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關燈
辦公室内的氣氛十分沉悶。

     李向南蹙着眉時走時停地緩緩踱着。

    莊文伊、康樂、小胡各自坐在椅子上、單人床上,抽着煙沉默不語。

    要說的已經說過了,隻是不時擡頭看看踱步的李向南。

     李向南在窗前的寫字台旁慢慢站住了,把煙頭用力摁滅在煙灰缸内。

    窗口流進夏夜的濕熱。

    吊在寫字台上的電燈把他的影子放大了,黯淡地投在地上、牆上、書架上。

    他看了看自己的影子。

    目光掃到了書架上。

    在一排排的書中,一本書名吸引了他的目光:《選擇的必要》。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要不斷面臨選擇。

    目标要選擇,方向要選擇,道路要選擇,戰略要選擇,策略要選擇,一切都在不斷的選擇中進行着。

    正确的選擇從來是最重要的。

    他下一步的行動應該做什麼樣的選擇呢? 古陵的局勢,用記者的新聞語言來說,正在急劇惡化,或可說嚴重起來。

     上午鄭達理召開的縣委常委擴大會結束後,中午地區紀檢委就來了一個調查組,找李向南談話。

     這是李向南完全意想不到的又一件事情。

     “鄭書記,您找我有事?”中午,李向南推門進到“貴賓院”鄭達理的房間内。

     “坐吧,向南。

    ”鄭達理伸了伸手,指着沙發說道,“是地區紀委調查組的幾個同志,想找你談談。

    ”房間裡還坐着三個李向南并不認識的人。

    一個矮胖的老幹部,一個神情嚴肅的中年人,還有一個戴眼鏡的婦女。

     “找我談?” “我們找你了解一點情況。

    ”矮胖的老幹部客氣地點了點頭,說道。

    他是調查組組長,姓董。

     “了解什麼情況?”李向南問。

     “嗯……有關你的一些情況。

    ”老董不苟言笑地說。

     李向南略怔了一下,他這才感到房間裡的氣氛有些特别。

    這種氣氛讓他一下感到他正處在一種被審查之中。

     “向南,你和老董他們談吧。

    要冷靜。

    ”鄭達理說着站起來,“老董,你們就在我這兒談吧,我去縣城裡走走。

    ”鄭達理走了。

    房間裡頓時陷入靜默。

    這個靜默才兩三秒鐘,卻使調查組的三個人和李向南都迅速适應了各自的地位。

     “你能不能談談你插隊時的事情?”老董是調查組的組長,理應他開頭。

     “插隊時的?”李向南沒有任何思想準備,十幾年前的事情裡有什麼呢? 随着老董婉轉地一層一層把問題提得具體化,李向南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1970年,李向南在農村插隊的第三年,他在一次全村社員大會上被大家選為大隊長,取代了原來的大隊長,那是一個下放插隊的省委機關的普通幹部。

    這個人叫紀鴻儒,當時臉色十分難看。

    現在,十幾年後的今天,他已被提拔為省委的一個副部長,但對那段曆史仍耿耿于懷。

    在李向南被提拔為縣委書記後,他給省委寫了報告,揭發李向南是個政治品質很壞的野心家,一貫善于用不正當手段竊取權力往上爬。

     “你當時沒有搞什麼不正當手段嗎?”老董看着李向南問。

     “沒有。

    我當時的唯一做的就是在會上談了我的綱領。

    ”李向南答道。

     “綱領?”老董略皺了一下眉。

     “就是對大隊生産、建設的規劃、政策、打算。

    ”李向南解釋道。

     “你的競選綱領?”老董卻出乎意料地繼續追問。

     李向南猶豫了一下,承認道:“是。

    ” “自覺制定的?” “我當然是經過認真考慮的。

    ” “就是為了競選大隊書記的職務?” “沒有,是競選大隊長的職務。

    ” “不是競選大隊書記?”老董又翻看了一下手中的黑皮筆記本,詫異地問。

     “那時的大隊書記都是公社指定,沒有黨員選舉一說,哪來的競選?” 老董左右看了看調查組的另外兩個人,皺着眉想了想,點了點頭:“你當時是否講過,你一定要當這大隊長?” “我當時講的是:如果我當大隊長,一定把生産、社員收入搞上去。

    這個,你們可以到村裡去調查。

    我的目的是改變農村面貌。

    ” “你認為就是你能改變嗎?” “我覺得我的想法比當時的大隊長紀鴻儒更符合實際。

    ” 老董轉頭和另兩位調查組的同志交換了一下目光。

    那個女同志一邊記錄,一邊不時用同情的目光看看李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