(秘密收集的情報)的質量,在朋友和敵人之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聲譽。
在世界上主要的情報機構中,隻有以色列的摩薩德比它更小,也更為隐蔽。
秘密情報局的領導人除了局長還有兩名副局長。
在他們之下另有五名局長助理。
這些人管理着五個部門:行動部(負責收集秘密情報)、情報部(負責情報分析)、技術部(負責假證件、微型照相機、密信書寫、超微型通訊器材,及在敵對國家搞非法活動所需的所有其他金屬物品)、行政部(負責工資、養老金、人事、預算、會計、法律事務、登記注冊等)、反情報部(負責檢審敵對力量滲入局内)。
行動部之下是各個處室,分别負責全球各地區:西半球、蘇聯集團、非洲、歐洲、中東和大洋洲等。
還有一個聯絡處,承擔着努力與友好情報機構配合的棘手任務。
坦率地說,分工沒有這麼清晰(在英國沒哪件事清晰過),但部門之間經過磕磕碰碰也對付着過來了。
一九九〇年的八月份,人們注意力的焦點集中到了秘情局中東處,尤其是伊拉克科。
威斯敏斯特(國會)和白廳(政府)的官僚部門都似乎湧到那裡,幾乎把那變成了一個人聲嘈雜的球迷俱樂部。
副局長認真聽取了中東處處長和主管該地區的行動部主任的情況彙報,并頻頻點頭。
他認為這是,或者說也許是,一個有意義的行動。
并不是沒有情報從科威特流出來。
在初始的四十八小時内,在伊拉克關閉所有國際電話線路之前,每一家在科威特設有辦事處的英國公司都在用電話、電傳或傳真與他們駐當地的代表聯系。
科威特大使館一直拉着英國外交部的耳朵,訴說發生在科威特的第一批恐怖故事,并要求他們立即去解放那裡。
問題在于,沒有一則消息絕對可靠,可以讓局長呈交給内閣。
被入侵之後,科威特已是“一桶渾水”,這是外交大臣在六小時前評估形勢時用的詞兒。
即使是英國駐科威特使館的工作人員,也被封鎖在海灣岸邊的使館大院之内,正在努力按照不太詳盡的名單,用電話聯系那些在科威特的英國公民,了解他們的處境是否安全。
英國商人和工程技術人員被吓得如同驚弓之鳥,從他們口中能了解到的情報,無非也就是他們偶爾可以聽到槍炮聲。
“請把我不知道的情況告訴我!”這是世紀大廈對這種寶貝情報作出的反應。
現在派一個人進去——一個經過特工訓練的人,一個長相酷似阿拉伯人的人——很有意義。
除了能了解那裡正在發生什麼之外,現在秘情局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可以向政客們顯示他們已經在幹實事了。
這消息肯定會讓正在嚼口香糖的中情局局長威廉·韋伯斯特噎得透不過氣來。
副局長清楚,瑪格麗特·撒切爾非常欣賞特空團,因為在一九八〇年五月的一個下午,是特空團戰士擊敗了伊朗駐倫敦使館裡的恐怖分子。
事後她還專門抽出一個晚上的時間,到位于阿爾巴尼街的兵營與特空團官兵一起喝威士忌,聽取他們講述英勇故事。
“我認為,”他最後說,“我最好與特種部隊司令員商量一下。
” 正式地說,特别空勤團與秘密情報局沒什麼關系。
他們各有不同的上級部門。
全職的第22特空團(與半業餘的第23特空團相對應)駐紮在英格蘭西部赫裡福德縣城郊外一個叫斯特林的兵營裡。
其指揮官要向特種部隊司令報告。
特種部隊的總部設在倫敦西區的一片樓房内。
司令官的辦公室在一棟帶柱子的樓房的頂層,房子的外表包着一種類似永久性架子的東西。
這是養兔場小格子房的一部分,這種毫無光彩的裝飾,讓人們不免産生誤解,低估這座樓内制訂的行動計劃的重要性。
特種部隊司令在軍事行動局局長(一名上将)領導之下,軍事行動局在總參謀長(一名級别更高的上将)管轄之下,而總參謀部是屬于國防部的。
特别空勤團名字中的“特别”一詞是有原因的。
該部隊于一九四一年由大衛·斯特林上校在利比亞西部沙漠裡創建,自那之後,特空團就開展了各種隐蔽的行動。
其主要任務是深入敵後隐藏下來,觀察敵軍的活動;在敵後開展破壞、暗殺和騷擾行動;消滅恐怖分子;營救人質;貼身警衛——為高官和要人提供保镖服務;以及國外培訓業務。
與任何精銳部隊的将士一樣,特空團官兵生活平靜,安于他們自己的圈子,不能向局外人談及他們的工作。
他們拒絕一切采訪,很少從幕後走出來。
由于兩個秘密機構成員的生活方式相類似,秘情局和特空團的人見面就能相互辨認出來,在過去也頻繁地有過配合,要麼是聯合行動,要麼是情報人員借用特空團有專長的士兵去執行某項特殊任務。
秘情局副局長心裡回想着這類事情,在向局長柯林爵士請示過之後,于那天晚上日落時分,在特種部隊司令部與JP洛瓦特準将一起喝上了麥芽威士忌酒。
在倫敦的讨論中被提到的那個人,此刻正在遙遠的另一座兵營裡,俯身在一張地圖上。
在過去的八個星期裡,他和他的十二人教官組一直居住在阿布紮比的澤耶德蘇丹酋長私人警衛隊的營房中。
這種任務特空團以前執行過許多次。
在海灣的西岸地區,從南方的阿曼蘇丹國到北方的巴林,分布着一連串的蘇丹國和酋長國,英國人曾在那裡輕松地工作了幾個世紀。
現在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前曾被稱為休戰國,這是因為,英國曾為它們的統治者們簽訂了一份休戰協定,由英國皇家海軍來保護它們免受強盜的搶掠,并以此換取貿易特權。
這種關系一直持續着,這些統治者的警衛隊都由來訪的特空團教官組進行培訓。
培訓當然是要付費的,付給倫敦的國防部。
麥克·馬丁少校把一張包括了海灣及中東大部分地區的大地圖攤在餐桌上,正在作研究,周圍是他手下的幾名軍人。
三十七歲的他不是房間裡年紀最大的人。
他的兩名中士已經四十出頭了,長得結實又強壯。
比他們年輕的二十歲的毛頭小夥子想與他們較勁的話,是再愚蠢不過了。
“有我們的事嗎,頭兒?”其中一名中士問道。
在小部隊、小分隊中,相互間一般都是叫名字,但軍官們通常被其他級别的軍人稱為“頭兒”。
“我也不知道,”馬丁說,“薩達姆·侯賽因侵入了科
原先他安排與阿拉伯學專家共進午餐,是打算招募他去幹另一件任務。
這個任務他還藏在心裡沒說出口,提出科威特事件隻是交談的策略。
多年的實踐已教會他,先以一個對方無法完成的要求入手,然後轉換到實際要解決的事上來。
這種策略會讓被第一個要求絆了一下的專家,為挽回面子而積極配合,努力滿足第二個要求。
馬丁博士洩露的這個令人驚奇的消息,正好回答了頭一天世紀大廈的一次高層次會議上提出來的一個問題。
當時大家都認為這事希望渺茫。
但如果馬丁博士的話當真,他兄弟的阿拉伯語說得比他還好,而且是特别空勤團的一名軍官,肯定習慣秘密行動……有意思,太有意思了。
回到世紀大廈後,萊恩立即向他的頂頭上司——主管中東處的行動部主任彙報。
一小時後,他們雙雙去見兩位副局長中的一位。
秘密情報局——簡稱秘情局,也被非正式地稱為軍情六局(MI6)——即使在所謂政府“公開化”的年代裡也是一個隐蔽的組織。
隻是到了近年,英國政府才公開任命其局長,這一舉措被絕大多數知情人認為是愚蠢和目光短淺的,隻能迫使那位新上任的局長先生花公費雇用保镖,這種新開銷當然不受公衆歡迎。
秘情局的工作人員沒有花名冊,他們的名字出現在内閣各部的公務員名單裡,主要是外交部,因為秘情局歸外交部管理。
局裡也沒有賬戶,預算都分散在十幾個部的預算上。
它那破舊的總部大樓多年來一直被當作國家機密,結果後來每一位出租車司機都知道了。
當乘客說要去世紀大廈時,司機們會回答:“哦,你指的是密探大廈,對吧?”事情到了這一步人們才不得不承認,如果連倫敦的出租車司機都知道它的存在,克格勃也許早就一清二楚了。
雖然秘情局的名聲比美國的中情局小得多——規模小,資金也少,但“企業”(秘情局的代名詞)因其“産品”(秘密收集的情報)的質量,在朋友和敵人之中獲得了實實在在的聲譽。
在世界上主要的情報機構中,隻有以色列的摩薩德比它更小,也更為隐蔽。
秘密情報局的領導人除了局長還有兩名副局長。
在他們之下另有五名局長助理。
這些人管理着五個部門:行動部(負責收集秘密情報)、情報部(負責情報分析)、技術部(負責假證件、微型照相機、密信書寫、超微型通訊器材,及在敵對國家搞非法活動所需的所有其他金屬物品)、行政部(負責工資、養老金、人事、預算、會計、法律事務、登記注冊等)、反情報部(負責檢審敵對力量滲入局内)。
行動部之下是各個處室,分别負責全球各地區:西半球、蘇聯集團、非洲、歐洲、中東和大洋洲等。
還有一個聯絡處,承擔着努力與友好情報機構配合的棘手任務。
坦率地說,分工沒有這麼清晰(在英國沒哪件事清晰過),但部門之間經過磕磕碰碰也對付着過來了。
一九九〇年的八月份,人們注意力的焦點集中到了秘情局中東處,尤其是伊拉克科。
威斯敏斯特(國會)和白廳(政府)的官僚部門都似乎湧到那裡,幾乎把那變成了一個人聲嘈雜的球迷俱樂部。
副局長認真聽取了中東處處長和主管該地區的行動部主任的情況彙報,并頻頻點頭。
他認為這是,或者說也許是,一個有意義的行動。
并不是沒有情報從科威特流出來。
在初始的四十八小時内,在伊拉克關閉所有國際電話線路之前,每一家在科威特設有辦事處的英國公司都在用電話、電傳或傳真與他們駐當地的代表聯系。
科威特大使館一直拉着英國外交部的耳朵,訴說發生在科威特的第一批恐怖故事,并要求他們立即去解放那裡。
問題在于,沒有一則消息絕對可靠,可以讓局長呈交給内閣。
被入侵之後,科威特已是“一桶渾水”,這是外交大臣在六小時前評估形勢時用的詞兒。
即使是英國駐科威特使館的工作人員,也被封鎖在海灣岸邊的使館大院之内,正在努力按照不太詳盡的名單,用電話聯系那些在科威特的英國公民,了解他們的處境是否安全。
英國商人和工程技術人員被吓得如同驚弓之鳥,從他們口中能了解到的情報,無非也就是他們偶爾可以聽到槍炮聲。
“請把我不知道的情況告訴我!”這是世紀大廈對這種寶貝情報作出的反應。
現在派一個人進去——一個經過特工訓練的人,一個長相酷似阿拉伯人的人——很有意義。
除了能了解那裡正在發生什麼之外,現在秘情局有了這麼一個機會,可以向政客們顯示他們已經在幹實事了。
這消息肯定會讓正在嚼口香糖的中情局局長威廉·韋伯斯特噎得透不過氣來。
副局長清楚,瑪格麗特·撒切爾非常欣賞特空團,因為在一九八〇年五月的一個下午,是特空團戰士擊敗了伊朗駐倫敦使館裡的恐怖分子。
事後她還專門抽出一個晚上的時間,到位于阿爾巴尼街的兵營與特空團官兵一起喝威士忌,聽取他們講述英勇故事。
“我認為,”他最後說,“我最好與特種部隊司令員商量一下。
” 正式地說,特别空勤團與秘密情報局沒什麼關系。
他們各有不同的上級部門。
全職的第22特空團(與半業餘的第23特空團相對應)駐紮在英格蘭西部赫裡福德縣城郊外一個叫斯特林的兵營裡。
其指揮官要向特種部隊司令報告。
特種部隊的總部設在倫敦西區的一片樓房内。
司令官的辦公室在一棟帶柱子的樓房的頂層,房子的外表包着一種類似永久性架子的東西。
這是養兔場小格子房的一部分,這種毫無光彩的裝飾,讓人們不免産生誤解,低估這座樓内制訂的行動計劃的重要性。
特種部隊司令在軍事行動局局長(一名上将)領導之下,軍事行動局在總參謀長(一名級别更高的上将)管轄之下,而總參謀部是屬于國防部的。
特别空勤團名字中的“特别”一詞是有原因的。
該部隊于一九四一年由大衛·斯特林上校在利比亞西部沙漠裡創建,自那之後,特空團就開展了各種隐蔽的行動。
其主要任務是深入敵後隐藏下來,觀察敵軍的活動;在敵後開展破壞、暗殺和騷擾行動;消滅恐怖分子;營救人質;貼身警衛——為高官和要人提供保镖服務;以及國外培訓業務。
與任何精銳部隊的将士一樣,特空團官兵生活平靜,安于他們自己的圈子,不能向局外人談及他們的工作。
他們拒絕一切采訪,很少從幕後走出來。
由于兩個秘密機構成員的生活方式相類似,秘情局和特空團的人見面就能相互辨認出來,在過去也頻繁地有過配合,要麼是聯合行動,要麼是情報人員借用特空團有專長的士兵去執行某項特殊任務。
秘情局副局長心裡回想着這類事情,在向局長柯林爵士請示過之後,于那天晚上日落時分,在特種部隊司令部與JP洛瓦特準将一起喝上了麥芽威士忌酒。
在倫敦的讨論中被提到的那個人,此刻正在遙遠的另一座兵營裡,俯身在一張地圖上。
在過去的八個星期裡,他和他的十二人教官組一直居住在阿布紮比的澤耶德蘇丹酋長私人警衛隊的營房中。
這種任務特空團以前執行過許多次。
在海灣的西岸地區,從南方的阿曼蘇丹國到北方的巴林,分布着一連串的蘇丹國和酋長國,英國人曾在那裡輕松地工作了幾個世紀。
現在的阿拉伯聯合酋長國以前曾被稱為休戰國,這是因為,英國曾為它們的統治者們簽訂了一份休戰協定,由英國皇家海軍來保護它們免受強盜的搶掠,并以此換取貿易特權。
這種關系一直持續着,這些統治者的警衛隊都由來訪的特空團教官組進行培訓。
培訓當然是要付費的,付給倫敦的國防部。
麥克·馬丁少校把一張包括了海灣及中東大部分地區的大地圖攤在餐桌上,正在作研究,周圍是他手下的幾名軍人。
三十七歲的他不是房間裡年紀最大的人。
他的兩名中士已經四十出頭了,長得結實又強壯。
比他們年輕的二十歲的毛頭小夥子想與他們較勁的話,是再愚蠢不過了。
“有我們的事嗎,頭兒?”其中一名中士問道。
在小部隊、小分隊中,相互間一般都是叫名字,但軍官們通常被其他級别的軍人稱為“頭兒”。
“我也不知道,”馬丁說,“薩達姆·侯賽因侵入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