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長安街頭
關燈
小
中
大
,”徐秋齋說:“是啊,你這個小孫子是:肚子脹,啼哭多,飯少吃來又發熱。
叫他吃飯他灑坡,每天鬧到日頭落。
” 徐秋齋把這個曲兒一念,老婆拍着腿說:“老先生,你算得太透了!” 後來徐秋齋告訴她,第一要給小孩認個姓王的幹大,第二,這小孩要少吃零食.說了一會,把個老婆說得一天雲彩都散了。
老婆為了感謝,給了他一毛錢.還給他留了兩個熟雞蛋。
算了這一卦,徐秋齋又向另一個胖老婆說:“老齋公,你也算一卦吧?”胖老婆說:“我不算。
我想給我的閨女算一卦,我明天領着她來吧。
”徐秋齋說:“也成。
明天我還在這個地方。
”說罷兩個老婆高高興興地走了。
到了下午,徐秋齋又算了兩卦。
頭一天擺出攤子,總算沒自來,弄了三四毛錢,還有兩個雞蛋。
老頭到南大街吃了一碗葫蘆頭泡馍,把雞蛋給梁晴捎回去了。
第二天,他剛把攤子擺開,卻見一個掂着個紅包袱的年輕媳婦面帶愁容,臉有淚痕,在大路邊站了一會兒,就拐到他的卦攤前。
她低着頭說:“老先生。
你是算卦的吧!我想算一卦。
”徐秋齋說:“你坐下。
”徐秋齋打量了她一下,又看了看她的穿戴,像是農村的,徐秋齋就問:“你是問什麼的?是問病,是問事,還是問時運?” 那個年輕媳婦臉一紅說:“我想問問俺外頭人。
他叫趙連生。
”她說着從口袋裡掏出個信封,信封上寫着“趙連生”字樣。
徐秋齋說:“我們這算卦不問姓名,隻說說生辰年月就行了。
”那個媳婦說:“說他的,說我的?”徐秋齋說:“說誰的都行。
”那個媳婦把她丈夫的八字說了以後,徐秋齋念了一陣子醜寅卯,就說:“看他這八字,他有三年災運。
他現在不在家吧?”那個媳婦說:“走了兩年了,才出去沒有信,後來到耀縣才來了封信。
” 徐秋齋就進一步說:“你丈夫是當兵的!”那媳婦吃驚地說:“是啊!你怎麼知道?”徐秋齋又說:“是叫抓壯丁抓走的?”那個媳婦眼中含着淚說:“老大爺,你可真是神了,就是叫抓壯丁抓走的。
” 徐秋齋接着就念起他的“玄官條子”來。
他說:“一對鮮花落水中,你的丈夫去當兵,白天想他吃不下飯,夜裡想他點不住燈,三更半夜做了個夢,夢到他回來到家中,又是喜,又是驚,全家忙得一陣風,正要洗臉去吃飯,保長又帶人來抓逃兵!……”徐秋齋念着,那個婦女兩行淚已經流到了嘴邊。
她說:“老大爺,你可算得真投,我做了好幾回這個夢了。
” 徐秋齋安慰她說:“你也别太操心了。
看他這八字,到三年頭上,他興許能跑回家來,不過跑回家,你們千萬别叫他在家裡住,或親戚、或朋友,出來躲一段時間,能在外邊找個活幹幹更好。
那些保長和國民黨當官的龜孫們,都是憑抓逃兵發财哩!” 那個媳婦聽着他的批解,從心眼裡佩服。
她拿出了五毛錢要叫徐秋齋收下,徐秋齋說:“我隻能收你一毛錢,多一分錢也不要,何況你們婦道人家,弄個錢不容易。
你要是過意不去,你給我傳個名算了。
” 那個媳婦說:“大爺,我一定給你傳個名,算得真投。
”說着千恩萬謝地走了。
其實徐秋齋這一套還是瞎胡編的,不過徐秋齋這個人熟悉人情世态,又見多識廣。
再加上他愛說愛打聽,到西安時間不長,卻對這裡的城鄉民俗、生活狀況有一個粗略了解。
他見到這個婦女時,打量着她像農村一般小戶人家的媳婦。
再加上他知道這裡的農民,很少出外,大多在家種地,凡是外出的年輕男人,大多是被抓壯丁的。
他又觀察那婦女的表情,聽她的口氣說是:“才出去沒有信,後來到耀縣才來了個信。
”才走時沒有信是剛被抓走。
還在司管區受訓不能寫信;到耀縣才帶回來信,說明他這職業是到處開拔流動的。
耀縣又駐了很多國民黨的部隊,因此他就敢斷定她丈夫是抓壯丁被抓走的。
另外,他敢于這樣肯定,是那個婦女自己“露了簧”。
她拿出信封時,徐秋齋雖然隻瞟了一眼.卻看到有“耀縣三十四師”字樣,當然就更敢說肯定話。
他抓住了這一點,至于下邊做夢,保長抓逃兵,全是按照人情世事編的現成的聯兒,對誰都能用。
徐秋齋算了這一卦,把周圍幾個看的人算是稀罕住了。
他們互相說着:“這老頭真不簡單,真成來人不用問了!”也有人說:“他肯定認識這個媳婦,故意叫人看的,要不他怎麼會知道得那麼清楚。
” 就在這一群看熱鬧的人中,有一個國民黨王曲軍校的學生,他聽着徐秋齋在算卦時,又罵保長又罵國民黨軍官,心裡早窩着一肚子火。
他本來是軍官坯子,想着将來當官軍挎上武裝帶多麼榮耀,想不到被這個算卦老頭如此小看謾罵。
他又聽着衆人在誇獎徐秋齋,心裡更不服氣。
他撥開衆人,扠着腰往卦攤前一站說:“老頭,我也算一卦!” 徐秋齋擡頭一看,隻見他穿着一身灰棉軍服,打着綁腿,胸前戴個黃邊布徽章,帽子戴的周吳鄭王,官不像官,兵不像兵,一臉傲氣,兩眼兇光。
一看便知道是個專門來找事的,心裡說:“又碰上個燒不熟、煮不爛、費油鹽的家夥!” 要說徐秋齋碰到這種人也多了,可是“物出鄉貴,人出鄉賤”,逃荒要飯來到這生地方,不敢多惹事,就滿臉陪笑說:“老總,我這隻能算個巧要飯,你先生要忙就忙去吧!”那個軍校學生說:“我不管你要飯不要飯!算
叫他吃飯他灑坡,每天鬧到日頭落。
” 徐秋齋把這個曲兒一念,老婆拍着腿說:“老先生,你算得太透了!” 後來徐秋齋告訴她,第一要給小孩認個姓王的幹大,第二,這小孩要少吃零食.說了一會,把個老婆說得一天雲彩都散了。
老婆為了感謝,給了他一毛錢.還給他留了兩個熟雞蛋。
算了這一卦,徐秋齋又向另一個胖老婆說:“老齋公,你也算一卦吧?”胖老婆說:“我不算。
我想給我的閨女算一卦,我明天領着她來吧。
”徐秋齋說:“也成。
明天我還在這個地方。
”說罷兩個老婆高高興興地走了。
到了下午,徐秋齋又算了兩卦。
頭一天擺出攤子,總算沒自來,弄了三四毛錢,還有兩個雞蛋。
老頭到南大街吃了一碗葫蘆頭泡馍,把雞蛋給梁晴捎回去了。
第二天,他剛把攤子擺開,卻見一個掂着個紅包袱的年輕媳婦面帶愁容,臉有淚痕,在大路邊站了一會兒,就拐到他的卦攤前。
她低着頭說:“老先生。
你是算卦的吧!我想算一卦。
”徐秋齋說:“你坐下。
”徐秋齋打量了她一下,又看了看她的穿戴,像是農村的,徐秋齋就問:“你是問什麼的?是問病,是問事,還是問時運?” 那個年輕媳婦臉一紅說:“我想問問俺外頭人。
他叫趙連生。
”她說着從口袋裡掏出個信封,信封上寫着“趙連生”字樣。
徐秋齋說:“我們這算卦不問姓名,隻說說生辰年月就行了。
”那個媳婦說:“說他的,說我的?”徐秋齋說:“說誰的都行。
”那個媳婦把她丈夫的八字說了以後,徐秋齋念了一陣子醜寅卯,就說:“看他這八字,他有三年災運。
他現在不在家吧?”那個媳婦說:“走了兩年了,才出去沒有信,後來到耀縣才來了封信。
” 徐秋齋就進一步說:“你丈夫是當兵的!”那媳婦吃驚地說:“是啊!你怎麼知道?”徐秋齋又說:“是叫抓壯丁抓走的?”那個媳婦眼中含着淚說:“老大爺,你可真是神了,就是叫抓壯丁抓走的。
” 徐秋齋接着就念起他的“玄官條子”來。
他說:“一對鮮花落水中,你的丈夫去當兵,白天想他吃不下飯,夜裡想他點不住燈,三更半夜做了個夢,夢到他回來到家中,又是喜,又是驚,全家忙得一陣風,正要洗臉去吃飯,保長又帶人來抓逃兵!……”徐秋齋念着,那個婦女兩行淚已經流到了嘴邊。
她說:“老大爺,你可算得真投,我做了好幾回這個夢了。
” 徐秋齋安慰她說:“你也别太操心了。
看他這八字,到三年頭上,他興許能跑回家來,不過跑回家,你們千萬别叫他在家裡住,或親戚、或朋友,出來躲一段時間,能在外邊找個活幹幹更好。
那些保長和國民黨當官的龜孫們,都是憑抓逃兵發财哩!” 那個媳婦聽着他的批解,從心眼裡佩服。
她拿出了五毛錢要叫徐秋齋收下,徐秋齋說:“我隻能收你一毛錢,多一分錢也不要,何況你們婦道人家,弄個錢不容易。
你要是過意不去,你給我傳個名算了。
” 那個媳婦說:“大爺,我一定給你傳個名,算得真投。
”說着千恩萬謝地走了。
其實徐秋齋這一套還是瞎胡編的,不過徐秋齋這個人熟悉人情世态,又見多識廣。
再加上他愛說愛打聽,到西安時間不長,卻對這裡的城鄉民俗、生活狀況有一個粗略了解。
他見到這個婦女時,打量着她像農村一般小戶人家的媳婦。
再加上他知道這裡的農民,很少出外,大多在家種地,凡是外出的年輕男人,大多是被抓壯丁的。
他又觀察那婦女的表情,聽她的口氣說是:“才出去沒有信,後來到耀縣才來了個信。
”才走時沒有信是剛被抓走。
還在司管區受訓不能寫信;到耀縣才帶回來信,說明他這職業是到處開拔流動的。
耀縣又駐了很多國民黨的部隊,因此他就敢斷定她丈夫是抓壯丁被抓走的。
另外,他敢于這樣肯定,是那個婦女自己“露了簧”。
她拿出信封時,徐秋齋雖然隻瞟了一眼.卻看到有“耀縣三十四師”字樣,當然就更敢說肯定話。
他抓住了這一點,至于下邊做夢,保長抓逃兵,全是按照人情世事編的現成的聯兒,對誰都能用。
徐秋齋算了這一卦,把周圍幾個看的人算是稀罕住了。
他們互相說着:“這老頭真不簡單,真成來人不用問了!”也有人說:“他肯定認識這個媳婦,故意叫人看的,要不他怎麼會知道得那麼清楚。
” 就在這一群看熱鬧的人中,有一個國民黨王曲軍校的學生,他聽着徐秋齋在算卦時,又罵保長又罵國民黨軍官,心裡早窩着一肚子火。
他本來是軍官坯子,想着将來當官軍挎上武裝帶多麼榮耀,想不到被這個算卦老頭如此小看謾罵。
他又聽着衆人在誇獎徐秋齋,心裡更不服氣。
他撥開衆人,扠着腰往卦攤前一站說:“老頭,我也算一卦!” 徐秋齋擡頭一看,隻見他穿着一身灰棉軍服,打着綁腿,胸前戴個黃邊布徽章,帽子戴的周吳鄭王,官不像官,兵不像兵,一臉傲氣,兩眼兇光。
一看便知道是個專門來找事的,心裡說:“又碰上個燒不熟、煮不爛、費油鹽的家夥!” 要說徐秋齋碰到這種人也多了,可是“物出鄉貴,人出鄉賤”,逃荒要飯來到這生地方,不敢多惹事,就滿臉陪笑說:“老總,我這隻能算個巧要飯,你先生要忙就忙去吧!”那個軍校學生說:“我不管你要飯不要飯!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