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十

關燈
智自性相應共有及為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攝受用身。

    若為地前諸菩薩等所現一分粗相化用攝變化身(雲雲)付之唯識論中正宣始教法相。

    判約二攝自性身。

    清淨法界大圓鏡智所攝自性身也。

    彼論釋其救雲。

    有義第二攝自性身。

    以說真如是法身故。

    論說轉去所阿賴耶識得自性身。

    四□智品轉去藏識而證得故(雲雲)已轉識得智時。

    轉賴耶證得法身故。

    圓鏡智可攝自性身也。

    何佛地論意判初一攝自性身等耶答。

    唯識論中有二義。

    第二義雲。

    有義初一攝自性身等(雲雲)佛地論五法三身相攝。

    可依此義也。

    是即始教正法相心也。

    故大師引佛地論文也。

    唯識論中第二義心。

    會轉者藏識意雲。

    謂由轉滅第八識中二障粗重顯法身等(雲雲)故心者清淨法界無為功德圓成實性理也。

    四智心品有為功德依他起性也。

    故不可預真如自性法身也。

     私記。

    問。

    就終教義。

    無垢無礙智名為法身者何處文。

    答。

    無性攝論第一卷如是說。

    問。

    彼論文如何耶。

    答。

    章雲。

    或唯妙智為身法。

    以本覺智故。

    修智同本故。

    如攝論無挂礙為法身(雲雲)言妙智者。

    即無垢無礙智也。

    言修智身。

    修生智也。

    即始覺智也。

    意說無礙之本覺智名為法身。

    修生之始覺智亦同本覺智故。

    名為法身。

    雲修萬行而生起智故名修生智也。

    論正文雲。

    一自性身即是無垢無挂礙智是法身(雲雲)起信論别記雲。

    如無性攝論。

    以無挂礙智為法身故。

    謂離二障。

    諸德雲。

    此約攝境從心名為法身。

    非為法身。

    是智非理。

    今釋。

    一切諸法尚即真如。

    況此真智而不如耶。

    既即是如。

    何待攝境(雲雲)。

     問。

    有處四智攝三身者。

    何處爾說。

    答。

    金光明經爾說。

    問。

    爾彼經文何耶。

    答。

    章雲。

    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

    以鏡智攝法身故(雲雲)言以鏡智攝法身故者。

    意說。

    以雲大圓鏡智攝理法身智法身故雲。

    問。

    彼經正文如何說。

    答。

    新經第二卷雲。

    如是三身具足攝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雲雲)今章家得此文意。

    雲四智攝三身也。

    問。

    何以此文證四智攝三身耶。

    答。

    阿耨菩提攝五法故。

    以此文者。

    四智攝三身也。

    言五法者。

    真如及四智也。

    問。

    何可知阿耨菩提攝真如及四智。

    答。

    阿者無也。

    耨多羅者上也。

    三者正也。

    藐者等也。

    又三者正也。

    菩提者覺也。

    漢無上正等覺。

    具存漢語者。

    言無上正覺等覺。

    正覺後後之一覺字貫通上四處也。

    釋此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著金剛般若論有二釋。

    一說。

    無上覺者。

    真如也。

    正覺等覺。

    正覺者。

    四智也。

    一說。

    無上覺者。

    滅理智正覺等覺。

    正覺者上舉覺總說也。

    自受用身是四智之體也。

    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之用也。

    變化身是成所作智作用也。

    理法攝于大圓鏡智。

    是能證智故(雲雲)四智攝三身也。

    問。

    何雲正覺等覺等耶。

    答。

    正覺者。

    為簡于凡夫外道邪覺故雲正覺。

    等覺者。

    為簡于三菩提邊覺故雲等覺。

    又正覺者。

    為簡于菩薩因覺故雲正覺也。

    可見紹能師疏文然。

    指事文引起事心通故得現化身等之文。

    而證四智攝三身也(此文不當更不可依用也)。

    問。

    有處理智合名法身者。

    何處文耶。

    答。

    此梁攝論之文也。

    問。

    爾彼論文如何耶。

    答。

    章雲。

    或境智合為法身。

    以境智相如故。

    梁攝論雲。

    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

    此上二句約終教說(雲雲)言境者理也。

    智者四智也。

    意雲。

    所觀真如理之境與能觀智合名法身雲。

    又最勝王經。

    唯有如如如如智是法身(雲雲)此文非章所引問。

    以境皆相如故者意何耶答。

    言相如者。

    相順之義。

    能證智所證理相應故雲相順義也。

    又相似義也。

    言梁攝論者指彼論第十三文也(如所引文)上二句者。

    無性攝論無垢無挂礙智為法身。

    為第一句也。

    金光明中四皆攝三身雲。

    及梁攝論唯如如及如如智名為法身雲。

    為第二句也(文)。

     問。

    頓教佛身開合何判耶。

    答。

    私記雲。

    問。

    頓教意何耶。

    答。

    若依頓教者。

    理智俱泯名為法身。

    餘身不說。

    問。

    何教如是說。

    答。

    章雲。

    或境皆俱泯為法身。

    如性如來法身非心非境。

    此約頓教說(雲雲)言經者未知彼經也(文)。

     問。

    唯真境為法身。

    唯妙智為法身。

    境智合為法身。

    境智俱泯為法身。

    合具前四(文)爾者此同教者。

    唯為限性起品所說。

    為當為通法華同教可雲耶。

    答。

    起兩方。

    若雲限性起品所說者。

    唯真境為法身四句合事。

    何限性起品所說。

    不通法花同教耶若雲。

    滅者章中指唯性起品。

    以知限性起品雲事。

    次性起品文何樣說。

    具前四義俱絕前五二句義。

    性起一品說耶。

     章雲。

    或合具前四。

    以備德故。

    或俱絕前五。

    以圓融無礙故。

    此二句如性起品說。

    此約一乘(文)。

     私記雲。

    問。

    同教義意如何耶。

    答。

    若依同教者。

    合以前四說為同教一乘義。

    故章雲。

    或合具前四以備德故(雲雲)。

    問。

    前四說者何耶。

    答。

    一唯真境為法身。

    此始教說也。

    二唯妙智為法身。

    三境智合為法身。

    此終教說也。

    四境智俱泯為法身。

    此頓教說也。

    此為前四說。

    前四句是三乘門之所說。

    今以第五句據一乘門說彼解境也。

    後有第六句。

    是正據一乘門即顯行境也○同據同教。

    有花嚴同教法花同教。

    今此言同教者何同教答。

    此花嚴同教也。

    故章說第五第六句已雲。

    此二句如性起品說(雲雲)○問。

    今此第六句正就别教一乘問顯行境雲意何耶答。

    果海是正智所證之境故○問。

    何曰俱絕前五說耶。

    答。

    此據理事二門俱絕言說雲也。

    意說。

    不可說理即事。

    亦不可說事即理。

    亦不可得一向名為理。

    亦不可得一向名為事。

    如說理事據理智說亦複爾也。

    是不可說之果分境故。

    曰俱絕前五說也(文)。

     問。

    付五教何判釋迦身耶。

     章雲。

    次别約釋迦身明者。

    此釋迦佛身或是化非法報。

    如始教說。

    或是報非法化。

    如同教一乘及小乘說。

    深淺為異也。

    或是法非報化。

    如頓教說。

    或亦法亦報化。

    總如三乘說。

    或非法非報化。

    如别教一乘。

    是十佛故(文)。

     私記。

    答。

    章雲。

    次别約釋迦身明者○是十佛故也。

    綱目雲。

    或是化非法報。

    以具八相在閻浮故。

    色頂别立彼實報故。

    如梵網經等說。

    此約初教。

    或是報非法化。

    即此身具二十一種性勝功德受用身故。

    如佛地經初說。

    此約終教。

    或是法非報化。

    以色即如故。

    經雲。

    吾今此身即是法身。

    此約頓教。

    或法亦報。

    如前三說故。

    或非法非報化。

    以是十佛故。

    滅三世間故。

    具足主伴故(已上綱目文)案雲。

    約始教是化非法報者。

    此約化身說也。

    約同教終教是報非法化身。

    此約自受用身說也。

    約頓教是法非報化者。

    此約理法身說也。

    始教終頓教是亦示亦法報化者。

    此總據三身說也。

    别教非法非報化。

    此十身盧遮那也。

     □□現樹神身事。

    為何人現雲耶。

    答。

    私記引起信疏為提謂波離現之(文)付之依解釋。

    披五分律文。

    釋迦初成道第二七日後。

    住菩提樹下時。

    依空神告奉上麨蜜時。

    見三十二相圓光無礙相等。

    禮佛足作是念。

    過去諸佛皆以缽受。

    當來如來亦如是(文)住此律文。

    提謂所見直見如來形相見。

    正不雲樹神者也。

    依何說如是判給耶。

    若非此時提謂等。

    何時奉郵如來樹神耶五分律文上卷教起前後抄出之畢。

    可見彼處文也(雲雲)。

     問。

    三釋黑象身誰人現之雲耶答。

     私記雲。

    問。

    三釋黑象腳身及樹神身者為何人□□。

    答。

    起信論疏下卷雲。

    如三惡道習見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