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十二

關燈
等。

    悉以傳授人(雲雲)今于汝亦爾也。

    縱雖未受之法。

    有人可傳受可傳之耳。

     又先師說經法之中不見真言。

    而有其要尋其梵語制用之(雲雲)已上二條親蒙許授(雲雲)又諸經軌(三部經三部軌等一切諸經軌也)等師傳之點謬背義。

    皆悉可正讀之(已上同日說欤)。

     密印等或行法之時用之。

    或不用有之。

    隻如印镒也。

    行位真言(ソキシマ經ソキサ)清涼說。

    猶(ソキシマ)者具足欤(同日說)。

     (長久年中。

    寬德二年) 三身說法印。

    四指相當(雲雲)但處處文随見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說) 問。

    三身說法印何。

    答。

    各四指頭指當之。

     問。

    何故雲梵箧印耶。

    答。

    印大體似梵箧印也。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三身說法事菩提心義三雲。

    楞伽三身皆說法(雲雲)。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說) 況顯密意異乎(雲雲)又智法身可說欤。

    三身印與三悉地印是同也。

    而攝真實等三身印與彼異也。

    對受記釋迦傳法印者三身是也(雲雲)。

     師曰。

    清涼之流密印中三身印見金界印也。

    彼五加三身八種傳法印是也。

    而于台中出之有由欤。

    或于後總出欤。

     (同日) 又清涼法性戒壇等之流。

    皆是大師傳授者也。

    而隻近号之雲清涼法性也。

     (寬德二年十一月上旬說) 灌頂所授密印等不雲供養之時用處。

    但法性房之流有其所用。

    又安然和上之流有示之。

    又具有師傳(如别流)。

     (同日說) 師傳說。

    所授密印等其流非一。

    若其流作灌頂之事不授其人者。

    隻随所授手印傳法之流流。

    作其流灌頂可授耳。

    事業作法皆同欤。

    諸所授密印等如許書中示之。

    于供養法時可結之。

    而事廣故不必用之(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十一日) 重蒙兩部合行之許可密印。

    是補陀落賀登上仙奉授石泉法橋。

    法橋奉授我師(雲雲)。

     初虛合屈二風。

    撚二大指端。

    無所不至一說也。

    而其二風端相不至者。

    一麥許去。

    二風甲端不相抂。

    一麥去也。

    此印明成兩界大日如來也。

     次内五古。

    是載寶冠。

     次左金拳安腰如恒。

    右金拳以大指下節拄眉間。

    虎口向眉間。

    大指節背指毫相處。

     次阿阇梨行位印。

    以二手合掌二水二火屈入掌内。

    各背相合。

    而印領前上。

    翼二臂殆齊肩。

    故腕開如不空成就三昧耶印腕開。

    而二小二風二大如本合掌時也。

    而二水二火如本相背付。

    或座或立皆成就者。

    是最極秘密印也。

    凡一切諸印之中。

    此印明最也。

    故若坐若立結此印。

    即成修兩界。

    即此一印明兩界方便供養念誦修行諸會。

    乃至回向等諸事皆悉一刹那之間具足成就也。

    故此印明佛眼之法中用。

     次金剛拳羯磨印(如文)已上合行法(雲雲)。

     台藏八字印。

    先住缽印。

    一謂二大相拄少立之(異定印也)而于胸前旋舞二三反許。

    而虛合當心。

    即上頂上散之(雲雲)經雲。

    旋轉便結本三昧耶印。

    以二手虛心合掌後當心。

     問。

    以虛心合掌名本三昧耶。

    所以如何。

    師曰。

    三州入道傳授灌頂密印。

    并信睿壽(清助右)傳授雲。

    是傳法授職之時。

    參州所被受也(雲雲)後被奉授我大師(雲雲)長宴先日奉受了。

    師曰。

    台藏八字明五輪并三部也。

    吽●纥哩●惡●三部也(雲雲)。

     (寬德二年四月上旬說) 師曰。

    四亥中八印是坑印一具也。

    故合為一。

    故四玄也。

    五玄者加各印為五也。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說) 悉地加持土印為密印以可有深意。

    可尋之。

     師曰。

    師說真言教中不得意事勿強判之。

    是非尋之謂是三昧戒一戒也。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行位二火水皆或着結之。

    或第二節拄其上不拄屈之。

    故法橋又雲。

    節限拄結之(雲雲)私案文屈戒方忍願入掌(雲雲)若屈自然二節拄故住欤。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問。

    玄印等者心何。

    師曰。

    至極玄妙義欤●●經上玄若有持誦餘真言。

    法不成就。

    當令兼持此經根本真言。

    當速成就。

    于三部中此經為王○從腋至頂為上。

    從臍至腋為中。

    從足至臍為下(雲雲)師曰。

    根本真言者。

    即是三種悉地真言也。

    又即有根本印。

    謂三種悉地印是也。

    故小山之流一說。

    以三種悉地印真言為悉地傳法印真言(雲雲)其印明有二說。

    一三明三印是也。

    于持明房本受之。

    一一明一印是也。

    如禦室傳受悉地印明是也。

    山王院大師所傳印明是兩部總持法印明也。

    非蘇悉地傳法印明耳。

    又尊破(雲雲)●●(下品悉地從足至臍)化身成就●●(中品令從臍至心)報身雲●●(上品秘密成就品。

    蘇品蘇悉地。

    從心至頂)法身成就。

     (寬德二年十一月朔) 傳法作法長宴記之。

    師曰。

    東界界師西面。

    資東面。

    西界師東面。

    資西面。

    悉地●同東界而已記者私雲。

    師前有香水杯。

    加散杖。

    塗香一杯。

    燒香一杯。

    五古一枚。

    磬一口。

    先着座。

    次禮拜(雲雲)啟白。

    次持香水灑水(謂以散杖于資頂上一一灌之。

    如結緣灌頂名灌水耳)次與香塗手。

    次授三昧戒印明(雲雲)次五大願。

    次讀(三部并同之。

    未畢之時間每日口分散之時可作禮。

    而今略之。

    一部畢之日可有後禮拜也)别尊(若全未受一尊之法之人。

    最初随受一法之時可有之。

    後後不爾)先着座(察其軌之意。

    若依台者同台。

    若侈念同金。

    若依悉者同悉)次加持香水。

    次灌水。

    次五大願(可有之欤)次讀。

    不必授三昧耶戒印明。

    又若察軌之意依屬三部中何部。

    準彼意授彼部印明耳。

     受禮印明。

    台無所不至印明。

    金智拳印明。

    悉金剛薩埵印明。

    台藏諸會之中部主印明是也。

    别尊法各各法之根本印明也。

    謂資禮時師結之。

    師頭上有五佛寶冠觀之。

     三昧耶戒印。

    台入佛三昧耶印明。

    金普賢三昧耶印明。

    悉有二說。

    一五古印●字明(謂種子字也)一金剛輪印明(金剛掌也。

    明如軌文。

    是軌最初所出故也)記者私雲。

    先年于丹州受三部法之時。

    作法别有之。

    而悉地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