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關燈
星期一早晨,整個縣委縣政府都籠罩上一片異常的氣氛。

    上午九點鐘,地委書記鄭達理将親自主持召開縣委常委擴大會,“解決古陵縣委工作中的問題”。

     此時,鄭達理正在縣委小招待所“貴賓院”内,同李向南進行着個别談話。

     在他下榻的房間裡,鄭達理背着手慢慢踱着。

    他中等身材,不胖不瘦,穿着樸素,理着很短的平頭,臉龐慈和,形象敦厚,帶點知識分子氣,又透着點農民氣,混合起來,就是個很有修養的幹部氣。

    穿着尖口黑布鞋的腳思索地緩緩落在柔軟的地毯上。

     “向南,”他慢慢站住,看了看坐在沙發上的李向南,想起什麼似的笑了笑,“你說去地區,我等着你,你可一直也沒來。

    ” “鄭書記,我是想忙過這一陣,工作打開點局面,再去找您彙報。

    ”李向南連忙欠身解釋道。

     鄭達理沒說什麼,又慢慢踱了兩步。

    他批評人從來話不多、話不重,一言半語,點到就算。

    “有些情況,現在看來,我應該早幾天來。

    ”鄭達理又像是自我批評地說道。

     李向南自然感到了這句話的分量。

    他尊敬地說:“我應該早點就去地區彙報了。

    ” 鄭達理又在房間裡慢慢踱開了:“我昨天才到,一個下午一個晚上就聽了一大堆意見。

    值得考慮啊。

    ” 李向南不知說什麼好。

     “我決定召開這個常委擴大會,你能理解吧?”鄭達理站住,用商量的口吻問道。

     “能理解。

    ” “咱們和同志們一起讨論着,把你來古陵這一個多月的工作總結一下。

    如果同志們有什麼意見,你也應該能聽得進去。

    ” “是。

    ” “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謙虛謹慎,平等待人。

    ” “我來古陵前一天,在地區就聽您對我說過這句話。

    ” 鄭達理略含一絲不滿地看了李向南一眼:“真理不怕重複。

    ” “我不是說您重複,我是說,您的話我一直記着。

    ”李向南解釋道。

    和這位地委書記說話,始終要扮演謹小慎微的角色,李向南感到了心理上的壓力。

     “為人最重要的就是這一條,這應該成為我們的座右銘。

    ” “是。

    ” 鄭達理在寫字台前站住,看見玻璃闆壓着的一張白紙上寫着八個毛筆字:“謙虛謹慎、平等待人”。

    他對顧榮的細心安排感到滿意。

    這套房間會客室的布置和他原來在古陵任縣委書記時的辦公室完全一樣。

    他擡頭看了看牆上,兩條墨迹猶新的隸書大條幅一左一右地挂着。

    一條是:“唯本色”。

    一條是:“慎獨”。

    這是他最喜歡的走到哪兒挂到哪兒的條幅。

    顧榮沒有忘記這一點。

    這讓他覺得受到尊重。

     他在沙發上慢慢坐下了:“向南,你看見這牆上的兩個條幅了嗎?” “啊,看見了。

    ” “知道什麼意思嗎?” “一個人要本色。

    ” “對,一個人最可貴的是本本色色,不宣揚,不張狂。

    這一條呢?” “慎獨?我……不太懂。

    ”李向南說,“鄭書記您講講。

    ” “慎獨,就是說,即使你一個人獨身自處,也要謹慎自重,不要放肆無行,忘乎所以。

    這樣才能養成習慣,在任何場合都謙虛謹慎,按規矩辦事。

    ” 李向南點點頭,同時卻感到胸口抵住了一種看似溫和其實強大的壓力。

    這位性寬和、寡言語的地委書記,似乎代表着一個比整個古陵現狀更為巨大而渾圓的現實。

     “我最反對的就是一個人驕傲狂妄,目中無人。

    ”鄭達理微微靠在沙發上慢慢說道,“那樣的人,十個有十個要跌跟鬥的。

    ”他停了一會兒,略含一絲感歎地諄諄告誡道:“一個人不能有個人野心。

    有了野心,再加上點風頭主義,家長作風,喜歡我行我素,一個人說了算,那難免要垮台的。

    ” “是。

    ”對于這樣原則的說法,李向南無法表示反對;而對于其中隐含的具體針對性,他則感到了壓迫力。

     “當領導要有修養。

    向南,你還年輕,要慢慢磨練。

    修養這東西是很難的,要處處注意。

    比如,我平時在家裡,星期天吃什麼飯,愛人問我,我也絕不一人說了算,總要說:你們大家說吃什麼啊?”鄭達理慢慢抽了一口煙,“什麼事一個人做主,這種做法要不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在政治上尤其是個重要修養。

    ” “您這民主作風都貫徹到家裡了。

    ”李向南晚輩一樣笑道。

    他希望能使氣氛融洽,能坦率地談點什麼。

     李向南這句話顯然使鄭達理有了興緻。

    他慢慢在煙灰缸上一點點蹭掉煙灰,同時看了一下李向南鋼筋似的瘦長手指,此時,這隻手正一下下有力地彈着煙灰。

    他接着發揮他的話,“比如這彈煙灰吧,有些人一當領導,彈煙灰都有一股派頭,老顧就有這個毛病,這不好。

    這種細節上也暴露了一個人的品格、作風。

    真正有涵養的領導,你注意沒有?特别是一些高級領導,他們一般不這樣撲撲撲地彈煙灰,都是像我這樣慢慢蹭去煙灰。

    這個細節也能表現一個人的謙虛本色,平易近人。

    ” 李向南心中有些震驚。

    他看着鄭達理,手卻不由自主又在煙灰缸上彈了一下。

     鄭達理不快地斜着眼瞥了一下。

     “鄭書記,您看,我當着您面就又彈了一下,我這習慣可改不了啦。

    ”李向南低頭看了一下,連忙解釋道。

     鄭達理溫和地笑了笑:“當然,這些小事,各人有各人的習慣。

    我也從不強求别人都這樣。

    因為你是我老首長的孩子,所以,我們談得随便一些。

    ”他又慢慢蹭了蹭煙灰,“向南,我前前後後說了這些話,你能接受嗎?” “能接受。

    ” 鄭達理點了點頭,“如果能接受,我想古陵的問題就好解決一些。

    ”鄭達理說着,開始進入實質,“你工作熱情是有的,也很有些銳氣。

    但現在也出了不少問題,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就是很有些獨斷專行。

    ”他停頓住,看了看李向南。

     李向南垂着眼抽煙。

     “下鄉兩天,處理那麼多問題,你都不和老顧打招呼。

    一二把手之間搞成這種關系,這不正常嘛。

    ” “鄭書記,關于下鄉要解決的問題,我事先曾兩次找老顧商量,但他根本不聽我談。

    開會,他又不來。

    ” “那你要考慮你的态度、方法上有沒有問題嘛。

    ” “鄭書記,”李向南盡量使自己的語氣平穩,“事情不是這麼簡單。

    老顧他完全不同意我在古陵要推行改革的工作方針,我和您就坦率地直說了,他實際上是采取不合作和反對态度的。

    我想說服他,但他很難說服。

    我總不能因為他一個人停止了工作。

    我是縣委書記,應該首先對全縣五十萬人負責。

    ” “對同事都不能負責,還能對其他什麼人負責?” “鄭書記……” “好了,先不談了,”鄭達理不快地擺了一下手,“到會上和同志們一起談吧。

    ” 李向南張了張嘴又閉住了。

     “我這次來古陵,一方面是聽到古陵同志們的一些反映;另一方面,也是省委書記顧恒同志指示我關心一下古陵情況。

    ”鄭達理說道,“有些事,如果解決不了,為了古陵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