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關燈
小
中
大
氣說下去,“現在應該由縣裡專門加強這方面的力量,建立技術中心,對全縣有養魚條件的社隊建立技術指導網。
還有,需要從資金上、條件上給予保證。
另外,應該成立相應的科研中心,根據咱們縣的水文條件,進行系統的綜合研究,研究水利的綜合管理和養魚的綜合發展。
還有,對于漁業和水利綜合開發利用的關系,漁業和水庫管理的關系,漁業和農業的關系,都要有相應的政策措施。
關于發展養魚事業的建議,我過去已經提過多少次了,始終就不這麼幹嘛,有什麼用?”莊文伊越說越激動,臉都漲紅了。
“你這可不隻是第五,第六,第七了,一二十條,這麼複雜,怎麼鬧啊?”李向南笑道。
“問題本來很簡單,複雜是複雜在……” “不要回避,大膽說明它。
”李向南嚴肅地說。
“複雜就複雜在咱們現在這套體制機構,官僚作風。
壓制了生産力。
” 李向南臉上的笑容消逝了,他緊蹙眉峰看了看莊文伊,冷冷地說道:“就憑你這樣繁瑣的一大套,就能打破那複雜的官僚主義了?”人們全都愣怔住了,不知道縣委書記怎麼突然這樣動氣。
莊文伊扶了扶眼鏡,不知道自己哪兒說錯了。
連小胡也驚愕地瞪着李向南。
今天到底是要收拾誰呢?“既然官僚主義壓制了生産,那麼你考慮發展生産,首先就應該考慮打破官僚主義。
”李向南說。
“我是這個意思。
”莊文伊解釋道。
“有的時候,我們單刀直入突破一點,還要被擋住呢。
你這羅列上幾十條,鋒芒在哪兒?隻要有一條,給你擺上兩個實際問題,你的建議就是一張廢紙。
再說上二十條有什麼用?” 人們都被縣委書記的嚴厲震懾住了。
李向南又看了看龍金生和莊文伊兩個人。
“你們倆有什麼矛盾?各有各的片面性。
一個是因為過去的經驗教訓,習慣了那一套舊東西,認為幹不成,所以不用幹;一個是不正視事情的複雜性,隻憑想象力,認為什麼都應該幹,但實際上,光是埋怨官僚保守,紙上談兵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寸步難行?”李向南把目光轉向莊文伊,“你說首先是縣委要下決心,縣委決心怎麼下?”他一指在場的常委們,“如果縣委就是官僚主義,你怎麼辦?是改革完了再來種地養魚呢,還是在種地養魚中來改革呢?不改革就不能養魚,這可能是你的邏輯。
可實際上你會明白,就是抓住養魚這樣的具體事情,一個一個點集中力量突破過去,我們才能推動改革。
” 李向南掃視了一下衆人,目光落在兩個人身上:“開誠布公吧,今天來黃莊水庫,第一個目的是針對你們兩個人的,就是拿你們兩個人的思想開刀。
” 小胡冷冷地瞥了李向南一眼。
李向南在人群中搜尋着,招呼道:“老朱,你來。
” 朱泉山走到衆人面前。
“把你們的計劃談談。
”李向南對朱泉山說。
朱泉山依然很遲鈍地笑了笑,好像很為難似的,然後開了口。
不多的幾句話,就有條有理把事情講得分外清楚:黃莊公社黃莊大隊從前年開始就準備和水庫管理處簽訂合同,租用水面養魚;養魚收入三七開。
七分歸大隊,三分歸管理處。
另外,大隊負責把水庫的渠道、涵洞、堤壩的全部維修無償包下來,由管理處做技術指導。
大隊還負責在水庫周圍的山坡上植樹造林,五年内全部綠化,防止水土流失,減少水庫淤積。
“這是你在暗裡給大隊出的主意吧?”李向南微微笑着問道。
朱泉山敦厚地笑了笑。
“是老朱給我們出的謀,劃的策。
”黃莊大隊支部書記高大樹在一旁答道。
他可謂名如其人,個子高出旁人一頭多,嗓門卻不大,還有些喑啞,三四十歲的樣子。
他一邊敞懷攤手地笑着,一邊把一包“牡丹”煙開了盒,自自然然地散在衆人手裡。
“養魚是個很複雜的事情,自然條件,技術問題,銷售問題,我們古陵曆來都很難過關啊。
”李向南說着輕輕掃了龍金生一眼。
“我們已經到外地請好了養魚技術員。
”高大樹迎面五指張開地伸出大手比劃着,“和他們也談妥了合同。
我們是兩頭訂合同,一頭訂合同租水庫,一頭雇用技術員。
銷路沒問題,我們都聯系好了;運輸自己搞。
現在隻要把水面租到手,我們就可以在三年内讓這水庫每年産魚二十萬斤以上。
” “你這實際嗎?”李向南明知故問,“你拿什麼能讓我們相信呢?我們這些人是隻相信實際的。
要不,你說破天也不行。
” “我們在我們大隊的小水庫已經養了四年魚了。
一年畝産三十斤魚,實實在在的。
還要提高呢。
” “這樣有把握的好事情,為什麼早沒簽訂合同呢?”李向南繼續問。
“不批準呗。
”高大樹一攤雙手說道,扭臉看看朱泉山。
朱泉山會意地略回了一下頭,站在他身後的一個技術員立刻遞給他一摞材料,他轉手遞到了李向南手中。
李向南
還有,需要從資金上、條件上給予保證。
另外,應該成立相應的科研中心,根據咱們縣的水文條件,進行系統的綜合研究,研究水利的綜合管理和養魚的綜合發展。
還有,對于漁業和水利綜合開發利用的關系,漁業和水庫管理的關系,漁業和農業的關系,都要有相應的政策措施。
關于發展養魚事業的建議,我過去已經提過多少次了,始終就不這麼幹嘛,有什麼用?”莊文伊越說越激動,臉都漲紅了。
“你這可不隻是第五,第六,第七了,一二十條,這麼複雜,怎麼鬧啊?”李向南笑道。
“問題本來很簡單,複雜是複雜在……” “不要回避,大膽說明它。
”李向南嚴肅地說。
“複雜就複雜在咱們現在這套體制機構,官僚作風。
壓制了生産力。
” 李向南臉上的笑容消逝了,他緊蹙眉峰看了看莊文伊,冷冷地說道:“就憑你這樣繁瑣的一大套,就能打破那複雜的官僚主義了?”人們全都愣怔住了,不知道縣委書記怎麼突然這樣動氣。
莊文伊扶了扶眼鏡,不知道自己哪兒說錯了。
連小胡也驚愕地瞪着李向南。
今天到底是要收拾誰呢?“既然官僚主義壓制了生産,那麼你考慮發展生産,首先就應該考慮打破官僚主義。
”李向南說。
“我是這個意思。
”莊文伊解釋道。
“有的時候,我們單刀直入突破一點,還要被擋住呢。
你這羅列上幾十條,鋒芒在哪兒?隻要有一條,給你擺上兩個實際問題,你的建議就是一張廢紙。
再說上二十條有什麼用?” 人們都被縣委書記的嚴厲震懾住了。
李向南又看了看龍金生和莊文伊兩個人。
“你們倆有什麼矛盾?各有各的片面性。
一個是因為過去的經驗教訓,習慣了那一套舊東西,認為幹不成,所以不用幹;一個是不正視事情的複雜性,隻憑想象力,認為什麼都應該幹,但實際上,光是埋怨官僚保守,紙上談兵有什麼用?最後還不是寸步難行?”李向南把目光轉向莊文伊,“你說首先是縣委要下決心,縣委決心怎麼下?”他一指在場的常委們,“如果縣委就是官僚主義,你怎麼辦?是改革完了再來種地養魚呢,還是在種地養魚中來改革呢?不改革就不能養魚,這可能是你的邏輯。
可實際上你會明白,就是抓住養魚這樣的具體事情,一個一個點集中力量突破過去,我們才能推動改革。
” 李向南掃視了一下衆人,目光落在兩個人身上:“開誠布公吧,今天來黃莊水庫,第一個目的是針對你們兩個人的,就是拿你們兩個人的思想開刀。
” 小胡冷冷地瞥了李向南一眼。
李向南在人群中搜尋着,招呼道:“老朱,你來。
” 朱泉山走到衆人面前。
“把你們的計劃談談。
”李向南對朱泉山說。
朱泉山依然很遲鈍地笑了笑,好像很為難似的,然後開了口。
不多的幾句話,就有條有理把事情講得分外清楚:黃莊公社黃莊大隊從前年開始就準備和水庫管理處簽訂合同,租用水面養魚;養魚收入三七開。
七分歸大隊,三分歸管理處。
另外,大隊負責把水庫的渠道、涵洞、堤壩的全部維修無償包下來,由管理處做技術指導。
大隊還負責在水庫周圍的山坡上植樹造林,五年内全部綠化,防止水土流失,減少水庫淤積。
“這是你在暗裡給大隊出的主意吧?”李向南微微笑着問道。
朱泉山敦厚地笑了笑。
“是老朱給我們出的謀,劃的策。
”黃莊大隊支部書記高大樹在一旁答道。
他可謂名如其人,個子高出旁人一頭多,嗓門卻不大,還有些喑啞,三四十歲的樣子。
他一邊敞懷攤手地笑着,一邊把一包“牡丹”煙開了盒,自自然然地散在衆人手裡。
“養魚是個很複雜的事情,自然條件,技術問題,銷售問題,我們古陵曆來都很難過關啊。
”李向南說着輕輕掃了龍金生一眼。
“我們已經到外地請好了養魚技術員。
”高大樹迎面五指張開地伸出大手比劃着,“和他們也談妥了合同。
我們是兩頭訂合同,一頭訂合同租水庫,一頭雇用技術員。
銷路沒問題,我們都聯系好了;運輸自己搞。
現在隻要把水面租到手,我們就可以在三年内讓這水庫每年産魚二十萬斤以上。
” “你這實際嗎?”李向南明知故問,“你拿什麼能讓我們相信呢?我們這些人是隻相信實際的。
要不,你說破天也不行。
” “我們在我們大隊的小水庫已經養了四年魚了。
一年畝産三十斤魚,實實在在的。
還要提高呢。
” “這樣有把握的好事情,為什麼早沒簽訂合同呢?”李向南繼續問。
“不批準呗。
”高大樹一攤雙手說道,扭臉看看朱泉山。
朱泉山會意地略回了一下頭,站在他身後的一個技術員立刻遞給他一摞材料,他轉手遞到了李向南手中。
李向南