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召無漏智閉心門成薩埵身已了後。
重次現智身現薩埵。
次見智身之時。
鈎召引入縛(乃至)四字明心何。
答。
案經意。
是為造曼荼羅重成事業身也。
其意對受記甚委悉也(名現智見智之由)。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說) 金軌想種子并誦唅鑁缽羅者。
是三輪種子也。
并誦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于金龜背上觀須彌七金山等故。
于龜背觀海水也。
此龜即是金輪故也。
如彼軍荼利軌等。
其意是着也。
又如毗昙等雲。
于金輪上有九大山。
妙高山王處中而住(論文)又雲。
如是九山王住金輪。
入水量等八萬逾繕那(雲雲)金界道場觀時。
于空中觀大日令澍海水(雲雲)謂此大日●字水輪大日也。
又智拳印大日也。
(長久四九月九日說) 金界于須彌頂說之故。
道場觀猶觀須彌也。
而三層八葉花是花藏世界也。
又花藏界或以須彌為莖(雲雲)。
(永承二年說) 寶山印共成九山(雲雲)加鐵圍也。
(同五年九月十一日) 又金剛界教主從尼吒天下須彌頂說之故。
道場觀如此界須彌山觀之。
而山上觀大蓮花。
即此大蓮花是花藏世界也。
作此觀時。
行者即坐花藏界上。
向大日尊而坐。
交聖衆之中(雲雲)金界八山七海于金龜上觀之。
謂金龜者是金輪故也。
即同毗昙等意也。
又如毗昙等。
可有九山八海也。
加外海及鐵圍也。
在軌見之(雲雲)。
金剛界道場觀。
于金輪(龜)上觀須彌。
又雲。
其須彌山頂即此壇場及自身所座即是也。
問。
若爾者此壇場已下金輪已上才八萬由旬也。
須彌山高十六萬由旬也。
雲何。
答。
金輪已上壇地已下可觀十六萬也。
又即此道場即花藏界也。
何滞其高下耶。
花藏界不可有齊限者也。
故不可壇下輪上隻八萬也。
又金龜者金輪也。
即地輪是也。
而其形如龜形也。
謂非生龜(寬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說)。
(寬德三二月) 又金龜。
又說。
隻是堅牢之義也。
即地輪金輪之義也。
私金輪形似龜欤。
世間法爾因果強不可尋(雲雲)金界金龜是金輪也大地屬金輪也。
别不雲之台海地輪即金輪是也。
大地别不雲之。
器界建立時。
金輪是最上輪也。
專不雲地輪建立之。
(寬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金界金龜上三層蓮者。
即如佛眼曼陀羅三層蓮也或人雲。
三花房三層間有莖(雲雲)是言甚謬也。
不可仰信之(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道場觀是成所作智也。
故東寺一說。
道場觀時。
十指外叉。
開掌覆胸。
二大二小端拄尖。
是則羯磨印也。
而二中不入掌也(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金界五獸座可得意也。
以師子為中台座。
暫可爾也。
世間法師子次象是最也。
故東方也。
象次馬世法重也。
故南也。
孔雀金翅可得意也(但義決釋可見之。
雲雲)。
又五部獸座種子字每方三字也。
但中心一字正獸種子也。
左右字表本部意也。
非座種子(雲雲)。
又三昧耶會大日明。
縛曰羅〃〃阿阿阿故大日獸座中心●字。
左右●字欤。
金界意。
啟請啟白等之時。
諸尊獨住法界宮。
觀佛海會之時。
諸尊來會在場中宮。
其真言惹惹者。
鈎召義故也。
其印彈指聲亦遍法界。
驚來集故。
如打揵椎集衆僧也。
而諸尊乍在宮中誦十六尊贊。
次四字印明故來住場門内也。
(寬德二年十一月說) 師曰。
金界羯磨王菩薩印并觀佛界會印。
二手交抱胸。
謂同以左付胸。
以右押左肘上(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百八名贊者。
即大日百八名分十六也。
即是等大日贊也。
(長久四年九月二十日) 又雲。
百八名金界十六尊論之。
瑜經三十七尊論之。
然皆百八句不足也。
隻是百八德挍十六論之。
廣通三十七論之欤。
又百八贊者。
十六尊一百八名贊也。
謂彼十六德合計百八德也。
有先德略頌(雲雲)如十六尊贊雲百八名也。
(永承二七月二十日) 又入平等性智舉阏伽者。
先日說灌頂智故也。
今度說水有平等義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又阏伽是平等性智也(雲雲)。
(長久二九中旬) 師曰。
一說以百字明為阏伽(雲雲)滿願義也。
觀自在王儀軌。
捧阏伽誦百字明。
可尋之。
尚是如世間儀耳。
如世洗手水獻主時。
以私要事啟白之。
又同軌。
先四攝。
次阏伽。
次八供(雲雲)謂四攝是勸請故。
于阏伽前安之。
如台藏耳。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般若軌雲。
由此百字真言奉阏伽故。
所有願求速得成就(雲雲) 問。
金界記等何于成身會末用鈴杵。
即花座之後重用鈴杵印明耶。
答。
先用鈴杵是驚覺義也。
後用鈴杵印明是歡喜義也。
而東寺隻後印明之處用鈴杵。
先觀曼陀羅後鈴杵不用之。
而山門先實鈴杵後印明也生起雲。
将啟請振鈴驚覺諸尊(雲雲)又阏加後次鈴杵護淨結界(雲雲)或記雲○前鈴是将奉請鈴。
阏伽後鈴是将供養之鈴(雲雲)。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金界若不修諸會之時。
先五供養之前修八供養印明。
如後五供養之前三昧耶會八供養印明也。
佛眼并愛染法不修諸會之時準之。
師曰。
金界五供次者。
香花燈塗飲。
具在口傳。
若如胎藏。
人任意而已。
常途行法亦在人意而已但師雲。
我修供養時。
依香花燈塗食次第(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上旬) 師曰。
金剛界普供養印明。
可用唵字真言也。
印金剛合掌也。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普供印明依海說用摩尼供也。
又唵字印明是也。
(同日) 師曰。
金界飲食印明有二說。
一台藏之中用之。
一金界中薩埵三昧耶印明用之師曰。
前日說寶幢三昧耶者非也(雲雲)。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 師曰。
金界飲食印明。
或用台藏界飲食印明。
用此界薩埵三昧耶明為飲食印明(雲雲)故略出經第四說薩埵三昧耶明雲。
以一切如來無上金剛喻三摩地。
修習上妙飲食衣服雲海普皆供養(雲雲)。
又雲。
師曰。
此界普供養用摩尼普供印明(雲雲)而猶非此界印明。
如對受記雲。
不空罥索經者。
是台藏蓮花部法也。
故此印明非金界意(雲雲)正。
以唵字印明為普供養(雲雲)其印金剛合掌用之。
唵者供養義也。
師曰。
金界飲食印或用台食。
或用寶幢三昧耶印明(雲雲)私謂。
軌說寶幢三昧耶○及雨種種寶。
所求令滿足(雲雲)心要雲。
檀波羅蜜(雲雲)今此印明是檀波羅蜜印明也。
故一界中為令具五供。
以之為之欤。
又或人問雲。
何金界無阏伽飲食等耶。
答。
羯磨三昧耶兩會是自受法樂處也。
自受用無飲食故兩會無之。
大供養會他受法樂處也。
他受用土有阏伽故。
以六波羅蜜安大供會攝六種供養。
飲食攝檀波羅蜜禅波羅蜜(雲雲)。
重次現智身現薩埵。
次見智身之時。
鈎召引入縛(乃至)四字明心何。
答。
案經意。
是為造曼荼羅重成事業身也。
其意對受記甚委悉也(名現智見智之由)。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說) 金軌想種子并誦唅鑁缽羅者。
是三輪種子也。
并誦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于金龜背上觀須彌七金山等故。
于龜背觀海水也。
此龜即是金輪故也。
如彼軍荼利軌等。
其意是着也。
又如毗昙等雲。
于金輪上有九大山。
妙高山王處中而住(論文)又雲。
如是九山王住金輪。
入水量等八萬逾繕那(雲雲)金界道場觀時。
于空中觀大日令澍海水(雲雲)謂此大日●字水輪大日也。
又智拳印大日也。
(長久四九月九日說) 金界于須彌頂說之故。
道場觀猶觀須彌也。
而三層八葉花是花藏世界也。
又花藏界或以須彌為莖(雲雲)。
(永承二年說) 寶山印共成九山(雲雲)加鐵圍也。
(同五年九月十一日) 又金剛界教主從尼吒天下須彌頂說之故。
道場觀如此界須彌山觀之。
而山上觀大蓮花。
即此大蓮花是花藏世界也。
作此觀時。
行者即坐花藏界上。
向大日尊而坐。
交聖衆之中(雲雲)金界八山七海于金龜上觀之。
謂金龜者是金輪故也。
即同毗昙等意也。
又如毗昙等。
可有九山八海也。
加外海及鐵圍也。
在軌見之(雲雲)。
金剛界道場觀。
于金輪(龜)上觀須彌。
又雲。
其須彌山頂即此壇場及自身所座即是也。
問。
若爾者此壇場已下金輪已上才八萬由旬也。
須彌山高十六萬由旬也。
雲何。
答。
金輪已上壇地已下可觀十六萬也。
又即此道場即花藏界也。
何滞其高下耶。
花藏界不可有齊限者也。
故不可壇下輪上隻八萬也。
又金龜者金輪也。
即地輪是也。
而其形如龜形也。
謂非生龜(寬德二年十一月二十日說)。
(寬德三二月) 又金龜。
又說。
隻是堅牢之義也。
即地輪金輪之義也。
私金輪形似龜欤。
世間法爾因果強不可尋(雲雲)金界金龜是金輪也大地屬金輪也。
别不雲之台海地輪即金輪是也。
大地别不雲之。
器界建立時。
金輪是最上輪也。
專不雲地輪建立之。
(寬德二年十月二十五日) 金界金龜上三層蓮者。
即如佛眼曼陀羅三層蓮也或人雲。
三花房三層間有莖(雲雲)是言甚謬也。
不可仰信之(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道場觀是成所作智也。
故東寺一說。
道場觀時。
十指外叉。
開掌覆胸。
二大二小端拄尖。
是則羯磨印也。
而二中不入掌也(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金界五獸座可得意也。
以師子為中台座。
暫可爾也。
世間法師子次象是最也。
故東方也。
象次馬世法重也。
故南也。
孔雀金翅可得意也(但義決釋可見之。
雲雲)。
又五部獸座種子字每方三字也。
但中心一字正獸種子也。
左右字表本部意也。
非座種子(雲雲)。
又三昧耶會大日明。
縛曰羅〃〃阿阿阿故大日獸座中心●字。
左右●字欤。
金界意。
啟請啟白等之時。
諸尊獨住法界宮。
觀佛海會之時。
諸尊來會在場中宮。
其真言惹惹者。
鈎召義故也。
其印彈指聲亦遍法界。
驚來集故。
如打揵椎集衆僧也。
而諸尊乍在宮中誦十六尊贊。
次四字印明故來住場門内也。
(寬德二年十一月說) 師曰。
金界羯磨王菩薩印并觀佛界會印。
二手交抱胸。
謂同以左付胸。
以右押左肘上(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百八名贊者。
即大日百八名分十六也。
即是等大日贊也。
(長久四年九月二十日) 又雲。
百八名金界十六尊論之。
瑜經三十七尊論之。
然皆百八句不足也。
隻是百八德挍十六論之。
廣通三十七論之欤。
又百八贊者。
十六尊一百八名贊也。
謂彼十六德合計百八德也。
有先德略頌(雲雲)如十六尊贊雲百八名也。
(永承二七月二十日) 又入平等性智舉阏伽者。
先日說灌頂智故也。
今度說水有平等義耳。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又阏伽是平等性智也(雲雲)。
(長久二九中旬) 師曰。
一說以百字明為阏伽(雲雲)滿願義也。
觀自在王儀軌。
捧阏伽誦百字明。
可尋之。
尚是如世間儀耳。
如世洗手水獻主時。
以私要事啟白之。
又同軌。
先四攝。
次阏伽。
次八供(雲雲)謂四攝是勸請故。
于阏伽前安之。
如台藏耳。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說) 般若軌雲。
由此百字真言奉阏伽故。
所有願求速得成就(雲雲) 問。
金界記等何于成身會末用鈴杵。
即花座之後重用鈴杵印明耶。
答。
先用鈴杵是驚覺義也。
後用鈴杵印明是歡喜義也。
而東寺隻後印明之處用鈴杵。
先觀曼陀羅後鈴杵不用之。
而山門先實鈴杵後印明也生起雲。
将啟請振鈴驚覺諸尊(雲雲)又阏加後次鈴杵護淨結界(雲雲)或記雲○前鈴是将奉請鈴。
阏伽後鈴是将供養之鈴(雲雲)。
(寬德二年六月九日說) 金界若不修諸會之時。
先五供養之前修八供養印明。
如後五供養之前三昧耶會八供養印明也。
佛眼并愛染法不修諸會之時準之。
師曰。
金界五供次者。
香花燈塗飲。
具在口傳。
若如胎藏。
人任意而已。
常途行法亦在人意而已但師雲。
我修供養時。
依香花燈塗食次第(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上旬) 師曰。
金剛界普供養印明。
可用唵字真言也。
印金剛合掌也。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又普供印明依海說用摩尼供也。
又唵字印明是也。
(同日) 師曰。
金界飲食印明有二說。
一台藏之中用之。
一金界中薩埵三昧耶印明用之師曰。
前日說寶幢三昧耶者非也(雲雲)。
(長久二年四月上旬) 師曰。
金界飲食印明。
或用台藏界飲食印明。
用此界薩埵三昧耶明為飲食印明(雲雲)故略出經第四說薩埵三昧耶明雲。
以一切如來無上金剛喻三摩地。
修習上妙飲食衣服雲海普皆供養(雲雲)。
又雲。
師曰。
此界普供養用摩尼普供印明(雲雲)而猶非此界印明。
如對受記雲。
不空罥索經者。
是台藏蓮花部法也。
故此印明非金界意(雲雲)正。
以唵字印明為普供養(雲雲)其印金剛合掌用之。
唵者供養義也。
師曰。
金界飲食印或用台食。
或用寶幢三昧耶印明(雲雲)私謂。
軌說寶幢三昧耶○及雨種種寶。
所求令滿足(雲雲)心要雲。
檀波羅蜜(雲雲)今此印明是檀波羅蜜印明也。
故一界中為令具五供。
以之為之欤。
又或人問雲。
何金界無阏伽飲食等耶。
答。
羯磨三昧耶兩會是自受法樂處也。
自受用無飲食故兩會無之。
大供養會他受法樂處也。
他受用土有阏伽故。
以六波羅蜜安大供會攝六種供養。
飲食攝檀波羅蜜禅波羅蜜(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