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長與進步。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速,每天為了工作忙碌而奔波不已,終日無閑暇之時,電話一通又一通接個不停,公文一件又一件批個不完,朋友訪客一個又一個會個不停。

    每個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學習善用時間、規劃時間、充分運用時間,掌握時間才能達成工作目标,生活必能惬意自在。

     有一次,佛陀對弟子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假如有一個人,對四個擅長射箭的人說:‘當你們四位同時向東南西北方射箭的時候,我能夠在你們的箭還沒有落地之前,全部接住它。

    ’雖然我不相信有那麼一個人,但是如果有人真的能夠做到的話,這個人一定是反應靈敏,速度極快的人,你們說是嗎?” “是的,佛陀!那人一定有很驚人的速度,因為如果能夠接住一個弓箭手向一方射出的箭,使它不落地,這已經是需要很快的速度了,何況是能同時接住四方射出的箭,那一定是位神速無比的能手了!” “你們說得很好!但是世界上還有比接箭更為迅速的東西呢!” 佛陀看着弟子屏氣凝神、一臉驚訝的表情,繼續說:“日月在天上運行的速度,比接箭還要快;而人的壽命輪轉比日月運行的速度,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佛陀說到這裡,弟子終于領會了佛陀的語意。

     人命在呼吸之間,無常變異,何其迅速!一念三千,一日之間十方法界去來不息,何嘗靜止!能夠體會無常刹那生滅,就能珍惜時間,有所作為。

     【思考】 1.如何善用時間? 2.為什麼說珍惜時間就是愛惜生命? 3.文中哪一句話讓你最為受益?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會善用時間,就是會處理生命;能掌握時間,就是能擁有人生。

     隻要我們能夠認識時間、善用時間,就能從分秒、日月的時間裡破繭而出。

    懂得把握當下、珍惜此刻,也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中,體證“刹那即永恒”的生命。

     寬容 了解别人是體諒之道,寬容别人是和睦之道,接納别人是群我之道,關懷别人是友愛之道。

     【提要】 有的人生性尖銳,待人苛刻,凡事計較,絲毫不肯吃虧。

    面對這樣的家人、朋友、同事,最好的辦法就是以寬厚的心體諒他、包容他,因為寬容别人是和睦之道,寬容可以絕恩怨。

    所謂“做事要專,做人要寬”,能夠用寬容的鑰匙,打開褊狹的心扉,把身心安住在體諒上,世界會更寬廣。

     【正文】 所謂“嚴于律己,寬以待人”,與人共處,以一顆寬容的心待之,能得人和,對人寬厚、包容,才會有福報。

     春秋時代的楚莊王,有一次因打了勝仗,在宮中舉辦盛大的晚宴,招待群臣及有功将士,楚莊王更叫寵妃許姬,替群臣斟酒助興。

    大家興緻十分高昂。

     忽然一陣大風吹來,蠟燭滅了,現場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在混亂中,有人趁機拉住許姬的衣袖想要親近她。

    許姬就扯下那人的帽纓,然後掙脫離開,來到大王的身邊告訴他說:“有人趁黑想調戲我,我已拔下他的帽纓,請大王趕快叫人點燈,檢查是誰沒有帽纓,把他抓起來處置。

    ” 楚莊王說:“今天我請大家喝酒,難免會發生酒後失禮的事,不宜怪罪。

    再說,将士為國賣命,我怎能為了顯示你的貞潔而侮辱我的将士呢?”于是,楚莊王即對大衆說道:“諸位,今天喝酒一定要盡歡,請大家把帽纓都扯掉吧!不拔掉帽纓不足以盡興啊!” 臣子都拔掉了帽纓,楚莊王再命人重新點亮蠟燭,大衆盡歡而散。

     三年後,晉侵楚,楚莊王禦駕親征。

    兩軍交戰中,楚莊王發現自己軍陣中有一名軍官,奮不顧身,所向無敵。

    衆人也受了他的影響而鬥志高昂,于是這次戰役楚軍大勝而歸。

     事後,楚莊王找來那位軍官,問他說:“寡人見你此次與晉交戰,英勇無敵,寡人平時并沒有對你有特别的照護,為何你如此奮不顧身呢?” 那人就對楚莊王忏悔三年前的“帽纓事件”,因感恩大王的寬厚包容,所以時時刻刻都想用生命來報答大王的恩德,這次兩國交戰,正是一個報恩的好機會! 所以,生活中寬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若将他人的過錯牢記在心,念念不忘,隻會增加更多的怨怼與仇恨,内心的不平隻會帶給自己更大的痛苦。

    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心中能包容一切,自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

     【思考】 1.本文告訴我們,應如何與人共處? 2.為什麼寬容别人,就是善待自己呢? 3.試比較寬容與縱容的差異。

     【延伸閱讀——佛光菜根譚】 謙沖鮮招忌,忍讓少樹敵,淡泊無得失,寬容絕恩怨。

     忍耐是做人第一法,禮貌是處事第一法,謙虛是保身第一法,寬容是用心第一法。

     付出關愛要不回報,寬容謙讓要不嗔恨,分别抉擇要不愚癡,謙恭柔和要不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