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還鄉

關燈


    ” 王跑佩服老婆的見識,隻好點頭稱是。

    過了兩天,他見陸胡理端着把白銅水煙袋在吸煙。

    那煙袋擦得锃明發亮,還帶着兩條銅鍊子。

    他聽見陸胡理在對裴合說:“昨天在紅柳集,五斤高粱換了這杆煙袋,回來我擦了擦,還能吸。

    ” 王跑認得這把煙袋。

    他心裡明白陸胡理是從哪裡弄來的.鑒于老婆的告誡,他沒敢對别人說。

     當赤楊崗的還鄉難民,都在挖掘着盆盆罐罐和舊家具的時候,有一個人卻對這些挖掘舊物的事情不屑一顧。

    這個人就是長松。

     他親眼看到自己家裡的房子,在黃水沖來的時候倒塌了。

    他知道,家裡除了幾個破缸爛盆,别的什麼也沒有。

    這些天來,他一直在找尋着另一種東西,那就是他失去的土地1。

    多少年來,海長松逃荒在外,一直惦念着當年用血汗換來的七畝地,回到村裡,他幾乎每天都在測算自己那塊土地的方位。

    他終于在一片紅淤土上,丈量推測出自家這塊土地的地方。

    他的心怦怦地跳起來。

    因為這一片土地,全是黃河留下的淤積土,肥得一腳能踩出油來。

    他高興得幾乎要掉下淚來。

     吃罷早飯,他對小建和小強說:“走,咱也去挖點東西!”說着,父子三人扛着镢頭到荒野裡去了。

    長松在荊棘叢生的淤土地上,挖了十幾個大坑,終于找着了他當年埋在地上的鐮刀和黃銅煙袋。

    他的眼淚又滴進這個散發着泥土香味的土坑裡。

     長松拿着發鏽的鐮刀對小建、小強說:“這就是我和你們講過多少次的咱那塊土地,七畝二分大,東西畛。

    如今它全變成淤土地了。

    為了這塊地,我和你媽苦拼了半輩子,我沒有到飯鋪裡買過一個燒餅吃。

    ……”他說着又流下眼淚,停了一會,他又對兩個孩子說:“别看他們挖出來個鍋,挖出來壇子眼饞。

    對咱莊稼人來說,什麼最主貴?地最主貴?什麼是根本?地是根本。

    常言說:‘地是刮金闆,有地就有臉’,咱在洛陽要有這幾畝地,你大姐能失落在外邊嗎?你二姐能死在外鄉嗎?種莊稼是一本萬利。

    我這一輩子,别的手藝不會,種莊稼還在行。

    我也要把你們教會。

    咱爺兒們隻要肯下力,别看現在是荒草沙坡,明年夏天我要向它要三千斤麥子!” 小建和小強也默默無言地落淚了。

    他們在城市流浪生活中長大,他們從來沒有見過自己的爸爸這樣興奮、這樣激動,也從來沒有聽過他能講出這麼長一段話。

     李麥到區上跑了兒次,借貸麥種和發放農具的事,終于跑成了。

    按區裡規定,每開一畝地,區裡貸給麥種十斤,回來的每一口人,隻要年滿十五歲,不分男女,都發給農具一件。

     這天,李麥領着長松、王跑、四圈等人來紅柳集領麥種。

    秦雲飛正好從淮陽分區同來。

    他見到李麥問:“大嬸,你們村開了多少地了?” 李麥說:“開了二十多畝了。

    這不,今天就來領麥種。

    ” 秦雲飛說:“不行啊,你們村回來了三十多戶人家,才開了二十多畝地。

    進度太慢啊,是不是大家有顧慮?” 王跑說:“有什麼顧慮?現在人剛回來,幹活不習慣,家具又不全。

    再說,茶飯也跟不上。

    七八斤重的镢頭,掄起來可費力了。

    慢慢來吧!” 秦雲飛笑着說:“可别把麥種吃了。

    ” 長松說:“秦縣長,你放心。

    麥種誰也不會吃掉。

    就是……”他說着又咽回去了。

     李麥說:“叫我說吧,要說沒顧慮,那也不是真話。

    群衆還是有點顧慮,俺村就有人說:赤楊崗海騾子家的地就有幾百畝.他現在還在開封幹着國民黨的事。

    把他的地開了,他要是回來算個‘驢打滾’賬,吃不清還得兜着走。

    有些人說,光說誰開誰種,誰種誰收,有啥憑據呢?還是找找自己的老業地開着穩當。

    ” 王跑笑着說:“秦縣長,其實這就是我的話。

    ” 秦雲飛笑了笑說:“我說你們還有顧慮吧;其實不光你們赤楊崗,各村回來的難民,都有這個顧慮。

    我告訴你們個好消息,黨中央制定的土地改革政策下來了。

    在我們解放區要實行‘耕者有其田’,堅決沒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分給貧苦農民,永遠歸農民所有,咱們黃泛區因為人傷亡得太多,人少地多,實行誰開誰種,誰種歸誰。

    隻要一口人不超過五畝地,我們政府發給土地證。

    主要是鼓勵開荒。

    ” 王跑高興地說:“你們出個告示不行嗎!把這些政策都寫上,再把你們縣政府紅大印蓋上!” 秦雲飛說:“這個你們放心吧!告示正在印哩!還要派幹部去你們村。

    你們等着吧!” 過了兩天,宋敏和天亮帶着區武工隊的幾個戰士來到了赤楊崗。

    他們又送來些麥種和農具,準備發給大家。

     李麥悄悄地問宋敏:“小宋,告示帶來了沒有?”宋敏拍着背包說:“在裡邊,等會兒叫天亮同志給大家念念。

    ” 李麥說:“還是你念吧,‘遠來的和尚會念經’。

    人家說我們天亮是‘土八路’!,他的話人家不信。

    ”宋敏笑了說:“中。

    這一次倒用上我這‘南蠻子’了。

    ” 人集合在大楊樹下後,李麥向大家說:“鄉親們,這是咱們區的宋主任。

    請她給咱們講話。

    ” 大家沒有開過會,還不知道拍手歡迎。

    王跑伸着脖子看着,心裡想:“怎麼來個女的?”小響在遠處站着,看着這個女青年穿着一身黃軍服,留着短頭發,身上背個挎包,挎包上還挂了一個雪白的搪瓷茶缸,一舉一動,從容自如,心裡不由得羨慕起來。

     宋敏開始講話了。

    她的心情有些激動。

    她先喊了聲“鄉親們……”接着又叫着:“大爺們,大嬸們,大哥們,嫂子們,小弟弟小妹妹們!……”就她這麼挨着喊了一遍,全場的人,頓時鴉雀無聲了。

    李麥急忙低下了頭。

    她的兩行熱淚已經流在臉上。

    她理解這個在水窩裡蹲了八年的姑娘感情。

     宋敏忽然大聲說着:“……誰是這裡土地的土人?你們是這裡土地的主人!經過八年逃荒受難,現在你們回來了。

    我們把這塊土地交給你們;現在我們政府制定了土地改革政策。

    要實行耕者有其田!……”她說着從背包裡掏出告示,“嘩”的一下抖開說:“這是咱們政府出的告示,我給大家念念。

    ”她一條一條念着告示上的條文,仔細地解釋着。

    念完後,徐秋齋忽然站起來帶頭“啪,啪,啪,”地拍着手。

    群衆愣了一下,緊接着都不約而同地拍起手來。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是他們平生第一次鼓掌,也是他們最願意鼓的一次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