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帖決卷第一
關燈
小
中
大
四年九月中旬)。
(寬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又三部定印。
妙心大之中可見之。
金界五相之三摩地印。
是名金剛部定印(雲雲)問。
是妙觀察智定印也。
故可用彌陀定印乎(私檢法花儀。
彌陀定印用之)。
(寬德二年六月) 胎藏金剛并别法等所用定印。
多隻法界定印用之耳。
彌陀隻彌陀法并彌陀印用之。
金部定印金剛五相用之。
問。
可用妙觀察智印。
如何。
爾也。
又此印金剛諸尊可用欤。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定印有三對三部(雲雲)同十一月上旬雲。
三部定印之中。
二部見妙心大(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池上禦房) 師曰。
道場觀之時觀作曼陀羅。
是我心所變曼陀羅也。
而奉請本尊入前所觀之佛身為一身也。
而是唯我心所見佛也。
如彼顯教。
猶是以心度量之限見佛相好等也。
不見如虛空身(注也。
如法華教主等也)壁所懸畫像。
即壇上所觀尊無異無别。
即所觀尊所請尊所懸畫所布畫。
是唯一也。
不可各别。
故輪壇印亦印所懸畫像。
即于所懸畫像觀入我我入。
并于其畫像心觀月輪想字道等。
從畫口出字觀(雲雲)義釋出五位中住者。
即畫像是也。
此畫佛即入其身住故雲住也。
大日經五位中住者。
曼陀羅是也。
謂諸尊皆此中來住故雲也。
佛像用皮膠得失意罪者。
諸尊不住欤(寬德二年二月十九日)。
師曰。
本尊者本所尊也。
謂今所歸依供養本尊也。
旨尊也。
以此尊為本為旨。
為其事供養恭敬故也。
或一說雲。
自本所尊故。
是說非也。
前說為善(雲雲)。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不動結界印二說。
清涼(如傳法法記)又說(如台記等也)不動刀印。
鞘拔一匝鞘旋轉時。
刀鞘手腕上越繞鞘手不搖(雲雲)(長久三年四月說) 胎不動刀印。
安頂前後動之。
如百光王印勢也。
但三反動之。
謂二遍動三反雲度散之(寬德二年六月說)。
師傳初鈴是驚覺之意也。
後鈴是歡喜也(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問。
台家亦先用實鈴杵。
次用四攝之中鈴印心何雲。
金界鈴決中有此問耳本裡書也。
此裡書下有之。
用鈴杵作法具在之。
後鈴有奉送意。
又除召請(雲雲)法性房記雲。
初鈴五度(驚覺諸尊)二度(召請)二度(聲性寂靜)後鈴五度(歡喜)二度(聲性寂靜。
除召請之二度)。
(永承二七九日) 師曰。
又鈴筒口向背橫安腰(雲雲)如薩埵持鈴之儀也(寬德二年十一月)。
(永承二七二十一) 師曰。
無杵弄杵儀。
四指頗屈拳開之也。
如常。
但不全拳屈之小屈耳師曰。
鈴安腰時。
以鈴口當拄腰也(雲雲)。
師曰。
胎記大鈎之次三部勸請必用之(雲雲)問。
胎界亦先用寶鈴杵。
次用四攝之中鈴印心何(雲雲)金界鈴決之中有此問耳。
師曰。
遏伽浮花。
或是水底飾料也。
或是浴池水也。
故池中蓮花表也。
大師上綱雲。
檢文殊八字軌。
阏伽觀雲。
心想寶池中蓮花菡萏開(雲雲)。
持曰。
為令水有芳芬也(今加入香芳)而表說雲。
水中沈花。
洗浴時蹲彼花洗足。
坐彼花沐浴(雲雲)(長元四年九月)。
又雲。
初阏伽勸請具故。
雲勸請意也。
來降即洗足也。
悉地軌請前阏伽者儲置也。
請前非獻之。
後阏伽即嗽口也。
不必奉送意耳(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 又說雲。
通途供養法。
三度阏伽獻之。
初度洗足也。
此有二說。
或捧器想洗兩足。
或器盤渧水傾入之左取盤也。
此洗懸兩足意也。
次度澡浴也。
大國作法浴水之後身塗香故也。
最後阏伽嗽口也(如食後漱口也)四度阏伽中二度共浴水也。
共用塗等故也(雲雲)(長久五九月十一日)。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參着丹州池上禦房記之) 胎藏供養法多分阏伽三度奉之。
前二後一也。
前二之中。
初洗足也。
即傾器滴盤。
後乍器奉之。
洗浴也。
後一者(念誦後也)漱口也(雲雲)金界唯二度奉之。
前一謂洗浴也。
不傾器乍器奉之。
後一謂漱口也。
如常。
凡唯二度奉意。
洗浴漱口也(雲雲)潤十月十九日。
丹州阿阇梨禦房。
被期終焉令上山給。
同二十五日戌時。
即參登拜禮而咨受之長宴記之。
師曰。
阏伽器等二手如蓮印居之捧之。
餘器可然也。
而不必爾(雲雲)。
師曰。
阏伽者圓滿義也。
行者奉阏伽時。
必祈求願令所求圓滿故雲圓滿(三度奉阏伽。
準提法見。
金剛智四度奉阏伽。
同軌不空本有之)勘法性房熾盛光記雲。
即成圓滿器印阏伽也。
以印捧頂(雲雲)又初度阏伽勸請意者。
悉地軌先奉阏伽。
次有勸請。
意先儲洗足水次請也。
通途阏伽初洗足。
後漱口也。
師曰。
準提法大威德法阏伽洗足嗽口之料。
澡浴全身沐浴也(雲雲)(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天竺法唯以二器盛阏伽。
而無塗香器。
唯淨葉等盛之故器數少(雲雲)蓮花座觀作蓮花座。
印明奉花座。
畫像坐蓮花座是也。
桢者絹畫像桢也。
猶張也。
如雲曼荼羅一桢(雲雲)(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師曰。
胎花座先結印當三度。
誦明奉之。
次以普印誦善來偈。
次不動刀印(用之)明用之。
如先辟除從魔印明(雲雲)(寬德二年十月十九日)。
師曰。
又四面供先捧右方阏伽之時。
皆運心供四面右方阏伽。
塗花香食燈皆爾也。
又後供之時捧左方塗香之時。
皆于四面左方塗香運心供之。
花香食燈阏伽皆爾也。
先師以手一一捧之勢給(雲雲)(寬德二年十一月)供養法之時燈明煩故不捧之。
故但用印也(雲雲)。
(永承三年七月二十日) 師曰。
塗器之中葉。
隻是人之用意欤。
如世間法耳。
塗花水器。
或說不差之(雲雲)。
問。
胎記振鈴前成不動尊雲。
如何雲花座之後轉大日成薩埵耶。
答。
文在轉阿為縛文故。
人師起此文雲轉大日成薩埵也。
猶是指前五輪成身大日雲爾也。
問。
頂上●心上●心何。
答。
●薩埵種子也。
●頂相也。
(寬德二年十二月) 二守護印。
以一拳付乳上。
謂拳面向胸。
以虎口向上也。
其印别記之。
(長久四年三月上旬) 胎藏二大護印若存略時。
唯一度結之。
若不略者。
各各四處結之。
(寬德二十一) 胎二守護印。
先右拳申風。
拳面付胸。
左拳稍屈腕如翼之勢。
次左拳付胸如前。
右拳稍付胸。
拳面如打物之勢(雲雲)而二印同唯如打物之勢。
不必翼。
屈之煩故(雲雲)。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胎軌大贊前文雲。
毗盧遮那位及行者所居。
皆有海會衆圍繞端嚴位。
贊王如後述。
七返稱誦之。
贊曰。
若持此經贊王所樂當成就(雲雲)謂如大日。
住大曼陀羅行者亦同住中台三重曼陀羅。
作此觀誦贊耳(雲雲)。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問。
胎藏大贊印雲何。
答。
金合是也。
胎行次下未有合行二 (長久四年九月說) 三部四處輪事。
有二說。
一随其部念部。
若佛部若蓮花部若金部。
随一布之。
謂佛部先寶冠舉手印(五右印阿歸命)次阿安眉間。
次佉等。
次光炎。
次歸命冒地阿。
餘三輪準之。
蓮部金部亦準之(蓮金二部寶冠真言不說之)又一說軌意。
三部四處輪是三部衆德三部三二重(二三同中)曼陀羅布身也。
故三部布之佳(矣)。
謂付此布法。
山家二說。
東寺一說受之(雲雲)山家二說。
一先寶冠舉手印歸命阿。
次阿安眉間。
次●等。
次方便。
次光炎(後日決之)次冒地阿●(歸命)次三輪(如本)。
次蓮部(不用别寶冠印明)婆安眉間。
次●等。
次方。
次光。
次冒地●(歸命)次三輪(如本)次金輪(不用寶冠印明)●安眉間。
次●等。
次方。
次光。
次冒地●(歸命)次三輪準之。
問。
此三部四處布字安眉間等者。
重累欤傍布欤。
答傍布已上山家一說(雲雲)。
二山家又三部一度布法。
謂先寶冠舉手印明。
次●安眉間。
次●安阿字外方。
次●安娑字外方即誦阿娑縛明。
次其阿娑縛連一度三重●等之字連。
謂●等一返誦之間三重布也。
誦響一反也。
布字三重也。
次方便并伊等一誦之間二重加之(後日決之)次歸命冒地阿娑縛。
次唯安●●●(如發心輪)次●等。
次光。
次歸命左裡也阿娑縛。
次二輪準知之。
已上第五●●●方便字不加歸命(雲雲)(後日決之。
已上山家二說) 又傳法秘記意。
四處輪布字畢後。
方便字光炎字隻一度反四處布之。
一反之間布四處耳。
凡方便字光炎字可有二說欤。
諸說傳法私記意也。
問。
四處輪布字之時。
第五方便阿字加歸命句耶。
諸師不雲之。
如何。
答。
不加歸命(雲雲)。
問。
四處輪布字諸說不同。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面受之。
爾方便字光炎字布法前後不同。
如何。
答。
諸說多雲。
佛部發心輪。
先阿。
次迦等。
次方便。
次光炎。
次冒地阿(雲雲)三部四處準之知之已上。
一說。
又說師依傳法私記意被修之。
謂佛部發心輪。
先阿。
次迦等。
次昌地阿。
次修行輪(乃至)次涅槃輪。
次方便字。
次光炎字(雲雲) (已上傳法記意一說也。
謂四處輪布字畢後。
方便光炎字反一度上四處布也。
又方便光炎字不加歸命句雲雲) 東寺一說。
先寶冠舉手印明五古阿。
次眉間安阿字。
次阿字右安娑。
次阿字左安縛。
次歸命阿娑縛。
次娑字右起●等布之至●字左。
次歸命冒地阿薩縛。
次方便光炎。
次喉●●●。
次●
(寬德二年十月二十九日) 又三部定印。
妙心大之中可見之。
金界五相之三摩地印。
是名金剛部定印(雲雲)問。
是妙觀察智定印也。
故可用彌陀定印乎(私檢法花儀。
彌陀定印用之)。
(寬德二年六月) 胎藏金剛并别法等所用定印。
多隻法界定印用之耳。
彌陀隻彌陀法并彌陀印用之。
金部定印金剛五相用之。
問。
可用妙觀察智印。
如何。
爾也。
又此印金剛諸尊可用欤。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 定印有三對三部(雲雲)同十一月上旬雲。
三部定印之中。
二部見妙心大(雲雲)。
(長久四年九月九日池上禦房) 師曰。
道場觀之時觀作曼陀羅。
是我心所變曼陀羅也。
而奉請本尊入前所觀之佛身為一身也。
而是唯我心所見佛也。
如彼顯教。
猶是以心度量之限見佛相好等也。
不見如虛空身(注也。
如法華教主等也)壁所懸畫像。
即壇上所觀尊無異無别。
即所觀尊所請尊所懸畫所布畫。
是唯一也。
不可各别。
故輪壇印亦印所懸畫像。
即于所懸畫像觀入我我入。
并于其畫像心觀月輪想字道等。
從畫口出字觀(雲雲)義釋出五位中住者。
即畫像是也。
此畫佛即入其身住故雲住也。
大日經五位中住者。
曼陀羅是也。
謂諸尊皆此中來住故雲也。
佛像用皮膠得失意罪者。
諸尊不住欤(寬德二年二月十九日)。
師曰。
本尊者本所尊也。
謂今所歸依供養本尊也。
旨尊也。
以此尊為本為旨。
為其事供養恭敬故也。
或一說雲。
自本所尊故。
是說非也。
前說為善(雲雲)。
(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說) 不動結界印二說。
清涼(如傳法法記)又說(如台記等也)不動刀印。
鞘拔一匝鞘旋轉時。
刀鞘手腕上越繞鞘手不搖(雲雲)(長久三年四月說) 胎不動刀印。
安頂前後動之。
如百光王印勢也。
但三反動之。
謂二遍動三反雲度散之(寬德二年六月說)。
師傳初鈴是驚覺之意也。
後鈴是歡喜也(寬德三年二月二十日說)。
問。
台家亦先用實鈴杵。
次用四攝之中鈴印心何雲。
金界鈴決中有此問耳本裡書也。
此裡書下有之。
用鈴杵作法具在之。
後鈴有奉送意。
又除召請(雲雲)法性房記雲。
初鈴五度(驚覺諸尊)二度(召請)二度(聲性寂靜)後鈴五度(歡喜)二度(聲性寂靜。
除召請之二度)。
(永承二七九日) 師曰。
又鈴筒口向背橫安腰(雲雲)如薩埵持鈴之儀也(寬德二年十一月)。
(永承二七二十一) 師曰。
無杵弄杵儀。
四指頗屈拳開之也。
如常。
但不全拳屈之小屈耳師曰。
鈴安腰時。
以鈴口當拄腰也(雲雲)。
師曰。
胎記大鈎之次三部勸請必用之(雲雲)問。
胎界亦先用寶鈴杵。
次用四攝之中鈴印心何(雲雲)金界鈴決之中有此問耳。
師曰。
遏伽浮花。
或是水底飾料也。
或是浴池水也。
故池中蓮花表也。
大師上綱雲。
檢文殊八字軌。
阏伽觀雲。
心想寶池中蓮花菡萏開(雲雲)。
持曰。
為令水有芳芬也(今加入香芳)而表說雲。
水中沈花。
洗浴時蹲彼花洗足。
坐彼花沐浴(雲雲)(長元四年九月)。
又雲。
初阏伽勸請具故。
雲勸請意也。
來降即洗足也。
悉地軌請前阏伽者儲置也。
請前非獻之。
後阏伽即嗽口也。
不必奉送意耳(長曆四年九月三十日) 又說雲。
通途供養法。
三度阏伽獻之。
初度洗足也。
此有二說。
或捧器想洗兩足。
或器盤渧水傾入之左取盤也。
此洗懸兩足意也。
次度澡浴也。
大國作法浴水之後身塗香故也。
最後阏伽嗽口也(如食後漱口也)四度阏伽中二度共浴水也。
共用塗等故也(雲雲)(長久五九月十一日)。
(寬德二年四月二十二日參着丹州池上禦房記之) 胎藏供養法多分阏伽三度奉之。
前二後一也。
前二之中。
初洗足也。
即傾器滴盤。
後乍器奉之。
洗浴也。
後一者(念誦後也)漱口也(雲雲)金界唯二度奉之。
前一謂洗浴也。
不傾器乍器奉之。
後一謂漱口也。
如常。
凡唯二度奉意。
洗浴漱口也(雲雲)潤十月十九日。
丹州阿阇梨禦房。
被期終焉令上山給。
同二十五日戌時。
即參登拜禮而咨受之長宴記之。
師曰。
阏伽器等二手如蓮印居之捧之。
餘器可然也。
而不必爾(雲雲)。
師曰。
阏伽者圓滿義也。
行者奉阏伽時。
必祈求願令所求圓滿故雲圓滿(三度奉阏伽。
準提法見。
金剛智四度奉阏伽。
同軌不空本有之)勘法性房熾盛光記雲。
即成圓滿器印阏伽也。
以印捧頂(雲雲)又初度阏伽勸請意者。
悉地軌先奉阏伽。
次有勸請。
意先儲洗足水次請也。
通途阏伽初洗足。
後漱口也。
師曰。
準提法大威德法阏伽洗足嗽口之料。
澡浴全身沐浴也(雲雲)(長久二年九月中旬)。
師曰。
天竺法唯以二器盛阏伽。
而無塗香器。
唯淨葉等盛之故器數少(雲雲)蓮花座觀作蓮花座。
印明奉花座。
畫像坐蓮花座是也。
桢者絹畫像桢也。
猶張也。
如雲曼荼羅一桢(雲雲)(長久四年九月九日)。
師曰。
胎花座先結印當三度。
誦明奉之。
次以普印誦善來偈。
次不動刀印(用之)明用之。
如先辟除從魔印明(雲雲)(寬德二年十月十九日)。
師曰。
又四面供先捧右方阏伽之時。
皆運心供四面右方阏伽。
塗花香食燈皆爾也。
又後供之時捧左方塗香之時。
皆于四面左方塗香運心供之。
花香食燈阏伽皆爾也。
先師以手一一捧之勢給(雲雲)(寬德二年十一月)供養法之時燈明煩故不捧之。
故但用印也(雲雲)。
(永承三年七月二十日) 師曰。
塗器之中葉。
隻是人之用意欤。
如世間法耳。
塗花水器。
或說不差之(雲雲)。
問。
胎記振鈴前成不動尊雲。
如何雲花座之後轉大日成薩埵耶。
答。
文在轉阿為縛文故。
人師起此文雲轉大日成薩埵也。
猶是指前五輪成身大日雲爾也。
問。
頂上●心上●心何。
答。
●薩埵種子也。
●頂相也。
(寬德二年十二月) 二守護印。
以一拳付乳上。
謂拳面向胸。
以虎口向上也。
其印别記之。
(長久四年三月上旬) 胎藏二大護印若存略時。
唯一度結之。
若不略者。
各各四處結之。
(寬德二十一) 胎二守護印。
先右拳申風。
拳面付胸。
左拳稍屈腕如翼之勢。
次左拳付胸如前。
右拳稍付胸。
拳面如打物之勢(雲雲)而二印同唯如打物之勢。
不必翼。
屈之煩故(雲雲)。
(永承三年六月十九日) 胎軌大贊前文雲。
毗盧遮那位及行者所居。
皆有海會衆圍繞端嚴位。
贊王如後述。
七返稱誦之。
贊曰。
若持此經贊王所樂當成就(雲雲)謂如大日。
住大曼陀羅行者亦同住中台三重曼陀羅。
作此觀誦贊耳(雲雲)。
(永承三年十一月說) 問。
胎藏大贊印雲何。
答。
金合是也。
胎行次下未有合行二 (長久四年九月說) 三部四處輪事。
有二說。
一随其部念部。
若佛部若蓮花部若金部。
随一布之。
謂佛部先寶冠舉手印(五右印阿歸命)次阿安眉間。
次佉等。
次光炎。
次歸命冒地阿。
餘三輪準之。
蓮部金部亦準之(蓮金二部寶冠真言不說之)又一說軌意。
三部四處輪是三部衆德三部三二重(二三同中)曼陀羅布身也。
故三部布之佳(矣)。
謂付此布法。
山家二說。
東寺一說受之(雲雲)山家二說。
一先寶冠舉手印歸命阿。
次阿安眉間。
次●等。
次方便。
次光炎(後日決之)次冒地阿●(歸命)次三輪(如本)。
次蓮部(不用别寶冠印明)婆安眉間。
次●等。
次方。
次光。
次冒地●(歸命)次三輪(如本)次金輪(不用寶冠印明)●安眉間。
次●等。
次方。
次光。
次冒地●(歸命)次三輪準之。
問。
此三部四處布字安眉間等者。
重累欤傍布欤。
答傍布已上山家一說(雲雲)。
二山家又三部一度布法。
謂先寶冠舉手印明。
次●安眉間。
次●安阿字外方。
次●安娑字外方即誦阿娑縛明。
次其阿娑縛連一度三重●等之字連。
謂●等一返誦之間三重布也。
誦響一反也。
布字三重也。
次方便并伊等一誦之間二重加之(後日決之)次歸命冒地阿娑縛。
次唯安●●●(如發心輪)次●等。
次光。
次歸命左裡也阿娑縛。
次二輪準知之。
已上第五●●●方便字不加歸命(雲雲)(後日決之。
已上山家二說) 又傳法秘記意。
四處輪布字畢後。
方便字光炎字隻一度反四處布之。
一反之間布四處耳。
凡方便字光炎字可有二說欤。
諸說傳法私記意也。
問。
四處輪布字之時。
第五方便阿字加歸命句耶。
諸師不雲之。
如何。
答。
不加歸命(雲雲)。
問。
四處輪布字諸說不同。
長久四年九月中旬面受之。
爾方便字光炎字布法前後不同。
如何。
答。
諸說多雲。
佛部發心輪。
先阿。
次迦等。
次方便。
次光炎。
次冒地阿(雲雲)三部四處準之知之已上。
一說。
又說師依傳法私記意被修之。
謂佛部發心輪。
先阿。
次迦等。
次昌地阿。
次修行輪(乃至)次涅槃輪。
次方便字。
次光炎字(雲雲) (已上傳法記意一說也。
謂四處輪布字畢後。
方便光炎字反一度上四處布也。
又方便光炎字不加歸命句雲雲) 東寺一說。
先寶冠舉手印明五古阿。
次眉間安阿字。
次阿字右安娑。
次阿字左安縛。
次歸命阿娑縛。
次娑字右起●等布之至●字左。
次歸命冒地阿薩縛。
次方便光炎。
次喉●●●。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