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關燈
錢的人,對嗎?” “不,事實上他留下的錢并不算多。

    他說這樣反倒會讓生活顯得更有情趣。

    從那時開始,”菲利浦第一次露出了笑意,“他開始從事一些與以前截然不同的産業,反倒變得更有錢了。

    ” “你和你哥哥都搬到這兒來了。

    是因為經濟上有困難嗎?” “當然不是。

    隻是為了方便而已。

    爸爸總是說這個家随時歡迎我們來住。

    我是由于自身的家庭原因搬過來的。

     “我特别喜歡爸爸,”菲利浦補充道,“我是一九三七年開始住在這兒的。

    我不付房租,不過承擔自己的那部分居住稅。

    ” “你哥哥呢?” “我哥哥是因為一九四三年大戰時房子遭到轟炸而搬過來的。

    ” “那麼利奧尼迪斯先生,你對你父親遺囑中所做的安排有所了解嗎?” “非常了解。

    他在一九四五年大戰結束以後就重新立了一份遺囑。

    爸爸不是那種藏着掖着的人。

    他非常具有家庭觀念。

    重立遺囑以後,他召集了一次有律師在場的家庭會議。

    在他的要求下,律師向我們詳細解釋了遺囑中的條款。

    我想這些條款你一定都已經知道了。

    蓋茨基爾先生應該都已經告訴了你。

    大緻說來,他留給我繼母十萬英鎊的稅後遺産。

    其餘遺産被分成三等份。

    一份給我,一份給我哥哥,還有一份給他的三個孫輩。

    遺産非常豐厚,但要繳的遺産稅也很多。

    ” “家裡的仆人能拿到遺贈嗎?” “沒有你說的這種遺贈。

    隻要一直幹下去的話,他們的工資每年都會漲。

    ” “利奧尼迪斯先生,請原諒我這麼問,你有過急需用錢的經曆嗎?” “總督察先生,說句發自肺腑的話,收入稅确實有點兒高,但這點兒收入還夠我和我妻子用的。

    另外父親還時常送我們一些昂貴的禮物,而且碰到急用的時候,他一定會拿出錢的。

    ” 接着菲利浦又冷冷地補充了一句: “我可以向你保證,從經濟上說我沒有任何要父親去死的理由。

    ” “利奧尼迪斯先生,要是我的話讓你産生這種想法的話,那我感到非常抱歉。

    現在我想問你一些比較微妙的問題。

    這些問題是有關于你父親和他妻子的關系的。

    他們在一起快樂嗎?” “在我看來,他們過得非常快樂。

    ” “沒有争吵嗎?” “據我所知沒有。

    ” “他們的年齡差距不是很大嗎?” “确實很大。

    ” “請原諒我這麼問,你同意你父親再婚嗎?” “他沒問過我。

    ” “利奧尼迪斯先生,我要的不是這種答案。

    ” “如果非讓我說的話,我會說這樁婚姻是不明智的。

    ” “你規勸過你父親嗎?” “等我知道的時候,他們已經結婚了。

    ” “對你震動很大吧?” 菲利浦沒有應聲。

     “你對這事感到不滿嗎?” “随他高興吧,沒有任何人有理由幹涉他的決定。

    ” “你和利奧尼迪斯太太相處得還好嗎?” “非常好。

    ” “關系和朋友一樣,是嗎?” “我們很少見面。

    ” 塔弗納總督察改變了話題。

     “能告訴我一些勞倫斯·布朗先生的情況嗎?” “恐怕不能。

    他是我父親雇來的。

    ” “可他是受雇來教你的孩子的,利奧尼迪斯先生。

    ” “的确如此。

    我兒子有小兒麻痹症——還好病情并不嚴重——考慮到他不太适合去公立學校,父親提議給他和我的小女兒約瑟芬妮請個家庭教師。

    我們的選擇并不多,因為大多數人去服兵役了,能請的人就那麼幾個。

    小夥子的履曆毫無瑕疵,爸爸和一直負責照看孩子的姨媽都對他非常滿意,我也非常認可他。

    他教得非常認真,教學内容十分合适,這點我必須向你申明。

    ” “他為什麼沒住在這兒,而住在你父親那一側?” “那邊空房間比較多。

    ” “原諒我這麼問——你有沒有注意到勞倫斯·布朗先生和你繼母之間有過于親密的迹象?” “我沒機會去觀察這種事情。

    ” “聽說過這種傳言嗎?” “總督察先生,我不信謠不傳謠。

    ” “欽佩之至,”塔弗納總督察說,“這麼說你信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了?” “總督察,随你怎麼說都行。

    ” 塔弗納總督察站起身來。

     “謝謝你,利奧尼迪斯先生。

    ”他說。

     我一聲不吭地跟在他身後走出了門。

     “哦,”塔弗納說,“沒見過這麼寵辱不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