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火炮設計師
關燈
小
中
大
、身手不凡的外勤特工隊員。
但即使摩薩德也有其做事的規矩,雖然完全是他們自己定的。
摩薩德殺人有兩種範疇。
一種是“行動的需要”,我方或對我方有益的人處于危險中時,擋道的那個人必須被消滅,而且要快,要永久性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特工隊長有權消滅使整個行動陷入危險境地的對手,事後再從特拉維夫的上司那裡得到認可。
另一種是那些已經被列上處決名單的人。
這份黑名單存放在兩個地點:總理的私人保險箱和摩薩德局長的保險箱内。
按規定,每一位新上任的總理都要看這份名單,該名單上可能列有三十至八十個名字。
他可以在某個名字旁簽上自己姓名的縮寫字母,也就是授權摩薩德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時間、方式去執行處決,或者他會堅持在處決某人前必須要再跟他協商一下。
但無論何種情況,他必須簽發處決命令。
廣義說來,黑名單上的人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殘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納粹高級将領,盡管這一類人很少還活在世上。
多年前,以色列開展過綁架和公審阿道夫·艾希曼的一次重大行動,因為以色列要搞一個國際性的殺雞儆猴的例子。
而其他納粹戰犯則被悄悄地清除了。
第二類差不多都是現代的恐怖分子,主要是像艾哈邁德·賈布裡勒和阿布·尼達爾那樣的,對以色列人或猶太人欠下血債的阿拉伯人,也有幾個非阿拉伯人。
第三類有可能包括格裡·布爾的名字,是那些為以色列的敵人工作的人,因為他們的工作如果繼續下去,會對以色列和她的公民帶來極大的危險。
共同點是,目标必須雙手沾滿鮮血,要麼是事實的,要麼是預期的。
如果要實施處決,總理會把案件交給一名司法調查官去辦理。
該調查官鮮為人知,隻有極少數以色列司法人員聽說過,廣大老百姓根本聞所未聞。
調查官将組成一個“法庭”,宣讀罪名,出庭的會有一名檢察官和一名被告律師。
摩薩德的指控一旦被證實,案子就回到了總理那裡,由總理簽發命令。
餘下的事就由基頓隊去執行。
“摩薩德殺了布爾”這個理論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漏洞百出。
确實,布爾是在為伊拉克工作,設計新的傳統型大炮(其射程打不到以色列)、一個火箭項目(有一天也許能打到以色列)和一門巨炮(以色列一點兒都不擔心)。
但另有幾百名科學家也在為伊拉克工作。
有六家德國公司是伊拉克秘密毒氣工廠的幕後策劃者,其産品已經威脅到了以色列。
德國人和巴西人在全力以赴研制薩德16火箭。
而法國人是伊拉克原子彈研究的提議人和供應商。
布爾其人、其想法、其設計及其工作進展,引起了以色列的極大興趣,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他死後,許多事實顯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直有人秘密進入他的公寓,而他也一直備受困擾。
東西倒是沒被拿走,但留下了外人進來過的痕迹。
玻璃杯被動過了,窗戶被打開了,錄像機中的錄像帶被倒帶又被取出。
他不知道,這是在向他發出警告嗎?是摩薩德幹的嗎?他确實是在受警告,而且确實是由摩薩德發出的——但不是為了殺他。
事後,那兩個在布魯塞爾到處跟着他的、操濃重喉音的黑臉頰陌生人,被媒體說成是正在等待時機下手的以色列刺客。
這個理論的瑕疵在于,摩薩德特工并不那樣高調地到處轉悠。
沒錯,摩薩德特工是在那裡,但沒人見過他們,布爾沒見過,他的親友沒見過,比利時警方也沒見過。
摩薩德在布魯塞爾的特工隊員長相酷似歐洲人,都能混同于歐洲人。
而且正是他們向比利時人透露情報說,布爾被另一撥人跟蹤着。
而且,格裡·布爾是一個沒有心計的人,經不起挑戰。
他以前曾為以色列工作過,喜歡那個國家及其人民,在以色列軍中有許多朋友,但他老是管不住他那張嘴。
如果有人用激将法對他說“格裡,我敢打賭你肯定搞不出薩德16火箭”,布爾準會跳起來,滔滔不絕地講上三個小時:他現在正在做什麼,項目進度到了什麼階段,還有什麼困難,以及他會如何解決——和盤托出。
對情報機構來說,他是他們夢想的對手。
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個星期,他還在辦公室裡接待了兩位以色列将軍,向他們講解了所有的細節。
這一切全被将軍們手提箱内的錄音設備給錄了下來。
以色列為什麼要除掉一個如此豐富的内部情報源呢? 最後,摩薩德在對付科學家和實業家時還有另一個習慣:向對方發出最後一次警告。
當然,這個習慣決不會用于恐怖分子。
這種警告不是進入房間,移動玻璃杯或把錄像帶倒帶,而是實質的口頭警告。
即使是對于雅西亞·阿爾梅沙德博士——為伊拉克建造第一台核反應堆、後來在一九八〇年六月十三日被殺死在巴黎美麗殿賓館房間裡的埃及核物理學家——也是按照這程序來的。
一名會說阿拉伯語的特工隊長走進他的房間,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如果他再不撒手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埃及人告訴站在門口的陌生人馬上滾蛋。
這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兩個小時之後,梅沙德就死了。
但他曾經有過機會。
一年後,全套由法國人提供的奧西拉克1号和2号核設施毀于以色列的一次空襲。
布爾就不同了,他是一位生于加拿大的美國公民,是一位熱情和藹、平易近人、喜歡喝威士忌的天才科學家。
以色列人可以像朋友一樣與他談話,而且也确實時常與他這樣交談。
派一位朋友去直接告訴他,他必須止步,要不然行刑隊就會來追殺他,是再簡單不過的了——這不是個人的事情,格裡,公事公辦。
布爾并沒有在從事關乎國家民族命運的事業。
而且他已經告訴過以色列人和他在亞洲國家的一位朋友,他想退出伊拉克,徹底退出。
他已經受夠了。
格裡·布爾經曆了太多起起落落。
傑拉爾德·文森特·布爾,一九二八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北灣。
在中小學期間他就顯得聰明過人,并渴望獲得成功,享譽世界。
十六歲時他就高中畢業了,但因為他太年輕了,唯一願意接受他的高等學府是多倫多大學工程學院。
他在那裡證明自己不但聰明,而且前程無量。
二十二歲時他成為學院史上最年輕的物理學博士。
航空工程學抓住了他的想象力,尤其是彈道學——也就是對飛行體的研究,無論是彈射體或是火箭。
就是這門學問指引他走上了大炮設計的道路。
離開多倫多大學後,他加入了加拿大軍械開發研究所——簡稱卡德(CARDE),位于魁北克市郊外一個安靜的小鎮瓦爾卡地亞。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人們的目光不但瞄向天空,而且瞄向比天空更高的太空。
當時的流行詞語是火箭。
就在那個時候,布爾顯露出他不但技術高明,而且還有其他素質。
他是一個自行其是的人——與衆不同,不受傳統制約,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卡德的十年時間裡,他形成并發展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這個想法成了他的畢生夢想。
與所有新想法一樣,布爾的想法顯得相當簡單。
當他關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美國火箭的射程時,他發現這些看上去十分壯觀的火箭有十分之九都是初級火箭。
頂端的二級和三級火箭,尺寸隻是初級火箭的小零頭,而最尖端的錐體狀載荷體積就更小了。
巨大的初級火箭目的在于把載荷送上一百五十公裡的高空,在這個高度之内,空氣最為稠密,地心吸力也最大。
過了一百五十公裡這道關以後,隻需很小的推力即可把人造衛星繼續送上太空,進入離地球四百至五百公裡的軌道。
每次火箭升空後,碩大、昂貴的初級火箭即會被整個毀掉——焚毀,碎片濺入大洋之中。
布爾思考着,能否用一門巨炮的炮筒,把二級、三級火箭連同有效載荷打上一百五十公裡的初始高空?從理論上說,這是可能的,更簡單,成本更低,而且那門炮可以重複使用。
于是他向政府部門管經費的人提出了他的請求。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與政客和官僚主義者打交道,但他失敗了,主要原因是他的性格。
他不喜歡他們,他們也不喜歡他。
一九六一年,他的運氣來了。
麥吉爾大學因為預見到一些技術新發展而找上門來。
美國陸軍因其自身的利益也來找他。
當時作為炮兵衛士的美國陸軍正與空軍較勁,因為空軍要搶奪對所有射程高度超過一百公裡的火箭和彈射體的控制權。
布爾用他們的聯合基金,在巴巴多斯的一個島上建起了一個小小的研究中心。
陸軍給了他一整套庫存的16英寸艦炮(世界上最大的口徑)、一條備用炮筒、一台小型雷達瞄準器、一台起重機和幾輛卡車。
麥吉爾大學設立了一個金屬加工車間。
這好比是小車間想搞高科技,但布爾卻真的搞成了。
他那令人驚奇的創造發明開始了,是年他三十三歲,害羞,缺乏自信,衣衫不整,富有創造力,且仍是一個自行其是的人。
他把巴巴多斯的研究課題稱為高空研究項目,英文縮寫名為哈普(HARP)。
那門老舊的艦炮及時地架了起來,布爾開始了對彈射體的研究工作。
他根據麥吉爾大學校徽圖
但即使摩薩德也有其做事的規矩,雖然完全是他們自己定的。
摩薩德殺人有兩種範疇。
一種是“行動的需要”,我方或對我方有益的人處于危險中時,擋道的那個人必須被消滅,而且要快,要永久性解決。
在這種情況下,特工隊長有權消滅使整個行動陷入危險境地的對手,事後再從特拉維夫的上司那裡得到認可。
另一種是那些已經被列上處決名單的人。
這份黑名單存放在兩個地點:總理的私人保險箱和摩薩德局長的保險箱内。
按規定,每一位新上任的總理都要看這份名單,該名單上可能列有三十至八十個名字。
他可以在某個名字旁簽上自己姓名的縮寫字母,也就是授權摩薩德根據實際情況,自行選擇時間、方式去執行處決,或者他會堅持在處決某人前必須要再跟他協商一下。
但無論何種情況,他必須簽發處決命令。
廣義說來,黑名單上的人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殘留下來的為數不多的納粹高級将領,盡管這一類人很少還活在世上。
多年前,以色列開展過綁架和公審阿道夫·艾希曼的一次重大行動,因為以色列要搞一個國際性的殺雞儆猴的例子。
而其他納粹戰犯則被悄悄地清除了。
第二類差不多都是現代的恐怖分子,主要是像艾哈邁德·賈布裡勒和阿布·尼達爾那樣的,對以色列人或猶太人欠下血債的阿拉伯人,也有幾個非阿拉伯人。
第三類有可能包括格裡·布爾的名字,是那些為以色列的敵人工作的人,因為他們的工作如果繼續下去,會對以色列和她的公民帶來極大的危險。
共同點是,目标必須雙手沾滿鮮血,要麼是事實的,要麼是預期的。
如果要實施處決,總理會把案件交給一名司法調查官去辦理。
該調查官鮮為人知,隻有極少數以色列司法人員聽說過,廣大老百姓根本聞所未聞。
調查官将組成一個“法庭”,宣讀罪名,出庭的會有一名檢察官和一名被告律師。
摩薩德的指控一旦被證實,案子就回到了總理那裡,由總理簽發命令。
餘下的事就由基頓隊去執行。
“摩薩德殺了布爾”這個理論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漏洞百出。
确實,布爾是在為伊拉克工作,設計新的傳統型大炮(其射程打不到以色列)、一個火箭項目(有一天也許能打到以色列)和一門巨炮(以色列一點兒都不擔心)。
但另有幾百名科學家也在為伊拉克工作。
有六家德國公司是伊拉克秘密毒氣工廠的幕後策劃者,其産品已經威脅到了以色列。
德國人和巴西人在全力以赴研制薩德16火箭。
而法國人是伊拉克原子彈研究的提議人和供應商。
布爾其人、其想法、其設計及其工作進展,引起了以色列的極大興趣,這是毫無疑問的。
在他死後,許多事實顯示,在過去的幾個月裡,一直有人秘密進入他的公寓,而他也一直備受困擾。
東西倒是沒被拿走,但留下了外人進來過的痕迹。
玻璃杯被動過了,窗戶被打開了,錄像機中的錄像帶被倒帶又被取出。
他不知道,這是在向他發出警告嗎?是摩薩德幹的嗎?他确實是在受警告,而且确實是由摩薩德發出的——但不是為了殺他。
事後,那兩個在布魯塞爾到處跟着他的、操濃重喉音的黑臉頰陌生人,被媒體說成是正在等待時機下手的以色列刺客。
這個理論的瑕疵在于,摩薩德特工并不那樣高調地到處轉悠。
沒錯,摩薩德特工是在那裡,但沒人見過他們,布爾沒見過,他的親友沒見過,比利時警方也沒見過。
摩薩德在布魯塞爾的特工隊員長相酷似歐洲人,都能混同于歐洲人。
而且正是他們向比利時人透露情報說,布爾被另一撥人跟蹤着。
而且,格裡·布爾是一個沒有心計的人,經不起挑戰。
他以前曾為以色列工作過,喜歡那個國家及其人民,在以色列軍中有許多朋友,但他老是管不住他那張嘴。
如果有人用激将法對他說“格裡,我敢打賭你肯定搞不出薩德16火箭”,布爾準會跳起來,滔滔不絕地講上三個小時:他現在正在做什麼,項目進度到了什麼階段,還有什麼困難,以及他會如何解決——和盤托出。
對情報機構來說,他是他們夢想的對手。
就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個星期,他還在辦公室裡接待了兩位以色列将軍,向他們講解了所有的細節。
這一切全被将軍們手提箱内的錄音設備給錄了下來。
以色列為什麼要除掉一個如此豐富的内部情報源呢? 最後,摩薩德在對付科學家和實業家時還有另一個習慣:向對方發出最後一次警告。
當然,這個習慣決不會用于恐怖分子。
這種警告不是進入房間,移動玻璃杯或把錄像帶倒帶,而是實質的口頭警告。
即使是對于雅西亞·阿爾梅沙德博士——為伊拉克建造第一台核反應堆、後來在一九八〇年六月十三日被殺死在巴黎美麗殿賓館房間裡的埃及核物理學家——也是按照這程序來的。
一名會說阿拉伯語的特工隊長走進他的房間,直言不諱地告訴他,如果他再不撒手的話會發生什麼事。
埃及人告訴站在門口的陌生人馬上滾蛋。
這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兩個小時之後,梅沙德就死了。
但他曾經有過機會。
一年後,全套由法國人提供的奧西拉克1号和2号核設施毀于以色列的一次空襲。
布爾就不同了,他是一位生于加拿大的美國公民,是一位熱情和藹、平易近人、喜歡喝威士忌的天才科學家。
以色列人可以像朋友一樣與他談話,而且也确實時常與他這樣交談。
派一位朋友去直接告訴他,他必須止步,要不然行刑隊就會來追殺他,是再簡單不過的了——這不是個人的事情,格裡,公事公辦。
布爾并沒有在從事關乎國家民族命運的事業。
而且他已經告訴過以色列人和他在亞洲國家的一位朋友,他想退出伊拉克,徹底退出。
他已經受夠了。
格裡·布爾經曆了太多起起落落。
傑拉爾德·文森特·布爾,一九二八年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北灣。
在中小學期間他就顯得聰明過人,并渴望獲得成功,享譽世界。
十六歲時他就高中畢業了,但因為他太年輕了,唯一願意接受他的高等學府是多倫多大學工程學院。
他在那裡證明自己不但聰明,而且前程無量。
二十二歲時他成為學院史上最年輕的物理學博士。
航空工程學抓住了他的想象力,尤其是彈道學——也就是對飛行體的研究,無論是彈射體或是火箭。
就是這門學問指引他走上了大炮設計的道路。
離開多倫多大學後,他加入了加拿大軍械開發研究所——簡稱卡德(CARDE),位于魁北克市郊外一個安靜的小鎮瓦爾卡地亞。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初,人們的目光不但瞄向天空,而且瞄向比天空更高的太空。
當時的流行詞語是火箭。
就在那個時候,布爾顯露出他不但技術高明,而且還有其他素質。
他是一個自行其是的人——與衆不同,不受傳統制約,富有創造力和想象力。
在卡德的十年時間裡,他形成并發展了自己的想法,之後,這個想法成了他的畢生夢想。
與所有新想法一樣,布爾的想法顯得相當簡單。
當他關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後期美國火箭的射程時,他發現這些看上去十分壯觀的火箭有十分之九都是初級火箭。
頂端的二級和三級火箭,尺寸隻是初級火箭的小零頭,而最尖端的錐體狀載荷體積就更小了。
巨大的初級火箭目的在于把載荷送上一百五十公裡的高空,在這個高度之内,空氣最為稠密,地心吸力也最大。
過了一百五十公裡這道關以後,隻需很小的推力即可把人造衛星繼續送上太空,進入離地球四百至五百公裡的軌道。
每次火箭升空後,碩大、昂貴的初級火箭即會被整個毀掉——焚毀,碎片濺入大洋之中。
布爾思考着,能否用一門巨炮的炮筒,把二級、三級火箭連同有效載荷打上一百五十公裡的初始高空?從理論上說,這是可能的,更簡單,成本更低,而且那門炮可以重複使用。
于是他向政府部門管經費的人提出了他的請求。
這是他第一次真正與政客和官僚主義者打交道,但他失敗了,主要原因是他的性格。
他不喜歡他們,他們也不喜歡他。
一九六一年,他的運氣來了。
麥吉爾大學因為預見到一些技術新發展而找上門來。
美國陸軍因其自身的利益也來找他。
當時作為炮兵衛士的美國陸軍正與空軍較勁,因為空軍要搶奪對所有射程高度超過一百公裡的火箭和彈射體的控制權。
布爾用他們的聯合基金,在巴巴多斯的一個島上建起了一個小小的研究中心。
陸軍給了他一整套庫存的16英寸艦炮(世界上最大的口徑)、一條備用炮筒、一台小型雷達瞄準器、一台起重機和幾輛卡車。
麥吉爾大學設立了一個金屬加工車間。
這好比是小車間想搞高科技,但布爾卻真的搞成了。
他那令人驚奇的創造發明開始了,是年他三十三歲,害羞,缺乏自信,衣衫不整,富有創造力,且仍是一個自行其是的人。
他把巴巴多斯的研究課題稱為高空研究項目,英文縮寫名為哈普(HARP)。
那門老舊的艦炮及時地架了起來,布爾開始了對彈射體的研究工作。
他根據麥吉爾大學校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