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三

關燈
少少落失。

     百字贊若佛眼。

    唵菩馱噜左尼薩埵縛三昧耶摩拏波羅耶菩馱噜左尼薩埵縛(乃至)薄伽梵薩埵縛怛他蘖他菩馱噜左尼麼寐悶遮菩馱哩左尼娑縛摩诃三摩耶薩埵縛●(問。

    若大日彌陀等之時。

    又可改薩埵縛耶師曰。

    不爾。

    若大日若彌陀等。

    其部薩埵雲故。

    不可改。

    如雲唵缽納摩薩埵縛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師曰。

    百字贊者即初地初住所證百法明門也。

    即百種功德法門也。

    彼十六尊中最初金剛薩埵是初地初住菩薩也。

    其所證百法明門也。

    故成金剛薩埵後誦此贊(雲雲)百字贊曼供時。

    不可高誦之(阿阇梨部也)隻微音誦之。

     (永承三六月十九日說) 金軌雲。

    衆會眷屬自圍繞。

    住于圓寂大鏡智(雲雲)謂如來尊住曼陀羅衆會眷屬自圍繞也。

    住于圓寂大鏡智者。

    我身并衆會眷屬住大圓鏡智菩提心月輪也。

    行者住此觀。

    結本尊印誦本尊百字明。

    即誦本尊根本明七反而散之。

    别不用入定印耳(古私記或用定印觀之。

    今不用之)凡此處百字明根本印明等。

    随前成身意各用其尊其部耳。

    今傳法私記意。

    于此處金蓮二部之行法大略出之。

    但随人意樂唯随一部用之耳。

    又若唯任傳法次。

     若金薩埵自初行之而加大日念誦于此處結金薩埵印誦金百字并薩埵明。

    次結誦大日印明。

    次念誦耳。

    又若自始依蓮部修之。

    亦蓮百字并蓮薩埵明之後。

    結誦阿彌陀印明。

    次正念誦耳。

    若依常途者。

    随本尊從初成身至此處。

    唯用其部成身其部百字其部印明其部念誦耳。

    前後相稱如常說耳或說百字明于陳三昧耶時用之。

    而未詳。

    猶是陳三昧耶之時成金薩埵畢思故用欤。

     (寬德二年六月十三日說) 師曰。

    依金界意者。

    入三摩地之後有加持珠。

    即念誦也。

    再不取珠也。

     (同日說) 金軌雲。

    次應捧珠鬘七反後以加持句如法加持(雲雲)謂虞呬耶之明是也。

    捧珠鬘引轉也。

    後以加持句者。

    毗盧遮那摩羅明是欤。

    又雲(蓮百字後文)捧珠鬘本尊真言(七反乃至)虞呬耶(雲雲)金軌雲。

    次應捧珠鬘(乃至)一千或一百随意而念誦。

    真言曰。

    唵縛曰羅薩埵縛(雲雲)問。

    何故以金薩埵為本尊耶。

    答。

    金軌意以金薩埵為初門修之也。

    凡一切斷惑證理以最初菩提為初。

    斷一分無明顯一分性也。

    故亦先修行金薩埵之後。

    可葉後位故也。

    即可有五部金剛薩埵耳。

    陳三昧耶成金薩埵之事。

    以此意準可知欤。

    凡此軌意以初薩埵為初門耳。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問。

    此界念誦何明耶。

    師曰。

    傳法次第意。

    以金薩埵明用之。

    今但可用大日羯磨明(雲雲)金界奉送印明随部改用耳。

    軌所雲是隻蓮部也。

    若修大日者。

    以三昧耶會劍印?花。

    其明改缽頭麼之句雲率都波薩埵穆。

    餘準知之。

    又胎界奉送印明依金界也。

    故準彼意用大日部奉送印明耳(雲雲)。

     (永承元七月二十日說) 又可有五部奉送印明。

    佛(釼)金(普賢三昧)寶(寶部印)蓮(如常)羯磨(彼印若大指若小指可?欤)奉送法波羅蜜印者。

    即金剛界印故也。

    但訖哩都婆咒非法波羅蜜咒。

    是已作如是勝上利等偈梵語也。

     (永承二年二月十九日) 縛曰羅穆乞沙之明。

    是金部限耳(雲雲)。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說) 奉送(金界)真言(亦名解脫事真言)可見文殊五字軌(雲雲) 金界羯磨三昧鬘菩薩印并終寶印。

    如五佛鬘印。

    空風指撚繞之。

     金界供養法之終甲印。

    如前被甲印用之。

    而後申二風誦●●繞之。

    而真言先後異也。

     (寬德二年四月上旬) 金軌末雲。

    當結寶印。

    次結甲胄印。

    真言●●●●●●●等(雲雲)。

     問。

    被甲印明雲何。

    師曰。

    先寶印寶契(如軌)次結被甲印。

    至誦迦縛左句。

    護身次以●●繞十二處(如常)又寶印者四部之總寶鬘寶冠印也。

    非寶部之寶。

    隻是寶冠寶鬘之三寶真言中寶之句亦爾也。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人天本體香者。

    人天所有沉檀等本體香也。

    和合變易香者。

    如合薰也(雲雲)。

     (永承三年三月下旬) 又人天本體者。

    人天自然本體之果報香也。

    和合變易香者。

    多種香和合變易本形也。

    如世間薰等也(雲雲)。

     (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劫樹者。

    如略出說。

    但劫名劫初時衣服等于樹挂之故雲欤。

     (永承二年三月十九日) 卻樹者。

    劫初時自然衣服出生樹故以名之。

    又如略出故(雲雲)。

     五種明者五明也(雲雲)滿月(雲雲)又如花發等(雲雲)半月者(雲雲)。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金軌雲。

    人天意生花(雲雲)持口蓮心花欤。

    台軌雲。

    意生香花鬘(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 金軌初雲。

    長跪合蓮掌。

    運心對聖衆。

    陳罪應随喜。

    勸請及發願(乃至)淨地(雲雲)。

     問。

    五悔淨地乃至四禮等後出之。

    今亦淨地前五悔之文有之。

    有何故五悔二重耶。

    師曰。

    此文末着座之前。

    先用此五悔也。

    但用其意未必全誦文欤(雲雲)但又或師曰。

    後所出五悔意。

    先前出列之也。

    總标也(雲雲)。

     (同日說) 金界軌意。

    以蓮部為旨故。

    若有意樂者。

    以彌陀為本尊修之者。

    有何妨耶。

    但道場等唯如軌者有何妨耶。

    又觀自在王軌是金界彌陀别行法也。

     即海中一莖花觀彌陀(雲雲)即以此意可修彌陀法(雲雲) 虛空眼印如記。

    但二空有二說。

    一二空并立之。

    一二空押二中之節。

    胎觀自在院毗俱胝印。

    其風指交初節(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馬頭印。

    二風二水甲背合(雲雲)或不著有間如牙也。

    二大指并屈虎口令如馬口開。

    二大如唇。

    或二大各各開立如馬耳。

     (同日說) 文殊會中戟杖幢等印召之者。

    隻是仰其指也。

    不如鈎召印曲之。

     (同日說) 不思議童子有二說。

    一如文二風甲各背合。

    一如文立二風屈上節。

     (長久三年四月上旬) 師曰。

    除蓋障真言。

    曩〃〃〃阿薩○(雲雲)。

     (同日說) 滅惡趣有三說。

    一如金界寶生羯磨印。

    而稍高舉之。

    一右五指申仰當肩上高舉之。

    謂舉五趣也(五指是也)一右五指申小屈形當右眉上。

    向下如打勢耳。

    謂打破惡趣也。

     (寬德二六月九日) 初門釋迦左手缽也。

    右手吉祥印者。

    初成道時說法吉祥印也。

    謂大空相撚。

    是報身說法印也。

    疑雲。

    水空相撚。

    可應身印而佛以大悲為本。

    即以大悲利生法門為法樂故。

    大悲門釋迦探本令結受法樂報身印也。

    又報身毗盧遮那如來有冥顯二利益。

    顯益為十地菩薩現身。

    冥益普為十界衆生施益。

    故從本令結報身印也。

    或儀軌。

    依此義故。

    水空相撚。

    應身印結之。

     (永承元年七月二十日) 白傘印。

    右金拳面向左方立之。

    又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