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人生的城市

關燈
的,從甲地到乙地,需要有路。

    愚公為什麼要移山?為了要把山東、山西的路打通。

    世界上的科學家,争相興建海上的大橋,為的也是要有通路過去。

    常見消防隊無法及時救火,因為沒有通路,也曾見過有人在河邊着急,因為河水滔滔,沒有路過去。

    所以,路,對吾人非常重要。

     世間的路,有二線、四線,甚至八線大道,也有崎岖難行的羊腸小道。

    人生本來如路,有時康莊平坦,有時曲折難行。

    走路,也要看各人的本領。

    總說“路”,有下列幾點: 一、都市道路。

    一般城市的道路,都是經過規劃,一号道路、二号道路……依路标而行,自然到達目的地。

     二、山裡的路。

    山路大都是高低不平、蜿蜒起伏,隻适宜野獸出沒。

    不過,樵夫、登山者、探險家,也會經常行走山路。

     三、海裡的路。

    有時候人用船隻、快艇、舢闆等各種海上交通工具,為人在海上搭路。

    自從海上有了通路,多少探險家找到探險的處女地,多少商賈找到貿易的商機,多少旅行家找到旅遊的目标。

     四、陸上的路。

    有了陸上的路,人行、車行都很方便,隻是開路的辛苦、工程的艱巨,很少人會去想到。

    自古以來,多少開路英雄,在崇山峻嶺中打通山路;多少築路工人,在深山僻壤裡鋪設鐵軌。

    不管公路也好,鐵路也好,都是多少人用血汗,甚至犧牲生命換來了大家的行路方便。

     五、空中的路。

    空中的路除了供飛機飛行,另外還有電話、網絡等,都讓世界天涯咫尺,這些都是世界偉大的發明。

     六、口邊的路。

    老一輩的人常教導後輩——“口中就是路”,但是口邊的路也要知道目的地,還要有禮貌,尤其要有報路、帶路的人。

     七、指标的路。

    世間千奇百樣的道路,四通八達,像蜘蛛網一樣,錯綜複雜,千差萬别,萬别千差,但是隻要有“指标”,就不會走錯路。

     八、心裡的路。

    世界上什麼路最難走?恐怕就是心裡的路了。

    每一件事都有心路曆程,每一件事都需要多少心力所成。

    心裡的道路,有的是走向佛菩薩的成佛之道;有的是向往人天的天堂之路;有時候不自覺的貪嗔愚癡、嫉妒邪惡,那就是通往地獄、餓鬼、畜生的道路了。

    所以,“十法界”都是我們心裡的道路。

     除了心外的道路之外,心内的“十法界”之路,你要走哪一條呢?豈可不慎行乎? 走 路 俗語說,“路是人走出來的”。

    确實不錯,人從出生之後,就要學習走路。

    甚至雙腳走路不夠,還要發明許多交通工具,建設各種道路,包括鄉道、縣道、省道、國道。

    甚至陸路不夠,進而發展出空中、海上的道路等,目的無非都是為了要“走出去”。

     人要走出去,才有前途,但是世間的道路并非都是平順好走的坦途,如同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溝通心意的道路,語言不當,也可能成為障礙。

    另外,金錢也是人生的通路,有時用之不當,金錢的道路也不容易行走。

     道路不僅溝通了人際,一個國家要“貨暢其流”、“物盡其用”,還必須有好的交通。

    交通不便,貨物交流不暢,所以自古商人行走營商就萬分的辛苦。

     世界上走路最多的人,一是商賈,二是軍人,三是僧侶,四是探險家。

    商賈為了讓貨物通暢交流,不惜南北經營,奔東走西,商人一生的歲月,大部分都在路上度過。

     軍人為了保家衛國,出戰野外,離鄉背井,餐風露宿,尤其是行軍,不分晝夜,備極辛苦。

    僧侶也是“一缽千家飯,孤僧萬裡遊”,為了參訪問道,雲水行腳,就如趙州禅師的“一句随他語,千山走衲僧”。

     探險家更不用說了,麥哲倫、庫克船長、三寶太監鄭和,甚至去西域取經的唐三藏,他們都是冒險犯難,不怕葬身魚腹,不惜埋骨山野,靠着他們行走各地,世界的文化于焉展開。

     人生要“走出去”才有發展,所以走路是不能免的功課。

    人生的道路有好走的路,也有難行的路,茲以世間道路比喻之: 一、平路。

    就是平坦的大道,如一般市區道路,乃至高速公路等。

     二、暗路。

    就是沒有路燈照明的郊區小路。

     三、歧路。

    就是崎岖不平、曲折錯綜,不容易認識方向的路。

     四、山路。

    就是深山裡的道路,有的斜坡高低落差很大,有的則有階梯拾級而上。

     五、水路。

    一般過河越溪要涉水,漂洋過海要渡輪,這些都是水路。

     六、邪路。

    有的人不走正路,例如從事不正當的邪業,這就是人生的邪路。

     七、繞道。

    遇到河流、斷橋、交通事故等,必須繞道而行,雖然辛苦,費時費事,為了到達目的地,也不得不行之。

     八、捷徑。

    有時不是道路,為了抄捷徑,不惜跋山涉水,甚至有時為了截彎取直,縮短路程,必須征收良田土地,重築道路。

     所謂“條條大路通長安”,其實世間的道路并非條條都是大道,正如人生的前途,有的崎岖坎坷,有的平步青雲。

    如何走路,也要靠吾人慎重選擇。

     “走路”的重要 “走路”對百年以前的人來說,不是問題,因為生來就是要走路,不管你到哪裡辦事,不走路怎麼到達呢?古代的人,一半的生命都花在路上。

    現代人習慣乘坐車輛,腳踏車、摩托車、汽車、火車,生活一下子改變,不需要走路,而改以車代步,因此現代人的生存本能也受到影響。

     例如,不走路,體能愈來愈差,精神愈來愈萎靡,這都是現代人的嚴重問題。

    現代醫生總是鼓勵人每天至少要走一萬步,一萬步大約需要兩個小時。

    一個忙碌的人,要他每天花兩個小時來走路,怎麼想都覺得不值得。

    但是,一旦老了病了,人的老,就是從腳和腿老化開始,雖然心裡想要走,但每一步路都覺得舉步維艱。

    到了這個時候才想要走路,已是力不從心了。

    所以,現代人為了增加自己的體能動力,可以把一萬步分為三次來走,每天三餐飯後,各走兩三千步,可以維持長遠的健康。

     “走路”,确實很重要,述說理由如下: 一、增加健康。

    如上所說,走路是為了健康,所有的路,都應該叫“健康之路”。

    當初佛陀住世時,每天領導弟子托缽乞食,都要走路。

    不但托缽要走路,吃飯以後,“飯食經行”,也是要走路。

    之後打坐參禅,禅定起坐以後,還是要跑香走路。

    不但如此,佛教還鼓勵人“朝山”,三步一拜,一步三拜,都是為了增加健康,也是為了慧命的提升。

     二、促進思考。

    走路的時候,可以借機沉澱心靈,可以在腦海裡思考一些問題,例如,前途的進退,事業的做與不做,都可以借此做個長遠的思考,所以這樣的走路,怎麼能說是浪費時間呢? 三、身心平衡。

    走路看起來是身動,其實心也跟着一起活動,可以說是身心平衡的運動。

    不走路,隻有心在活躍,身心不平衡,久而久之,體力衰退,這是當然的事。

     四、遇合大衆。

    因為走路的關系,經常能在路上遇到同伴、熟人,大家互相招呼,也能相互聯誼。

    人在世間,還是要靠大衆生活,離開了大衆,什麼都沒有。

    所謂“十八層地獄”,有一個叫孤獨地獄,孤獨的人生,最是不堪。

    借着走路,能夠和大衆經常相遇,促進聯誼,這也是走路的益處。

     五、達到目的。

    走路一旦成為習慣,每天都會想要達到自己所定的目标。

    五千步、一萬步,就算這不是你的人生目的,但這是你對生命健康的要求,是為了達到健康所必須達成的目标,也是人生所應該做的功課。

    你有了功課,不達目的不罷休,如此就容易達成追求健康的目标了。

     六、認識環境。

    坐車的人,不容易認識環境;走路的人,才能認識路。

    經常走路,對身邊周遭的環境容易熟悉。

    你不走路,坐在車子裡,十年八年,隔壁鄰居是誰都不知道,你的世界就會變得很狹小。

    走路,世界才會廣大,所以不管為了健康、為了增廣見聞、為了身心平衡,或是為了融入大衆,都需要走路。

     各行其道 一個家庭裡,兄弟姊妹長大後,為了各自就業,東南西北,各行其道。

    一個學校裡,同窗好友畢業後,為了發展前途,各自分飛,也要各行其道。

     道路走遠了,還有岔路。

    河流流經的區域廣了,也會分出支流。

    士農工商各行各業當中,經商的商人,有的批發百貨,有的販賣吃的、穿的、用的,可以說萬千商人都在各行其道。

    農夫當中,有谷農、果農、菜農、牧農,大家各就本業努力營生,也是各行其道。

     世間衆生,每天都在“各行其道”,試述如下: 一、關于交通的。

    現在的交通發達,有飛機、輪船、火車、汽車、摩托車、腳踏車等。

    有的乘人,有的載貨,有的近途,有的遠程,甚至車廂、機艙還分經濟艙、商務艙、頭等艙,此中或高價,或便宜,為了方便行商旅客,都可以任君選擇,各行其道。

     二、關于做人的。

    人有千百萬種,有的人活潑熱情,有的人含蓄内斂,有的人剛毅正直,有的人善于察言觀色,有的人淡泊無求,有的人熱衷名利,有的人滿懷救世熱忱,有的人隻求平凡度日。

    人因為天生性格不同,價值觀、人生觀不同,所追求的目标與生活方式也有别,但隻要做人正派,一樣可以各行其道,同樣可以活出自己的一片天。

     三、關于工作的。

    工作也有千百樣,有的人從軍,有的人行醫,有的人治學,有的人從政,有的人務農,有的人行商,有的人做工,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出狀元”。

    所以在各種事業當中,每個人也都各行其道,各顯神通,各自發揮自己的才華。

     四、關于能力的。

    人在世間要有工作才能生存,工作要各憑本事,有的人用勞力做事,有的人用技術工作,有的人用金錢投資,有的人用口才賺錢,有的人用智慧策劃。

    總之,人為了賺取生活所需,隻得以自己的體力、心力、腦力,幫忙解決問題,才可以生存。

     五、關于信仰的。

    世間的宗教很多,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等,各個宗教各有教主、教義、宗旨,大家各憑所好,選擇所要信仰的宗教。

    甚至在佛教裡,也有大乘八宗,可以選擇參禅,也可以選擇念佛。

    乃至“五乘佛法”裡,有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都可以任選一乘,作為自己修學的目标。

    總之,在宗教信仰的選擇上,大家一樣可以各行其道。

     這個世間本來就是個百花齊放、多彩多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