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人生的城市
關燈
小
中
大
可見出日韓佛教的寺院叢林,各具特色。
第四級,非洲。
埃及的金字塔、南非的野生動物園,乃至開普敦的好望角、約翰内斯堡的南華寺等,證明非洲并非隻有“苦難”與“黑暗”。
第五級,澳大利亞。
悉尼歌劇院、大堡礁,布裡斯班的黃金海岸等,處處可見澳大利亞人愛好藝術與大自然的特性。
第六級,美加。
美國大峽谷、黃石國家公園,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等,壯闊的氣勢不禁令人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第七級,歐洲。
羅馬競技場、希臘神殿、意大利比薩斜塔、德國奧林匹克廣場等,從中可以看出歐洲的古老文化。
第八級,俄羅斯。
紅場、克裡姆林宮、冬宮、俄羅斯圖書館等,各自代表着政治與文化,但其實都是權力的象征。
第九級,印度。
佛陀八大聖地、恒河風光、泰姬陵、沙查汗宮殿、孟買阿姜達,處處蘊藏佛教的曆史文化與生命。
第十級,中國大陸。
萬裡長城、九寨溝、敦煌石窟、大足石刻、龍門、雲崗、張家界、黃山、各地曆代皇陵、兵馬俑、陝西法門寺地宮、上海東方明珠、杭州西湖等,此中有不少世界級的文化遺産,也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瑰寶。
當然,以上隻是舉其要者,其他還有不少世界各地的名勝,如英國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巴西的亞馬孫河等,都可以各依所好,做進階的參訪學習。
懷念的地方 在人的一生當中,總有幾個是我們所懷念的人,也總有一些我們住過或是到過的地方,讓人懷念。
例如,現在有很多人出門觀光旅行,當他一番走馬看花後,你問他:“哪裡最好玩?”他必然也能說出一二個地方,不會交白卷。
懷念的地方,有山巅水邊,有林泉樹下,有甯靜純樸的鄉村農舍,有遼闊空曠的自然原野,甚至巧奪天工、渾然天成的峽谷岩洞等,總有一些地方讓人懷念。
在一般人的一生當中,大概有幾個地方是大家所共同懷念的,例如: 一、讀書的學校。
每一個人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甚至出國留學,在一生七八十年的歲月中,可以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與學校為伍,怎麼可能不會留下一些值得回憶的紀念呢?隻是在求學的階段中,哪個城市的學校最可愛,就看他在校時,與老師的師生關系、與同學的互動如何,乃至他對讀書的興趣高低,種種因素留下的印象,都會有所影響。
二、接受挑戰教育的地方。
所謂挑戰的教育,就是人生遭逢最苦、最難的考驗。
有的人“十載寒窗無人問”,有的人有挫敗、打擊、困苦的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武訓為什麼要“行乞興學”?因為他知道讀書不容易。
王冕畫荷成功,因為他缺少筆墨。
有的人參訪尋師,多次不遇;有的人投帖拜師,遭人拒絕。
在饑寒交迫、在生死存亡間掙紮時,乃至貧病無依,孤苦無助的心情,可能在當時這些都不是好事,但是當你能通過這些考驗,則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為你最懷念、最值得記憶的所在。
三、結婚的禮堂。
一個年輕人,成年禮時希望父母參加,畢業典禮時希望親人與會,結婚典禮時更希望父母、親人、師長、朋友都能出席。
因為結婚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從個人走上成家立業,過上成雙成對的生活,今後他必須負擔的責任,不同于單獨的個人生活,所以無論是結婚的對象、地點、時間、過程,他都非常重視。
古人有《四喜詩》: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
事實上,很多人最在意的,還是“洞房花燭夜”,所以有“小登科”之說。
四、一些人生的試場。
當過兵的軍人,知道在某次的戰役、某個戰場上,要能建功立業,才能當上一旅、一師之長;在一些專業競技的試場,能夠智冠群倫,拔得頭籌,他日才能得以揚眉吐氣。
所以,人生的試場,都是經過一番努力、腳踏實地走過的地方,怎能不懷念呢? 懷念的地方,總有一些叫人難以忘記的事。
中國萬裡長城的無邊風光、印度泰姬陵的月光映照,乃至羅馬競技場、希臘神殿、埃及金字塔、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俄羅斯紅場、美國大峽谷、法國巴黎凱旋門、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等,這些都是舉世聞名的名勝景觀,當你親身一遊之後,怎麼可能對它們全然沒有一點懷念呢? 台灣地名 人有人名,地有地名,物有物名,世間任何東西,都要替它取個名字,以便識别。
台灣地區,有很多有趣的地名,略舉如下: 一、以植物為名的鄉鎮。
如莿桐鄉、佳冬鄉、牡丹鄉、蘆竹鄉、大樹鄉、路竹鄉、竹塘鄉、花壇鄉、柳營鄉、麻豆鎮、竹山鎮、楊梅鎮、卓蘭鎮等。
尤其以“林”為名的地方,多不勝數,如樹林市、坪林鄉、水林鄉、杉林鄉、茂林鄉、秀林鄉、林邊鄉、林口鄉、林園鄉、林内鄉、芎林鄉、員林鎮、大林鎮等。
由于台灣是個海島,又處在熱帶地區,一年四季如春,适合各種植物生長,奇花異木很多,所以台灣不少鄉鎮,很自然地就以植物林木為名。
二、以動物為名的鄉鎮。
如龍潭鄉、龍井鄉、龍崎鄉、後龍鎮、獅潭鄉、獅子鄉、鹿草鄉、鹿野鄉、沙鹿鎮、鹿港鎮、鹿谷鎮、鳳山市、鳳林鎮、燕巢鄉、魚池鄉、鳥松鄉、麟洛鄉、龜山鄉等。
中國人一向認為“龍”是吉祥的動物,所以叫“龍”的地名很多。
此外,獅子、老虎、鳳凰、麒麟、烏龜等,有的是因為長得雄壯威猛,有的是由于象征祥瑞、長壽,因此也不免被用來當地名。
三、以礦物為名的鄉鎮。
如金山鄉、金峰鄉、金甯鄉、金沙鎮、金城鎮、金湖鎮、石錠鄉、石門鄉、石岡鄉、東石鄉、尖石鄉、土城市、土庫鎮、鹽埕區、鹽埔鄉、埔鹽鄉、鹽水鎮、銅鑼鄉、玉井鄉、玉裡鎮等。
以礦物為名的鄉鎮當中,以“金”為名最多,可見黃金之受人喜愛,可謂“人同此心”。
其他以石頭為名者,如石門鄉真有石門,以“鹽”為名的地區,多數過去也的确産鹽,所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
四、以數字為名的鄉鎮。
如二水鄉、二林鎮、三峽鎮、三芝鄉、三義鄉、三民鄉、三灣鄉、三星鄉、四湖鄉、五股鄉、五峰鄉、五結鄉、六甲鄉、六龜鄉、六腳鄉、鬥六市、七股鄉、七美鄉、七堵區、八裡鄉、八德市、九如鄉、萬裡鄉、萬丹鄉、萬巒鄉等。
從數字看台灣的地名,多數也都是有典故的,例如彰化縣的二水鄉,因為是處于“二分水圳”與“八堡圳”這二條水圳之間,所以原本叫“二八水”,直到日據時代才簡化為“二水”。
另外,宜蘭的頭城、五結,乃因清末時,地方經常發生械鬥,此兩地就是鄉民“集結防守”之地,故名。
其他如三民鄉,有人認為是與“三民主義”有關,尤其近來台灣當局政黨之間凡事喜歡泛政治化,故有此聯想。
除上所舉,另外也有用顔色為名的,如白河、白沙、綠島等。
甚至以氣候為名的,如恒春、春日、冬山鄉等。
可惜台灣就是缺少以人名為地名,直到近幾十年來,才有麥克阿瑟路、羅斯福路、孫立人路、逢甲大學、台灣“中山大學”等,以示對名人的紀念。
說到人名,在桃園縣與高雄縣,分别有觀音鄉與彌陀鄉,能以佛菩薩名号為地名,可見宗教信仰對民間的影響之大。
十度空間 吾人生存在宇宙之間,但是一般人對宇宙并不十分了解。
所謂“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為“宙”,所以“宇宙”就是時間、空間的總稱。
我們對時間和空間不能了解、認識,哪能認識宇宙呢?就像“阿彌陀佛”四個字,若譯成中文就叫“無量壽”、“無量光”。
“無量壽”是超越“時間”的意思,“無量光”是超越“空間”的意思。
世間什麼東西能超越時空呢?那就是“真理”,因此“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宇宙的真理。
吾人生存,也要有時間、空間。
盡管在無限的時間裡,壽命有長短,在無限的空間裡,也有多少的區隔,但是宇宙供我們生存,必定有其共生共存之道。
說到空間,人類經過百千萬年的琢磨,慢慢發現人類生存的宇宙,原來有十度空間。
在數十年前,我們隻了解到二度空間、三度空間,慢慢而四度、五度、六度……直到現在才真正洞徹宇宙有十度空間。
茲将“十度空間”說明如下: 一、第一度空間。
什麼是第一度空間?就是“點”。
所謂點,例如,一個方盒子,每一個角都是一個點,這就是點的一度空間。
二、第二度空間。
什麼是第二度空間?就是“線”。
例如一個方盒子,兩個角,也就是兩點之間連成一條線,這一條直線就是物體的二度空間。
三、第三度空間。
什麼是第三度空間?就是“面”。
方盒子的正面、反面、側面,也就是兩條線構成的平面,就是第三度空間。
四、第四度空間。
什麼是第四度空間?就是“體”。
方盒子的四個面構成的立體體積,就是第四度空間。
五、第五度空間。
什麼是第五度空間?第五度空間是動态的空間,叫“速度”。
因為既有空間,就有由此到彼、由彼到此的“速度”,這就是第五度空間。
六、第六度空間。
什麼是第六度空間?就是“溫度”。
因為物體移動,相互摩擦,必然會産生“溫度”,這就是第六度空間。
七、第七度空間。
什麼是第七度空間?就是“電”。
因為溫度産生了熱量,當熱量累積到相當程度時,就會爆發而産生“電”。
有時候我們感受到衣服上有“靜電”,就知道必定有空間的存在。
八、第八度空間。
什麼是第八度空間?就是因電而産生的“聲光”。
現在的DVD,一塊小小的芯片,裡面藏了多少聲光影音,既然能讓聲光存在,就有空間,這就是第八度空間。
九、第九度空間。
什麼是第九度空間?就是因聲光而産生的“波動磁場”。
聲光往外發射,就會在空間産生波動,就有磁場,所以第九度空間叫“波動磁場”。
十、第十度空間。
什麼是第十度空間?第十度空間是屬于“心靈”的空間,也是最高層次的空間。
佛法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整個虛空應該都在我們的心裡。
若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大?就是虛空!能超越虛空的,隻有吾人的心了。
當初釋迦牟尼佛因為認識自心本性而成佛,因此吾人“若要識得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隻要我們的心能到達十度空間,自然就能明白宇宙世界了。
第四級,非洲。
埃及的金字塔、南非的野生動物園,乃至開普敦的好望角、約翰内斯堡的南華寺等,證明非洲并非隻有“苦難”與“黑暗”。
第五級,澳大利亞。
悉尼歌劇院、大堡礁,布裡斯班的黃金海岸等,處處可見澳大利亞人愛好藝術與大自然的特性。
第六級,美加。
美國大峽谷、黃石國家公園,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等,壯闊的氣勢不禁令人對大自然肅然起敬。
第七級,歐洲。
羅馬競技場、希臘神殿、意大利比薩斜塔、德國奧林匹克廣場等,從中可以看出歐洲的古老文化。
第八級,俄羅斯。
紅場、克裡姆林宮、冬宮、俄羅斯圖書館等,各自代表着政治與文化,但其實都是權力的象征。
第九級,印度。
佛陀八大聖地、恒河風光、泰姬陵、沙查汗宮殿、孟買阿姜達,處處蘊藏佛教的曆史文化與生命。
第十級,中國大陸。
萬裡長城、九寨溝、敦煌石窟、大足石刻、龍門、雲崗、張家界、黃山、各地曆代皇陵、兵馬俑、陝西法門寺地宮、上海東方明珠、杭州西湖等,此中有不少世界級的文化遺産,也是中國人引以為傲的文化瑰寶。
當然,以上隻是舉其要者,其他還有不少世界各地的名勝,如英國大英博物館、巴黎盧浮宮、巴西的亞馬孫河等,都可以各依所好,做進階的參訪學習。
懷念的地方 在人的一生當中,總有幾個是我們所懷念的人,也總有一些我們住過或是到過的地方,讓人懷念。
例如,現在有很多人出門觀光旅行,當他一番走馬看花後,你問他:“哪裡最好玩?”他必然也能說出一二個地方,不會交白卷。
懷念的地方,有山巅水邊,有林泉樹下,有甯靜純樸的鄉村農舍,有遼闊空曠的自然原野,甚至巧奪天工、渾然天成的峽谷岩洞等,總有一些地方讓人懷念。
在一般人的一生當中,大概有幾個地方是大家所共同懷念的,例如: 一、讀書的學校。
每一個人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甚至出國留學,在一生七八十年的歲月中,可以說有四分之一的時間與學校為伍,怎麼可能不會留下一些值得回憶的紀念呢?隻是在求學的階段中,哪個城市的學校最可愛,就看他在校時,與老師的師生關系、與同學的互動如何,乃至他對讀書的興趣高低,種種因素留下的印象,都會有所影響。
二、接受挑戰教育的地方。
所謂挑戰的教育,就是人生遭逢最苦、最難的考驗。
有的人“十載寒窗無人問”,有的人有挫敗、打擊、困苦的往事,真是不堪回首。
武訓為什麼要“行乞興學”?因為他知道讀書不容易。
王冕畫荷成功,因為他缺少筆墨。
有的人參訪尋師,多次不遇;有的人投帖拜師,遭人拒絕。
在饑寒交迫、在生死存亡間掙紮時,乃至貧病無依,孤苦無助的心情,可能在當時這些都不是好事,但是當你能通過這些考驗,則這一切的一切,都将成為你最懷念、最值得記憶的所在。
三、結婚的禮堂。
一個年輕人,成年禮時希望父母參加,畢業典禮時希望親人與會,結婚典禮時更希望父母、親人、師長、朋友都能出席。
因為結婚對一個年輕人來說,是從個人走上成家立業,過上成雙成對的生活,今後他必須負擔的責任,不同于單獨的個人生活,所以無論是結婚的對象、地點、時間、過程,他都非常重視。
古人有《四喜詩》: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金榜題名時,洞房花燭夜。
事實上,很多人最在意的,還是“洞房花燭夜”,所以有“小登科”之說。
四、一些人生的試場。
當過兵的軍人,知道在某次的戰役、某個戰場上,要能建功立業,才能當上一旅、一師之長;在一些專業競技的試場,能夠智冠群倫,拔得頭籌,他日才能得以揚眉吐氣。
所以,人生的試場,都是經過一番努力、腳踏實地走過的地方,怎能不懷念呢? 懷念的地方,總有一些叫人難以忘記的事。
中國萬裡長城的無邊風光、印度泰姬陵的月光映照,乃至羅馬競技場、希臘神殿、埃及金字塔、加拿大尼亞加拉瀑布、俄羅斯紅場、美國大峽谷、法國巴黎凱旋門、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等,這些都是舉世聞名的名勝景觀,當你親身一遊之後,怎麼可能對它們全然沒有一點懷念呢? 台灣地名 人有人名,地有地名,物有物名,世間任何東西,都要替它取個名字,以便識别。
台灣地區,有很多有趣的地名,略舉如下: 一、以植物為名的鄉鎮。
如莿桐鄉、佳冬鄉、牡丹鄉、蘆竹鄉、大樹鄉、路竹鄉、竹塘鄉、花壇鄉、柳營鄉、麻豆鎮、竹山鎮、楊梅鎮、卓蘭鎮等。
尤其以“林”為名的地方,多不勝數,如樹林市、坪林鄉、水林鄉、杉林鄉、茂林鄉、秀林鄉、林邊鄉、林口鄉、林園鄉、林内鄉、芎林鄉、員林鎮、大林鎮等。
由于台灣是個海島,又處在熱帶地區,一年四季如春,适合各種植物生長,奇花異木很多,所以台灣不少鄉鎮,很自然地就以植物林木為名。
二、以動物為名的鄉鎮。
如龍潭鄉、龍井鄉、龍崎鄉、後龍鎮、獅潭鄉、獅子鄉、鹿草鄉、鹿野鄉、沙鹿鎮、鹿港鎮、鹿谷鎮、鳳山市、鳳林鎮、燕巢鄉、魚池鄉、鳥松鄉、麟洛鄉、龜山鄉等。
中國人一向認為“龍”是吉祥的動物,所以叫“龍”的地名很多。
此外,獅子、老虎、鳳凰、麒麟、烏龜等,有的是因為長得雄壯威猛,有的是由于象征祥瑞、長壽,因此也不免被用來當地名。
三、以礦物為名的鄉鎮。
如金山鄉、金峰鄉、金甯鄉、金沙鎮、金城鎮、金湖鎮、石錠鄉、石門鄉、石岡鄉、東石鄉、尖石鄉、土城市、土庫鎮、鹽埕區、鹽埔鄉、埔鹽鄉、鹽水鎮、銅鑼鄉、玉井鄉、玉裡鎮等。
以礦物為名的鄉鎮當中,以“金”為名最多,可見黃金之受人喜愛,可謂“人同此心”。
其他以石頭為名者,如石門鄉真有石門,以“鹽”為名的地區,多數過去也的确産鹽,所以稱得上是“名副其實”。
四、以數字為名的鄉鎮。
如二水鄉、二林鎮、三峽鎮、三芝鄉、三義鄉、三民鄉、三灣鄉、三星鄉、四湖鄉、五股鄉、五峰鄉、五結鄉、六甲鄉、六龜鄉、六腳鄉、鬥六市、七股鄉、七美鄉、七堵區、八裡鄉、八德市、九如鄉、萬裡鄉、萬丹鄉、萬巒鄉等。
從數字看台灣的地名,多數也都是有典故的,例如彰化縣的二水鄉,因為是處于“二分水圳”與“八堡圳”這二條水圳之間,所以原本叫“二八水”,直到日據時代才簡化為“二水”。
另外,宜蘭的頭城、五結,乃因清末時,地方經常發生械鬥,此兩地就是鄉民“集結防守”之地,故名。
其他如三民鄉,有人認為是與“三民主義”有關,尤其近來台灣當局政黨之間凡事喜歡泛政治化,故有此聯想。
除上所舉,另外也有用顔色為名的,如白河、白沙、綠島等。
甚至以氣候為名的,如恒春、春日、冬山鄉等。
可惜台灣就是缺少以人名為地名,直到近幾十年來,才有麥克阿瑟路、羅斯福路、孫立人路、逢甲大學、台灣“中山大學”等,以示對名人的紀念。
說到人名,在桃園縣與高雄縣,分别有觀音鄉與彌陀鄉,能以佛菩薩名号為地名,可見宗教信仰對民間的影響之大。
十度空間 吾人生存在宇宙之間,但是一般人對宇宙并不十分了解。
所謂“宇宙”,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為“宙”,所以“宇宙”就是時間、空間的總稱。
我們對時間和空間不能了解、認識,哪能認識宇宙呢?就像“阿彌陀佛”四個字,若譯成中文就叫“無量壽”、“無量光”。
“無量壽”是超越“時間”的意思,“無量光”是超越“空間”的意思。
世間什麼東西能超越時空呢?那就是“真理”,因此“阿彌陀佛”四個字,就是宇宙的真理。
吾人生存,也要有時間、空間。
盡管在無限的時間裡,壽命有長短,在無限的空間裡,也有多少的區隔,但是宇宙供我們生存,必定有其共生共存之道。
說到空間,人類經過百千萬年的琢磨,慢慢發現人類生存的宇宙,原來有十度空間。
在數十年前,我們隻了解到二度空間、三度空間,慢慢而四度、五度、六度……直到現在才真正洞徹宇宙有十度空間。
茲将“十度空間”說明如下: 一、第一度空間。
什麼是第一度空間?就是“點”。
所謂點,例如,一個方盒子,每一個角都是一個點,這就是點的一度空間。
二、第二度空間。
什麼是第二度空間?就是“線”。
例如一個方盒子,兩個角,也就是兩點之間連成一條線,這一條直線就是物體的二度空間。
三、第三度空間。
什麼是第三度空間?就是“面”。
方盒子的正面、反面、側面,也就是兩條線構成的平面,就是第三度空間。
四、第四度空間。
什麼是第四度空間?就是“體”。
方盒子的四個面構成的立體體積,就是第四度空間。
五、第五度空間。
什麼是第五度空間?第五度空間是動态的空間,叫“速度”。
因為既有空間,就有由此到彼、由彼到此的“速度”,這就是第五度空間。
六、第六度空間。
什麼是第六度空間?就是“溫度”。
因為物體移動,相互摩擦,必然會産生“溫度”,這就是第六度空間。
七、第七度空間。
什麼是第七度空間?就是“電”。
因為溫度産生了熱量,當熱量累積到相當程度時,就會爆發而産生“電”。
有時候我們感受到衣服上有“靜電”,就知道必定有空間的存在。
八、第八度空間。
什麼是第八度空間?就是因電而産生的“聲光”。
現在的DVD,一塊小小的芯片,裡面藏了多少聲光影音,既然能讓聲光存在,就有空間,這就是第八度空間。
九、第九度空間。
什麼是第九度空間?就是因聲光而産生的“波動磁場”。
聲光往外發射,就會在空間産生波動,就有磁場,所以第九度空間叫“波動磁場”。
十、第十度空間。
什麼是第十度空間?第十度空間是屬于“心靈”的空間,也是最高層次的空間。
佛法講“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所以整個虛空應該都在我們的心裡。
若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最大?就是虛空!能超越虛空的,隻有吾人的心了。
當初釋迦牟尼佛因為認識自心本性而成佛,因此吾人“若要識得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隻要我們的心能到達十度空間,自然就能明白宇宙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