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關燈
橫嶺峪公社代理書記潘苟世天亮從炕上一爬起來,想的就是一件事:今天要好好準備“迎接”縣委書記李向南。

     這件事害得他好苦,一晚上牽腸挂肚,接連做胡夢。

    按他自己的中醫經來說,是脾之氣不順,肝火亦有些盛。

    他胡亂穿了衣服,趿拉着鞋,開門見山到了院子裡,面對着鳥雀啾啾的橫嶺山刷了牙,扔下秃毛開花的牙刷,又拿起黑乎乎的毛巾,呼噜呼噜洗着臉。

    洗着洗着他停住,毛巾貼在臉頰上又轉着腦筋,想着今天排下的陣勢還有纰漏沒有。

    把毛巾撂到盆裡,一回屋,他的火騰地冒了上來。

     老婆玉珍照例是蓬亂着頭發,蠟黃着臉,盤腿坐在炕上磨磨蹭蹭一下一停地疊着被子。

    炕上亂七八糟,幾條打補丁的紅花布被子,被裡早已由白變為黑,亂糟糟地團成幾堆。

    三個兒子,大虎、二虎、三虎,六歲、五歲、三歲,正在被堆上又滾又爬,又揪又打,她也沒看見似的;頂多不急不慢地把揚着手要打二虎的大虎往邊上拉一把;三虎一邊哭一邊尿在鋪炕的油布上,她也不當回事,順手拉過來一塊髒布往他屁股下一塞。

    地下的尿盆還發着尿臊氣。

    滿眼黑糟污爛。

    潘苟世剛往裡一走,又蹚着昨晚沒倒的洗腳水,鑄鐵盆重重地哐啷一聲,磕在他腳脖上。

    他黑紅的臉上湧滿怒氣,充血的小眼睛溜圓地往外凸着。

    沒見過這樣窩囊廢的婆娘,當初自己真是瞎了眼啦。

     “孩子打,孩子尿,你不管?瞎了眼啦。

    ”他吼道。

     “你也可以管嘛。

    ”玉珍頭也沒回,不急不惱地說着,一邊慢慢拉過被子來疊,順手朝三虎屁股上打了一下,讓他靠邊。

    三虎哇哇地哭得更響了。

     “你是牲口養的?”潘苟世瞪起充血的眼睛,這是他一貫用來罵老婆的話。

    他伸手從炕上抱起三虎,一邊颠着哄兒子,一邊嘴裡繼續抽空罵着老婆。

    三虎依然哭着,他便把三虎換到左胳膊颠着,右手指劃着滿牆貼的戲劇連環畫哄逗着。

    他喜歡古戲,京劇,河北梆子,山西梆子,都愛。

    牆上紅紅綠綠貼滿了《打金枝》、《宇宙鋒》、《轅門斬子》、《借東風》、《桃園結義》的畫兒。

    孩子還是哭,他抱着孩子到裡屋轉了轉,裡間擺滿剛剛開始油漆的一套家具,立櫃、平櫃、酒櫃、寫字台,栗子色的油漆還未幹,發散着濃烈的油漆味。

    沒法轉,又回到外屋,指着舊紅漆櫃上的玻璃罩座鐘哄逗着:“鐘鐘,看鐘鐘。

    ”還是不靈。

    他又把櫃上放的一個舊式唱機嘎嘎地開開了,唱片悠悠地一轉,鑼鼓梆子一片喧響,開戲了,三虎這才揉着小眼不哭了。

     “你少抱點孩子吧,别把你的病傳染了孩子。

    ”玉珍一邊在炕上收拾,掃着炕,一邊說。

    潘苟世有肺結核,還沒除根。

     “我知道。

    我的兒子,傳染不了。

    ”他又瞪起眼來。

    他看着老婆坐在炕上正給二虎穿衣服的背影,覺得哪兒也不順眼。

    病病歪歪的樣子,進門不會料家,出門不會做人,穿沒穿樣,走沒走樣,要不是她給自己生了三個大小子,他早就和她踢打婚姻了。

    他喜歡兒子。

    要是沒有計劃生育,他還要多生。

    他是獨子,苟世這名字,是他一生下來算命先生給起的,“狗屎”的意思。

    名字輕賤,為的好養活,後來上學才改為現在這兩個字。

    别看他上過初中,在黨校還進修過,四十多歲,還算年輕,可這子孫滿堂的舊觀念還挺強的,三個兒子是他最大的驕傲。

    大虎、二虎、三虎也是他起的得意的名字。

    虎有生氣,百獸之王,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信奉者。

    誰要誇他兒子有虎氣,是博得他高興的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吵歸吵,罵歸罵,夫妻還是夫妻。

    他把孩子撂在炕上,說道:“我先到前面去轉轉,回來吃飯。

    今天縣裡有人來。

    ”他住在公社大院的後面,隔着一堵圍牆,“前面”就是指公社。

     “老人的事到底怎麼辦?”玉珍問。

    明天是潘苟世的父親去世三周年,這忌辰是大辦還是小辦?這個公社代理書記為此已費了好大思謀。

     “當然辦,按老規矩辦。

    我不是說過了。

    ”潘苟世在門口停住腳,轉身說道。

     “縣委書記這兩天下來,你不怕挨通報?”玉珍收拾着炕下的腳盆尿盆,慢聲細氣地說着。

    她是個棉花性子,多亂也不嫌亂,多急也不着急,說話聲沒高過,有啥都能咽到肚裡。

     “老人受苦一輩子,這去世三周年,不辦辦怎麼交待?大不了不要這頂烏紗帽了。

    ”潘苟世嗓門又高起來。

     “顧縣長要知道這事,會怎麼跟你說?” 一提顧榮,潘苟世沒話了。

    顧榮是他最感戴的上級。

    他原來在縣農機廠當總支書記時,整人太多,積怨甚廣,落實政策時成為衆矢之的,日子一天天很難捱,很多事情追責任都要落到他頭上。

    他都準備卷鋪蓋回村教書了,顧榮把他保下來,三下兩下,調他到公社當了個副書記,後來又代理了書記。

    說話,顧榮還會把這個“代”字替他摘掉,這是已經有過暗示的。

    他是個知恩必報的人,顧榮的話他怎麼能不聽呢?昨天去縣城看顧榮,人家還一再提醒自己,啥事要添點腦筋,還笑着用了一句他熟悉的典故:“張飛還粗中有細呢,你不能光有勇無謀。

    ”是的,新來的縣委書記歹毒得很,拾掇起人來幹脆利落,真要抓自己一個典型,就這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