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五教章名目卷中

關燈
三 法界緣起略攝為二義者 一。

    究竟果證義(即果分十佛自境界也) 二。

    随緣約因辨教義(即因分普賢境界也) 緣起門有二義者 一。

    不相由義(謂自具德故。

    如因中不待緣等。

    是即同體門義) 二。

    相由義(如待緣等。

    是即異體門義) 同體異體圓融各有二義者 一。

    相即(謂空有義。

    自體約此) 二。

    相入(謂力無力義。

    此約力用) 異體門相入二門者 一。

    向上數 有十門(謂一是本數。

    向一去九故。

    餘九門如是) 二。

    向下數 有十門(謂十是本數。

    向十來一故。

    餘九門如是) 異體門相即二門者 一。

    向上去 有十門(謂一緣成故。

    向一數之。

    餘九門如是。

    準上知之) 二。

    向下來 有十門(謂十緣成故。

    向十數之。

    餘九門如是。

    準上知之) 同體相入二門者 一。

    一中多二。

    多中一 同體相即二門者 一。

    一即多二。

    多即一(已上唯異體知之) 所依體事十義門者 一。

    教義(謂一三等教義)二。

    理事(可知) 三。

    解行四。

    因果 五。

    人法六。

    分齊境位 七。

    師弟法智八。

    主伴依正 九。

    随生根欲示現十。

    逆順體用自在 十玄門者 一。

    同時具足相應門(謂教義等十義同時相應成一緣起。

    無前後等别故) 二。

    一多相容不同門(謂一門中具攝前理事等一切法門故) 三。

    諸法相即自在門(謂一即一切。

    一切即一。

    圓融自在無礙故) 四。

    因陀羅微細境界門(謂體相自在。

    隐昧互現。

    重重無盡故) 五。

    微細相容安立門(謂始終同時前後逆順等諸門。

    于一念中煩然同時齊頭顯現故) 六。

    秘密隐顯俱成門(謂隐覆顯了俱時成就故) 七。

    諸藏純雜具德門(謂或純或雜俱時成就故) 八。

    十世隔法異成門(謂遍十世中同時别異具足顯現。

    以時與法不相離故) 九。

    唯心回轉善成門(謂如來藏清淨心轉也。

    但性起具德故異三乘耳) 十。

    托事顯法生解門(謂托别事顯别法故) ○六相義第四 六相者 一。

    總相(一含多德故) 二。

    别相(以德非一故。

    别依上總滿彼總故) 三。

    同相(文義不相違同成一總故) 四。

    異相(文義相望各各異故) 五。

    成相(由此諸義緣起成故) 六。

    壞相(諸義各住自法不移動故) 六相頌雲 一即具多名總相多即非一是别相 多類自同成于總各體别異顯于同 一多緣起理妙成壞住自法常不作 唯智境界非事識以此方便會一乘 正應五年四月六日于菩提院南房寫之 宣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