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深意鈔卷第十

關燈
如黑象腳。

    于三釋之身。

    又如提謂等以人天位見佛為樹神及天神□等準即六道衆生并見佛不同也(文)。

     花嚴一乘成佛妙義雲(青丘沙門見登之集)依孔目第三顯六教差别。

    第一人天乘教。

    此有三成佛。

    一佛為救三惡道現身異。

    彼三惡道外即成佛身。

    如佛現黑象腳。

    □新羅記雲。

    佛現黑象腳身。

    地獄邊無礙行故欣□植善根。

    約此義故。

    雲一佛為救三惡道乃至即成佛身等也。

    二為引人超現在佛身。

    如佛為提謂長者現樹神身。

    記雲。

    佛初成道。

    其令河邊樹下亦六十六釋身。

    及現相好具足身。

    諸商人等見此佛身為神之奉時。

    種善根人為引是人。

    現成佛身也。

    三引人天為現其聖□等如佛是聖而與供養。

    成世間者。

    是記雲。

    佛在樹下時。

    梵天供養佛。

    而佛默然。

    七日更梵天請說法故。

    佛第二日說法時。

    多人種善根。

    故雲為引人天乃至如人天等知佛是聖等也(文)。

     問。

    小乘教意。

    于佛有生身化身不同可雲耶。

    答。

    有(文)付之何有雲耶。

     章雲。

    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文)私記雲。

    小乘教中。

    定性身者。

    即是王宮身也。

    化身者。

    是其餘三千界化身也(文)。

     問。

    佛身開合義心。

    一乘圓教中立幾佛可雲耶。

    答。

    章或立十佛以顯無盡。

    如離世間品說。

    此約一乘圓教說(雲雲)付之。

     問。

    離世間品所說十佛與十身其體一也可雲耶。

    答。

    私記雲。

    問。

    章文或立十佛以顯無盡。

    如離世間品說。

    此約一乘圓教說者。

    其十佛者何耶。

    答。

    言十佛者。

    十身盧舍那也。

    十身者。

    衆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也(文)。

     指事上卷言。

    此有十佛者。

    第三十七說正等覺佛等十佛。

    第四十一說衆生身佛十佛。

    第四十二說無著佛等十佛(文)。

     問。

    終教大乘心。

    引何經論說釋此教佛身開合耶。

    答。

    引攝論金光明梁攝論等文證之也付之此等經論說大旨同佛地論等說。

    何分攝論等文為終教證耶答。

    章雲。

    或唯妙智為法身。

    以本覺智故。

    修智同本故。

    如攝論無垢無挂礙智為法身。

    金光明中四智攝三身。

    以鏡智攝法身故。

    或境智合為法身。

    以境智相如故。

    如梁攝論雲。

    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名為法身。

    此上二句約終教說(雲雲)此等文皆理智冥合能所一體也。

    故以此經論。

    說屬終教也。

    故異前佛地論唯□□□□攝法身也。

     章雲。

    或唯妙智為法身。

    以本覺智故。

    修智同本故。

    攝無垢無礙智為法身。

    金光明經中四智攝三身。

    以境智攝法身故。

    或鏡智合為法身。

    以鏡智相如故。

    梁論雲。

    唯如如及如如智獨存名為法身。

    此上二句約終教說(文)。

    問。

    金光明經意。

    四智攝三身可雲耶。

    答。

    大師攝雲(文)付之見金光明經中未見處也。

    何如是判經耶。

     章雲。

    義中先約法身或唯真境為法身。

    如佛地論。

    五種法攝本覺地。

    清淨法界攝法身。

    四智攝餘身。

    此約始教說(文)。

     私記雲。

    問。

    且就始教義。

    清淨法界真如理名為理法身。

    四智攝自受用等身者。

    何處如是說耶。

    答。

    佛地論如是說。

    問。

    其佛地論文何耶。

    答。

    章雲。

    先約法身或唯真境為法身。

    如佛地論。

    五種法攝大覺地。

    清淨法界攝法身。

    四智攝餘身。

    此約始教說(雲雲)言真境者。

    清淨法界真如理也。

    言五法者。

    真如理及四智也。

    言大覺地者。

    即佛也。

    意雲。

    清淨法界真如理攝法身。

    四智攝自他受用變化身雲。

    言餘身者即自受用等諸佛如來故也問。

    今章文得□也。

    其論正文如何說耶佛地經曰。

    當知有五種法攝覺地。

    何等為五。

    所謂清淨法界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雲雲)佛地論第三雲。

    大覺是佛具三種身。

    一者自性。

    二者受用。

    三者變化(雲雲)又第七雲。

    初一攝自性身。

    四智自性相應共有。

    及為地上菩薩所現一分細相。

    攝受用身。

    若為地前諸菩薩等所謂一分粗相他用。

    攝受變化身(雲雲)。

    問。

    自他受用變化身四智共攝為當如何耶。

    答。

    自受用身四智皆攝。

    于四智是四智體也。

    他受用身是平等性智用也。

    變化身是成所作智用也(文)。

     問。

    佛地論中生身法身合二身名佛(文)爾者大師何教意也判給耶。

    答。

    始教意(文)付之以何得知之。

    彼論意始教意也雲事。

    終教不判此義欤。

    如何。

     問。

    本業經中以自性法身應化身法身名佛(文)爾者通始教可雲耶。

    答。

    終教也付之何此義不通始終二教耶。

    例如三身通始終二教耶。

     問。

    楞伽經中應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合此四佛名佛(文)爾者何教意耶。

    答。

    終教(文)付之于始教可不合此義雲耶。

     章雲。

    數開合者。

    或立一佛。

    謂一實性佛也。

    此約頓教。

    或立二佛。

    此有三種。

    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

    三生身法身。

    謂他受用而化身合名生身。

    自受用與法身合名法身。

    如佛地論說。

    此約始教說。

    三自性法身應化法身。

    如本業經說。

    此約終教說。

    或立三身佛。

    如常說。

    此通始終二教說。

    或立四佛。

    此有三種。

    一于三身中受用身内分自他二身。

    有四。

    如佛地論說。

    此約始教二。

    于三身外别立自性身。

    為明法身是恒沙功德法故。

    是故梁攝論雲。

    自性身與法身作依止故。

    三亦于報身内。

    謂智分二故有四。

    如楞伽經雲。

    一應化佛。

    二功德佛。

    三智慧佛。

    四如如佛。

    此約終教說。

    或立十佛。

    以顯無盡。

    如離世間品說。

    此約一乘圓教說(文)。

     玄贊九雲。

    或說四種。

    楞伽經說。

    一應化佛。

    二功德佛。

    三智佛。

    四如如佛。

    初是化身。

    中二是報身識。

    一是法身(文)。

     私記雲。

    問。

    就明數。

    問明佛身數有幾數耶。

    答雲。

    此五教所說各别也。

    若依頓教者。

    但立一佛。

    若依小乘教者。

    但立二佛○若依圓教者。

    立十佛也。

    問。

    彼一佛二佛等者何耶。

    答。

    頓教立一佛者一實性佛也(此現法身也。

    如涅槃經說。

    吾今此身即是法身也)小乘立二佛者。

    生身化身也。

    始教立一佛者。

    一生身。

    謂他受用與化身合名生身也。

    二法身。

    謂自受用與理法身合法身也。

    三佛者。

    一法身應身化身也。

    四佛者一理法身。

    二自受用身。

    三他受用身。

    四化身也。

    終教立二佛者。

    一自性法身。

    二應化法身也。

    三佛者。

    一法者。

    二應身。

    三化也。

    四佛者。

    此有二種。

    一自性身法身。

    皆法身也。

    應身他受用身化身名為四佛。

    二應化佛功德佛智慧佛如如佛名為四佛也。

    故章雲。

    或立一佛。

    謂一實性佛也。

    此約頓教。

    或立二佛。

    有三種。

    一生身化身此約小乘說。

    二生身法身謂他受用與化身合名生身。

    自受用與法身合名法身。

    如佛地論說。

    此約始教說。

    三自性身○四如如佛。

    此約終教說(雲雲)小乘教中言生身者。

    即是王宮身也。

    化身者是其餘三千界化身也。

    同章文。

    或雲。

    十佛以顯無盡。

    如離世間品說。

    此約一乘圓教說者。

    其十佛者何耶。

    答。

    言十佛者。

    十身盧舍那也。

    十身者此衆生身國土身業報身聲聞身辟支佛身菩薩身如來身智身法身虛空身(文)。

     已上三條論義也。

     本記雲。

     正治元年七月二十三日午時許。

    于仁和寺菩提院草案之畢。

     花嚴宗學者東大寺住僧聖诠大法師先師抄出論義無擇文。

    仍檢具之并今案論義多多依修學者抄之者也。

    後見穴賢穴賢不謗之。

     文永四年正月二十六日。

    于仁和寺常樂院。

    以神護寺之本筆寫畢。

     以同本一校畢。

    尊辨本(生年二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