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一

關燈
等如前。

    次方便。

    次光炎。

    次歸命左裡也。

    阿娑縛。

    次二輪準知之。

     又雲。

    東寺傳如前。

    但印先寶冠舉手印(如前)次二舉申二風側相拄(法界生印也)以二風頭随誦字指其處(雲雲)。

     又有一說。

    謂腦中安阿字。

    眉間列迦等。

    喉中安●。

    于喉外列●等。

    餘二輪并蓮金輪準知之(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長久四九說) 師曰。

    此布字一一觀字義。

    是佳矣。

    心思付了人有何煩耶。

    今此三部四處布字意。

    我身即大日如來也。

    故今四處布三重曼陀羅(二三同中)即成胎界大曼陀羅身也。

    然和上曰。

    成曼陀羅身也。

    平居如圓座。

    四重(加中台)曼陀羅成想(雲雲)。

     問。

    我身即大日也。

    亦三重諸尊即具。

    爾者中台八葉是何耶。

    答。

    八葉是大日八法身也。

    故大日身中可具八尊欤。

     (同月日) 問。

    三部四處輪佛部可爾。

    蓮花部金剛部各四處三重曼(二三同中)有之。

    亦各有四種●●等。

    三部各有主。

    各有曼陀羅。

    是皆大日三部異欤。

    答。

    不必爾。

    謂大日如來三部衆德大曼陀羅也。

    三部發心修行等功德也。

    若強分别之。

    義釋中極略三部可用之。

    謂●大日(佛部主)●彌陀(蓮花部主)釋迦(金剛部主雲雲)今言蓮部主者彌陀也。

    金部主者釋迦也。

    餘準知。

     (同五年說) 又雲。

    三部俱是大日三部衆德曼陀羅也。

    故大日是主也。

    若存别意。

    佛部輪大日主也。

    蓮部輪觀音主也。

    金部輪金剛部主也。

    故各中安阿娑縛字也。

    又四處輪時。

    蓮花部金剛部二四處輪。

    以●●安眉間。

    乃至安臍前。

    故●等字列外時。

    各除●●字列之。

     (裡書也) 謂蓮部●乃至●●乃至●●●(除)●乃至●輪亦爾也。

    金部●(乃至)●●●(除●也)●●乃至●輪赤爾也。

    是先師秘說也。

    又雲。

    有二說。

    遍口八字中除●●安額故也(一說)或。

    不除額安之。

    四處輪輪安之無妨(一說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長久四年) 四處輪圖。

    于佛光中●●●等字列之。

    是義釋之中五重布法也。

     四處輪等諸布字皆立觀之。

    如畫付耳。

    心月觀字卧觀之。

    隻随易見耳。

    字上頭安背方(雲雲)或字上頭安前上(雲雲)心置無生句。

    ●亦卧觀之。

    胸表●字如四處輪。

    字隻立胸易觀之而已●●(黃色也。

    引點白也)●●(體黃色。

    白白黑)●等十二字皆白色(雲雲)五五等體黃色。

    點畫各異也。

     問。

    五輪種子五部種子等字點畫也如何。

    答。

    點畫等同色可觀欤。

    謂●字皆黃色也。

    ●字皆紅色也。

    ●字白色也。

    是等其類也。

     二三同中位事。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 師曰。

    曼荼羅三重同金輪等者。

    具如傳法私記并對受記。

    今師私案雲。

    義釋意二三同中位等是四處輪布字說也。

    今軌此布字輪大壇曼陀羅對當思有此注也。

    故曼陀羅三重者。

    除内院之外三重欤。

    即●字輪三點眷屬重也。

    ●●字輪(二三同中)即四大菩薩重也。

    ●字外金剛院也。

     問。

    爾者布字時以何對内院耶。

    答。

    凡初以字燒字之後觀五大輪。

    一一光安字。

    是種字也。

    而五輪成就是法界塔。

    即我身成大日三形雲。

    而布十二支。

    是成大日尊形也。

    又心置無生句者。

    即心蓮上觀大日尊也。

    又百光王放百光。

    百字生自身。

    即生大日曼陀羅也。

    故心上大日即是内院也。

     文雲。

    曼陀羅三重内金輪二三同中位。

    惡字第三重黃色白色黑色也。

    方便一切處(雲雲)。

     私謂。

    大曼陀羅合為三重也。

     謂一者中台院(内金輪三是也)二者三點眷屬院四大菩薩院(此第二第三重院也為一重也。

    其色同黃白故也。

    雲二三同中位是也)三者外金剛部院(惡字第三重雲是也。

    謂●内院●●二三重。

    第四重。

    而念●●二重故。

    ●字第三重也。

    ●●)次黃者内金輪雲也。

    次黃白色者。

    雲第二三重色也。

    次黑色者。

    雲第四重色也。

    次方便一切處者。

    第五●字遍四院為方便故也。

    今此四處輪布字亦是四重也。

    而即二三同中位也。

    故●(發心輪)●(修行)●(菩提)為一重●(涅槃為第三重此注也)第五●字遍四處輪為外炎也。

    謂●純黃色。

    ●●字體黃色也白色。

    ●字體黃色點黑也。

    字輪諸字皆準之(已上依傳法次第并對受記之說長宴記之。

    而又有師說異也。

    如先記之。

    長久五年九月十一日說)。

     問。

    内金輪者意雲何。

    答。

    内院阿字純黃金色也。

    故雲内金輪欤。

    如雲五輪成身之中金輪也。

    長久四年三月上旬說雲二三同中位者。

    布字之時事也。

    謂四處輪布字四重。

    二三重同字體黃色點白也。

    故為一重也。

    即文雲。

    曼陀羅三重内金輪(雲雲)。

     彼四處輪布字時。

    可想自身如圓座。

    一一字皆如圖圓座上列之也。

     (長久三四月說) 師曰。

    百光并四處輪之時。

    仰等五字或伊等字列外輪布之(雲雲)。

     八葉。

     (永承元年一十日) 文殊明中吠陀毗泥者法住句也。

    阿一字種子也(一)故胎軌者文殊法住(雲雲一)加持句明中吠陀毗泥亦是法住句也。

    具如先說之(一)問。

    何故以八葉觀音印名法印耶。

    答。

    觀音亦有法住義欤。

    亦是亂脫之意欤。

    謂八印疏文于此文可有亂脫也。

     問。

    何故名世尊陀羅尼耶。

    答。

    觀音是世間最所尊重故雲世尊也。

    而非佛十号中(雲雲)。

     又是真言初所雲佛陀陀羅尼者。

    佛陀即世尊故也。

    私案。

    八印皆有世尊之名。

    是大日世尊之八印故也。

    故今雲世尊陀羅尼者。

    即世尊總持印也。

    故後義善欤。

     問。

    八印中四菩薩印明名雲何。

     一八印品經雲○如來支分生印(雲雲)軌雲。

    一切支分生真言(雲雲)疏雲。

    名從佛支分生。

    印謂從如來一切支分而生也。

    二經雲。

    世尊陀羅尼印(雲雲)軌雲。

    世尊陀羅尼曰(雲雲)疏雲。

    此是法住印真言曰。

    勃馱陀羅尼佛總持(雲雲)三經雲。

    如來法住印(雲雲)軌雲。

    文殊師利菩薩法住真言(雲雲)私雲。

    疏文阙此印名。

    師曰。

    疏文可有亂脫欤。

    謂上釋世尊陀羅尼中。

    此是法住印五字。

    于下文殊釋可讀欤。

    其文顯著也。

    望文可見之。

    又案上世尊陀羅尼之名。

    真言句釋中自明也。

    故疏文阙世尊陀羅尼名。

    故其文中此是法住印句可移下文讀之也。

    四經雲。

    世尊迅疾持印(雲雲)軌雲。

    迅速彌勒真言(雲雲)疏雲。

    此是如來迅疾持印(雲雲)已上。

     問。

    四佛雲何。

     一經雲。

    散風輪地輪如放光焰。

    是世尊大威德生印(雲雲)二又雲。

    風在空上如縛字形。

    是世尊金剛不壞印(取意)三蓮花藏印印相爾也。

    四萬德莊嚴印(雲雲)疏雲。

    從此中如來大威德生。

    此是一切智智之明也(一)又雲。

    金剛者是如來智非從緣生故。

    不可破壞故(雲雲二)又雲。

    作初割花形。

    此是如來藏印。

    亦名蓮花藏印也(三)又雲。

    以是佛智莊嚴印亦是萬德莊嚴印也(四)(已上永承元年記)。

     又雲。

    師說雲。

    八印中西方印。

    八指大屈作之。

    北方印如西方印。

    大屈隻少指為異。

     (寬德三年三月二十日) 又雲。

    八葉觀音三形法住印者。

    即其八印中觀音印是也。

    可畫其印形也。

    又雲。

    八葉中觀音印名法住事。

    是部故雲欤。

    文殊如例(永承三年閏正月二十三日)。

     (長久四九月中旬) 師曰。

    疏中文殊法住印明名不分明者。

    文殊令法久住印明也。

    阿吠陀毗泥者。

    即令法久住也。

    又胎藏界加持句真言又有此句。

    是即大日如來令法久住陀羅尼也。

    行法之終發令法久住祈願也。

    故于彼界行法最後誦之(雲雲)。

     師曰。

    為令法久住祈願。

     文殊法修之(大威德儀軌欤有此說)即持念此文殊令法久住真言。

    又大日令法久住明少少誦加在人意。

    又若為惡人破法降伏。

    若隻息增欤。

    随時随意(雲雲)。

     (寬德二年十月十九日說) 唵嚩日羅(金剛也)獄呬也(密也)左波(婆沙者語也。

    此亦爾也。

    已上金剛密語)三摩曳吽此明語菩薩真言也。

     旋轉真言一反念珠一旋轉。

    謂唵嚩日羅獄呬也左波(至于五十四)三摩曳吽(終珠第百珠)如之還至三反也。

    又獄呬也。

    真言名旋轉明。

    謂引轉珠也。

    尾噜左那明名千轉。

    謂以此明一反加持珠。

     其所可念誦本尊真言千反轉當故名千轉(雲雲)又名加持念誦明。

    虛空藏軌是也。

    又獄呬也。

    真言無量壽軌名千轉也(師曰。

    借音欤。

    又當十反欤。

    軍荼利軌分明也)尾噜左那摩羅鬘也者大日鬘也。

    謂數珠鬘也。

     又師曰。

    旋機珠先取母珠邊。

    至念珠之半引之。

    即誦旋轉真言半。

    謂唵嚩日羅噳呬也惹波。

    次從念珠半至母珠邊引之。

    即誦旋轉明之未了。

    謂三磨曳吽。

    已上一旋轉。

    次如是亦一度旋轉。

    次亦一度旋轉。

    總真言三反。

    念珠三旋也。

     師曰。

    加持念珠随部改印。

    如念誦時取念珠印也。

    回轉三反即勸未證也。

    三轉法輪意也(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旋轉念珠随部改印。

    如念珠印(雲雲長久三年四月)。

     又雲。

    念珠二十一。

    小珠是人師意樂也。

    非本教之說曰。

     增加念誦等二十一反之後皆除句(雲雲)如之三七反用之。

    其數非一故。

    人意樂用此二十一數算耳。

    或人雲。

    持念尊勝陀羅尼二十一反。

    故用此小珠(雲雲)此說亦可爾也。

    但甚狹少也。

    非尊勝陀羅尼一。

    三七反事數多也。

    又雲。

    母珠是彌陀也。

    彌陀達磨是法門主故也。

    法部主故也。

     師曰。

    念珠二露珠表福智二嚴(雲雲)意者十珠者十度也。

    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