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大轎車開到水庫大壩上停了下來。
水庫管理處副主任朱泉山連同十來個幹部在大壩上迎候他們。
朱泉山是個四十一二歲的中年漢子,中等身材,方臉,兩頰通紅,有些發胖,總像怕光似的眯縫着眼。
他有些遲鈍地笑着,伸出大手和走下車的縣委領導們一一握手寒暄,他的神情舉止,他和人相握的手,都表現出一種安身處命的溫和。
常委們對他都很客氣。
因為這個朱泉山并非一名尋常的下級幹部。
1965年,他二十五歲時,就曾擔任過古陵縣的縣委書記,那時,他是全國最年輕的縣委書記,相當出名。
在那以前,他高中畢業回鄉,領導一個有人要飯的村子由窮變富。
現在,他雖然由于一言難盡的複雜原因蹲在山旮旯水庫邊默默無聞,人們對他仍有摻着某種同情的尊重。
他握住比他年輕的康樂的手,也客氣地點着頭:“康主任,你來了?”似乎他從來不曾當過縣委書記,從來隻是個恭順的小芝麻幹部。
小胡走下車來,對他既冷淡又不自然,隻是敷衍地伸了一下手。
壩上風很大,從浩淼的水面上疾勁刮來,吹得衣服嘩啦啦飄着,人也要吹跑似地站不穩。
和朱泉山一起在大壩上迎候的除了水庫管理處的幾個幹部外,還有縣銀行的負責人,黃莊公社的幾個幹部,另外幾個似乎不是本地人。
都是李向南預先通知來的。
小胡警惕地打量着這個陣勢,眉宇間露出了輕蔑。
一看朱泉山在場,他就預感到李向南此行不善。
他越來越感到這位學生出身的縣委書記是很有手腕的。
這既讓他嫉妒,又讓他惕怵。
不用說,今天來黃莊水庫,必有出奇的文章。
“大家先看看這片水吧。
”李向南見人們都下了車,便一指水面說道。
大壩有二百米長,寬闊筆直,壩頂的水泥路可以并行兩輛汽車。
它坐東朝西地攔住山谷的咽喉,兩邊山陵很低,起伏而上,越往上相距越寬闊,洋洋灑灑地展開了一個幾平方公裡的浩瀚水面。
近處浪拍石壩,遠處波光粼粼。
在大壩南端的山坡下面有一排石砌的房子,那就是管理處所在地。
這要看什麼呢?這是古陵最大的水庫,古陵人大都看過。
人們面水迎風站着,靜等着縣委書記開口。
莊文伊抽着煙在想什麼。
馮耀祖和旁人胡亂閑扯着,目光并不看水面,以此表明他對縣委書記的不買賬。
小胡抱着胳膊來回溜達着,顯出不耐煩。
小胡和馮耀祖的神态舉止,李向南都看見了,他沒露聲色。
不要着急,慢慢來,文章總要做出來讓你們好好看的。
“老龍,”他站在人群中眺望着水面,對站在身旁的龍金生說,“你知道嗎,咱們縣現在白荒着幾萬畝地?” 龍金生正在低頭卷煙,這時驚愕地擡起頭看着李向南。
人們對這句話也有些驚疑。
“這不是,”李向南一指水面,“光這裡就幾千畝。
咱們全縣一共有各種水面五萬畝,合一人一分,都沒有利用起來,白白荒着。
” 龍金生不以為然地繼續卷煙,慢騰騰地說了一句:“這水庫裡也養着魚呢。
” “我說同志,一畝水面一年打半斤多魚,那算什麼?跟荒了差不多。
你瞎撒把麥粒在地裡,不耕不種,不也能一畝收上幾斤?”李向南說。
龍金生張嘴想說什麼,又停住了。
莊文伊卻在李向南另一側像是和誰争論似地氣哼哼道:“關鍵是我們指導農業還是舊的狹隘思想,沒有大食物觀點。
” 龍金生慢條斯理地說:“古陵人不習慣吃魚。
” “生活習慣是由生産決定的,沒有魚,怎麼會習慣吃魚?而且,我們完全可以銷售嘛。
”莊文伊說。
“不習慣吃魚的地方,就往往不習慣養魚,這常常是規律。
”龍金生這才卷好煙,慢慢點上,擡起頭道,“我不反對養魚,農林牧副漁都要搞。
古陵養魚,說沒有,多多少少有一點。
可是真像南方有些地區那樣養魚,怕不行。
多方面的問題都不過關。
過去也搞過多少次,每次都是開開頭就半途而廢了。
” “我的科委主任,”李向南扭頭瞧着莊文伊問道,“你提倡大食物觀點,現在全權交給你,讓你當幾天縣委書記,你怎麼辦?” “首先縣委要有決心,要明确方針。
”莊文伊說。
“過去縣委也開過會,形成過決議。
”龍金生在一旁慢慢說道。
“好,這是首先。
”李向南含笑看着莊文伊,“第二呢?” “第二應該從組織上落實,常委内應該有人專管養魚這一攤。
”莊文伊說。
“我過去就分管過養魚。
”龍金生仍在一旁不緊不慢地找補上一句。
“好,這是第二。
第三呢?”李向南沒有理會龍金生的話,接着問莊文伊。
“第三,為了保證銷售,可以成立一個漁業水産公司。
”莊文伊說。
“好。
第四呢?” “現在不是說精簡機構嗎?”龍金生在一旁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
“過去養魚失敗,我看主要是技術原因。
”莊文伊始終像沒聽見龍金生的話似的,一
水庫管理處副主任朱泉山連同十來個幹部在大壩上迎候他們。
朱泉山是個四十一二歲的中年漢子,中等身材,方臉,兩頰通紅,有些發胖,總像怕光似的眯縫着眼。
他有些遲鈍地笑着,伸出大手和走下車的縣委領導們一一握手寒暄,他的神情舉止,他和人相握的手,都表現出一種安身處命的溫和。
常委們對他都很客氣。
因為這個朱泉山并非一名尋常的下級幹部。
1965年,他二十五歲時,就曾擔任過古陵縣的縣委書記,那時,他是全國最年輕的縣委書記,相當出名。
在那以前,他高中畢業回鄉,領導一個有人要飯的村子由窮變富。
現在,他雖然由于一言難盡的複雜原因蹲在山旮旯水庫邊默默無聞,人們對他仍有摻着某種同情的尊重。
他握住比他年輕的康樂的手,也客氣地點着頭:“康主任,你來了?”似乎他從來不曾當過縣委書記,從來隻是個恭順的小芝麻幹部。
小胡走下車來,對他既冷淡又不自然,隻是敷衍地伸了一下手。
壩上風很大,從浩淼的水面上疾勁刮來,吹得衣服嘩啦啦飄着,人也要吹跑似地站不穩。
和朱泉山一起在大壩上迎候的除了水庫管理處的幾個幹部外,還有縣銀行的負責人,黃莊公社的幾個幹部,另外幾個似乎不是本地人。
都是李向南預先通知來的。
小胡警惕地打量着這個陣勢,眉宇間露出了輕蔑。
一看朱泉山在場,他就預感到李向南此行不善。
他越來越感到這位學生出身的縣委書記是很有手腕的。
這既讓他嫉妒,又讓他惕怵。
不用說,今天來黃莊水庫,必有出奇的文章。
“大家先看看這片水吧。
”李向南見人們都下了車,便一指水面說道。
大壩有二百米長,寬闊筆直,壩頂的水泥路可以并行兩輛汽車。
它坐東朝西地攔住山谷的咽喉,兩邊山陵很低,起伏而上,越往上相距越寬闊,洋洋灑灑地展開了一個幾平方公裡的浩瀚水面。
近處浪拍石壩,遠處波光粼粼。
在大壩南端的山坡下面有一排石砌的房子,那就是管理處所在地。
這要看什麼呢?這是古陵最大的水庫,古陵人大都看過。
人們面水迎風站着,靜等着縣委書記開口。
莊文伊抽着煙在想什麼。
馮耀祖和旁人胡亂閑扯着,目光并不看水面,以此表明他對縣委書記的不買賬。
小胡抱着胳膊來回溜達着,顯出不耐煩。
小胡和馮耀祖的神态舉止,李向南都看見了,他沒露聲色。
不要着急,慢慢來,文章總要做出來讓你們好好看的。
“老龍,”他站在人群中眺望着水面,對站在身旁的龍金生說,“你知道嗎,咱們縣現在白荒着幾萬畝地?” 龍金生正在低頭卷煙,這時驚愕地擡起頭看着李向南。
人們對這句話也有些驚疑。
“這不是,”李向南一指水面,“光這裡就幾千畝。
咱們全縣一共有各種水面五萬畝,合一人一分,都沒有利用起來,白白荒着。
” 龍金生不以為然地繼續卷煙,慢騰騰地說了一句:“這水庫裡也養着魚呢。
” “我說同志,一畝水面一年打半斤多魚,那算什麼?跟荒了差不多。
你瞎撒把麥粒在地裡,不耕不種,不也能一畝收上幾斤?”李向南說。
龍金生張嘴想說什麼,又停住了。
莊文伊卻在李向南另一側像是和誰争論似地氣哼哼道:“關鍵是我們指導農業還是舊的狹隘思想,沒有大食物觀點。
” 龍金生慢條斯理地說:“古陵人不習慣吃魚。
” “生活習慣是由生産決定的,沒有魚,怎麼會習慣吃魚?而且,我們完全可以銷售嘛。
”莊文伊說。
“不習慣吃魚的地方,就往往不習慣養魚,這常常是規律。
”龍金生這才卷好煙,慢慢點上,擡起頭道,“我不反對養魚,農林牧副漁都要搞。
古陵養魚,說沒有,多多少少有一點。
可是真像南方有些地區那樣養魚,怕不行。
多方面的問題都不過關。
過去也搞過多少次,每次都是開開頭就半途而廢了。
” “我的科委主任,”李向南扭頭瞧着莊文伊問道,“你提倡大食物觀點,現在全權交給你,讓你當幾天縣委書記,你怎麼辦?” “首先縣委要有決心,要明确方針。
”莊文伊說。
“過去縣委也開過會,形成過決議。
”龍金生在一旁慢慢說道。
“好,這是首先。
”李向南含笑看着莊文伊,“第二呢?” “第二應該從組織上落實,常委内應該有人專管養魚這一攤。
”莊文伊說。
“我過去就分管過養魚。
”龍金生仍在一旁不緊不慢地找補上一句。
“好,這是第二。
第三呢?”李向南沒有理會龍金生的話,接着問莊文伊。
“第三,為了保證銷售,可以成立一個漁業水産公司。
”莊文伊說。
“好。
第四呢?” “現在不是說精簡機構嗎?”龍金生在一旁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
“過去養魚失敗,我看主要是技術原因。
”莊文伊始終像沒聽見龍金生的話似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