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關燈
借助南方的風力,珍珠号扯起風帆,關上了發動機,于是甲闆下面隆隆的機器聲被平靜海面上的聲音所替代——海水在船首下面的拍擊聲、海風在船帆上面的吹拂聲,以及滑車和索具在受到風力時發出的吱嘎聲。

     在肉眼所看不到的四英裡上空,一架掠食者偵察機注視着,珍珠号帆船沿着伊朗的南海岸西行,進入了阿曼海。

    在這裡,它的航向朝右舷轉了過去,由于是順風,它調整了風帆,向着夾在伊朗和阿拉伯半島之間的狹窄海域——霍爾木茲海峽駛去。

     在這條狹窄水道裡,從阿曼的穆桑達姆半島的尖頭到波斯灣海岸隻有八海裡寬,大型油輪頻繁地穿行而過。

    有些吃水很深,滿載着運往西方的原油,有些則是空載駛過,去海灣裡面的沙特和科威特裝載原油。

     像這艘帆船一樣的小船都是貼着海岸航行的,以給遠洋巨輪讓出足夠的深水航道和回旋餘地。

    超級油輪一旦在航路上遇到什麼情況,不是輕易就能停住的。

     由于并不急着趕路,珍珠号帆船在阿曼的庫姆紮爾軍港東邊的島嶼間抛錨過了一宿。

    在蘇格蘭一個空軍基地裡的等離子屏幕上清楚地顯示出:溫暖的夜間,馬丁坐在向上突起的尾樓甲闆上。

    他借着月光看見了兩艘“煙草船”,聽到了挂在船舷外的發動機的轟鳴,這兩艘船正在快速穿過阿曼水域,駛向伊朗的南海岸。

     這就是他聽說過的走私船。

    這些走私者們不從屬于任何國家。

    在伊朗或俾路支某些空曠的海灘,他們在黎明時分與接貨人碰頭,卸下廉價的香煙,裝上在阿曼很值錢的安哥拉山羊。

     這種鉛筆狀的鋁合金舟艇在舷外裝有兩台二百五十馬力的發動機。

    船體中部綁上貨物後,如果船員們願意冒險,在平靜的海面上航速可達五十節以上。

    加上船員們熟悉每一處暗礁和淺灘,習慣于熄燈航行,能在黑暗中穿越油輪的航路,抵達對岸的隐蔽處,所以根本沒人能抓住他們。

     費薩爾·本·薩利姆寬容地微笑了。

    他自己也是一個走私商人,但他比這些海灣流浪走私者高貴得多。

     “那麼朋友,我把你帶到阿拉伯後,你會作些什麼呢?”他靜靜地問道。

    那位阿曼水手在船首忙活,想給早餐打條魚。

    他已經與另兩個人一起作了晚間祈禱。

    現在是愉快的交談時間。

     “我也不知道。

    ”馬丁坦誠地說,“我隻知道如果我待在祖國必死無疑。

    巴基斯坦對我關上了門,因為他們是美國佬的走狗。

    我希望能找到其他的真正信徒,并與他們一起戰鬥。

    ” “戰鬥?可現在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沒有戰事。

    他們也是完全站在西方那邊的。

    内陸,沙特阿拉伯,你一入境就會立即被發現,并被押送回去。

    所以……” 阿富汗人聳聳肩:“我想為真主服務。

    我已經活了這麼多年。

    我要把我的命運交給真主安排。

    ” “你是說你願意為真主而死。

    ”溫文爾雅的卡塔爾人說。

     麥克·馬丁回想起他在巴格達的童年時代和在預科學校的那段時光。

    大多數學生是伊拉克男孩,但他們都是富家子弟和社會精英子弟,他們的父輩要求他們能說完美的英語,将來當大公司的老闆,與倫敦和紐約做生意。

    學校的全部課程都用英語教授,也包括學習傳統的英語詩歌。

     馬丁最喜歡的長詩是《橋邊的霍拉提斯》。

    面對塔克文王朝軍隊的入侵,羅馬人毀掉了所有通向羅馬城的橋梁,霍拉提斯勇敢地在最後一座橋邊迎戰敵人,終于打退援軍,保住了羅馬城。

    馬丁和同學們經常一起吟誦: 芸芸衆生, 誰人無死? 為了先輩的遺骸, 為了神靈的殿堂, 何懼危險, 迎向死神。

    
“如果能為真主的聖戰事業而犧牲,那麼我當然願意。

    ”馬丁回答。

     帆船船長思考了一會兒,然後換了個話題。

     “你穿着阿富汗人的衣服。

    ”他說,“你會馬上被發現的。

    等一下。

    ” 他走到艙下,拿來了一件剛剛熨燙過的棉布白袍,可以把人從肩頭到腳踝都包裹起來。

     “穿上。

    ”他吩咐道,“把塔利班的衣服和頭巾扔到海裡去。

    ” 馬丁換上衣袍後,本·薩利姆遞給他一條新的頭巾,這是海灣地區的阿拉伯人常用的那種帶紅點的布頭巾,用一條黑帶子綁縛。

     “好多了。

    ”當他的客人改變了裝束以後,老人說,“你現在隻要不開口說話,已經完全像一個阿拉伯人了。

    在奎達地區有一個阿富汗人聚居區。

    他們在沙特阿拉伯已經生活了好幾代,他們說話和你很像。

    你就說是來自那個地方的,陌生人會相信的。

    現在我們睡覺吧。

    明天還有最後一天的航程,我們要在黎明時起身。

    ” 空中的掠食者看到他們起錨離開島嶼,緩慢地繞過礁石叢生的加納姆海角,轉向西南方向,朝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駛去。

     阿聯酋由七個酋長國組成,但通常人們隻記住最大和最富裕的那幾個名字:迪拜、阿布紮比和沙迦。

    迪拜因為出産石油,因而成了七個酋長國中最為發達的一個國家。

     其餘四個很小,很窮,也沒什麼名氣。

    阿治曼和烏姆蓋萬緊貼着迪拜,富查伊拉酋長國坐落在半島的另一邊,面朝東邊的阿曼灣。

     第七個酋長國就是哈伊馬角。

    它與迪拜位于同一條海岸線上,但更靠北,鄰近霍爾木茲海峽。

    這是一個極為貧困、傳統的地區。

    因此,它很熱切地接受了沙特阿拉伯的饋贈,包括投資建設清真寺和學校——不用說都是宣講瓦哈比教義的。

    在西方人的眼裡,哈伊馬角是一個原教旨主義的大本營,同情“基地”組織和聖戰。

    它在緩慢航行的珍珠号左舷出現了,這将是他們第一個要停靠的地方。

    太陽快下山時,帆船抵達了哈伊馬角。

     “你沒有證件,”本·薩利姆船長對他的客人說,“我也提供不了。

    但不要緊,證件都是西方搞出來的沒有實際意義的東西。

    要緊的是錢。

    這些你拿着。

    ” 他把一卷阿聯酋貨币迪拉姆塞進了馬丁手裡。

    這時候他們正迎着落日的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