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關燈
小
中
大
卡車配有适合各種地形行駛的裝置,但行進速度很慢。
四個小時後,筋疲力盡的司機才把汽車吱吱嘎嘎地駛進了梅紮馬鎮。
中情局警衛班也已經疲憊不堪,但至少他們那幾個受傷的同事在打過嗎啡之後,坐上了真正的救護車,往南方去搭乘直升機,最終轉往塔科馬總醫院去了。
中情局警衛班長奧爾森隻把他認為要通報的内容報告給了林内特上尉。
但林内特厲聲說他是經過安全審查的,堅持要求了解所有情況。
“這個逃犯,有沒有攜帶高寒地帶的禦寒衣物和鞋子?” “沒有。
他隻穿着旅行靴、保暖褲和輕便外套。
” “沒有滑雪闆、雪鞋?他有武器嗎?” “沒有,沒有這些裝備。
” “現在天已經黑了。
他有夜視鏡嗎?他有夜行的裝備嗎?” “沒有,肯定沒有。
他之前是一名囚徒,被嚴加看管。
” “他完蛋了。
”林内特說,“在這種氣溫下,沒有指南針在一米深的雪地裡跋涉,他肯定在兜圈子呢。
我們會抓住他的。
” “還有一件事。
他是一個山民,生長在山區裡。
” “這裡的山區?” “不。
在托拉博拉山區。
他是一個阿富汗人。
” 林内特上尉默默地凝視着前方。
他曾經在托拉博拉山區戰鬥過。
他是入侵阿富汗的第一批部隊中的一員,當時美英聯合特種部隊在斯平加哈爾搜尋一小群逃跑的沙特阿拉伯人,其中一人身高六英尺四英寸。
他也曾回來參加“蟒蛇行動”。
那次行動也沒有獲得成功。
不少精英戰士在“蟒蛇行動”中犧牲。
林内特曾發誓要與托拉博拉山區的普什圖人決一雌雄。
“準備出發。
”林内特喊道。
“阿爾法”分隊的戰士又爬上了他們的卡車。
汽車将載着他們駛完通往哈特山口的剩餘路段。
此後,他們的交通工具将是沿用了三千年的滑雪闆和雪鞋。
他們離開後,警長的無線電裡傳來消息:兩名身體冰冷但依然活着的機組人員都已找到,并帶了出來。
兩人都已被送進了西雅圖的一家醫院。
這是個好消息,但對于一個叫萊缪爾·威爾遜的人來說,這個消息來得太晚了。
參加“撬棍行動”的美英海運調查員們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号威脅上,也就是“基地”組織也許在陰謀策劃封閉一條狹窄的海峽,從而阻斷一條對全球極為重要的海上高速公路。
就這個可能性來說,船隻的尺寸是關鍵,貨物則關系不大,隻是如果發生溢油,會讓從事水下爆破的潛水員幾乎無法工作。
各種問詢滿世界亂飛,海上的每一艘大噸位船隻都需要确定身份。
顯然,船隻的噸位越大,其總數量越少,而且幾乎都為幾家聲譽卓著的大型船隻公司擁有。
主要的五百艘大型和超大型原油運輸船,也就是所謂“超級油輪”,都核查過了,沒發現有遭到襲擊的。
然後噸位下降到十萬噸級的船隻。
當五萬噸以上的所有船隻也都核查了之後,“封堵海峽”說開始平息下去了。
當今世界上,勞埃德商船清單很可能仍然是最詳盡的商船檔案,埃澤爾工作小組設立了一條專線與勞埃德航務進行溝通,這條線路變得非常繁忙。
根據勞埃德的意見,調查人員把注意力轉到了那些懸挂方便旗,在避稅港口注冊登記,而且船東信譽不良的船隻上。
勞埃德和秘情局反恐處海運科與美國中情局、海岸警衛隊聯手,悄悄給兩百多艘商船标上了“不得靠近海岸”的标簽進行嚴密監視,但沒發現哪怕一點兒線索能給他們指明方向。
林内特上尉了解這一帶的山區。
他明白,一個沒有專用鞋子的人,在迷宮一般的樹叢、樹根、溝坎、山谷和溪流裡穿行,能在一個小時内走出半英裡路就算是幸運的突破了。
這樣的一個人,踉踉跄跄地在冰雪碎塊上行走,很可能會跌進一條流動的溪澗之中,弄濕雙腳,體溫就會開始以驚人的速度降低,導緻體溫過低、腳趾凍傷。
中情局的奧爾森從蘭利發來的信息是明白無誤的:絕對不能讓這個逃犯抵達加拿大,或讓他接觸到電話。
要預防萬一。
林内特很有信心。
逃犯沒有指南針,他将會兜圈子,每走一步都會跌跌撞撞。
在大樹的遮掩下,在黑暗中,他什麼也看不見,即使沒有兩萬英尺冰冷雲層的阻擋,月光也無法穿透這些茂密的枝葉。
沒錯,這個人在時間上領先了他們五個小時,但即使以直線行走,他的行進速度也不會超過每小時三英裡。
蹬在滑雪闆上的特種部隊戰士能以三倍于他的速度行進,如果岩石和樹幹迫使他們換上雪鞋行走,他們也能以雙倍于逃犯的速度追趕。
林内特選擇使用滑雪闆真是選對了。
從土路的盡頭下車開始,他隻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趕到了那座已損毀的木屋。
他和戰士們簡單地檢查了一遍,看看逃犯是否折回來過拿了什麼設備。
沒有這種迹象。
兩具凍得僵硬的屍體,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現在已被安放在冰冷的長方形餐桌上。
等雲消霧散後,直升機會來接走它們。
“阿爾法”小分隊一共有十二個人。
林内特是唯一的軍官,他的副手是一名一級準尉。
其餘十個全是老兵,最低的軍銜是中士。
他們中有兩個擅長爆破的工兵,兩名無線電通信兵,兩名醫療兵,一名有兩項專長的軍士長,一名情報中士和兩名狙擊手。
當林内特在被炸塌的木屋内察看時,那位具有追蹤專長的軍士長去偵察外面的地形。
預報的大雪還沒下,梅紮馬鎮的救援隊剛才抵達過的直升機停機坪和前門附近,有一大片糨糊狀的雪鞋印迹。
但被砸塌的圍牆處,有一長溜腳印通向北方。
難道是巧合嗎?林内特沉思着。
這是逃犯不應該去的方向。
這個方向通往加拿大,距離是二十二英裡。
但對這個阿富汗人來說,是四十四小時的跋涉。
他永遠也到不了那裡,即使他能保持直線行走。
不管怎麼說,“阿爾法”小分隊肯定能在半路上截住他。
接下來的一英裡路程用雪鞋走了一個小時。
這時候,他們發現了另一座木屋。
沒人告訴他們在帕賽頓荒野還有另外幾座木屋,因為在禁止建其他建築的規定出台前它們早就在那裡了。
而且這座木屋有人進去過了。
被砸碎的三層玻璃和留在豁口旁邊的石塊足以證實這個推斷。
林内特上尉第一個走了進去,卡賓槍指向前方,保險栓拉開。
在玻璃碎片的散落處,兩名戰士為他提供掩護。
他們用了不到一分鐘時間就确定裡面沒人,木屋裡沒有,旁邊的木柴庫房裡沒有,車庫裡也沒有。
但有人進來過的迹象到處都是。
林内特試了一下電燈開關,燈不亮。
顯然電力來自車庫後面的一台發電機,但房東不在時把它關閉了。
他們擰亮了手電。
在主客廳的大壁爐旁邊有一盒火柴和幾支細長的蠟燭,顯然是為點燃爐栅裡的木頭所備的。
還有一捆照明蠟燭,以備發電機故障之需。
闖入者曾用火柴和蠟燭來照明。
林内特轉向他的一名通信兵。
“聯絡郡警,問問這地方的業主是誰。
”他說完就開始在屋内檢查。
似乎沒有什麼東西遭到損壞,但所有物品都被翻過了。
“業主是西雅圖的一位外科醫生。
”通信兵報告說,“夏天來這裡度假,到秋天時把它關閉了。
” “姓名和電話号碼。
警長辦公室裡肯定有這些信息。
” 通信
四個小時後,筋疲力盡的司機才把汽車吱吱嘎嘎地駛進了梅紮馬鎮。
中情局警衛班也已經疲憊不堪,但至少他們那幾個受傷的同事在打過嗎啡之後,坐上了真正的救護車,往南方去搭乘直升機,最終轉往塔科馬總醫院去了。
中情局警衛班長奧爾森隻把他認為要通報的内容報告給了林内特上尉。
但林内特厲聲說他是經過安全審查的,堅持要求了解所有情況。
“這個逃犯,有沒有攜帶高寒地帶的禦寒衣物和鞋子?” “沒有。
他隻穿着旅行靴、保暖褲和輕便外套。
” “沒有滑雪闆、雪鞋?他有武器嗎?” “沒有,沒有這些裝備。
” “現在天已經黑了。
他有夜視鏡嗎?他有夜行的裝備嗎?” “沒有,肯定沒有。
他之前是一名囚徒,被嚴加看管。
” “他完蛋了。
”林内特說,“在這種氣溫下,沒有指南針在一米深的雪地裡跋涉,他肯定在兜圈子呢。
我們會抓住他的。
” “還有一件事。
他是一個山民,生長在山區裡。
” “這裡的山區?” “不。
在托拉博拉山區。
他是一個阿富汗人。
” 林内特上尉默默地凝視着前方。
他曾經在托拉博拉山區戰鬥過。
他是入侵阿富汗的第一批部隊中的一員,當時美英聯合特種部隊在斯平加哈爾搜尋一小群逃跑的沙特阿拉伯人,其中一人身高六英尺四英寸。
他也曾回來參加“蟒蛇行動”。
那次行動也沒有獲得成功。
不少精英戰士在“蟒蛇行動”中犧牲。
林内特曾發誓要與托拉博拉山區的普什圖人決一雌雄。
“準備出發。
”林内特喊道。
“阿爾法”分隊的戰士又爬上了他們的卡車。
汽車将載着他們駛完通往哈特山口的剩餘路段。
此後,他們的交通工具将是沿用了三千年的滑雪闆和雪鞋。
他們離開後,警長的無線電裡傳來消息:兩名身體冰冷但依然活着的機組人員都已找到,并帶了出來。
兩人都已被送進了西雅圖的一家醫院。
這是個好消息,但對于一個叫萊缪爾·威爾遜的人來說,這個消息來得太晚了。
參加“撬棍行動”的美英海運調查員們仍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号威脅上,也就是“基地”組織也許在陰謀策劃封閉一條狹窄的海峽,從而阻斷一條對全球極為重要的海上高速公路。
就這個可能性來說,船隻的尺寸是關鍵,貨物則關系不大,隻是如果發生溢油,會讓從事水下爆破的潛水員幾乎無法工作。
各種問詢滿世界亂飛,海上的每一艘大噸位船隻都需要确定身份。
顯然,船隻的噸位越大,其總數量越少,而且幾乎都為幾家聲譽卓著的大型船隻公司擁有。
主要的五百艘大型和超大型原油運輸船,也就是所謂“超級油輪”,都核查過了,沒發現有遭到襲擊的。
然後噸位下降到十萬噸級的船隻。
當五萬噸以上的所有船隻也都核查了之後,“封堵海峽”說開始平息下去了。
當今世界上,勞埃德商船清單很可能仍然是最詳盡的商船檔案,埃澤爾工作小組設立了一條專線與勞埃德航務進行溝通,這條線路變得非常繁忙。
根據勞埃德的意見,調查人員把注意力轉到了那些懸挂方便旗,在避稅港口注冊登記,而且船東信譽不良的船隻上。
勞埃德和秘情局反恐處海運科與美國中情局、海岸警衛隊聯手,悄悄給兩百多艘商船标上了“不得靠近海岸”的标簽進行嚴密監視,但沒發現哪怕一點兒線索能給他們指明方向。
林内特上尉了解這一帶的山區。
他明白,一個沒有專用鞋子的人,在迷宮一般的樹叢、樹根、溝坎、山谷和溪流裡穿行,能在一個小時内走出半英裡路就算是幸運的突破了。
這樣的一個人,踉踉跄跄地在冰雪碎塊上行走,很可能會跌進一條流動的溪澗之中,弄濕雙腳,體溫就會開始以驚人的速度降低,導緻體溫過低、腳趾凍傷。
中情局的奧爾森從蘭利發來的信息是明白無誤的:絕對不能讓這個逃犯抵達加拿大,或讓他接觸到電話。
要預防萬一。
林内特很有信心。
逃犯沒有指南針,他将會兜圈子,每走一步都會跌跌撞撞。
在大樹的遮掩下,在黑暗中,他什麼也看不見,即使沒有兩萬英尺冰冷雲層的阻擋,月光也無法穿透這些茂密的枝葉。
沒錯,這個人在時間上領先了他們五個小時,但即使以直線行走,他的行進速度也不會超過每小時三英裡。
蹬在滑雪闆上的特種部隊戰士能以三倍于他的速度行進,如果岩石和樹幹迫使他們換上雪鞋行走,他們也能以雙倍于逃犯的速度追趕。
林内特選擇使用滑雪闆真是選對了。
從土路的盡頭下車開始,他隻用了不到一個小時就趕到了那座已損毀的木屋。
他和戰士們簡單地檢查了一遍,看看逃犯是否折回來過拿了什麼設備。
沒有這種迹象。
兩具凍得僵硬的屍體,雙手交叉放在胸前,現在已被安放在冰冷的長方形餐桌上。
等雲消霧散後,直升機會來接走它們。
“阿爾法”小分隊一共有十二個人。
林内特是唯一的軍官,他的副手是一名一級準尉。
其餘十個全是老兵,最低的軍銜是中士。
他們中有兩個擅長爆破的工兵,兩名無線電通信兵,兩名醫療兵,一名有兩項專長的軍士長,一名情報中士和兩名狙擊手。
當林内特在被炸塌的木屋内察看時,那位具有追蹤專長的軍士長去偵察外面的地形。
預報的大雪還沒下,梅紮馬鎮的救援隊剛才抵達過的直升機停機坪和前門附近,有一大片糨糊狀的雪鞋印迹。
但被砸塌的圍牆處,有一長溜腳印通向北方。
難道是巧合嗎?林内特沉思着。
這是逃犯不應該去的方向。
這個方向通往加拿大,距離是二十二英裡。
但對這個阿富汗人來說,是四十四小時的跋涉。
他永遠也到不了那裡,即使他能保持直線行走。
不管怎麼說,“阿爾法”小分隊肯定能在半路上截住他。
接下來的一英裡路程用雪鞋走了一個小時。
這時候,他們發現了另一座木屋。
沒人告訴他們在帕賽頓荒野還有另外幾座木屋,因為在禁止建其他建築的規定出台前它們早就在那裡了。
而且這座木屋有人進去過了。
被砸碎的三層玻璃和留在豁口旁邊的石塊足以證實這個推斷。
林内特上尉第一個走了進去,卡賓槍指向前方,保險栓拉開。
在玻璃碎片的散落處,兩名戰士為他提供掩護。
他們用了不到一分鐘時間就确定裡面沒人,木屋裡沒有,旁邊的木柴庫房裡沒有,車庫裡也沒有。
但有人進來過的迹象到處都是。
林内特試了一下電燈開關,燈不亮。
顯然電力來自車庫後面的一台發電機,但房東不在時把它關閉了。
他們擰亮了手電。
在主客廳的大壁爐旁邊有一盒火柴和幾支細長的蠟燭,顯然是為點燃爐栅裡的木頭所備的。
還有一捆照明蠟燭,以備發電機故障之需。
闖入者曾用火柴和蠟燭來照明。
林内特轉向他的一名通信兵。
“聯絡郡警,問問這地方的業主是誰。
”他說完就開始在屋内檢查。
似乎沒有什麼東西遭到損壞,但所有物品都被翻過了。
“業主是西雅圖的一位外科醫生。
”通信兵報告說,“夏天來這裡度假,到秋天時把它關閉了。
” “姓名和電話号碼。
警長辦公室裡肯定有這些信息。
” 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