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時間與金錢
關燈
小
中
大
人到世間來,除了要把握時間、争取時間、利用時間多做有益于社會人群的事,以延長時間上的壽命以外,更應該努力創造美好的語言壽命、芬芳的道德壽命、顯赫的事業壽命、不朽的文化壽命、堅定的信仰壽命、清淨的智慧壽命、恒久的功德壽命、互存的共生壽命,如此才是真正擁有了福德與長壽。
時 間 生命在哪裡?《四十二章經》說:“生命在呼吸間。
”因此,時間就是生命,愛惜生命就不能浪費時間。
時間是維系生命的要素,時間好像一間工廠,可以制造福德因緣,可以制造曆史功績,可以生産美好的事物,但看身為工廠主人的你如何運作了。
時間究竟有什麼用呢? 一、時間是試場。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可以檢驗一個人的人格、道德。
因為一個人的修養,短時間内不容易看出來,但是時間久了,善惡好壞就曆曆分明了。
二、時間最公平。
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擁有同樣的二十四小時,但是有的人很會利用時間,有的人卻隻會浪費時間。
甚至有的人覺得時間不夠用,有的人卻不知道怎麼消磨時間。
三、時間的意義。
工作忙碌的人,有足夠的時間睡眠,此乃人生一大美事;挑燈夜戰的考生,讀書時間充足對他是何等重要。
反之,作奸犯科的歹徒,擔心被警察抓住,日子難熬;疾病纏身的人,其痛苦真是度日如年。
所以,時間的意義因人而有不同。
四、時間的階段性。
時間是有階段性的,一天有早中晚的轉換,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疊,一生有日日月月的交替。
在無限的時空裡,生命則是一期一期地輪轉着。
五、時間如流星。
時間如流星,刹那流逝,曾幾何時,紅顔成為老媪,少年成為白頭,怎可不珍惜呢?有的人用時間創造功業,有的人用時間為未來培養因緣,有的人浪費時間在人我是非中。
想想,你過的是哪一種日子呢? 六、時間有因果。
因果就在時間裡,春天播種,秋天收成;今年播種,明年收成。
人也有“三世因果”,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因此,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能不慎! 七、時間是殺手。
所謂“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許人間見白頭”。
昔日風光随着歲月的流逝而消散,令人不勝唏噓!時間賜給我們生命,也會斬斷我們的生命。
因此,吾人蒙賜的數十年歲月應該好好利用,一旦時間消逝,一切就做不成了。
八、時間是資本。
成也時間,敗也時間,時間能解決一切難解的問題。
所以,擁有多少時間,就擁有多少本錢。
坐擁時間,何事不成? 和人生最親近的就是時間,再好的親朋好友終會離我們而去,但是時間始終跟随着你我。
所以,沐浴陽光之下,要知道光明的可貴;飲用潔淨的清水,要知道清涼的可貴;擁有生命,更要知道時間的可貴。
關于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春夏秋冬,都會經過生老病死。
但是每個人擁有多少生命、時間,長短因緣就各不相同了。
有的人活到百歲以上,有的人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不過生命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輪回,這是不會停息的。
人的生命,有的人雖然活上百歲,但對世人了無貢獻,隻是寄生世間;有的人短短數十年生命,但福國利民,對世間貢獻良多;也有的人毫無貢獻,甚至危害世間,招人唾罵。
人生世間,時間長短好像都有一本賬簿,記載着你的所行所為。
既是賬簿,當然就有所收入,有所支出。
人生的收支,至少要能平衡,不能到處賒欠,那就不是好事了。
時間的單位,一般是用分秒來計算,如:六十秒為一分鐘,六十分鐘為一小時,二十四小時為一晝夜,一晝夜為一天,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一百年為一世紀……另外,中國計算數量采“十進制”,共計為: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等單位。
現在中國曆史号稱五千年,其實可考的曆史也隻有兩三千年,所以對于億、兆、京、垓、秭等,真是叫人不敢想象。
佛教說到時間,最小的單位是“刹那”,最大的是“無量阿僧祇劫”,這都是十地菩薩以上的聖者才能證知的時間,我們也無法述說那麼長遠,現在隻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時間,分述如下: 一、過去。
我們現生的壽命,你可以數知自己有多大年齡,但對于過去的生命,就沒有辦法知道了。
因為過去的生命必定經過無量的生死流轉,才能到現在。
過去生中,我們可能是世界上另外一個國家的人士,我們也可能做過國王、皇後、王子、公主,但也可能當過乞丐等貧窮下賤之人。
古德說:“人生真是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裡煮。
”假如一個有天眼通的人,他看世間所有人等,過去可能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等親人眷屬,所以個人一期的生命,在無量阿僧祇劫裡算來,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二、現在。
現期的生命,從母親懷胎開始,到生命結束離開世間為止,這一期的生命,在三世裡面說來,算是最為短少的。
所以在佛教裡很重視“當下”,一再強調“凡事要把握當下”,當下一刻、當下一念,最為重要。
你不重視當下,把現在虛度,那麼如電光石火的當下時間逝去,再也追不回來了。
所以講到時間,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不能停息,未來的尚未來到,過去、現在、未來,就在時間的輪盤上轉動,永不停止。
我們在自由輪轉不停的時間裡,要掌握刹那的時間,念念與我們的願望相應,庶幾不會空費現在的時間。
三、未來。
在現在的這期生命裡,我們也有窮通得失,有時“風平浪靜,萬裡晴空”,有時也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刻,是好是不好,是幸福是痛苦,時間總會過去的。
當然,過去的因緣,影響到現在的因緣。
現在的因緣,當然也會影響未來下一期生命的果報,所以我們對未來往往是無知的。
但是,說我們完全不知道未來的果報,也不盡然!在《三世因果偈》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從三世因果的關系,其實已經把我們的過去到未來,做了一個概略的示知,所以吾人在時間之流裡,究竟何去何從?應該要謹慎、用心! 時間用法 每個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但是有的人不善于規劃、安排、利用時間,讓時間徒然空過。
懂得安排時間、規劃時間的人,才能把握時間、善用時間。
時間要如何安排、規劃呢?以下僅就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使用法,代拟如下: 一、睡眠八小時。
一般人一天的睡眠時間以八小時為正常,但也不是絕對的,有的人雖然睡不到八小時,但他隻要一上床,很快就能安心入睡,因為睡眠質量好,故而一天裡都是精神飽滿。
所以,睡眠時間長短是其次,重要的是,睡眠時就要一切放下,不要把煩惱、雜念帶到床上。
二、工作八小時。
青壯年時期,工作時間可以不限于八小時,因為體力充沛,可以加班;到了中年以後,應以每天工作八小時為宜。
不過,工作也不一定看它的時間長短,重要的是進度要完成。
三、三餐二小時。
早餐二十分鐘,午、晚餐各半小時,剩下的四十分鐘可放松身心與家人、同事或朋友餐後聊天,或者早餐後閱報,午餐後小寐均可。
四、盥洗一小時。
每日盥洗時間十五至二十分鐘,其他的時間從容大小便,應該足夠。
五、運動半小時。
早晨的晨跑、體操或飯後的散步,每日半小時,要持之以恒。
六、信仰修持半小時:利用早晨或晚間誦經、靜坐、禮拜三十分鐘,或早晚各十五分鐘均可。
七、讀書兩小時。
每天應該有閱讀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寫生活日記,或是做明日重要行事的備忘錄等。
八、親子娛樂一小時。
每天應該有一小時的親子時間,不管上對父母,或是下與子女,都是必要的,如果久不溝通,容易疏遠。
九、各種預備一小時。
生活裡難免有些突發狀況,因此預留一小時作為備用。
十、如系周六、日等例假日,可以規劃為交友、聯誼、訪問、參加共修、參與讀書會、家庭普照、整理内務、庭院大掃除等。
偶爾也可以安排全家出遊,至少兩個月一次,即使不能遠遊,全家到公園一走也好,借此可以培養家人共同的興趣,凝聚家人的向心力。
人生在世,自己擁有多少金錢,要懂得“量入為出”;一個人一生擁有多少時間,也應該給予規劃妥當。
當然,規劃也不是刻闆的一成不變,隻要能掌握一個大緻的原則就好。
不過一旦做好計劃,要能遵守,要讓生活有規律,就如學生上課、軍人出操,都有定時安排,如此也會覺得時間很好過。
讀者們不妨一試。
善用時間 投身在繁忙的工商社會裡,有的人因為不善于利用零碎時間,因此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譬如一坐上車子,不是閑聊,就是睡覺。
其實,時間要靠自己把握、善用,例如在佛教裡,随時随地都可以修行,即使是上廁所、盥洗時都可以念佛,隻要懂得把握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時時刻刻都能修行。
時間是很寶貴的,如果沒有時間,事情就難以完成。
因此,一個不
時 間 生命在哪裡?《四十二章經》說:“生命在呼吸間。
”因此,時間就是生命,愛惜生命就不能浪費時間。
時間是維系生命的要素,時間好像一間工廠,可以制造福德因緣,可以制造曆史功績,可以生産美好的事物,但看身為工廠主人的你如何運作了。
時間究竟有什麼用呢? 一、時間是試場。
所謂“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可以檢驗一個人的人格、道德。
因為一個人的修養,短時間内不容易看出來,但是時間久了,善惡好壞就曆曆分明了。
二、時間最公平。
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擁有同樣的二十四小時,但是有的人很會利用時間,有的人卻隻會浪費時間。
甚至有的人覺得時間不夠用,有的人卻不知道怎麼消磨時間。
三、時間的意義。
工作忙碌的人,有足夠的時間睡眠,此乃人生一大美事;挑燈夜戰的考生,讀書時間充足對他是何等重要。
反之,作奸犯科的歹徒,擔心被警察抓住,日子難熬;疾病纏身的人,其痛苦真是度日如年。
所以,時間的意義因人而有不同。
四、時間的階段性。
時間是有階段性的,一天有早中晚的轉換,一年有春夏秋冬的更疊,一生有日日月月的交替。
在無限的時空裡,生命則是一期一期地輪轉着。
五、時間如流星。
時間如流星,刹那流逝,曾幾何時,紅顔成為老媪,少年成為白頭,怎可不珍惜呢?有的人用時間創造功業,有的人用時間為未來培養因緣,有的人浪費時間在人我是非中。
想想,你過的是哪一種日子呢? 六、時間有因果。
因果就在時間裡,春天播種,秋天收成;今年播種,明年收成。
人也有“三世因果”,所謂“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因此,對于自己的所作所為不能不慎! 七、時間是殺手。
所謂“自古美人如名将,不許人間見白頭”。
昔日風光随着歲月的流逝而消散,令人不勝唏噓!時間賜給我們生命,也會斬斷我們的生命。
因此,吾人蒙賜的數十年歲月應該好好利用,一旦時間消逝,一切就做不成了。
八、時間是資本。
成也時間,敗也時間,時間能解決一切難解的問題。
所以,擁有多少時間,就擁有多少本錢。
坐擁時間,何事不成? 和人生最親近的就是時間,再好的親朋好友終會離我們而去,但是時間始終跟随着你我。
所以,沐浴陽光之下,要知道光明的可貴;飲用潔淨的清水,要知道清涼的可貴;擁有生命,更要知道時間的可貴。
關于時間 時間就是生命,每個人的生命都有春夏秋冬,都會經過生老病死。
但是每個人擁有多少生命、時間,長短因緣就各不相同了。
有的人活到百歲以上,有的人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不過生命生了要死,死了要生,生死輪回,這是不會停息的。
人的生命,有的人雖然活上百歲,但對世人了無貢獻,隻是寄生世間;有的人短短數十年生命,但福國利民,對世間貢獻良多;也有的人毫無貢獻,甚至危害世間,招人唾罵。
人生世間,時間長短好像都有一本賬簿,記載着你的所行所為。
既是賬簿,當然就有所收入,有所支出。
人生的收支,至少要能平衡,不能到處賒欠,那就不是好事了。
時間的單位,一般是用分秒來計算,如:六十秒為一分鐘,六十分鐘為一小時,二十四小時為一晝夜,一晝夜為一天,三百六十五天為一年,一百年為一世紀……另外,中國計算數量采“十進制”,共計為:一、十、百、千、萬、億、兆、京、垓、秭、穰、溝、澗、正、載等單位。
現在中國曆史号稱五千年,其實可考的曆史也隻有兩三千年,所以對于億、兆、京、垓、秭等,真是叫人不敢想象。
佛教說到時間,最小的單位是“刹那”,最大的是“無量阿僧祇劫”,這都是十地菩薩以上的聖者才能證知的時間,我們也無法述說那麼長遠,現在隻以“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時間,分述如下: 一、過去。
我們現生的壽命,你可以數知自己有多大年齡,但對于過去的生命,就沒有辦法知道了。
因為過去的生命必定經過無量的生死流轉,才能到現在。
過去生中,我們可能是世界上另外一個國家的人士,我們也可能做過國王、皇後、王子、公主,但也可能當過乞丐等貧窮下賤之人。
古德說:“人生真是苦,孫子娶祖母,牛羊席上坐,六親鍋裡煮。
”假如一個有天眼通的人,他看世間所有人等,過去可能都曾經做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等親人眷屬,所以個人一期的生命,在無量阿僧祇劫裡算來,實在太微不足道了。
二、現在。
現期的生命,從母親懷胎開始,到生命結束離開世間為止,這一期的生命,在三世裡面說來,算是最為短少的。
所以在佛教裡很重視“當下”,一再強調“凡事要把握當下”,當下一刻、當下一念,最為重要。
你不重視當下,把現在虛度,那麼如電光石火的當下時間逝去,再也追不回來了。
所以講到時間,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不能停息,未來的尚未來到,過去、現在、未來,就在時間的輪盤上轉動,永不停止。
我們在自由輪轉不停的時間裡,要掌握刹那的時間,念念與我們的願望相應,庶幾不會空費現在的時間。
三、未來。
在現在的這期生命裡,我們也有窮通得失,有時“風平浪靜,萬裡晴空”,有時也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刻,是好是不好,是幸福是痛苦,時間總會過去的。
當然,過去的因緣,影響到現在的因緣。
現在的因緣,當然也會影響未來下一期生命的果報,所以我們對未來往往是無知的。
但是,說我們完全不知道未來的果報,也不盡然!在《三世因果偈》說:“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從三世因果的關系,其實已經把我們的過去到未來,做了一個概略的示知,所以吾人在時間之流裡,究竟何去何從?應該要謹慎、用心! 時間用法 每個人一天都有二十四小時,但是有的人不善于規劃、安排、利用時間,讓時間徒然空過。
懂得安排時間、規劃時間的人,才能把握時間、善用時間。
時間要如何安排、規劃呢?以下僅就一天二十四小時的使用法,代拟如下: 一、睡眠八小時。
一般人一天的睡眠時間以八小時為正常,但也不是絕對的,有的人雖然睡不到八小時,但他隻要一上床,很快就能安心入睡,因為睡眠質量好,故而一天裡都是精神飽滿。
所以,睡眠時間長短是其次,重要的是,睡眠時就要一切放下,不要把煩惱、雜念帶到床上。
二、工作八小時。
青壯年時期,工作時間可以不限于八小時,因為體力充沛,可以加班;到了中年以後,應以每天工作八小時為宜。
不過,工作也不一定看它的時間長短,重要的是進度要完成。
三、三餐二小時。
早餐二十分鐘,午、晚餐各半小時,剩下的四十分鐘可放松身心與家人、同事或朋友餐後聊天,或者早餐後閱報,午餐後小寐均可。
四、盥洗一小時。
每日盥洗時間十五至二十分鐘,其他的時間從容大小便,應該足夠。
五、運動半小時。
早晨的晨跑、體操或飯後的散步,每日半小時,要持之以恒。
六、信仰修持半小時:利用早晨或晚間誦經、靜坐、禮拜三十分鐘,或早晚各十五分鐘均可。
七、讀書兩小時。
每天應該有閱讀時間,可以用來看書、寫生活日記,或是做明日重要行事的備忘錄等。
八、親子娛樂一小時。
每天應該有一小時的親子時間,不管上對父母,或是下與子女,都是必要的,如果久不溝通,容易疏遠。
九、各種預備一小時。
生活裡難免有些突發狀況,因此預留一小時作為備用。
十、如系周六、日等例假日,可以規劃為交友、聯誼、訪問、參加共修、參與讀書會、家庭普照、整理内務、庭院大掃除等。
偶爾也可以安排全家出遊,至少兩個月一次,即使不能遠遊,全家到公園一走也好,借此可以培養家人共同的興趣,凝聚家人的向心力。
人生在世,自己擁有多少金錢,要懂得“量入為出”;一個人一生擁有多少時間,也應該給予規劃妥當。
當然,規劃也不是刻闆的一成不變,隻要能掌握一個大緻的原則就好。
不過一旦做好計劃,要能遵守,要讓生活有規律,就如學生上課、軍人出操,都有定時安排,如此也會覺得時間很好過。
讀者們不妨一試。
善用時間 投身在繁忙的工商社會裡,有的人因為不善于利用零碎時間,因此總覺得時間不夠用,譬如一坐上車子,不是閑聊,就是睡覺。
其實,時間要靠自己把握、善用,例如在佛教裡,随時随地都可以修行,即使是上廁所、盥洗時都可以念佛,隻要懂得把握時間,充分利用時間,時時刻刻都能修行。
時間是很寶貴的,如果沒有時間,事情就難以完成。
因此,一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