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宗香熏抄第三
關燈
小
中
大
問題。
問。光明覺品經文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文)。惠苑解釋此處雲。解□一□平等(文)。爾者清涼大師可判此義耶。
問。終教大乘意。佛果位無□□五□雲□引何論文證之耶。
問。遍計所執中情有理無俱虛欤。
問。探玄記中引梁攝論雲。如□陀□道理四位(文)。爾者今四位者何等耶。
問。始教大乘意。十信立列位雲義。引仁王經何文證之耶。
問。終教大乘意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寄顯鐵銅銀金四輪王義可有耶。
問。璎珞經意說十信。仁王經所說十□。其位可同耶。
問。璎珞經所說信精進等十心者。即菩薩次位欤。
問。仁王經意。習種性者十信位欤。
問。香象大師意。十信中第六信位不退欤。
問。始教大乘意。十回向以上得不退雲義。引何論說證之耶。
問。清涼大師依俱舍論意。五識相應思可為引業耶。
問。華嚴經中說助道甚深舉六度功德。其中般若波羅蜜者可道有攝無攝耶。
問。淨行品經文。列檀等六波羅蜜及慈悲喜舍。爾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清涼大師意。無量義經法華經一會說欤。
問。清涼大師引唯識論文雲。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文)。爾者共不共義。可依法爾種姓耶。
問。探玄記中明無量經所說七種發心雲。三賢四退(文)。爾者被信得意可同此義耶。
問。華嚴經意。可說分身諸佛耶。
建治二年(丙子)五月二十五日(巳時)于笠置寺般若院之僧坊抄之畢探玄記第四卷者依為去文永九年三十講充文思出其時之稽古集釋文才任當座之愚推記問答是偏依存當宗之紹隆不顧後輩之诽謗也抑去年八月四日亡童力命丸告别之後至今日雖送三百十八日之光陰戀暮之思添色悲歎之淚無乾方捧此修學傳燈之惠業偏祈彼先人聖靈之得脫於戲一佛淨土之契不變女遂再會于安養兜率之月三會值遇之志無朽定結一緣于龍華雞足之露乃至親疏利益平等遠近濟度普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五夏臘六十三)。
問。光明覺品經文雲。一中解無量。無量中解一(文)。惠苑解釋此處雲。解□一□平等(文)。爾者清涼大師可判此義耶。
問。終教大乘意。佛果位無□□五□雲□引何論文證之耶。
問。遍計所執中情有理無俱虛欤。
問。探玄記中引梁攝論雲。如□陀□道理四位(文)。爾者今四位者何等耶。
問。始教大乘意。十信立列位雲義。引仁王經何文證之耶。
問。終教大乘意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寄顯鐵銅銀金四輪王義可有耶。
問。璎珞經意說十信。仁王經所說十□。其位可同耶。
問。璎珞經所說信精進等十心者。即菩薩次位欤。
問。仁王經意。習種性者十信位欤。
問。香象大師意。十信中第六信位不退欤。
問。始教大乘意。十回向以上得不退雲義。引何論說證之耶。
問。清涼大師依俱舍論意。五識相應思可為引業耶。
問。華嚴經中說助道甚深舉六度功德。其中般若波羅蜜者可道有攝無攝耶。
問。淨行品經文。列檀等六波羅蜜及慈悲喜舍。爾者香象大師如何釋之耶。
問。清涼大師意。無量義經法華經一會說欤。
問。清涼大師引唯識論文雲。或多屬一。或一屬多。故所化生有共不共(文)。爾者共不共義。可依法爾種姓耶。
問。探玄記中明無量經所說七種發心雲。三賢四退(文)。爾者被信得意可同此義耶。
問。華嚴經意。可說分身諸佛耶。
建治二年(丙子)五月二十五日(巳時)于笠置寺般若院之僧坊抄之畢探玄記第四卷者依為去文永九年三十講充文思出其時之稽古集釋文才任當座之愚推記問答是偏依存當宗之紹隆不顧後輩之诽謗也抑去年八月四日亡童力命丸告别之後至今日雖送三百十八日之光陰戀暮之思添色悲歎之淚無乾方捧此修學傳燈之惠業偏祈彼先人聖靈之得脫於戲一佛淨土之契不變女遂再會于安養兜率之月三會值遇之志無朽定結一緣于龍華雞足之露乃至親疏利益平等遠近濟度普及而已。
右筆華嚴宗末葉前權僧正宗性(年齡七十五夏臘六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